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眉眼弯了弯,笑着将手中的木锦盒放到了桌子上打开,那几个老头一个个都拿出了老镜带上,齐齐聚拢到了桌子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缓缓打开的木锦盒。

    霍思宁打开盒子,将其中一只用报纸紧紧裹着的物件拿了出来,动作利落地将报纸给撕掉,顿时一只大约手掌宽的细薄瓷胎茶碗就露了出来。

    看到这茶碗,周世涛的表情顿时僵住,他是见过真品秘色瓷茶碗和那只钟仿赝品的,现在霍思宁如此郑重地将这碗给拿了出来,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

    这碗釉色纯白,瓷胎规则,轴面光滑洁净无瑕疵,最重要的是,这瓷碗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正是越窑秘色瓷的显著特征。

    那些老头们的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一时之间,众人就那么傻愣愣地盯着眼前的越窑秘色瓷茶碗,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要伸出手去摸上一摸。

    实在是这只碗保存得太漂亮了,保存得如此完整,就像现代制作的瓷器一样精致,如果不是那胎釉一看上去就和现代瓷器不同,只怕所有人都要以为这只碗就是现代工艺品。

    周世涛是率先回过神来的,他到底是见过钟仿的人,之前那只从太城博物馆拿过来的掉包赝品,也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所有周世涛并没有因为激动就忘记了这个教训,取了蓝色钴玻璃来,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只秘色瓷碗,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地仔细检查了一遍。

    这还不算,在用钴玻璃检查过后,他又拿来放大镜,将这碗的每一条纹理都研究了一番,看了足有十来分钟,这才终于大松了一口气,忽然抬起头来喊了一声,哈哈大笑道:

    “好!哈哈,好哇!果然是越窑秘色瓷,这一回错不了了,就是这一只!这东西送回太城博物馆去,白常林那老家伙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1025。第1025章 碗中宇宙() 
一旁站着的黄振龙一脸的羡慕,说出来的话却是酸不溜几的:“送回去干嘛,上回送回去他们没看管好,都让人给掉包到东洋去了,这回再送回去,该不会被掉包到爪哇国吧?还不如留在我们故宫呢,秘色瓷我们故宫都没有呢,这只碗比我们博物馆摆的那件越窑可是漂亮多了,我们博物馆的那件越窑,真是可惜了。 ”

    霍思宁当然知道黄馆长说的可惜是什么意思,故宫里摆放着唯一一件越窑,是一只采莲纹瓶。

    不过那采莲纹瓶却不是秘色瓷,只是普通的越窑。

    不只如此,那只采莲纹瓶因为烧制的时候釉面火候过高,是的表面出现了焦彩破泡的现象,原本漂亮完整的一只越窑瓶,上面布满了瑕疵。

    也难怪黄振龙会嫉妒眼红,这样的越窑秘色瓷碗,恐怕全国也难再找到第二只,因为存世量极少,其价值从会不可估量,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只秘色瓷从会招致这么多国内外文物贩子的觊觎。

    不过黄振龙这话却是让周世涛不怎么认同,他似笑非笑地看了黄振龙一眼:“给故宫就不会被掉包了?你那一亩三分地里面有多少事儿,恐怕比人白常林那太城博物馆也清净不了多少吧?你倒是巴不得将所有好东西都往你那馆里搬,但是你那手底下的人有几个用心的,恐怕你自己都迷糊着吧?”

    周世涛这话可算说得不客气了,黄振龙面色顿时就有些挂不住了,想要反驳几句,结果胸口起伏了几下,愣是没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因为他悲催地发现,周世涛说的句句都是事实,他根本无可反驳。

    几个老头纷纷上手,将这只越窑秘色瓷茶碗拿在手中小心摩挲,末了看完了,见霍思宁将碗重新用旧报纸给包裹起来,收回木锦盒中,几个老头仍然是恋恋不舍,爱不释手。

    这也是一种正常心态,看到好东西,这些人想的其实并不是想要拥有它,而是期望能再多看那么一眼。

    周世涛心情不错,不过他没有忘记,霍思宁之前在电话里说的话,这小丫头说,她回国带回来两个东西,这越窑秘色瓷算一个,那还剩下一个呢。

    其他几个老头也反应过来了,急切地追问霍思宁:“对呀,还有一个东西呢?另外一个是什么,你这丫头别磨叽了,赶紧把东西拿出来吧!”

    霍思宁笑了笑,道:“我已经拿出来了呀。”

    “哪呢,我怎么没看到?”黄振龙目光四下寻找,没看到东西。

    就连周世涛都有些疑惑,环顾了一圈,迷茫地看着霍思宁。

    霍思宁指了指那木锦盒里面的另外一团被报纸裹着的东西,笑道:“在这儿呢!”

    周世涛愣住,黄振龙也傻眼了:“这儿?这不是那只被掉包的赝品吗?”

    几个老人都以为,这锦盒里面裹着的两个东西,一个就是那只秘色瓷真品,另外一个就是放在太城博物馆的赝品,谁也没有将这东西跟霍思宁口中说的第二个宝贝联系到一块儿。

    霍思宁笑着摇头:“不是,那掉包的赝品,我又给人换回去了,现在那东西还在东洋呢,这个就是我说的第二件东西。”

    说着霍思宁就伸出手来,照旧将外层裹着的旧报纸给撕了下来,很快,一只神奇的瓷碗呈现在众人眼前。

    看到这只碗,所有人都脸色大变,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屏住了呼吸。

    整个书房一片诡异的寂静。

    这是一只茶盏,在碗的内壁上布满了结晶状褐色圆点,外圈围以银蓝光晕,看起来就像是日食月食之曜环。

    霍思宁将这只茶碗放在书桌上,不过就是这简单的几个动作,因为她的手势移动,瓷碗在灯光下就发生了变化,在灯光下,碗中一个个耀斑颜色变幻,闪出妖异的光辉来。

    看到这一幕,周世涛率先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这就是那只曜变天目茶碗?”

    霍思宁点了点头:“嗯,就是那只。”

    周世涛身形克制不住地颤抖起来,他伸出颤巍巍的手似乎想要去触摸那只碗,可是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去,面上露出了一种激动不能自已的神色:“老黄,你……你掐我一下试试,我看看疼不疼。”

    曜变天目茶碗,属于宋代黑釉,是宋人斗茶用的,东洋人形容这个碗,用的是“碗中宇宙”这个词,意思是从这只碗中,可以窥探到深夜星空,高深莫测,神秘悠远。

    这是一个神异的文物,因为天然窑变而产生的纹样,使得曜变天目茶碗生成了一个个耀斑,这些耀斑在人的视觉下,会让人感觉在深夜的大海滨望见了灿烂万端的星空,而那星空中则深藏了万千奥妙,宛如不可知的浩淼世界。

    如果就单品而论,在华夏国陶瓷器件的排行上,这只碗是完全可以排列到榜首的,因为这碗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其纹路每一个都不一样,莫说举世无双,就连考古发现的大量瓷片中,也没发现任何一个类似的。

    只是,这碗流传于世的只有两只,后来被东洋人掠夺到了岛国,立马成为了王孙贵族争相追捧的宝物,然而仅存的两只碗,不久之后就被织田信长毁于本能寺之变,剩下的那一只一路辗转,从德川家康转到了春日局,后来又在明治年间落到了岩崎小弥太手中。

    因为碗只此一只,又流落东洋,所以在华夏陶瓷器件中就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不过,不管这只碗究竟排在什么位置,谁也无法否认,这只碗就是天下名器,而且是举世无双的。

    就像岩崎小弥太所言,他虽然得到过这只茶碗,但是他一生都没有用这只碗喝过茶,因为他觉得此物只应天上有,不是他配用的。

    霍思宁低下头去,目光落在这只碗上,就在她这一低头之间,随着光线角度的改变,这只天目茶碗光圈颜色就开始变幻不定,闪耀出妖异的光芒,光是这样看着,就让人敬畏莫名,完全不像是人间烧出来的瓷器。

1026。第1026章 还有一件事情要坦白() 
在艺术品保藏范畴之中,古玩瓷器拍卖一向相对比较炽热,例如曾经拍卖出2。 8亿港币的天价鸡缸杯,就是一个持续热议的话题。

    而在这诸多的瓷器之中,曜变天目茶碗应该属于一个特例,它是一个无法直接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的类别。

    事实上,曜变天目茶碗的烧制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其碗壁上的耀斑,是在釉下一次高温烧制而成的,在必定的温度条件下,能闪耀出诱人的七彩光晕,而要使器表薄膜上呈现出黄、蓝、绿、紫等颜色糅杂而成的宛如天边彩虹一般的绚丽效果,必须在烧制过程中让瓷器釉体形成一种十分薄的结晶膜。

    只可惜,这项制瓷秘技,在南宋消亡后就随之失传,直到今天,此碗的制作仍然是一个历史技术谜团。

    不过,如此外观富丽的茶碗,确实是华夏国八百年前的产物,这种曜变瓷技术的精彩呈现,足以证明华夏匠人的智慧和技艺之高超。

    曜变天目瓷技术难度高,其成功具有偶然性,烧制出来的成品数量极少,再加上后来战乱,能流传下来的存世量可想而知。

    至少在国内霍思宁就从未听说过有这种瓷器,这也是为什么当她将这只碗拿出来之后,在场的包括周世涛黄振龙在内的这些见多识广的老前辈,一看到这只瓷碗就露出如此惊骇表情的原因。

    这只曜变天目茶碗在东洋被誉为“碗中宇宙”,同时也是传世孤品,几番辗转后从收藏入东都静嘉堂文库,要不是这次东都国立博物馆要举办“弘扬大和文化”的主题展,恐怕霍思宁还没有机会下手。

    周世涛几人在一番震惊过后,终于调整好情绪,将这只碗拿在手中仔细观察研究,周世涛也是见过不少世面的人,在摸到这个瓷碗后,越看就越是惊叹和惋惜:“这碗中宇宙的称号,真的当之无愧,古人在瓷器制作上的智慧,就算是我们现代人也望尘莫及啊。”

    这话霍思宁也颇为认同,关于曜变天目茶碗的制造技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