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三妹!”

    “好了,一家子骨肉,哪来的那么多客气,回头卫国不在家,你有空多帮着照顾三妮儿就有了!”到底看不得大儿子这样子,杨母不由打断嘱咐道,三闺女别看平时不吭不声,但着实眼光灵巧,那些散碎的布料在她还可惜要做什么的时候,她上首一倒腾,倒是精致尽显,毫不浪费。她看着挺好的,也就搭把手纳了两双底子,帮些忙给小丫头添了双软布棉鞋,小洁哪怕是女孩也是他们家第一个姑娘,她也稀罕着,她亲娘不疼,她这个做奶奶的疼她。

第三十五章 添妆() 
大初一的,忌讳一切晦气的事情,杨母也没多说什么,既然两个孩子缺营养,估计有老大那个抠门贪财的媳妇在,老大也好不到哪里去,眼看着快中午,她搜罗了一下家里有的好物,给张罗了一桌好饭,又给两个孩子一人顿了一盏蛋羹,给老大一家补补,大年初一依然是在温馨的氛围中度过。

    大年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好日子。上午九点钟刚过,天刚晴朗暖喝了些儿,杨家真正的老大姐杨文兰拖家带口的赶了过来。

    “爹,娘,我们来了!”人未至声先到,杨文兰也是个风风火火利索的性子,嗓门亮堂。随着声音话落,从堂屋迎出来的杨母和文娟才看到杨文兰一家子,杨文兰最大,今年三十一岁,嫁的人已经十年,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了。两个大的都是儿子,老大九岁,老二七岁,老三老四是一对双生姐妹花,今年刚四岁出头。

    此刻杨文兰夫妻俩一人抱着一个小姑娘,一边跟着一个儿子,两个孩子和丈夫手里还提着她给娘家带的礼。一家人前前后后的走了进来。俩姑娘太小,走路不方面,除了来的时候最开始有兴致走了几步,都是夫妻俩一路抱过来的。

    “脚程挺快的,路上还算好走吧?就你性子急,孩子都这么小,也不怕折腾着!”先是关心的问了句路上的情况,待看到两个大点儿的孩子有些冻红的脸,不由数落道。姥姥疼外孙,这俩大外孙之前小的时候,家婆不给带孙子,赶上农忙家里忙不过来都是送过来杨母给照顾的,经常是半年在杨家,半年回去,这感情当然是不一样。

    “姥姥,姥姥,是我们催着我娘早点儿走的,我们想你啦!”俩孩子看见杨母不由欢呼跑上前来,笑着把手里的牛皮纸包裹递到杨母手上:“这是我们给您带的好吃的!”

    “三姨!”而后俩孩子又向着文娟唤道。

    “好,好,大山小山都是好孩子,快进屋暖暖!”杨母一手拉着一个孩子,笑呵呵的合不拢嘴,自然也就顾不上和杨文兰念叨什么。

    文娟不由笑着迎上前去,“大姐,姐夫,快都进屋歇歇脚,路上没少累吧?”她伸手接过大姐怀里的孩子,笑意更加柔和的问询道:“让我猜猜,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是娜娜对吗?”

    怀里的孩子羞涩的笑了笑,轻声唤了句三姨。另一个被爸爸抱着的小姑娘更加活泼些,看见文娟逗弄妹妹,不由也探着身子凑上前来:“三姨,三姨,俐俐也漂亮!”

    “嗯嗯嗯,都漂亮,都是漂亮可人疼得孩子!”对于孩子,文娟向来有耐心,不由笑着附和道。俩孩子父母底子不错,又有着孩子特有的嫩滑,大大的眼睛,睫毛长长的,红红的小嘴,俩小辫子一扎起来,都是小红褂子黑裤子小红灯芯绒棉鞋,欢欢喜喜的,真得是格外的漂亮。俩人相似的面容,相似的穿着,若不是熟悉的人,若不是俩孩子一个活泼一个文静,还真不知道哪个是哪个呢,

    “怎么哪里都少不了你这个刁丫头!”杨文兰没好气的点了点大闺女的额头,三十出头正直青年。哪怕是眉眼间有着生活的风霜,却是家庭和美的舒心,不见愁苦,满满都是对生活的向往,显得格外精神,利落的齐耳短发,梳着偏分,厚重的一边以两个黑卡子固定着,容长脸略显瘦削,但是面容上洋溢的幸福笑容,却是不见任何的愁苦。

    结了婚的人嘴上向来不怎么忌讳,看着杨文娟,杨文兰不由促狭的打趣道:“不愧是订了婚的人,这马上要出嫁了,抱孩子也越来越有模有样,喜欢疼孩子的话,自己结了婚赶紧生一个可这劲儿疼都没关系!”依着她们家的老传统,就是生一对双双都是很有可能的,她的小弟小妹,她家的老三老四,可不都是一胎双生嘛!

    而后,她又好奇的道:“我那妹夫怎么样,能让你这个丫头看上眼,肯定不错吧!一会儿啊,我可要好好瞅瞅呢!”她娘托人给她带了口信,今个儿大年初二,可不仅仅是她回娘家的日子,也是沈家人来下聘的日子。她赶急赶忙,就是为了赶上重要时候不错过。

    是不是结了婚的女人都特别的八卦,文娟有些不好意思瞥了好奇看热闹的大姐一眼,扭头抱着怀里的小妞妞娜娜往堂屋走去,决定不和这已婚八卦女人一般见识。

    “说什么呢!就你嘴上没个把门,也不怕大海笑话,咋咋咧咧的,这么多年都没有改变!”和两个外孙热乎过杨母正好听个话尾巴,不由佯作嗔怒的说了大闺女一句。而后各家热情洋溢的招呼着大女婿张大海道:“大海,走这么远的路,没少累,快进屋坐坐歇歇脚!”

    大女婿张大海是她和当家的精心给大闺女挑选的,郑寨大队小湾村张会计家的长子。大女婿不是当时上门提亲中家庭条件最好的人选,但是却是最适合大闺女的人选。大女婿人性情温厚老实,会疼人,哪怕也有着一个和她婆婆杨老太一样不省心的婆婆,偏疼小儿子,但到底有张会计镇着,也闹不出太多的幺蛾子,没有她那浆糊迷了心好赖分不清的婆婆那般闹声闹死不把她家孩子当人看那么唬人。

    大闺女性子倔强要强,大女婿性子宽厚包容,俩人正好互补,互相包容,如今也熬成了一家人家,和和美美的挣出个样子来。哪怕几乎是相当于净身出户,这小夫妻俩都是能干人,如今比起同村里人,也都不差谁人什么。

    大女婿是个文化人,上过初中。如今担任着他那十里八村唯一的学校郑寨小学的任课老师,闲着还帮着村支书坐坐统计的工作,十分的体面受人尊重。

    有着教师工资的补贴,大海农活上也不差什么,肯卖力气,再加上她家大闺女也是一个顶俩,不差大劳力什么的能干人,还有着一手娴熟精湛的织布手艺可以补贴家用,夫妻俩齐心协力,肯吃苦不怕累,如今也是熬出一家人家,将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红红火火,十分的都奔头。也是村子里都羡慕的,能够不欠饥荒过年吃得起肉,能够扯块布做新衣,家里饿不着的好人家。

    所以,对于能够包容大闺女的性子,宽厚爱家的大女婿,杨厚朴夫妻俩也都是万分的和蔼热情,一众人热热闹闹的鱼贯而入踏进堂屋,杨厚朴已经倒好热茶起身相迎,他笑着递给张大海一杯热茶。

    “大海,快做,这么远的路,还好走不?快歇歇!”他伸手接过张大海怀里的俐俐,抱到自己怀里笑着逗弄着:“咱家俐俐这是来姥爷家了,要不要吃薯干?”这个时候的薯干可不是后世那等薯条薯片,而是将纯天然的红薯煮熟,切片切条晒干,收拢起来,又刃又劲道,是冬天里村里的孩子们难得的磨牙甜嘴小零食,杨母手艺好,做的更是甜滋滋入味,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要!”这是孩子们齐声声的回答,连最小最腼腆的娜娜都露出了羞怯的笑容,杨厚朴向来疼孩子,自然无限满足,从提前备好的竹编小盘子里一人抓了一小把的薯干给了几个孩子,顿时欢声笑语齐聚一堂。

    这边撒开手不用看孩子的杨文兰也把她给文娟带过来的添妆展示给文娟看,那是她亲手织的一匹蓝底红花的老布料子,找了好师傅染了好颜色,蓝的纯正,红花鲜明,格外的精湛细密。

第三十六章 下聘() 
一家人说着话,没一会儿的时间,杨文江也带着孩子过来了,几个小家伙刚见面还有些生疏,但是孩子结伴玩耍本就是天性,没一会儿的时间,就玩到了一块,跑进跑出的在院里里欢快的玩耍,你追我赶,好不逍遥。

    沈家人是在十点半的时候过来了,为了表示重视,沈根深还特别请了村里两个手艺人,一个吹着唢呐,一个敲着腰鼓在前面披红挂绿的引路,咚咚锵,梆梆锵,好不热闹,还没进村就敲锣打鼓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待进到村里,更是惹得村里人夹道欢迎,热情的围观。

    除了当前敲锣打鼓吹唢呐的乐手最先吸引人的注意力,往后的一堆人更是吸引围观的村里人眼球。排在第二序列的是沈卫国推着一辆精致的蓝色女士凤凰坤车,明亮崭新的车身,车头上还帮着大红花,想着村里人都知道的,沈家和杨家的亲事,这辆车子是干嘛用的,不言而喻。

    紧接着,第三序列是沈卫国下聘,绝对不会缺席的沈茂林和沈二牛两个铁兄弟,充当棒小伙,抬着一台扎着大红花的缝纫机,上海蜜蜂牌的,最火最热,多少新嫁娘梦寐以求,第三序列是沈根深沈兰笑容洋溢,一左一右跟着当众的牛拉板车,牛身上一样也系着大红花,板车上帮着红纸,十足的喜庆。

    车上两对绑着身子的公鸡母鸡,一块三五斤的猪肉,两条至少七八斤重的鲢鱼,两坛村里人都认识的,比之常见到的红薯干散酒更高一等的谷子酒玉米烧,一小箩筐的花生红枣寓意着早生贵子美好寓意的物事,还有那五谷杂粮米面玉米高粱···寓意着嫁过来的姑娘吃穿不愁,平安顺遂的粮食,还有大红的缎面喜被····

    村里人下聘能够郑重准备的,沈家人可以说都按照古来传统郑重地精心备下来,再加上打头的重头戏自行车和缝纫机,还有杨家人隐隐约约透露出来的,据说年前提前送了文娟的手表,那可是三大件都齐全了,这是村里多少姑娘羡慕的聘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