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皇后抬她的位份,怕是最大的目的不是讨好皇上,而是想挑拨本宫与丽贵妃的关系吧!只是本宫如何咽的下这口气呢?更何况丽贵妃那样的性子,你觉得她会再心甘情愿听本宫的话吗?
本宫惹真把她的真实身份说出来,自己同样的脱不了干系不说。指不定皇上还会直接把本宫打入冷宫呢?皇上最容不得的,就是后妃算计于他,你觉得丽贵妃有怕咱们的必要吗?”
说完贤妃自己又气上了,自己养的奴才却不听自己的话,还处处跟自己做对,任谁也咽不下这口气。
秋果以前还想过去伺候皇上。也做做皇妃,可是越在贤妃跟前呆久,对这后宫的事看的越清,反而越不想呆在深宫了。就盼着多存些银了,多帮贤妃干点事。指着贤妃日后做太后了,自己就能风风光光的出宫了。
这会看贤妃处处受制秋果也跟着着急,实在想不出什么法子来,也许自己真不如秋仁姑姑聪慧吧!
皇上正陪着如兰用膳,自打听到皇后又怀上,皇上对凤仪宫就上心了。每日都会来凤仪宫陪皇后,当然最开心的就数昌平了。能每天看到父皇昌平当然高兴。
昌平成天围着如兰转,总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一个小宝宝就在母后肚子里呢?如兰知道女儿好奇,只要动作不大,如兰任由昌平参观。
现在宫务如兰全揽过来了,赵淑妃肚子一天天大起来。眼见着也快生了。所以如兰不想赵淑妃受累,只得事事亲力亲为了。
看着昌平太清闲,对学习宫规又不乐意,这就算是公主日后也得嫁出去,也得自立门户。这庶务总得接到手里来。看着昌平高兴的在边上逗鱼儿玩,如兰心里一动,不如现在就让昌平给自己打下手得了。
顺带着也可以多教昌平一些东西,省得昌平过的太单纯了,日后过起日子来吃力。昌平听说母后要让自己帮着打理后宫,自然不乐意,可是如兰并不像以往那样好哄。
反而很坚定的让昌平跟着学,昌平难得的见母后不宠自己了,也不敢真惹母后生气。
所以就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学起来,虽然刚开始什么也不会,但是天天跟着母后。跟着母后处理后宫事力,慢慢也品出些心得了。
有些小事也能交给昌平帮忙了,虽然需要红叶在边上指点,可是如兰却觉得这样很好,万事开头难。昌平能沉下心去学,就一定可以学的很好,也一样可以得心应手。
不过皇上知道自己心爱的女儿,居然跟着皇后一起打理宫务,自然心疼极了。
可是现在宫里赵妃也快生了,总不能再让赵妃帮着打理宫务,而一时也选不出合适的人来。昌平现在懂事多了,每次跟皇上在一起,也不会抱怨自己太辛苦什么的。
反而高兴的同皇上一起聊后宫的庶务,或者说一些自己的看法,虽然很是稚嫩,可是皇上却很欣慰,自己的女儿也长大了,也知道帮母后的忙了。
而皇上对于之前皇后对后宫众妃的赐封,也是很赞同的,可以说如果让自己来办此事,不一定有皇后办的妥当。
而皇后的大度也让皇上很满意,丽妃的位份能到丽贵妃,这是皇上没想到的。不过皇后之前说的按得宠和品德来赐封,还真是严格按这个标准来了。丽贵妃怕是得调理几年才能有孕,这位份给她也无妨。
而早上请安时,重新排好的位置却让贤妃不服了,凭什么自己要屈居于赵淑妃和丽贵妃之下呢?
可是除了自己以外,吕妃和宁妃等人好像不见喜乐,这位置就那么几个肯定是上面的人掉下来了,下面的人才能爬上去。
可是上面的人哪个是好动的呢?贤妃分明从宁妃眼里看到几丝不满,怕是宁妃觉得赵淑妃太走运了。
明明肚子里是男是女都还没搞清呢?可是皇后就把她的位份提高了,而且身居四妃之位。自己明明生下七皇子,为何不给自己抬位份呢?
难怪赵淑妃平日里总是处处讨好皇后,人家是真的有心眼,这才又怀上子嗣又成了四妃。面子里子都挣足了,想想就够气人的。
吕妃品着杯中的茶,拿眼尾打量着众人,贤妃的手捏着帕子,而宁妃从头到晚头都是低头。
好像故意不想让人看清她眼里的不快,可是吕妃知道宁妃那样小心眼的人,现在好赵淑妃压在头上,心里能高兴吗?只是不知道宁妃会不会有所动作,吕妃是抱定了看热闹的心度。
反而皇后与自己并不亲近,虽然自己是皇后拉上位的,可是皇后与自己只是互相利用罢了,大家心里都没几分真心。
所以皇后不升自己的位份,吕妃也不觉得奇怪,再说现在自己身边有四皇子了,再要风头太盛了,贤妃心里会更加不舒服,指不定就闹上了。
倒不如现在这样身居妃位,有皇子傍身来的实在。
如兰淡淡一笑,扫了眼赵淑妃的肚子:“淑妃从明日起就别来给本宫请安了,这请安也只是一个形势罢了,本宫知道你的心意就好。
眼见这肚子一天天大起来,马上就快生了,这来回跑也累人。不如你就在自个殿里好好休息,这一胎来的精贵可不能马虎了。”
赵淑妃脸上一抹母性的光辉:“谢皇后娘娘体恤,嫔妾定会好好护好这一胎!
嫔妾只盼着生一位同昌平长公主一样能干可爱的小公主,嫔妾就行是知足了。”
如兰知道赵淑妃说的真心话,昌平确实比以前长进了,现在会帮自己的忙,也知道如何留住皇上,帮自己这个母妃争宠。
偏偏自己不领情,昌平为此很是不快,常常会恨其不急:“母后,您不留住父皇就有其它妃嫔去留住父皇了,您是皇后可是不能太大度了,到时候委屈的是自个。”
每每看到女儿如此贴心为自己打算,如兰就觉得还好自己生了个女儿,儿子永远没女儿心思细,也没女儿这样跟娘亲。
所以如兰再教昌平时,就更加上心几分了,本来以为女儿是公主可能会单纯一些,现在才知道女儿什么都知道,而且明显有心机。
当然这样也不坏,倒省了如兰同昌平讲那些阴私,有些事让孩子们早知道就能早做防备。一味的把孩子养的太单纯了,等长大之后反倒是害了她。
如兰也特意叮嘱过红叶,让昌平帮着打理一些比较难办的事,也给昌平机会好好历练。终归是要嫁人的,手腕厉害些在夫家也不吃亏,哪怕是公主也有些常人所不知的痛处。
同时如兰也会教昌平摆正夫妻之间的关系,让昌平不要学后宫的任何女人,因为昌平是公主得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管是公主还是正妻,对自己的夫君一定要互相尊重,不能因为自己是长公主就处处压着夫君一头,这样的夫妻生活慢慢就变味了,没感情了。
而最后伤心难过的还是公主,倒不如最初两人就互相尊重,和和气气有商有量的好好过日子。当然也不是一味的软弱,有些原则上的问题也必需坚持已见。
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也不能委屈了自己,该有公主威仪时,也必需要的公主的威仪,而不是一味的忍让。
ps:
谢谢妹子们一直以来的关注,谢谢!
第四百二十七章 养儿育女()
昌平公主就算再懂事,到底还只是一个小女儿,有些话还是不大明白,可是却知道母后说的肯定是对的。就算不明白的,也暗自记下,日后再慢慢捉摸。
这一点如兰很满意,女儿很聪慧也很懂事,更很机灵。这些就意味着昌平日后就算嫁人了,也不会委屈自己,更不会把日子过的最好,有多少公主出嫁都是怨妇,全是因为不懂如何与驸马相处。
不懂相互尊重,要么太过高傲,要么太过软弱,一味的巴结驸马。结果都是一对一对的怨偶。
正因为如此,所以如兰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幸福,可以明白这个度,不必受其它公主受过的苦,能平平安安的过一生。
对于六皇子如兰也很操心,六皇子太过一板一眼了,事事都死守着规矩,就是一幅小大人的做派。
可是偏偏上书房的老师们却很是喜欢六皇子,都说六皇子早慧,沉稳。这些话着自家上人高兴,可是却也招人嫉妒。
六皇子太优秀了,那么太子和三皇子又算什么呢?太子到现在还没娶太子妃,除了皇上对太子的事不上心,还有就是太子妃的人选。朝中大臣对太子登位还持保留意见,以前有许氏为后,
永定侯府撑权,太子的位置坐的稳稳的。可是现在太子既没有母妃在后宫帮衬,外祖家又处处让皇上压制,基本上就是无权无势,最多就是顶个侯府的头衔。
而且从某种迹象看来,也许永定侯死后,这侯府的爵位就会被收回了。
永定侯的两个儿子以前看着很优秀,现在不知是不是没有人提拔了,在朝中表现平平。想把侯府保住不挣个军功是不行了,可是边疆现在很是太平,想挣军功谈何容易。
倒是南方靠海的地方有军功可挣,但是人家得是水军。打的也是海盗。都是拿命拼出军功,永定侯两个儿子肯定是指不上了,也就只能守着侯府慢慢混日子了。
想借外祖家,太子是指不上了。只能指着自己以往的那点小势力。可是那些人全是靠银子养着的,现在永定侯府那有多么多的银钱养着那些人。
自然就有一些人开始重新组团了,慢慢向其它更有实力的皇子靠近。而朝中三皇子和六皇子还有七皇子,都慢慢长大了,身后各有各的势力。
全都能与太子争皇位,而皇上对太子的态度也一向冷淡,之前倒是为太子出过几次头,可是朝臣们又不是瞎子。
太子现在基本上就是一个挂名的,本该有的太子太傅没有,本来该有的太子府也没有。本该有的太子近臣也没有。
而且皇上从来没让太子沾过权,也不叫太子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