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小弟一步步地进入了她姐姐的陷阱。等李文慧下班回来后,温小弟就上蹿下跳地要李文慧给他做书包。
李文慧这段时间过得很舒心,她和温成一回家,就能吃上饭。两个孩子在后面端茶倒水,小嘴儿忒甜,姐弟两个也不打架了,天天和和睦睦的。出于要表扬他们姐弟的心思,也就答应了。
到了晚上,就轮到温叶在那儿上窜下跳了。
李文慧本来是想做成布书包的,可两个孩子都说要皮的,正好家里还有以前剩下的几块儿剩皮革,黑的给温树做,红色的给温叶做了她要的那种小挎包。
温叶读初中的时候,已经不流行双肩包了,她的同学背的都是单肩包。因为乡中上课很简单,就是讲下课本,平时也不做卷子,也不发其他的辅导资料。所以背的东西也不会很重,四本书而已,最多再加上个作业本。
可见,小学生最可怜了,因为书包的重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李文慧心灵手巧,温叶小时候穿的裙子就是她妈妈看到市场上的样式后,给她用缝纫机做的。温叶说本来还想着跟她妈妈形容一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结果,李文慧一看她画的图纸,就给做出来了,而且还在温叶图纸的基础上做了些更改,看上去更活泼了些许。
而且温叶小时候的毛衣毛裤都是李文慧自己织的,李文慧甚至可以在毛衣上织出花儿的形状来。可想而知,温叶的图纸在李文慧看来,真的只是一个小case,一个连那么复杂的针法都游刃有余的人,一个小小的缝纫技术又有什么难的。
鉴于温叶这段时间明显地懂事了,家里家外的帮着她,让她一下子轻松了不少。李文慧一时之间心情大好,决定把这两个书包额外地喷下浆,这样皮革看起来会更加的笔挺有光泽。
本来温叶还担心喷浆的问题,打算到喷浆场里看看他们是否接这类的小生意。实在不行,她自己上阵好了,只是她的技术到底差点儿。这下好了,她老妈给一次性解决了。
第一步成功之后,温叶决定实施她的第二步计划。
“温树,想去省里游乐场吗?”温叶又笑眯眯地问。
“想啊”,温小弟瞪着一双大眼睛回答。
“可咱俩没钱啊”,温叶接着说。
这下温小弟也跟着发愁了。温叶暗喜,步步引诱。
“有了,咱们把我们的新书包卖了,不就有钱了吗?”
温小弟有些舍不得,“我还没背过呢。”
“那你说怎么办?”温叶瞪着他问。
思索了几分钟,最后还是游乐场占了上风。温小弟还没忘了加上一句,“要是咱妈知道了,这事儿可不怨我啊。”
“放心,你看我的吧。”
为了让这一行能够顺利,温叶可是做足了功课。
两个小孩儿要卖书包赚钱,无论听上去还是看上去,都有点儿不靠谱,没有哪个大人会想着从两个孩子手里买东西,这得多不牢靠。
温叶想了半天,毫无头绪。还是几天前,她看到她二大妈和二大爹两个人开着三马车从村口经过,才想起来他们两口子做的就是卖衣服的生意,经常往返于各大集市,摆摊卖衣服,也零星的卖一些极便宜的书包、背包和鞋子,就是温叶她们学校的女生背得那种单肩包,价格也就十几块钱。
初八县里庙会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去,温叶想。
温叶的二大爹可不是他爸爸的亲兄弟。温成是独生子,温成的父亲和温叶二大爹的父亲是亲兄弟,两家的血缘关系很近。这在农村是很普遍的现象,同一个姓氏之间基本上都有些亲戚关系,这也算是农村宗法制的集中体现了吧。
周六庙会的时候,温叶直接带着温小弟到了彭县步行街,这个步行街离彭县中学只有三四十米,经常有接学生的家长从这里经过。这里可是温叶精挑细选的作案点,咳,事业的启航点。
温叶找到她二大妈的摊位后,就笑着走过去叫了声,“二大妈。”
“温叶,逛庙会啊?你妈妈呢”
“我妈去买东西了,让我们在这玩会儿,等着他们过来。”
这也是很平常的事儿,以前温叶爸妈来庙会买东西,都会把温叶放在她的摊位上,让温叶二大妈帮忙看着点儿,好在温叶还算老实,不会乱跑。
而温树当然是被她爸妈抱着玩儿去了。谁叫他们姐弟两个,人多,照顾不过来呢。谁叫她是老大,出生得早呢。用温小弟的话说,那就是,你如果叫我哥的话,我就让着你,让你去逛庙会。
温叶知道来步行街买东西的人,基本上都在城市里有固定的工作,而且经济宽裕。她第一次做这种当街卖东西的事,难免紧张,更怕这次行动不成功,会影响她自己的计划,更有甚者,会影响全家人的未来。
温叶虽然有一些踟蹰,但还是鼓励自己迈出第一步。很多人都是思想的强者,行动的矮子。她不要做一个行动上的矮子,她一定要行动。
第八章 全家总动员(一)()
温叶示意温树把皮书包挂在二大妈家的简易货架上,那里也挂着一些样式简单的布包,温叶和温树的皮质书包也就成了唯二的存在。
温叶等了半天,终于锁定了目标,一个20多岁的年轻女孩,温叶见她一直在逛皮包店,周围的皮包摊位她也看了许多,温叶直觉,这是一个机会。
“姐姐,你好!能看下我们的皮包吗?”温叶向女孩儿微笑打招呼。
温叶见女孩儿面露疑惑,赶紧指着简易货架上的皮包说:“姐姐,你看看我们的皮包,款式多新颖,这是我们刚从市里拿的新货,绝对的新款。”
温树在一旁点头应和,虎头虎脑的可爱样子看得女孩儿笑了起来。
女孩儿可能是觉得两个年龄不大的小孩儿帮着家里卖东西有趣;也许是她觉得这皮包的款式确实没见过,质量看起来也不错;也或许是一路走下来一直没有遇到喜欢的,逛烦了,想赶紧买了东西走人。总之,她没有离开,反而向温叶问起了皮包的价格。
温叶见她停下来问价格,赶紧回答:“姐姐,你看我们的包,真皮的,才60呢。而且款式也好,优雅大方,这款皮包正流行呢。”
温叶见她犹豫,赶紧游说起来。
温小弟也在旁边眨巴着大眼睛恳求,“姐姐你买了吧,我想去游乐场。”
温叶呵呵笑,在旁边补充,“我妈说如果我们能帮她卖出东西去,就奖励我们去游乐场。”
女孩儿扭头望了望在一旁看着的温叶二大妈,以为这个女人就是面前这个小女孩儿的妈妈呢。温叶看到,也没否认,反正她心里知道此老妈非彼老妈,就行了。
女孩儿犹豫,温叶和温树赶紧在旁边劝。温叶嘴皮子利索,温树憨厚可爱。到最后,这女孩儿竟然连价儿也没还,直接买走了。
温叶倒是没想到她居然连价都不还,就直接拿走了。看来她温叶觉得自己以前兼职做促销,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的,最起码她自己还是积累了一些买东西的经验的。
温叶的女款包卖得很快,但是温小弟的黑色书包就没有这么顺利了。
温叶二大妈在温叶卖包儿的时候,就在一边儿看着,年轻女孩儿把她错认成温叶的妈妈,她也没有发现。
看着温叶和温树买包儿,她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正纳闷着,就看到温叶收了钱,把女孩儿微笑着送走,她才确,定自己的猜测是真的,这俩调皮孩子真是在卖东西。
村里或多或少都有几个调皮捣蛋王,村里人家的倒霉孩子也总会出那么一两件让人或是生气,或是哭笑不得的事儿,可是听来听去,也没听说过卖自己家里东西的啊。
温叶二大妈想了想,还是决定说说温叶和温树,
“温叶你们这是在干什么,怎么这么不学好,连你妈的包儿都敢卖!”
温叶一听就知道,她二大妈这是以为她和温树偷了她妈的包儿,卖了好换钱花呢。
温叶赶紧解释,说她卖的是她自己的包。可是,温叶二大妈还是很怀疑。只是孩子不是自家的,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真是不好管。
等回家以后,她一定要把这事儿和文慧说一声,免得这两个孩子学坏了,再管就来不及了。
温叶一看她二大妈的表情就知道她是不信的。也是,这种女士皮包,哪里是她这个年龄的中学生会用的。
温叶无法,心里也明白,估计这次创业行动也只能以成交额60块钱告终了,没看见她二大妈怀疑加反对的表情嘛!
生意做不了了,温叶只能和她二大妈说了一声,拉着温树离开庙会,往游乐场去了。
温树倒是很开心,游乐场能去了,他还有奥特曼新书包可以用。
温叶看着温树坐在旋转木马,还有碰碰车上的兴奋表情,郁闷了一会儿以后,也开心起来。重温童年嘛,幼稚一点儿,还是可以的。总之,温叶决定温树玩儿什么,她就跟在后面玩儿什么好了。
好在当时县里游乐场的票价也不算太贵,要不然六十块钱哪够他们花的啊。或许有人会说,胡说八道,六十块钱连一个人的票价都不够,还两个人一起玩儿。
这就有必要介绍一下温叶十三岁时,县里的那个游乐场了。这个游乐场可不能和后来那些花样繁多,刺激连连的游乐场相比。它里面的项目很简单,就是一个被简单地用沙网围起来的广场,里面有木马、碰碰车、射飞镖、套环这些简单地小设备、小游戏了。虽然设备简单,但胜在花样多,对足够温树这些十岁左右的小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消遣了。
游乐场里的东西,她弟弟最喜欢的就是碰碰车,大概男孩子对这些刺激性的游戏,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温叶最喜欢的当然是旋转木马了,原因很简单,够浪漫!
两人玩儿了个欢后,温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