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度”。而内部一些“温和派”则认为犹太国应暂缓成立。“老人”却像以往
一样,对自己的策略坚定不移,他首先给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反对分治的
人们一个回答:“建立一个由13 名成员组成的名义为人民政府的临时性政
府。”随后,他又采取了一个行动代号为“纳赫尚”的强硬军事行动。

“纳赫尚”行动主要是打通通往耶路撒冷的交通道路,以向驻守在那里
的部队输送武器和粮食。这次行动组织了1500 人的队伍,这支队伍成功地突
破了封锁,安全抵达这座“圣地”,从而使该城市在战争中得以坚持。

从军事角度来看,“纳赫尚”行动的最后结果是有限的,因为不久之后,
这条道路又被封锁了。但从另外的角度看,这次行动却具有巨大的意义,以
至被称为“一场革命”、“一个转折点”、“独立战争中最为重要的行动”。
因为这象征和预示着哈加纳力量新的战略和军事方针的开始,也是对那种对
犹太抵抗力量信心不足者及对美国“托管”提议的有力答复。

“纳赫尚”行动对本一古里安个人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他在战争
中由他个人采取的第一个战略决策,这表明“老人”开始以一名真正的军事
领袖而登上了舞台。

□他用小木槌敲响了桌子
随着英国委任统治结束时间的临近,本—古里安经历了两次几乎毁掉建
立期待已久的国家的内部危机。


第一次危机即所谓的“将军兵变”,这件事是本—古里安决定取消哈加
纳全国总部司令官这一职位引起的。随着全国军队体制的建立,本一古里安
感到这个处于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之间的机构已没有保留价值,这一决定引
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个职位的占据者伊斯雷尔·加利利是反对党统一工人
党的成员,哈加纳中的许多高层指挥官都是该党的忠实支持者。

本—古里安通知加利利决定取消全国总部司令官的职位,并向总参谋部
写了一封短信:“。。安全部队的人员从今开始将只听从国防部长(本—古
里安本人)或他的代表的指挥。”这封信在总参全体人员的大会上宣读时,
哈加纳几位头目心中的怒火马上被烧了起来,他们威胁本一古里安要集体辞
职,并给本—古里安下了最后通牒:“我们认为在作出最后的安排之前,有
必要让加利利恢复原职,如果这件事在未来几小时内不能做到的话,我们将
不再对我们的行为负责。”但本一古里安在威胁面前态度十分强硬,坚决拒
绝恢复加利利原职。但他也采取了战略上的让步,答应让加利利在总参谋部
任职,但没有具体规定他的职责,加利利同意了本—古里安的让步,哈加纳
的头头们回到了各自的部门,对抗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另一个更加事关生
死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犹太人社团能够抵挡要侵入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军
队吗?能够承受美国制止宣布独立的压力吗?以色列这个国家最终能诞生
吗?

犹太社团的领导们对宣布独立越来越没有把握,仅在巴勒斯坦工人党内
就有很多意见分歧。果尔达·梅厄对阿曼的秘密访问、摩西·夏里特与美国
国务卿马歇尔的会谈以及亚丁和加利利描述的军事形势,更给形势抹上了一
层阴影,但本—古里安要求立即宣布独立的积极性丝毫不减,他做出了各种
努力,使大家恢复信心,坚决主张在英国托管结束后立即宣告国家独立。

亚丁后来评论道:“有关宣布独立的决定主要归功于本—古里安。就其
意义及影响来看,那个决定比得上成千上万次军事行动。”

1948 年5 月14 日下午4 点,在特拉维夫博物馆,本—古里安以自豪的
语调宣读了独立宣言。4 点37 分,他用小木槌敲响桌子,用粗哑的声音大声
宣布:“以色列国成立了!”

□“感谢上帝,加农炮击中了那艘船”
随着以色列宣布建国,各阿拉伯国家的部队蜂拥进入巴勒斯坦,第一次
中东战争在这个年轻的国家没有组建好国防军之前便爆发了。战争对年轻的
以色列是残酷和恐怖的,他们在各战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本—古里安却
从恶讯频传中看到了希望,战事进行到5 月24 日,他信心十足地把他的战略
目标呈交给总参谋部:“。。阿拉伯联合阵线的薄弱点在黎巴嫩,因为该穆
斯林政权没有人民的支持,容易破坏。应该在其南部建立一个以利塔尼河为
界的基督教国家,我们将与这个国家结为盟友。当我们具有摧毁阿拉伯军团
的实力和轰炸阿曼时,还要消灭外约旦,随之叙利亚就会崩溃。倘若埃及还
胆敢再战,我们就轰炸塞得港、亚历山大和开罗。”他在最末写道:“我们
将用这种方式结束这场战争,清算我们的祖先与埃及、亚述及阿拉伯结下的
深仇大恨。”他把历史看作了活生生的存在,对他来说,国家是以百年和千
年为单位来进行活动、思考和保存记忆的集体实体。

战争正像本—古里安预想的那样没有击溃新建的犹太人国家,6 月11


日,在联合国安理会要求停火的压力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放下武器,停战
4 周。这种“上帝的恩赐”,将使以色列国的生存不成问题。然而,外部的
紧张刚有缓和,内部突然爆发了冲突,又使这个国家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伊尔贡(犹太地下军事组织,此时已集体加入国防军)的一艘载有大量
武器和800 名青年的“阿尔塔列拉号”船,秘密地驶近了以色列海岸,伊尔
贡的司令贝京向临时政府提出要求: 20%的军火要分配给在耶路撒冷的伊
尔贡武装,余下的80%也应当首先用来武装参加国防军的伊尔贡部队。

这种“妄图单干”的企图自然不会被本一古里安接受,他在内阁会议上
指出:“不会有两个军队,贝京先生。。倘若不让步,我们只得兵戎相见!”
他命令总参谋部立即采取行动,并向贝京发出“没收运抵以色列国海岸的武
器及其他战争物资”的最后通牒。强硬的贝京拒不执行最后通牒,本一古里
安像一头狮子般咬牙切齿地发出了命令:“集中武装力量,火力,火焰喷射
器及我们掌握的各种武器,迫使该船无条件投降。”内阁一些人对此行动犹
豫不定甚至害怕,许多人倾向于与贝京谈判,并做点小小的让步,以免兄弟
阅墙。但本一古里安以坚定的口吻告诫大家:“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我们
唯有战斗。”

6 月21 日下午4 点,本一古里安命令用加农炮炮击“阿尔塔列拉号”,
炮弹击中装满军火的船舱,顿时起火,船上人员迅速撤离,片刻之后,发生
了震耳欲聋的大爆炸,一船军火被毁,几十名伊尔贡人员被击毙。

当天晚上,贝京通过地下电台发表讲话,他声泪俱下地咒骂本一古里安
是“傻瓜、白痴”,伊尔贡发表了充满仇恨的声明,称本一古里安为“狂热
的独裁者”,称他的内阁为“暴君政府”、“叛徒”和“屠杀兄弟的人”。

在当天晚上召开的人民理事会议上,本一古里安针锋相对地指出:“有
人用一支枪可以杀害几个人,用5000 支枪(‘阿尔塔列拉号’上的枪支数量)
足以葬送整个国家!”他得出的结论是绝对令人信服的:既然军火不是运给
国防军的,其毁坏倒是幸事。“感谢上帝,加农炮击中了那艘该死的船!”
这句话使伊尔贡对他恨之入骨,并成了伊尔贡支持者的口号,整整一代人为
此愤怒地发动反对本一古里安的运动。在他们眼里,“阿尔塔列拉号”及其
上面的军火是神圣的,为此,他们绝不宽容他。而本一古里安则认为,击毁
该船的那门加农炮才是圣物。

□他感到脸上挨了一记耳光
戏剧性的“阿尔塔列拉号”事件结束了,本一古里安平息了一场兵变,
然而,他仍然没有牢牢掌握住武装部队。就在“阿尔塔列拉号”沉没不久,
他又面临另一场“将军兵变”。本一古里安对作战行动、人事任免、军队的
部署、武器的分配事无巨细都要干预,使总参谋部越来越不耐烦,许多高级
军官对此难以接受,“老人”与亚丁及其他司令官之间经常发生摩擦。

而本一古里安也对一些表现平平的高级军官不满意,他要对军队的结构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组。围绕改组提案,他与以亚丁为首的总参谋部发生了尖
锐的矛盾。但本一古里安不顾他们的反对,固执地签署了他拟定的任命名单,
于是,以亚丁为首的一批人员提出了辞呈。

再过8 天,停火协议就将期满,可总参谋部及下属部门的头头们甩手不
干了,这使临时政府的成员们大为惊恐。内阁紧急组建了一个五人委员会,


调查军队上层出现的问题。委员会就军队的危机举行了高度机密的听证会,
亚丁和加利利等对“老人”的干预政策严加责难。委员会根据调查认为,本
一古里安和他的一些高级将领之间存在严重的不信任,他的改组计划应予以
冻结。草拟的调查报告还提出应任命加利利担任国防军总司令之职,以钳制
本一古里安作为国防部长的军事领导权利。

本一古里安感到脸上挨了重重一记耳光。他读完报告,一言不发便起身
回家。当晚他通知内阁将辞去总理和国防部长之职。

委员会成员根本没想到“老人”会下这样的最后通牒,他们惊呆了。而
当这一消息传到总参谋部成员的耳中时,这些军官们也泄了气。他们看到了
事态的严重性,他们只好宣布撤回辞呈,服从政府(实际是本一古里安个人)
的命令。加利利也宣称,如有必要,他准备辞去现职。而后来的结果也正是
他付出了代价,虽当时没被解职,但他也失去了自己的地盘,不久他终于被
赶出了国防部,回到了他家乡的农场。

危机的最后一幕发生在7 月7 日的内阁会议上,“老人”没有出席,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