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完全放弃享受,一味地拼命工作也不应提倡。所以,犹太人推崇
真实,顺其自然,即使有不好的念头但只要不去做就是高尚的人,这才是真
正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人为造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有一个男人一心想和隔壁的太太做一次爱。有一个晚上,他终于在梦中
和她做爱了。

犹太人认为,这是一种尽量抑制自己犯罪动机的行为,所以是一件好事,
如果说这个男人一心想和隔壁太太做爱,但又羞于启齿,梦中又没有梦到,
压抑久了,就有可能发生强奸案。一个重虔信、重情操的民族能够有这样一
种合乎人性人情的见地,比那种装模作样地追求道德上尽善尽美丽实际上又
无法无天的假道学家们高尚得多。

囗1 米高的墙胜过100 米高的墙

《圣经》上说,当年上帝发大水淹没不义之人时,曾预先告知义人挪亚,
让他造好一只大船,全家避难于船上,并将所有动物按一公一母配齐,各带
一对。当时,“善”闻讯后也急急忙忙跑来找挪亚,要求登舟避难,挪亚说:
“我只能让公母各成一对的上船。”

“善”只好跑回树林,寻找可以和自己成为一对的对象,结果找到“恶”,
便成双成对地登上方舟。

从此以后,有善的地方就必有恶的存在,这正说明犹太人把恶看作很正
常的事。犹太人有句名言:“如果人类没有恶的冲动,应该会不造房子、不
娶妻子、不生孩子、不工作才对。”所以,犹太人认为:恶,只要正常疏导,
就可以变为善举,这要比单纯压抑恶的冲动有效得多。当然,犹太人对恶的
防治有时也特别紧。

不过,犹太人总的来说,还是相信对恶“防范不如疏导”。有句犹太谚
语“1 米高的墙胜过100 米高的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犹太人对高墙大院中的僧侣和不结婚的人不以为然,认为这种人的正常
欲求得不到疏导,就会越来越强,墙越高则越容易坍塌,最终必使恶的冲动
泛滥而出。所以,犹太人认为,一个人短时间里不做爱是办得到的,但一生
不做爱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她)生理上不能。因而犹太人只要求人们在一
定的时间,比如月经期、安息日前夕等时间不做爱,更重要的是不发生婚外
性行为,过不上正常性生活的人迟早会出问题。所谓“凡教师不能没有妻子,
凡拉比不能不结婚”,真是智人快语。要是为人师表者只顾“高筑墙”,还
如何教育学生?要是聪明人不传宗接代,人类岂不越来越蠢?


正因如此,犹太人历来主张把罪恶和犯罪之人区别对待。罪恶是人与生
俱来的,即任何人也难免会犯错误,但犯罪的人是客观环境使然,经过学习
和改造还可以改正。因此,犹太人与其说寄望于恶人遭报应,勿宁说更希望
恶人消除罪恶。

从前,有几位拉比碰上一群坏人,这群人无恶不做、凶狠残忍,其中一

个拉比忍无可忍,说道,希望这群人掉进河里被水淹死。
可是,同行中的一个最伟大的拉比却说:
“身为犹太人不应该这样想,与其祈求坏人灭亡,不如祈求坏人悔改。”
然而,并不是世界所有的人都像犹太人一样善良,否则犹太人也不会被

屠杀600 万人了。尽管如此,犹太人仍然与人为善。有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只狮子的喉咙被骨头卡住了。狮子便向百兽百鸟宣布,谁把他喉咙

里的骨头取出来,将得到优厚的奖品。
于是,来了一只白鹤,她让狮子张开嘴,用长长的嘴把骨头叼了出来。
然后白鹤说:“狮子先生,您对我有何奖赏?”
狮子一听,很生气地说道:
“把头伸进我的嘴里还能够活着出来,还不算奖品吗?你经历了危险但

大难不死,没有比这更好的奖赏了吧?”
犹太人的结论是:既然现在还能诉苦,就说明至今还活着,那就更没有
理由诉苦。所以,没必要为曾经的不幸而抱怨和憎恨。

囗牛奶里有毒

有一家犹太人养了一只狗,全家人都喜欢这只狗,尤其是其中的一个小
男孩,更是对狗疼爱备至,整日同吃同住,难舍难分。

可是,有一天,狗突然死了,这使儿子伤心至极、痛不欲生。父亲尽管
也有点痛心,但他认为狗迟早会死,这是一件没办法的事,只能把它拉出了
事,但儿子却一定要将狗埋在自己家的后院。

结果,父子两人为此而闹僵了。无奈,只好找拉比咨询。拉比尽管常常
为别人提供各种咨询,但从来没有涉及到狗的葬礼的。但他很了解此时那个
小孩无比悲伤的心情。

于是,拉比就查找有关资料,结果正好在《塔木德》中找到一个有关的

故事。
说古时候,有家人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有条毒蛇爬进牛奶桶中,它的毒液溶进了牛奶,这件事只有家里

的狗看到了。
晚上,全家人正要喝桶中的牛奶时,狗就叫了起来,并扑上来打翻了盛

奶的杯子,自己喝了起来,正当大家生气时,狗已经死了。
这下子全家人才恍然大悟,原来牛奶里有毒,所以大家对狗感激不尽。
听完这则故事后,父亲同意儿子的做法。
这个故事表面上是讲有关狗的事情,但实际上是教诲人们凡事多从他人

的角度考虑和着想。

当然,这件事能够圆满解决,和拉比的处世艺术也是分不开的。他没有
把任何东西强加于父亲,只是讲了一个关于狗的故事,这就在尊重了儿子意
愿的同时,也尊重了父亲的权威,那么,父亲何不顺水推舟呢?


朋友们,你们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囗“请赶快将父亲的遗产交给我”

从前,一个犹太人外出旅行,不幸病于旅店,奄奄一息时,便将后事托
付于旅店老板:

“我死后,请告知我的儿子,并把这些东西转交他。但是,我的儿子若
要继承遗产,必须做出三件聪明的事才行,这些事他也知道。”

不久,这个人死了。旅店老板按犹太人的礼仪埋葬了他,同时向全镇人
发表这个旅客的死讯,还派人通知那个人的儿子。

那个人的儿子闻讯,立刻前往父亲死亡的小镇。由于其父曾叮嘱不要将
那所旅店的名字告诉其子,所以,那个儿子只好慢慢寻找。

这时,刚好有个卖柴人经过,儿子便叫住他,吩咐将柴直接送往刚死过
一个旅客的旅店。然后,儿子便随卖柴人,终于找到了那家旅店。

原来,这是那个儿子要做的第一件聪明事。

旅店老板很高兴地迎接他,并为他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餐桌上,有5 只
鸽子和1 只鸡,除店老板夫妇外,还有他们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一共7
个人坐在一起吃饭。

主人要他把鸽子和鸡分给大家吃,几经推辞,青年便不再客气,开始分
配食物。

首先,他把1 只鸽子分给两个儿子,另1 只鸽子分给两个女儿,第3 只
鸽子分别给店老板夫妇,最后2 只鸽子留给自己。原来,这是他要做的第二
件聪明事。

接着,他开始分鸡肉。他先把鸡头分给主人夫妇,然后是两个儿子各分
1 条鸡脚,两个女儿各得1 个鸡翅膀,最后剩下的整个鸡身留给自己。这便
是他要做的第三件聪明事。看到这种情形,主人终于忍不往叱责他。

年轻人不慌不忙地说:

“既然承蒙您让我分配,我只能按照最合理的方法来做了。你和你太太
以及1 只鸽子加起来是3 个,你两个儿子和1 只鸽子也是3 个,这很公平嘛。
因为你和你太太是家长,所以分给鸡头,你们的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所以
各得一只鸡脚;两个女儿迟早要飞走,所以各得一只翅膀;而我是坐船到此,
还要回去,所以取了鸡身。请赶快把父亲的遗产交给我吧。”

这个故事看似奥秘,但仔细一想,余味无穷。在3 件聪明事中,除了第
一件确实聪明外,其余两件事则令人费解。其实,奥妙就在此处。年轻人正
是通过牵强附会的理由来激怒主人,只有主人发火之后,他才可以理直气壮
地索要遗产。另外,由于是否认可“聪明”的主动权在主人手里,所以年轻
人只有不断地损害主人的利益才能让主人早一点承认自己的行为,否则,主
人不承认,他还将继续损害下去,直到主人承认为止。而主人要想少受损失
和摆脱困境,只有尽早承认对方的聪明。然后归还对方的遗产。因此,年轻
人索要财产的谋略正在于此。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启发我们,人与人关系的根本是一种利害关系。只有
他人的利害和你的利害绑在一起时,他才可能和你同甘共苦,今日的股份公
司的起源不就在于此吗?大家是一条船上的人,若不齐心协力,吃亏的难
道不是大家?

犹太人之所以能在美国呼风唤雨,这和他们为两党提供60%和40%的竞
选基金是分不开的,这难道不又是一种利害关系吗?


囗捐款也有利润

《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某个地方有一家很大的农户,其户主被称为当地最慈善的农夫。每年
拉比都会到他家访问,而每次他都毫不吝啬地捐财献物。

这个农户有一块很大的农田。可是有一年,这个农夫遭到了风暴和瘟疫
的袭击,所有的农田和果园都遭破坏,全部牲畜都死光了。债主蜂拥而至,
把他所有的财产扣押了起来,最后只剩下一小块土地。可是,他却说:“既
然神赋予的东西,神又夺回去了,还有什么说的呢?”他泰然处之,丝毫没
有怨天尤人之意。

那一年,拉比像往年一样,又到农夫的家,见他家道中落,拉比们都对
他表示了同情,也无意再请他捐献。这位农夫的太太说:“我们时常为教师
建造学校、维持会堂,为穷人和老人捐款,今年拿不出钱来,实在遗憾。”

后来,夫妇俩觉得让拉比们空跑一趟,于心不安。便决定把最后剩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