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思宁眼中一抹惊异之色一闪而过:“这玩意儿我只在书里看到过,我知道华夏历史博物馆里藏有一枚,而且据说目前存世的只有两枚半,属于真正国宝级的珍品收藏。但是具体长什么样,我没有见过,并不清楚。怎么,你那朋友要给你们看的东西,难道就是……”

    霍思宁的话未说完,廖淞便点了点头打断了她的话头。

    “他说收到了几枚这样的玩意儿,但是还不敢确定是不是真的,联系了几个老专家,准备今天到他那店里帮忙鉴定。我们没见过这东西,听说很珍贵,为了开眼界,就眼巴巴地赶回来了。”

    若是别的物件,霍思宁可能还真不感兴趣,她如今心里更多的是牵挂着国门外的那些文物,普通的小打小闹已经吸引不了她了。

    但是这国宝金匮直万,霍思宁的确还是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听说,这让她心里不自觉地就产生了几分好奇。

    霍思宁知道国宝金匮直万,是在一次捡漏了一枚方孔钱,但是因为钱币上的铜铸字她看不出来历,所以就去查阅资料,结果无意中翻到了有关古代钱币的一些晦涩偏僻的知识。

    所谓的国宝金匮直万,其实就是新朝王莽时期所铸造的钱币。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西汉末年,朝野动荡,王莽代汉建新,成立始建国,并推行新政。

    国宝金匮直万,就是王莽时期的钱币之一。

    新朝的货币字体优美,铸工精良,造型别致,其中像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十等,都是比较著名的珍品,在拍卖会上往往都是百万起价的昂贵古钱币。

    不过,最神秘的,还要数“国宝金匮直万”,这款钱币造型独特,上部为方孔圆钱形式,面文为“国宝金匮”四字,用的是悬针篆,下部为正方形,内有两条竖棱,中间直书悬针篆“直万”二字,顶部有“天府”二字,周身柔润,背面顶部有“蟾宫”二字。

    “国宝金匮直万”是我国古钱币中的大名誉品之一,因为其存世量至今都只有两枚半,所以又被称之为华夏古泉五十名珍之一。

    古泉,就是华夏古钱的别称,因为“国宝金匮直万”很可能是黄金的兑换货币,再加上这个钱币的造型很像一把钥匙,所以在华夏古钱五十名珍里面,又有“金钥匙”的美称。

    所谓的“国宝金匮”,其实就是钱币的名字,就像是古代的钱币流通戳印一般,而“直万”指的则是钱币的面额,直万的意思,就是价值上万,即是一枚钱币抵万金的意思。

    这是一枚特殊的钱币,相传新朝王莽时期,曾有过“金货一品”的钱制,规定黄金一斤值平钱一万,由官府收集民间黄金,再实行黄金国有制,而国宝金匮直万,即是官府发给上缴黄金者的兑换凭证,凭借这枚钱币,可以兑换等量的黄金。

    不过,这个说法只属于后世的推测,并未得到完全证实,因为国宝金匮并非流通货币,新朝为华夏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不过存在了十六年,所以国宝金匮尚未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就已经夭折了。

    也正式因为如此,这些钱币本身铸造量就非常少,再加上两千年过去了,还存于世上的数量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七年,西安一农民在庄稼地里意外发现了两枚这样的钱币,这两枚钱币,一枚被国内古币收藏家收购,另外一枚则被英格兰人买走,直接流出了国门。后来国内的这一枚在经过多番辗转后,才由政府重金收录入华夏历史博物馆。

    此后国内的古墓开采挖掘工作中,又出土过半枚,但是这枚钱币只剩下“国宝金匮”方孔圆形的上半部分,“直万”长方形的下半部分却是不知所踪。

    因为铸造和存世数量太少,所以长期以來,古钱币界对“国宝金匮直万”的猜测和争议就洠Ф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霍思宁对于廖淞口中的这个朋友手中的“国宝金匮直万”很是怀疑。

    一方面她不信市面上居然真有这样的东西存世,如果这“国宝金匮”真是这么容易就能收到的货品的话,那这玩意儿还算什么古泉名珍中的金钥匙?

    不过另一方面,霍思宁又还是抱着几分期待,古玩这种东西很是玄乎,毕竟经历了这么漫长的历史迁移,谁也不敢说绝对就没有,在古玩界,传说中早已经失传的东西忽然又冒出来的事儿,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本着耳听而虚眼见为实的想法,她必须要亲眼见了之后,才能断定那钱币到底是真是假。(。)

第1512章 打假促销() 
廖淞这个朋友在古玩街开了一家古玩店,吃完午饭,一行三人就往这家店走去。

    这是一家很大的古玩店,店铺的门面比仙鱼坊要大了一倍,而且还是上下两层的格局,这样的店面在魔都古玩街这一带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老店了。

    大老远地就看到了那店面的名字,叫“德馨社”,寓意德艺双馨的意思。

    霍思宁来过古玩街很多次,但是通常都是在旧货摊上淘东西,这样的大店面进来的次数却是屈指可数。

    不是因为这些店的东西不好,而是因为,像这样正规的老店,往往都雇佣了经验老道鉴定技能满分的行内人当掌柜。

    有这样的人负责店面的物品管理,店里面的东西保真的概率基本上都能达到八九成以上,但是想要在这样的老店里面捡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霍思宁习惯了捡漏,总觉得唯有这样的方式,才能体味到淘古的兴奋与刺激,所以,这样的老店她基本上是不会涉足的。

    见霍思宁盯着那门牌看,一旁的廖淞笑着解释道:“这德馨社是我朋友的祖产,也是大几十年的老牌子了,不过比起帝都琉璃厂那边的博古斋徽墨堂还是要差几个档次。”

    霍思宁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跟在廖淞钟子凡的身后进了这家古玩店。

    进了门,就出乎意料都看到了二三十位顾客在这家店里面挑东西。

    霍思宁顿感困惑,下意识地朝着旁边的廖淞看了过去:“这家店生意这么好?”

    古玩店做的一般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买卖,所以无论是帝都还是魔都,这样的店往往都是相对清冷的,就连霍思宁在帝都开的那家“聚宝阁”也不例外。

    这还是霍思宁第一次见到生意这么好的古玩店,看到这店里面如此热闹的情形,霍思宁心下当然是又意外又纳闷。

    见霍思宁表情狐疑,廖淞顿时就乐了:

    “这是一个促销手段而已,我那朋友鬼点子多,为了招揽顾客,早几年就在店里搞了这样一个活动,每逢礼拜五,下午两点到五点这个时间段,顾客可以上门来砸场子。”

    霍思宁闻言挑眉,不解地问道:“砸场子?什么意思?”

    廖淞还准备解释,一旁的一个小伙计忽然迎了上来,插话道:

    “所谓的砸场子,其实就是打假。在这个时间段,任何一个顾客在我们德馨社找到一件赝品,德馨社愿意照这件东西的店内标价予以奖励。”

    霍思宁顿时呆住,没有想到这德馨社居然还有这样的魄力,难怪别的古玩店生意冷清,只有这家店里面这么多人,估计这个时间段逛古玩街的人大部分都跑这儿来了。

    霍思宁心下暗忖,看样子,廖淞的这个朋友,还挺有几分意思的。

    那伙计显然是认识廖淞的,所以态度很是殷勤,跟廖淞打了个招呼之后,问明白廖淞的来意,就点了点头,去了楼上找老板。

    不到一分钟,那伙计又蹭蹭蹭地跑了下来,一脸歉意地对着廖淞道:

    “廖总,我们唐总让你们稍等几分钟,他现在正在楼上接待几个客人,几位先坐会儿吧。”

    廖淞点了点头,那伙计也是个会来事儿的,引着三人在一旁的待客沙发上坐下,就马不停蹄地去泡茶了。

    霍思宁的目光随即便在这家店里面四下逡巡。

    这个古玩店里面的东西不少,一楼摆放着很多古典和现代的字画,各色各式瓷器和摆件琳琅满目,还有很多杂件,分门别类,看样子廖淞说得也不是假话,这家店,应该是经营了几十年的老牌子了。

    博古架上的那些东西,霍思宁没有上手,但是她略扫了几眼,也能判定出一部分物件为大开门的真东西。

    这也难怪,古玩店讲究的就是一个真字,如果卖的东西出了问题,对店铺的声誉是有很大影响的。

    越是老店,就越是对信誉非常看重,所以像帝都徽墨堂博古斋这样的品牌老店,要么不开张做生意,如果要做,就必须做到不能出半点纰漏。

    徽墨堂甚至还开有自己的拍卖公司和博物馆,专家团队非常强大,这家公司每年都会聘请国内很多颇具名望的老专家坐镇。

    当然,眼前的这个德馨社店面虽然不小,但是要做到像徽墨堂那样,实力方面还是略逊色了几分。

    喝了一杯茶,廖淞那朋友却还没有下来,霍思宁等得也有些无趣,不自觉地就在店里面逛了起来。

    将那博古架上的东西一一检测过之后,霍思宁就意外地在一个柜子的隔板上发现了一件赝品。

    古玩店里面收到赝品是难免的事儿,任何一个鉴定师都不敢说自己绝对不会打眼,就连她的师父,如今古玩鉴定圈的泰山北斗周世涛,都不敢说这样的大话。

    所以,看到了一件赝品,霍思宁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当,霍思宁对于这家店的所谓打假活动也并不感兴趣,她不过就是坐在待客区有些闲得无聊,跑来摸这些古董,纯粹为了打发时间。

    而且她是陪廖淞过来看国宝金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也不至于这样没有眼色,真给人砸场子,真要把那件赝品给找出来了,廖淞那朋友指不定就要翻脸了,到时候说不定连那国宝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