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视域·片断·总体--重读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足够。哪怕我们始终也不知道基洛夫遇害的真相,我们也认同这一更具普遍性的真相。
  在俄罗斯作家拉津斯基一九九六所著的《斯大林》(中译本已由新华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根据最近解密的大量原苏联秘密档案而重新曝光的史料价值远在爱伦堡的这本书之上,而且都是些“外人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的“史料”,但也正因为无法知道、无法确定,质疑、探索才具有了在“搜寻证据”之外的意义。搜寻证据永远是需要的,但对我们来说,已不再需要更多的证据,我们就已经可以在总体上观察(最主要的还是自我省察)到另一更具普遍性的真实。它涉及到更深层次上对人性、对人的命运、对生活的意义的探求,它逼着我们对客观性作出另一种观察(描述、理解、阐释),以对抗弥漫在我们四周的日渐浓重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的气氛。在这一意义上,我真希望所有的人都能读一读爱伦堡这本书的最后一段话:“我憎恶漠不关心、窗上的帷幔、使人隔绝的残忍和残酷。当我写到已不在人世的朋友时,我有时曾放下工作,走到窗前,像出席集会的人们那样站着,想向已故者致敬。我既未看树叶,也未看雪堆,我看见了一张我觉得是和悦可亲的脸。本书的篇页都是在爱的主使下写出来的。我爱生活,对于已往的生活与经历,我既不后悔也不惋惜,我感到难过的只是我有许多事没有做完,有许多东西没有写完,我没有受完苦,也没有付出更多的爱。但是大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
  二十多年前,我曾把它抄录在我那本笔记本的扉页上,那么现在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