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未解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个大原始岛屿,在吕宋岛东南300英里处。 
  麦克阿瑟西进的先头部队是约瑟夫·斯维少将率领的美国第11空降师。他们从海上登陆后,打算将来特岛上的敌人拦腰分割开来。斯维将军又命令“岩石”奥瑞·胡根上校的第511空降兵步兵团穿过丛林密布的马洪山,行军40英里到来特岛的西海岸。 
  胡根带领气喘吁吁的军队,背着沉重的行李,从一条狭窄、湿滑的小道向马洪山顶一个叫马拉维特的小山村走去。马拉维特村坐落在一个三面都是悬崖的小平地上,通向它的道路在后山的斜坡上。美军占领这块地方并开辟出一小块地方后,向第11空降师的总部发出了求救信号,让远方的他们赶快用L…5S(小型侦察机)空运急需的食品。 
  在这期间,日本的迫击炮开始轰炸这块小平地。一个下士被弹片炸伤了屁股,被抬到设在马拉维特村的临时救助所里。外科医生给他打了麻醉后,让他伸开胳膊平躺下来,开始给他缝合伤口。 
  几分钟后,几架L…5S飞机飞到马拉维特村上空开始空投食品。一个装满巧克力的空降箱正好落在失去知觉的下士的右胳膊上,将他的胳膊压断了。外科医生在缝合完下士屁股上的伤口后,一刻也没耽误,马上又治疗下士胳膊上的伤口。 
  过了一会儿,下士从麻醉中苏醒了过来,这时候,大夫已经离开了,两个担架队员把下士放上担架就抬走了。他们俩人都觉得这个人“神志不清”,因为他一路上老在问:“我屁股上受伤,怎么在胳膊上打绷带?”   
走丢的德军信使 
  1945年1月3日,德国第5装甲部队司令、陆军元帅汉斯·冯·曼托夫(Hasso von Manteuffel)陷入困境当中:尽管希特勒寄予厚望,但是他在比利时安德森森林的孤注一掷经过18天的挣扎后,以失败告终。出于对英勇的美国第101空降师的愤怒,希特勒命令冯·曼托夫男爵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也要占领巴斯托镇。 
  于是,巴斯托镇最严重的危机出现了。德军开始做前两周他们没有做的事情,他们包围 了美军,在镇子周围不同的几个地点,同时发起了进攻。 
  黎明时分,德军4个师从镇子的北面发动了进攻,麦克斯维尔·泰劳准将的部队跟他们激烈战斗了整整一天,一次又一次地打退敌人的进攻。当天晚上,对第101空降师来说,前景还是个未知数。第502空降兵步兵团的下士威廉·戴维斯正守在山缝里的一个机枪哨位时,黑暗中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排长在哪儿?(德语)”这个人一边冻得发抖,一边问道。外边的天气在零度以下。 
  戴维斯迅速地扭住这个人,并将他送到第101空降师的指挥所。他是德国党卫队第9装甲师的士兵,被派去给一个战斗排传令,但是在夜色和浓雾中迷失了方向。 
  这个德国士兵“自愿”带来的消息表明,德军针对巴斯托镇美军的总攻将在凌晨4:00进行。得到消息后,美军在总攻1小时前就躲到郎查普北部的森林里去了,郎查普是德军这次行动的集结地。美军没有遭受到任何进攻。 
  如果这个迷失方向的德国兵没有碰巧找美国士兵问路的话,强大的德军很可能在巴斯托消灭美军。   
花园里的德国老人 
  1945年,强大的盟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向前推进了400多英里,直抵德国宽阔而壮观的莱茵河。莱茵河自古就是德国防御西面之敌的天然屏障,于是,在这年3月,希特勒下令炸掉莱茵河上的数十座大桥,以阻止美国、英国及法国军队的进攻。 
  从美国士兵枪口下侥幸逃生的克雷德·阿登纳国家档案馆 
  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和他的高级幕僚对在莱茵河上找到一座完整的桥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在3月6日,当美国第9装甲师B分队领导人威廉·胡根准将站在雷蒙根镇莱茵河边的悬崖上举目远眺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在他脚下的莱茵河上,居然有一座完好的大桥。 
  胡根并不知道,这座跨度达1000英尺的大桥要不是因为炸药放置不当而没有引爆的话,它也会和其他几十座桥一样早就荡然无存。胡根将军明白,如果能迅速占领它,将会挽救无数美国士兵的生命,同时加速欧洲战争的结束。 
  一个电话马上找到了约翰·戈雷堡少尉,他是匍式坦克排的排长,来自南加州哥伦比亚,现在离莱茵河很近。 
  “戈雷堡,拿下这座桥!”将军的命令严厉而又兴奋。 
  戈雷堡少尉马上集合坦克排迅速朝那座桥进发。他们行进到雷蒙根镇近郊的时候,看见一个德国老人正在花园里悠闲地工作。一个美国士兵怀疑这个老人是利用他的年龄做掩护的人民党,人民党是希特勒组织起来的保卫德国国境的组织。于是,好战的他在坦克开过去的时候,拿起来复枪,对着老人就开了3枪。这个德国老人赶紧趴在地上躲过了子弹,所幸没有受伤。 
  一会儿,美军就占领了那座大桥,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卡尔·逖目曼少尉率先带领他的步兵排跨过了大桥。 
  直到许多年后,约翰·戈雷堡少尉才知道那个趴在地上躲过了3枪的德国老人的身份。这人就是70高龄的克雷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就在那次枪击事件后的第四年,他当上了西德的总理,并且是美国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的坚定的同盟。   
在伊乌·基马岛上打瞌睡 
  伊乌·基马岛上发生的战斗是美国海军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斗,1945年3月中旬战争结束时,有5000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被打死。投降的日军廖寥无几,实际上,22000名日本守军中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以死报国。可以这样说,这个离东京750英里的太平洋小岛是美国处理过的最为昂贵的地产——每平方英里都是用550条生命和2500名伤员换来的。 
  4月上旬,7000名美国“海蜜蜂”(海军工兵团)在伊乌·基马岛中央建起了一个大平台, 该平台是用来起降超级堡垒B…29飞机的。他们每天工作3班,每班10小时,一周工作7天,移动土石方达300万方。对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海军来说,这些工兵团的人显得相当老,因此,在他们中流传着一则笑话:“不要碰这帮‘海蜜蜂’——他们可能是你的爷爷。” 
  在D…日的下午,有1000多名“海蜜蜂”登上了海滩,他们的伤亡很大。做木工的A·W·巴克以前是阿肯色州的副州长,他带领40个人作为第二批到达海滩,天黑的时候,他带的人只剩下了一半。 
  B…29飞行员为了感激这些人,以这些人部队的编号给自己的飞机命名。在战争结束前,这个简易机场降落过2400架空中堡垒飞机,拯救了25000名士兵的生命,另外还有几百架昂贵的B…29飞机在这里起降,使得它们不必飞很远的距离就能够再次打击日军。 
  在攻占伊乌·基马岛的战斗结束后,该岛成了美军后方梯队的基地。此后很长时间,那些幸存下来的日本兵还经常从他们躲藏的山洞里溜出来,袭击“美国鬼子”。这些死硬分子中有一个叫大田一郎。一个漆黑的夜晚,一郎手里拿着手榴弹,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美军的帐篷堆里。他悄悄地挨个儿查看帐篷,挑了一个最大的作为他的目标。这个日本人认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指挥部,将它作为目标,可以杀死更多的美国军官。 
  日本人偷偷地撩起帐篷的一个角,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指挥所,而是一个食堂。里面只有一个人,可能是炊事员,正在蒙头大睡,发出了很大的呼噜声。也许这个美国士兵刚刚喝过酒,帐篷里有医用酒精和苹果汁混合的味道。 
  因为呆了太长时间,一郎怕被发现,就拉下手榴弹上的引线,把它扔到美国士兵的床下。但是,手榴弹没有爆炸。于是,第二颗又被扔了进去,一阵滚动声过后,还是没有动静。这个日本士兵咬了咬牙,将第三颗,也就是最后一颗手榴弹也扔了进去。奇怪的是,这颗也是一颗哑弹。原来是山洞太潮湿,手榴弹已经失效了。 
  在这个日本人逃出帐篷区以前,一个觉得有一点异样的美国士兵发现了他,那个美国士兵大声喊叫起来,其他美国士兵跑过来将日本人抓住了,并把他投进了监狱,直到战争结束后才释放。 
  至于那位大声打鼾的炊事员,他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一个狭小而潮湿的山洞救了自己的命。   
击沉自己的潜水艇 
  1944年10月25日,当太阳在西太平洋上空升起的时候,美国潜水艇“唐”正在福摩萨海峡(台湾海峡——译者注)追逐日本的运输船。福摩萨海峡位于中国大陆与福摩萨(后称为台湾)之间,有100多英里长,海面上经常有风暴。就在前两天晚上,潜水艇“唐”在舰长里查德·奥堪的率领下,一举击沉了3艘油轮和2艘运输船。然后,这艘潜水艇又与另外一个日本船队相遇,在跟踪了一晚上后,它发射了鱼雷,严重击伤日本战斗舰一艘,击沉日本7000吨的商船一艘。 
  这次胜利使得“唐”在这次8个月的太平洋之旅中,击沉敌舰的总数达到24艘,该数字是任何其他美国海军的水下和水上军舰都无法相提并论的。 
  “唐”的舰长里查德·奥堪美国海军 
  现在,“唐”只剩下一枚鱼雷了,奥堪的副官威廉·雷鲍开玩笑说,他们应当留着它,作为纪念。奥堪笑了起来,他说,他想用这枚最后的“飞鱼”击沉他们昨天晚上“打瘸”的那艘日本战斗舰。 
  不一会儿,“唐”发现了那艘受伤的战斗舰,它为了保护自己已经离开了它护送的船队。因为敌舰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所以“唐”浮到海面上,向它发射了最后一枚鱼雷。奥堪打算一看到敌舰往下沉,自己就开始返航,到夏威夷的珍珠港进行短期休整。 
  突然,有人高喊:“看!” 
  奥堪和其他人马上跑过去看鱼雷的磷光尾迹:鱼雷居然直接朝着“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