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犹太人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这两个党的领导人进行了接触向他们宣传他关于建立一个包括两个党和加
哈尔集团在内的较大的右翼政治集团的构想。他认为只有把这些力量联合起
来才能真正打破工党对政府的垄断。建立这种联盟的最大障碍似乎在于赫鲁
特与自由中心党之间存在着由来已久的敌意,因此他们拒绝要求二者合作的
建议。贝京是三个组织中最大组织的领导人,也是他们中间的关键人物,所
以,沙龙认为应该向贝京施加压力,为此,他出面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
宣布了他建立这个集团的计划。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除了介绍建立这个新
组织的建议及其政纲外,他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对工党政府及其政策进行了
毫不留情的抨击。

两周后,沙龙登记加入自由党。他充分施展其政治手腕,利用加哈尔集
团和自由党想成为执政党的愿望,向两个组织的领导人施加压力。他还成功
地操纵了新闻媒介,不厌其烦地向记者们介绍谈判的进展,以此来对贝京施
加压力,沙龙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1973 年9 月5 日,赫鲁特接受自由党
的领导,宣布支持建立利库德集团。接着沙龙又开始做加哈尔集团的领导工
作。在谈判会上,沙龙敞着衬衫,脚踏凉鞋,而加哈尔集团的领导人则清一
色夹克,他在参加谈判的人中挑拨离问,就像指挥军队那样得心应手。经过
激烈的讨价还价,三派终于接受联合,并于1973 年9 月14 日发表了联合公
报。沙龙被认命为利库德集团全国竞选委员会的总指挥。随着大选日子的接
近,沙龙激动不已,因为这使他有机会实现他使以色列政治革命化的野心,
结束工党一党控制政府的局面。他确信,如果利库德集团获胜,内阁中的重
要职务便唾手可得。

选举结果令沙龙大失所望。尽管利库德集团有38 名候选人进入国会,但
却未能取代工党政府,相反,工党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沙龙不得不成为一名议员参加无休止的例行国会辩论,并在繁琐的立法
过程中同那些政党。党派的人士打交道。沙龙生性与这种懒散势不两立,在
很多议员看来,他就像一只暴怒的公牛,沙龙拒绝按这样的规则,如平静地
讨论、彬彬有礼地发表反对意见、政治对手之间的相互尊重、微妙的议会策
略等。沙龙用一种新的近乎野蛮的方式反对他的对手:威胁、警告、诅咒、
嘲弄以至侮辱。他公开表示不赞同利库德集团领导人的政治纲领,并通过各
种媒介散布他的批评意见。沙龙不满的原因在于利库德领导人对他提出的关


于解散利库德四个政党,将它们重组为一个政党的要求没有作出反应,另外
他对利库德集团在国会中反对派的角色也感到心烦意乱。他渴望的是行动,
并承担某种具体责任,于是他便开始觊觎军队内的位置。沙龙的第一次政治
生涯是不成功的,他没能在议会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由于习惯于军队中
的所作所为,沙龙试图将他个人的权威施加于政治制度之上。同时,沙龙表
现出渴望与政府妥协的态度,又激起了党内人士对他的敌视。

1975 年6 月,沙龙被任命为总理拉宾的特别顾问:他雄心勃勃,瞄准了
总参谋长的位置。但是,由于受到与他积怨已深的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的掣
肘,使他无所作为。2 个月后他便辞去该职。

于是,沙龙便开始试探重返自由党的可能性,这次,他碰了硬钉子。自
由党头目愤愤不平地说:“我们用母亲的乳汁把他养大,他不仅不报答反而
攻击我们。”

经过了这一系列打击后,沙龙并没有灰心丧气,他坚信这个国家不会使
他这样有能力的人长时间赋闲。于是,他开始参加一系列记者招待会,用事
实加煽动的手法,大肆宣传解决这个国家各种问题的合理想法和极其简单化
的方法。沙龙的策略是一贯的,先描述国家面临的一大堆政治、国防问题的
严重威胁,处于行将毁灭的危机中,然后就把自己作为一颗救星抬出来。仗
着新闻媒介的渲染,他刻意在公众中塑造自己能够解决国家面临所有问题的
政治家的形象,他吹嘘说:人民将他铭刻在心,把他看成是一个在国家最困
难的时刻为国家作贡献的人。

与利库德集团关系的恶化,加剧了沙龙建立一个新党的想法。1976 年
底,一个名叫什洛姆思的新政党成立了。该党发展初期反映了沙龙的力量和
他的弱点。他的卓越领导,他的超凡魅力,以及敏锐的察觉公众的心理和要
求的能力,构成了该党建立后最初的良好势头。然而在选举前的几个月,什
洛姆思失去了它的吸引力,由于对其机会主义的反复无常的纲领感到失望,
由于对沙龙品质中鲜为人知的一面有了认识,该党早期大部分的热衷分子退
党了。

大选前两个月,什洛姆思除了在国会中有提名的代表外,几乎什么都没
有得到。为了确保自己的政治前途,沙龙再一次显示了他随机应变的能力。
他开始采取措施与利库德集团重新对话,但由于利库德集团中自由党领导人
的反对,什洛姆思加入利库德集团的愿望破灭,沙龙满腔愤怒,破口大骂。

在竞选中,沙龙不屈不挠,忘我工作,他不仅使什洛姆思个人化,而且
他还是该党的总竞选人、资金收集人和全面的组织者。他在富有的捐赠人面
前奉承,在乏味的街道上轻轻抚拍婴儿,拉拢全国不知名的政党,宣传他的
那些危言耸听的政纲,尽管这些工作使它感到厌倦,竞选资金很快枯竭,甚
至连职业工作人员的酬薪也难以支付。沙龙曾两次赴美国为他的党筹集资
金,他曾专门飞到洛杉矶去拜访一个富有的商人。正像他希望的那样,会见
非常友好,沙龙终于带着密封的信封和满意的微笑离开了。但当他返回旅馆
打开信封后大吃一惊:一张25 美元的支票!与此同时,沙龙又开始拉拢一个
名为左什埃马尼姆的支持建立定居点的狂热组织,并表示他完全支持建立定
居点,但当该组织拒绝公开支持他时,沙龙十分生气,大叫他再也不想见到
“这些妓女”。

沙龙又转而把进攻矛头指向自由党领导人埃里利奇,他诬陷说,埃曾计
划推翻利库德集团的领袖贝京。沙龙的所有言行都表明他的党前景不妙,他


在作最后努力。新的民意测验表明,什洛姆思的形势正急转直下:沙龙显然
缺乏资金,对较大的竞选活动望洋兴叹。更重要的是,什洛姆思不是一个充
满活力的组织,它是一个由个人主宰的党,尽管沙龙勤勤恳恳,但仍摆脱不
了失败的命运。

选举即将结束,利库德集团显然赢得了胜利,沙龙给贝京打电话表示祝
贺。“你也有一份功劳。”贝京说,沙龙停顿了一下,然后问道“但是该怎
么办呢?”“你必须给埃里利奇写一封和解的信。”贝京坚决地回答。沙龙
立即坐下来写了一封信并在当天早上就寄出去。沙龙表示什洛姆思(获得2
个席位)愿意参加利库德集团,在贝京的干涉下,埃里利奇答应了沙龙的要
求。沙龙说:“我必须以个人名义参加赫鲁特,我自然的归宿是在利库德集
团,我必须参加利库德。”他的这些话令什洛姆思的同事们失望之至,沙龙
利用了他们,然后又一脚把他们踢开。

1977 年6 月,利库德集团开始组阁,在贝京的支持下,沙龙出任农业部
长、内阁定居委员会主席和内阁安全委员。他终于部分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沙龙的下一个目标是赫鲁特的领袖地位,它开始竭力拉拢赫的工作人
员,给人造成他是赫最理想最坚决的支持者的印象。

沙龙曾说过,他是“唯一没被政治家打垮的将军”。

□赎罪日战争的赌徒
1973 年10 月5 日,沙龙被召到北部防区查看西部空中拍摄的照片。后
来,想起这件事,沙龙说,他一看这些照片,就明白战争已不可避免。10 月
6 日下午(犹太教赎罪日),叙利亚和埃及部队分别从南北两线向以色列发
动了进攻。沙龙被任命为南线一个师的指挥官。

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埃及军队成功地渡过苏伊士运河,以色列苦心经
营的巴列夫防线顷刻瓦解。这一防线是在前总参谋长巴列夫主持下完成的。
当时,沙龙曾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最关键的是保持部队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在它看来,运河防御应该依靠防线本身。因此,沙龙将巴列夫防线讽刺为“以
色列的马奇诺”。后来的事实证明,沙龙的分析是正确的。

开战以后,埃及军队迅速地推进到西奈半岛,以色列前线一片恐慌和混
乱。同弥漫在其他指挥部里惶惶不可终日的气氛相比,沙龙的指挥部显得沉
着、冷静、充满自信,沙龙表现出来的自信感,终于使周围的人都镇静下来。

10 月8 日,埃及军队仍然在推进,沙龙就提出主动出击的战略。他认为
主要的战略目标应是横渡运河,这样既能破坏埃及部队的设施,又能很快地
摧毁运河西岸的反航空导弹基地,这些导弹对以色列飞机构成最大威胁。 10 
日,他再次提出这一建议,但是该建议被总参谋部否决,他们认为实施该计
划的时机尚未成熟,埃及人正试图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14 日,埃及军
队在两个方向上向以军发动了进攻,但都被以军击退了。在取得这场局部战
役的胜利后,总指挥部终于批准了横渡运河的作战计划。沙龙制定了作战实
施方案,他让第一旅向西发动佯攻,吸引埃军的注意力,第二旅趁天黑从埃
及第二、三军的真空地带到达埃军后方,并截住向南推进的埃及第二军,然
后第三旅渡过运河,建立桥头堡,以等待大部队渡河。从某种意义上说,沙
龙的这一计划是战略上的一次冒险,特别是在当时战局尚未明了的情况下。
沙龙曾说过,他成功的原因在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