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家如今正好积累了一批为数不少的天麻,文娟正打算趁着沈卫国回部队,她送一程,也跟着卫国去市里认认路,认认人,以后处理药材,也更多条路。卫国能够帮她一时,文娟却没打算一直依靠沈卫国的帮助,他有他的事业,总有回归正题的时候,她是独立的个体,自立自强,一直是她的座右铭。她不介意享受自家男人的帮助,却也要保证自己有足够应付世间一切的能力,自己也能撑起头顶的天空。

    文娟喜欢舒婷的一首诗,致橡树,她不愿做攀缘的凌霄花,借着谁的高枝炫耀自己,她喜欢做木棉,朴实热烈充满激情,和橡树风雨并肩同行,这是她性格中的自立自强,也是她来至于后世记忆的一份骄傲。

    沈根深的伤口收敛是正月二十四的事情了,在沈根深可以扔掉拐杖,自如行走,再也不担心多走几步,腿部就要红肿青涨疼痛难忍,不能着力,堪比重获新生之后,她安排了回娘家的行程。

    算算从开始给公公治疗腿疾,一直盯着到所有的进程结束圆满成功,已经是十来天的时间,她也有十来天的时间没有见爹娘。除了当初在学校住校那几年的时间内,文娟还是第一次在家却是离开爹娘那么久的时间。说不想念是假话,这十来天,彻底让她知道,嫁了人的媳妇对于娘家生活的怀念。沈家的生活再如意再好,也不能让她放下对爹娘的想念。

    只是,她向来理智,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和责任,而有所克制罢了。有时候,文娟也会觉得,自己就像阿娘说得,活得性格不温不火,没有那种精神头,性格中缺了几分肆意,但是或许是后世稳重记忆的影响,肆意总是需要付出代价,她不愿意,也不想爱重的人为她付出代价,这种性格哪怕不完美,文娟也坚持了下来。

    “爹,娘,我回来了!”自行车刚在杨家门口停好,文娟就迫不及待的跳下车,快步向院子里走去,若不是平日里性格稳重惯了,情感稍微内敛一些,文娟早就一路小跑进家门。是来日不见,她真得着实想念自家阿爹阿娘。

    院子里还和她离开家是差不多的样子,只是多了和沈家一样的满院子晾晒一草席,一草席的天麻。农家别的东西可能没有,但是这种晒制粮食用得草席,不值什么,稍微手巧一些的妇人男人都会编制,一家怎么着也会有个两张,手巧的备个四五张都不多余。

    草席是用附近芦苇荡的芦苇蔑编制的,原料天然,可以晒粮食防止难得的粮食生虫,也可以在夏日,日落之后,铺在家门口,树荫下,三五成群盘坐也好,躺在那里也好,说着话,是村里人难得的乘凉休闲。或许没有陶渊明诗中把酒话桑麻的诗情画意,却也是质朴有趣。

    杨家杨母就是那个手巧的级别,但凡手工,就没有难得到她的,家里平时少不了晒粮食晒药,这样的草席,杨家备的足足有五张,这个时候正好派得上用场。

    “娟儿回来了?卫国,快进来,快进来!”文娟人未至声先到,杨母杨厚朴从厨房出来,看见人不有笑着热情招呼着,她和当家的正在蒸制早上女婿送过来的天麻,俩人都是熟手,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最后一锅马上就可以拿出来晾晒。

    这些天,卫国隔两天赶早会送天麻过来,没少见,但是三闺女,却是十来日没见了,夫妻俩也特别想念。虽然文娟以前也不是没离开过家这么久,但是那时候是上学所需,现在文娟成了别人家的媳妇,不能总是回娘家,又和以前是不一样了,夜深人静,夫妻俩也没少念叨操着心。

    看了眼三闺女的面色,红润自然,眉眼舒畅,毕竟是家里日子和谐适意才有的,整理灶火,慢一步出来的杨厚朴也就放下了那点儿为人父母的担忧,转而关切的问向卫国:“你们这是怎么过来了?沈老哥的腿好了些没?”

    他知道,最近三闺女一直在给沈老哥施针治疗他的旧疾,估摸着时间,这俩孩子能一起来家,沈老哥那边应该是进程顺利,他不由出口之间也带了三分喜悦。

    “爹,托您和文娟的福,我爹腿里的残留弹片已经在前日取出,现在伤口都已经收敛得当,可以慢慢行走无恙,我们也是赶紧给您来报喜的,您以后,也可以稍加清闲几分呢!”每逢说起他爹腿疾痊愈康复的事情,沈卫国这心里,都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自然流露,眉眼唇角不由自主的染上释然的笑意。他看了眼岳父,却是把更多的温柔和仰慕留给了媳妇。

    随着岳父岳母的招呼进了堂屋,沈卫国把手上提着的东西搁在桌子上,有媳妇自己炒至的青茶,有媳妇自己晒制的如黄芪党参之类的养身药材,还有媳妇熏制腌制的熏鸡,风干兔,以及两包点心等。

    “来就来了,自己家里,还拿这么多东西做什么,留着家里自己打打牙祭不就行了!”闺女女婿的孝敬,杨母不是不开心,只是担心人家会说闺女把婆家搬空,这个名声可不好,她也不由小幸福的埋怨了一句:“卫国早上送过来的两只野鸡,我才处理好呢,你们家这是有多少家底,一个劲的败化,咋不留家里给沈老哥补身子?”

    “爹,娘,您们放心,家里还有,这都是山中野物,也就是辛苦文娟处理出来,费了些功夫,孝敬您们还不是应该的。过两天我就要回部队了,您就让我多表表孝心,以后文娟,还要您们多操心,帮忙照顾!”沈卫国厚实的笑了笑,劝慰道。

    说道沈卫国马上就要回部队的话题,屋里的气氛也不由有些低沉,但到底,都是明理之人,知道这是要紧的正事,有些惋惜时间过得太快,却也没有多加抱怨什么。好男儿志在四方,保家卫国,那是正紧事。

第九十七章 (第二更求首订,感谢亲们支持!)() 
想着女婿快走了,杨家夫妻俩也就倍加珍惜,不再多说什么,孩子有这份孝心,他们高兴都还来不及呢。“这是说哪里话,娟儿是我们的闺女,看顾些还不是应该的!”

    一家人避开离别的话题,热热闹闹的说着话,文娟和沈卫国齐下手,帮着杨家夫妻俩把最后一锅蒸制的天麻晾晒出来。杨家夫妻俩虽然没有文娟那份得天独厚对药材药性的天然把握能力,但是两人却是多年处理药材的老手,经验丰富,又有足够的耐心,蒸制出来的药材自然是比起文娟也不差什么。就像卖油翁里面的话,唯手熟而已。技艺高深足够熟练,技近乎于道,那是远超过特殊能力的赋予。

    在家里陪着爹娘说说话后,趁着时间还早,她和沈卫国提着东西先去了前庄沈兰家里坐坐。看着俩孩子过来,沈兰和杨大河自然是热情的招待,说话间,沈兰知道大哥沈根深痊愈的消息,自然是千般感谢,万般庆幸。但是她也也知道是沈卫国快要回部队了。

    欢喜的心情稍加收敛,她在心里算算沈卫国的休假时间,也是到了,不由也就多了不舍,大侄子一走就是那么多年,好容易回来一趟,人还没看够,就又要走了。虽然是不好抱怨国家部队什么,但是沈兰心里就是难受就是了。

    她只是个认识几个字的农村妇女,说不来什么国家大义,更在意的还是家里人的圆满和团聚这些聚散离合。好在,后来经过沈卫国的安慰,知道边境那边已经差不多安稳,不会有大冲突,他过年还能休假回来看看,沈兰才喜笑颜开,就要张罗着下厨招待小夫妻俩,让她们尝尝她的手艺。

    这小夫妻俩拎过来不少东西,正好做了让一家人都尝尝味道,省得那个媳妇眼红,为了点儿吃食若是闹起来了,也不嫌丢人。

    到底杨家已经已经准备上两人的口粮,米估计都已经下锅了,俩人反倒是邀请沈兰和杨大河上杨家吃饭,这也是杨母临行前的交代。想着和大侄子相处的时间不多了,沈兰也就舍下那些不必要的顾及,惹人说也就多听几句人家羡慕嫉妒的老婆舌,抓住时间看看大侄子几眼才是正理。

    不过,沈兰到底不是那占人便宜的人,从屋子后面围起来的园子里拔了些矮菠菜和小葱,有拎着一只沈卫国带过来的野鸡,才随着沈卫国和文娟的邀请,让杨大河和她一起去沈家。

    沈兰一进杨家门,稍微和杨家夫妻俩笑闹寒暄几句,就挽起袖子扎了围裙,一点儿不见外的帮起忙来。有杨母和沈兰这些做活麻利的主妇,再加上文娟从旁帮衬,没多时,就操持出一桌实实在在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女婿,杨厚朴当然是怎么厚道怎么来。想着女婿快走了,他直接开了瓶珍惜了好久没喝的好酒,让杨大河和沈卫国都不由笑道,他们有口福了。

    热热闹闹的吃过饭,闲话家常不觉得时间过得快,眼看日头偏西,沈兰才最后不舍得的告辞,想着要侄子这两天就要离开家,一走又要年把难以见到,沈兰那心里怎么都不是滋味,离开了杨家没了顾及,她不由红了眼眶,最后在杨大河的劝慰下回了家。

    这边眼看时间不早,文娟也开始做回家的准备。是的,回家,哪怕再自欺欺人,文娟如今也能理解嫁了人的闺女泼出家门的水这句话,她出了门子,杨家就是她的娘家,沈家的日子再短暂,那里也是她以后的家了。比起其他多有婆婆需要磨合,遇到不好的婆婆还要遭受磋磨的新媳妇,她的日子已经可谓是幸福和顺的让人眼红羡慕,她该知足了。

    “娘,家里晒好的天麻现在有多少了,卫国走的那天,我想送他去市里,刚好把两家的天麻都出手换成钱票,市里卫国托战友认识收购站的人,给得价格更好,那边也能消化更多的份量,不会引起什么动静!”沈卫国陪着杨厚朴说着话,文娟和杨母在院子里翻整着天麻,手下动作不停,文娟一边问着阿娘。

    先一批的有晾晒好的拾起来装到袋子里,最近日头给脸,一天的时间,哪怕是早上刚晒的,也差不多收敛了六七分的湿气,可以折箩在一起,明天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