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提法就是“文化犹太复国主义”,因此建国前就出现了两所大学和若干中小
学校。之后,以色列历届政府将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作为国家兴亡根本。本
一古里安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梅厄夫人说:“对教育的投资是
有远见的投资。”夏扎尔也曾说过“教育是创造以色列新民族的希望所在”。
曾担任总统,退休后去当教育部长的纳冯更直截了当地说:“教育上的投资
就是经济上的投资。”

以色列的第一任总统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魏兹曼,刚建国,还在炮火隆
隆声中,以色列的首任教育部长盖尔,叫来了他的秘书艾德勒。

“艾德勒,我们一起来草拟教育法,必须强迫3 岁到15 岁的孩子们,让
他们接受免费教育。”

“免费!?”艾德勒惊愕不已,要知道,立国之初的以色列尚处在战火
之中,战争的经费都是美国人提供的,而当时整个教育部只有盖尔和艾德勒
两个人,唯一的财产是一架破打字机。

“是的!免费!”盖尔坚定地回答,“我们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背靠
地中海,四面是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这些阿拉伯人无时不在想把
我们赶到地中海去。我们必须培训高素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几十倍于
我们的敌人。”

盖尔激动地说:“我们要建立一个历史博物馆。让孩子们知道3000 年前
圣殿被罗马人毁掉的悲剧,让他们知道在二战中犹太人被屠杀的事实,知道
那些毒气室、骷髅、鲜血和希特勒。还要让他们明白这里——巴勒斯坦,是
全世界唯一我们可以自卫的地方,这块土地是我们的,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
以去!”

当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盖尔和艾德勒已用那架破打字机打出了以色
列的义务教育法。

第二年,这部法律在以色列议会全票通过。

正是对教育的重视,使以色列在许多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如每十万人
口中的在校大学生为2769 人,仅比美国和加拿大略低,比欧洲和苏联都高;
以色列14 岁以上的公民平均受教育达11。4 年,与美国和英国相等,法国和
匈牙利为10 年,瑞士和日本只达到9 年;目前,以色列已基本扫除了文盲,
妇女识字率占93。2%。毫无疑问,以色列的历届总理也都有大学学历:本一
古里安曾上大学法律系;夏里特在三个国家学习过;梅厄夫人毕业于美国一
所师范学院;贝京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系;沙米尔先后在两所大学学习过;
佩雷斯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拉宾也曾到一所军事学院进修过。这在其他国
家是极其罕见的。难怪以色列人会自豪地说:“我国资源缺乏,有的只是阳
光、沙漠和大脑。”

当然,以色列的强大和其采取的支持科技的政策也是分不开的。诸如,
全国有一个科技开发委员会,并有一个基金支持体系。政府每个部门都有一


个主任科学家,负责本部门的发展。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政府给予
补贴,科研成果的开发,政府给予减税或免税。这些政策大大促进了生产力
的发展,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各个行业的一系列难题都迎刃而解。

□以色列的读书现象
以色列人爱读书,爱买书,爱写书。

在以色列,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无论是车站还是广场,专心致志读书
的人随处可见。在每个家庭里,书房是必需的。在安息日期间,犹太人开的
一切商店、饭店、娱乐场所都停业,交通全部中断,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家中
“安息”和祈祷,严禁走亲访友和外出郊游,但只有一点是允许的,那就是
读书和买书。倘若你从阳台上向下眺望,你会发现海滩上空空荡荡,大街上
寥无人迹,只有书店开门营业。每个书店里都挤满了人,没有大声喧哗,人
们都静悄悄地购买图书。每个书店里都生意兴隆,看来以色列人对书的酷爱
似乎胜于宗教。以色列实行文化开放政策,书店里各种观点各种版本的图书
一应俱全,从最深奥的到最通俗的,都有大量的读者。在街头报亭里,可以
买到头天出版的《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世界报》等西方大报,也
有各种画报和录像带。

一般的以色列人除了精通希伯来母语外,都能讲流利的英语,全国有29
家报纸,分别用15 种文字出版,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用两种语言播音。据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1988 年调查,以色列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全球之
冠。不光是城市,每个村镇都有陈设典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令人震惊的是,
这个仅500 万人口的国家,竟有890 种刊物。而在以色列书刊的价格是非常
昂贵的,每份报纸大多是每天48 版,售价6 美元,若订一份报每月就是180
美元,而普通以色列人,每家每年至少订阅好几份报刊。《耶路撒冷邮报》
是全世界有影响的大报之一,每天的发行量是100 万份,平均5 个以色列人
1 份。此外,14 岁以上的以色列人每月阅读1 本书,全国平均每4000 人中就
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全国500 万人口中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 多万人。正因
为如此,才涌现出诸如:阿格农、耶胡达·阿米哈依、奥斯等一大批世界知
名的文学家。阿格农曾获得了1966 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阿米哈伊是“迄今
世界上六七位头号诗人之一”。当然,以色列在音乐、舞蹈等方面同样也取
得巨大成绩。

一个嗜书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

□礼仪之邦
综上所述,以色列是一个高素质的民族,知书一定达礼,那以色列自然
也是一个礼仪之邦。

许多去过以色列的人都知道,首都机场以方的安全检查手续很繁琐,每
一个人都需花费1 个多小时,但丝毫不使人厌烦。一位出国人员的文章中详
细描述了安检的情况:

“‘您好!现在进行安全检查。’一位以色列小姐把我领到一边。她问
的很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住在什么地方等,当她听到我‘没帮别人带
东西’时,高兴地说:‘谢谢!’接着她又问,在以色列有没有亲友,在阿


拉伯有没有亲友,突然,她咳了一下,立即对我说:‘对不起!’非常礼貌,

这是我接触了第一位以色列人后留下的印象。”

在这位作者返国时的一件事也值得回味:

返国前一天,我们几人去商店想买点小洋货带回来。在摆酒的货架上,
我看到有个盒子上画有8 个小酒瓶,标价30 美元,以为是台装酒,便买下了。
到住地打开一看,原来是用橄榄木做的可放8 瓶酒的酒架。只怪自己不懂英
文又粗心。接待我们的主人知道后,迅即开车带我去商店退换。我真有点不
好意思。可到了商店后,营业员没有一点责怪的意思,反而说:“对不起,
没有问清您要买什么。”

此外,从以色列很普通的一些人中,也能看出这个民族的修养:

“以色列有多少小车不清楚,只是听说几乎家家都有车,有的还不止一
辆。城里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有时接成长龙。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马路上
没有看到过一个交通警,也从未看到过一次汽车抢道的情况,司机开车全听
红绿灯指挥。有一天晚上,我们乘的车过交叉路口时遇红灯,三个方向的路
上都没有车,司机就是不开过去。还有一次在农村,我们的车由支线右拐上
主线,左边大概五六百米远有车来。司机一直等那辆车过去后才拐弯,真是
‘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以色列讲礼仪,但很少请吃送礼。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拉南维茨先生
请我们上过一次餐馆,但他们事先声明,他仅请酒,不请菜,酒以外的餐费
还是我们付。离开以色列的那一天,发展研究中心给我们团每人送了一件礼
物:四五寸大小的瓷盘。中心主任德弗纳女士笑着说:‘正如你们中国说的,
礼轻情意重。’”


第十章魔鬼乎?圣人乎?

——以色列领袖之谜

“我希望我死前能看到的唯一东西,是我们的人民

不再需要同情的辞句。”

——梅厄夫人

以色列的领袖们大多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忍耐力,而且诸如达扬、
沙龙之类的人甚至具有近乎疯狂的报复欲。这也许是饱经磨难和屠戮之后的
复杂心态吧。

当然,报复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要不然拉宾总统也不会为和平献身。

他们究竟是魔鬼还是英雄,只能由历史作出回答。我们只能从这字里行
间细细品味这些犹太政治家们传奇的政治生涯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一、老谋深算的“现代以色列之父”本一古里安

本一古里安是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重要领导人,现代以色列国家的
主要缔造者,以色列国第一任总理。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正是犹太复
国主义运动和现代以色列创建及发展变化的缩影。对犹太民族来讲,本一古
里安在犹太民族的历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1948 年5 月14 日宣告以色列
国成立的活动中,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犹太人眼里,他胜过近代世界史
上任何一位领袖,人们称他是“历史给以色列民族的一件伟大赠礼”。

以色列对本一古里安作为政治活动家的评价迄今仍有争议,因为他的政
治活动带肩强烈的个性色彩,他常常陷入与自己政敌的激烈冲突之中,并以
其毫不妥协的争斗和老谋深算的手段而取得胜利。不过,创建以色列国仍是
本一古里安最卓越的贡献,因此在他活着的时候,就被尊奉为以色列国的“国
父”。

□小演说家和两次被捕
大卫·格鲁恩(本—古里安原名)于1886 年出生在普朗斯克的犹太人聚
居区。普朗斯克虽是波兰的一个土里土气的小镇,但这里的犹太人仍保持着
浓郁的犹太人气息。大卫自幼便坐在祖父的膝上学习希伯来语,稍大一点,
又多次聆听了身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