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丕听到这个消息,立即给新野的李平送来书信,让李平和蔡瑁里应外合,拿下荆州。
荆州名义上的主人是刘表,实际上荆州真正的主人是蔡、黄、蒯、向四大门阀世家。
刘表此次生病,蔡瑁便想趁这个机会将荆州献给曹军。
在李平看来,这无异于白送上门的功劳,若是不收,就太对不起蔡瑁的一番心思了。
李平回信给曹丕,详细分析了一番荆州各地的势力,最后请曹丕以征南将军的名义,命叶。县的李典率一万大军南下新野,宛城的于禁率一万大军南下新野,他要集齐兵力,向荆州施压。
曹丕得到李平的回信,立即按李平所说的吩咐下去,派叶。县和宛城两万大军前往新野,听从李平调遣,并从北方各地调集兵马,日夜兼程南下支援李平。
十一月初,荆州进入初冬,天气渐渐冷了下来,北风呼呼刮响,空气中透着一股冰冷。
新野将军府。
大厅中,李平高坐主位,下面依次坐着张颌、李典、于禁、高览四将。
李平朗声道:“诸位,这些日子以来,新野聚集五万大军,是时候进攻襄阳了?”
李典生性谨慎,道:“军师,襄阳城高墙厚,工事坚固,粮草充沛,更有八万守军,若是强攻襄阳,势必会使我军元气大伤,不如再等一段时间?”
于禁道:“依末将看来,刘表病危,荆州大权旁落蔡瑁之手,而蔡瑁是个无能之辈,即使给他十万大军,他也不一定能守住襄阳,何况,军师向来神机妙算,此次一定是有破城之计?”
张颌与高览纷纷看向主位上的李平,并未说话。
李平微微一笑,站起身道:“传令下去,大军打点行囊,明日一早开拔,于禁率五千步兵为先锋,张颌率中军随本将赶路,李典率辎重营走在后面,高览留守新野。”
“遵命!”
众将站起身行了一礼,纷纷退下去准备。
***********************************
二日一早,李平率三万五千步卒、五千骑兵,共计四万大军,向襄阳开赴过去。
襄阳是荆州的治所,拿下襄阳,大半个荆州就落到了曹军的手中。
数十里官道上烟尘不绝,铁骑轰隆隆的声音踏破长空。
数日行军,四万曹军陈兵襄阳城下。
荆州文武百官无不胆战心惊,上将蔡瑁率三万荆州精兵出城迎战。
两军在襄阳城外三十里处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当天夜晚,曹军大营迎来荆州上将蔡瑁的信使。
李平亲自接见了信使,并安排宴席招待信使。
酒过三巡,信使将此行最为重要的书信呈交给李平。
李平拆开书信一看,原来是蔡瑁请他代为转达曹操,他愿意率八万荆州精兵投降曹军,前提是曹操必须封刘表二儿子刘琮为荆州刺史、提领荆襄九郡。另外,曹瑁提出他归降曹军之后,仍要继续提领荆州水师。
李平看完书信,转告信使,曹瑁的条件他会禀报丞相,请蔡瑁安心等待。
信使得到李平的回复,心满意足的离开曹军大营。
当晚深夜,李平提笔给北征幽州的曹操去了一封书信,将蔡瑁的要求全部附上,另给宛城的曹丕送去一封书信,信中言明他只有四万兵马,荆州兵有八万,两军对垒,兵力相差太大,请曹丕速调荆州附近兵马前来支援,另外,他在信中叮嘱曹丕,一定要曹丕亲自率兵南下,这样,日后平定荆州的首功就是曹丕的。
二日一早,快骑将李平的书信分别送往宛城和幽州。
虽然两军正在秘密商谈中,但李平仍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曹操不同意蔡瑁的要求,曹军和荆州军势必兵戎相见。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李平率两万精兵出营,在蔡瑁大营外列阵以待。
蔡瑁不明白李平是何意,但两军处于交战中,他也不好明目张胆的派信使前去质问李平。
蔡瑁思虑一番,率两万大军开赴营外,迎战李平。
李平命于禁出战,蔡瑁派张允出战。
于禁虽然骄傲自负,但他一身武艺,在曹军将领中也是排得上号的。
张允是刘表的外甥,靠着刘表的宠溺,才在荆州军中混得风生水起,自身武艺一般,对兵法也是一知半解,实属庸才一个。
于禁策马提枪出阵,张允提着一口大刀,驾马奔出阵,直冲于禁而来。
于禁脸带轻蔑,驻马停在阵前,长枪遥指张允。
张允见于禁如此轻视他,气的哇哇大叫,咆哮着冲杀过来。
于禁眼中闪过一道不屑,手中长枪如毒龙一般刺出,张允挥刀抵抗。
只听见铁器碰撞的声音一闪而逝。
再定眼观看,只见张允策马奔出老远,而于禁依旧驻马停在当地。
毫无悬念,第一回合于禁胜出。
张允策马在两军阵前奔了一大圈,最后折返回荆州军阵中,向上将蔡瑁禀道:“上将军,于禁果然名不虚传,末将不是他的对手。”
蔡瑁没想到张允这般不堪,败了一个回合,就吓成这副怂样,恼怒道:“你且退下,看本将如何擒拿于禁。”
蔡瑁话音一落,提着大刀策马出阵,冲着于禁掩杀过来:“于禁休狂,蔡瑁来也!”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曹瑁在荆州算得上名将,于禁不敢大意,凝神戒备,手中长枪紧紧握着。
“于禁受死!”
蔡瑁大吼一声,策马挥舞大刀冲于禁砍杀过来。
第三十章入主襄阳()
于禁策马上前迎战,手中长枪挡住蔡瑁的大刀,震的他臂膀酸痛,暗道蔡瑁好大的力道。
蔡瑁一击不中,长刀顺着于禁的面门横扫过去,于禁身子一偏,躲过蔡瑁的横扫,手中长枪直刺蔡瑁胸膛。
蔡瑁眼疾手快,大刀嗡的一声响砍在于禁的长枪上,于禁收回长枪,拨马而走。
两人在短短片刻间,相互间进攻数招,不分胜负。
“蔡瑁受死!”
于禁大喝一声,提着长枪杀奔过去。
蔡瑁从刚才的交战中,试探出于禁并没出全力,此时,于禁杀奔而至,一时间,他竟有些胆怯。
身为主将,众目睽睽之下,蔡瑁不敢露出半分胆怯,否则,影响的不仅是军心士气,更会使他在军中的威望大减。
蔡瑁硬着头皮,提着大刀迎战上去。
这一次,于禁不在留手,长枪蓄势待发,冲到蔡瑁战骑前,将长枪挥舞的密不透风,攻势一波接一波,凌厉无比。
蔡瑁脑门上流着冷汗,手中大刀挡住身体,被动的防御着。
转眼前,两人打斗十几个回合,其中,蔡瑁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反观于禁,攻势不减,大有悍不畏死的气势。
李平在阵前观战许久,却没看出两人谁占上风,问道张颌:“再打下去,谁输谁赢?”
张颌眼界比李平高出许多,道:“于将军枪法凌厉,再斗下去,不出三十回合,蔡瑁就会命丧于将军手中。”
李平点点头,传令下去,鸣金收兵。
叮叮叮!
清脆的鸣金声响彻战场。
正在打斗中的于禁听到鸣金声,气的牙齿紧咬,狠不得一枪捅死蔡瑁。
蔡瑁大松一口气,再打下去,他便会命葬于禁之手。
“于将军,军师有令,速速回来。”张颌看到于禁虽然停止攻打蔡瑁,但却没有返回阵中的架势,便忙大声喊道。
于禁狠狠瞪了蔡瑁一眼,这才策马回阵。
“军师,为何鸣金收兵?末将只需数十回合,便能将蔡瑁斩于马下!”于禁策马来到中军旗下,出声质问道。
李平微微一笑,道:“你若杀了蔡瑁,我军怎么进襄阳城?”
说完此话,李平传令下去,撤军回营。
回到营中。
李平沉思起来,从今天战场上的形势来看,荆州军阵容严谨,绝非土鸡瓦狗,因此,强攻不可取,只能从荆州军内部分化瓦解,再一举破城而入。
李平思虑清楚之后,传令下去,大军暂时进入休息阶段,每日除了操练,就是吃饭、睡觉,不许任何人擅自出营。
当天夜晚,对面的荆州军上将蔡瑁派人送来一份谢礼,感谢李平鸣金收兵,救了他一命。
李平收下蔡瑁的谢礼,让信使带话给蔡瑁,半月以内,大军不会擅自出击,让他抓紧时间调整各部,准备归降丞相。
信使将李平的原话带给蔡瑁。
蔡瑁大松一口气,立即以出战不利的罪名砍杀了几名偏将,又传令城中的心腹,让他们找准时机铲除忠于刘表的将军。
李平说话算数,半个月的时间,曹军不曾出营门,一直窝在营中操练。
这日,去往幽州送信的军士拿着丞相亲笔手信赶了回来。
信中,曹操同意了蔡瑁所有条件,但却给李平送来一句话:“蔡瑁小人,不足信任,荆州是朝廷的荆州,非刘表家的荆州。”
有了这句话,李平当下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
数日后,征南将军曹丕率领三万大军,从宛城直下襄阳。
一时间,曹军陈兵襄阳城外的兵力达七万之众,与襄阳守军兵力不分伯仲。
襄阳城中风声鹤鸣,草木皆惊,四大门阀世家举旗不定,投降与主战两派势同水火,各不相让。
上将军蔡瑁掌握兵权,明面上与城下的曹军相抗,实际上,蔡瑁得到李平传过去的消息,立即让自己的心腹将领接手襄阳城防,暗中准备将襄阳城献给曹军。
一日深夜,冷风呼啸,狂风怒吼。
襄阳城西门吱呀呀着从内打开。
城外不远处,李平与曹丕率领两万大军静等城中消息,忽然间,城头上亮起火把。
这是蔡瑁发出的信号。
李平立即令张颌率军进入襄阳城。
曹军在黑夜中踏着嗵嗵嗵的步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