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梅厄夫人外交生涯中最得意的一场谈判是非洲之行。西奈战争后,以
色列孤立了。在亚洲各国,以色列到处碰壁。以色列同美国的关系处于紧张
状态;同苏联的关系,坏得比紧张还要坏。在联合国的历次会议上,梅厄夫
人成了不受欢迎的人。于是,以色列看中了非洲,外交部长梅厄夫人也就开
始了对非洲各国的征程。

梅厄夫人是带着以色列国际合作规划前往非洲的。她会见了利比里亚孤
独感很强的总统杜伯曼,被果拉部族授予大酋长的光荣称号。她见到了雄心
勃勃的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参加了第一届非洲人民大会,会见了60 位重要人
物,并且以说真话赢得了非洲各国领导人的信任。当时,阿尔及利亚代表用
冰冷的语调提出带挑衅性的问题:你同非洲人民的头号敌人法国保持亲密关
系,你该对我们这些人怎样解释呢?梅厄夫人对盯着她的非洲领导人说:

“当我们的邻国想毁灭我们的时候,世界上唯一愿意向我们出售武器的
国家是法国。你们对戴高乐的仇恨我没有。我可以告诉你们实际情况,不管
你们喜欢不喜欢,如果戴高乐是魔鬼,我们也要打交道的。假如你们处在这
种地位,你们怎么办呢?”


于是,紧张气氛解除了,关系融洽了,因为梅厄夫人说了实话,而说实
话总是让人相信和信服的。

梅厄夫人的非洲外交应该说是很有成效的,虽然没能完成结成政治集团
的最终目标,但加强了以色列同非洲各国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增强了非洲各
国对以色列国的了解和理解。当时,梅厄夫人在联合国的发言中多次提到非
洲,有时在发言中竟然直接使用“我们”而不用“他们”,而非洲国家代表
不仅不反感,反而感到高兴。这样的身份可不是容易取得的,梅厄夫人是以
自己的言行获得的。 1964 年梅厄夫人参加赞比亚独立庆典时,曾同赞比亚
的客人们一道乘车去观赏维多利亚瀑布。途中经过南罗德西亚边界时,警察
不允许黑人下车,只准白人进入。梅厄夫人当时大怒:“如果这样,那我也
不进入南罗德西亚了。”警察一看事情弄僵了,便一再说好话请梅厄夫人下
车,梅厄夫人就是不下来,还一再声称她决不同朋友分开。结果是瀑布没看
到,梅厄夫人却赢得了好多黑人朋友。当他们集体乘车返回赞比亚首府卢萨
卡时,赞比亚总统卡翁达亲自出来迎接,称赞梅厄夫人同种族歧视作斗争的
大无畏精神。在加纳的一天清晨,梅厄夫人正坐在苦果树下梳头,不知从哪
里跑来10 多个小女孩围观。这些女孩显然从未见过这么长的头发,很惊奇。
一个小女孩勇敢地走近梅厄夫人,伸出小手想摸一摸。梅厄夫人不由地笑起
来,主动邀请这些孩子轮流给她梳头。就这样,小女孩们给梅厄夫人梳了半
个多小时,召来一大批非洲人前来观看。这是女人天性的自发流露,还是政
治家的外交伎俩?也许成功的外交本身就包含着人性吧。

梅厄夫人最艰苦的谈判是在她出任总理前后的一段时间里。1967 年,以
色列同一些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六·五战争”。当时梅厄夫人已经退出了以
色列内阁,只是在战争危险到来之前才应邀出山,帮助内阁作出了与国家存
亡相关的重大决策。战争的结果是:以色列突破了阿拉伯联军的包围,并且
占领了苏伊士运河西岸、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迫使埃及、约旦和叙利亚
同以色列签定了停火协议,但是,停火不等于停战,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也给
以色列带来了麻烦。梅厄夫人正是在这种难堪形势下出任以色列总理的。她
一上台便着手整顿国内秩序,然后出访美国,开展强硬的外交攻势。在美国
的一次集会上,梅厄夫人坚定地说:“是否有人有足够的勇气向我们说‘回
家去,开始训练你们9 岁和10 岁的孩子,以对付下次战争!’我相信世界上
每个正直的人都说‘不’,而且——请恕我直言,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说
‘不’。”梅厄夫人说到做到,她一边在占领区开辟移民定居点,一边经常
指挥突击队深入阿拉伯国家内地作战,同时还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各种形式的
外交谈判。在众多的外交活动中,梅厄夫人邀请奥地利外长访问以色列的一
幕,便值得一提。有一次,梅厄夫人邀请克赖斯基访问以色列,这位奥地利
外长支支吾吾,梅厄夫人便说:

“我确切地知道你要说什么。你要说,如果到以色列,必须首先去埃及
和其他的阿拉伯国家。你就去吧,我一点也不在乎你先到哪里,但请你务必
来我们这里。”

梅厄夫人就是以“不在乎”的心胸,“不在乎”的自信,“不在乎”的
强硬,“不在乎”的机变,坚守了扩大的领土,并通过1973 年的“第四次中
东战争”巩固了这些领土。

□男人还是女人?

有些领导人是搞权术的能手。他们纵横捭阖,言之凿凿,不由轻信者不
以为真;他们巧施伎俩,掩人耳目,经常地、甚至是不由自主地玩弄计谋。
对林登·约翰逊来说,这已成了第二天性,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是干这种事
的行家。许多人觉得,施展计谋是治国之本,是渡过利害冲突的暗礁险滩、
办成事情的最有效的途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途径。果尔达则不然,她为人
直来直去,从不绕弯子,其结果她的态度必然就是异常坚决的。果尔达的立
场如何,她想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于这些,人们都不会有任何疑
问。视情况需要,她既可以是一支不可抗御的力量,又可以是一个不可移动
的客体。

她有着一个劳累终生的妇女的外貌。她的身体显露出多年从事沉重体力
劳动的痕迹。她的面庞则显露出承受过精神和思想重担的痕迹。但是,她的
脸上也有温情,只是摄影师常常捕捉不到而已。她是一个固执的谈判者,但
也能公开地、毫不腼腆地流露出她的多愁善感。勃列日涅夫也能动感情,友
好起来,热泪直流,并不显得做作。但是,这种情况在勃列日涅夫身上是短
暂而孤立的现象。几小时后,他就要大吵大嚷地同你对抗了。而在梅厄夫人
身上,都来自同一个源泉。她之所以在谈判中态度顽固,是因为她对她要通
过谈判来保护的东西深为关心。

她的热情来得自然,完全符合人之常情。尼克松回忆1969 年梅厄夫人第
一次访美的情景:那次访问对她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她从小就从俄国
移居到美国,而且在美国长大。在白宫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当乐队奏起以色
列国歌和《星条旗》时,她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之后,她完全沉浸在专门
为她举行的音乐会中。结束后,她冲动地站起来,走过去同演奏的音乐家拥
抱。

她执政期间遇到的最使她苦恼的事件是1973 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当以
色列有被打败的危险时,美国曾下令“一切能开动”的飞机都要用来进行大
规模紧急空运。她后来写道,“美国的空运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提高了我
们的士气,而且向苏联清楚地表明了美国的立场。毫无疑问,这是使我们可
能取胜的一个因素。当我听说飞机已在利达着陆时,我哭了,这是战争开始
以来我第一次流泪。。”

如果说,在发生危机时毫不动摇是梅厄的一个特点,那么,慈母般的循
循善诱也是她的一个特点。以色列人民亲切地称她为“我们的果尔达”。她
置身于百姓中间,感到又轻松又自然。当部长们围坐在她的餐桌旁时,她这
个总理会为他们烧汤和煮咖啡,一面往来于餐桌和火炉之间,一面商讨国家
大事。就是在70 岁高龄,她也毫不怜惜自己,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对政府
事务,不论巨细,丝毫也不马虎。她若没有先把一封信一一读过,是决不会
在上面签名的。她亲自去机场迎接移民,看到他们常常会高兴得流下热泪。
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她收到士兵家长们的大量来信,把他们的孩子们的死
去归咎于她的政府,每损失一个士兵对她个人都是一个打击。当纳赛尔在西
奈进行消耗战时,她下令不论白天黑夜,只要有一名以色列军人被打死,都
要立即向她报告。下面的人十分认真地对待她的命令,以致于有一次她在睡
觉时被人叫醒,向她报告损失了25 只羊的消息。

许多领导人是借着个人野心的力量登上最高岗位的。他们谋求权力是因
为他们想要权力,梅厄不是这样。她一生中只是打算做一点事情,不论什么


事情,而且做起事来总是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她就任总理后,写道:“我
就任总理是因为这是情况的需要,就像那个为我送牛奶的工人成了指挥官一
样。我们两人都不特别向往这一工作。但是,我们都尽我们的能力把它干好。”
她认为,人们对于她是个身居高位的女性这一点过于注意了。在她看来,作
一个女人没有别的,只是要做更多的工作而已。尤其是在她早年抚养孩子的
那个时候,她得找出时间来履行公务,又得抽时间干家务。一位记者问她,
她在1956 年就任第一位女外长时有什么感受。她的回答很能代表她的性格:
“我不知道,我从来没当过男部长。”

1971 年,尼克松会见法国总统蓬皮杜,罗杰斯国务卿想使谈话变得轻松
一些,就说,世界上两个发生麻烦的地区,南亚和中东,恰巧都是女人当总
理。他说,“印度”有个英迪拉·甘地,以色列有个果尔达·梅厄,“也是
一个女的?”蓬皮杜嘴上挂着一丝微笑,说了句:“是吗?”

蓬皮杜这样讲并没有轻蔑之意,而是带点奇特的钦佩之情,梅厄的所作
所为,说明不论她是男子还是女性,其实都没有多大区别。梅厄和英·甘地
有一点是共同的,在同男对手谈判时,她们都是毫不退让,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