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一阵苦笑,这个皇帝,说他什么好?正义?贪婪?

    “皇上,您还有没有那种子弹?如果您能够将子弹赐给臣一颗,未来,也许我们研制生产您说的纸壳子弹或者金属子弹,就能够省去不少波折啊……”

    茅元仪问道。

    朱杰露出了牙疼的表情,子弹?有啊,不过,现在即便是自己,也仅仅还有五发实弹啊,马上就要用的精光了,一旦用光,只怕是自己有生之年,就再也见不到了……

    “好,茅公,为了支持你,朕就特意赐给你两枚子弹,连同那杆突击步枪,朕都赐给你,不过,不是赐给你,而是赐给未来的军工学院!军工学院未来的目标就是有一天能够制造出如同突击步枪那样的武器来,这就是朕给皇家军功学院树立的目标!”

    噗……

    茅元仪一口茶喷了出来,制造神器?皇上,您不是开玩笑吧?只怕自己孙子死的时候都看不到那一刻啊……

    “皇上恕罪,臣失仪了……”

    茅元仪连忙跪倒。

    “起来吧,多么大的事情!”

    朱杰摆摆手,接着说道:“茅公,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朕给你的这些图纸,有两个关键的地方,不,应该是三个关键的地方一个是钢铁的锻炼工艺;一个是火帽制造;另一个则是火药工艺,这是目前军工绕不过去的三个基础。”

    茅元仪苦笑道:“皇上,改进工艺,何其艰难?哪里是一蹴可就的?这些图纸,想要全部实现,只怕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没有三五年的时间,只怕难以看到实效了,而且,仅仅以应天学院与刚刚建立不久的顺天学院的学者学生来实现这个事情,实在是有些太难了,我们的力量严重不足啊……”

    “这个倒不难……”

    一旁的李岩沉声道:“茅公,既然人才不足,那就培养人才,多筹办几所这样的学校,假我们十年时间,十年之后,我们的人才会多到没地方用的……”

    本章完

第1378章 乾清宫会议(四)() 
众人一阵愕然的看着李岩,筹建更多的学院?你倒是真的敢想啊……

    “哈哈!李岩,说得好!”

    朱杰大笑道,“朕也早有此意,如果说之前,我们缺乏足够多的老师的话,现在应天学院已经开办了三四年的时间,毕业生都已经有两批了,明年开春,顺天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也可以顺利毕业了,这些学生,除了进入政坛之外,还有超过两千人人呢,朕就是要把他们都给招募到其他的学院里,这就叫传帮带,一批带一批!”

    “皇上,只怕未必就如您所愿啊……”

    袁继咸苦笑道:“俗话说,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哪一个学子读书有成,不希望自己能够光耀门楣进入政坛?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谁愿意去做一个教书匠?”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什么读书高啊,因为可以做官啊,光宗耀祖,做一辈子教书匠,有什么出息?只怕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到最后仅仅成为一个教书匠而已……

    “做官?”

    朱杰哂然笑道:“袁公,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官的,做官,你需要有做官的头脑才行,治国理政,乃是大事,需要的是务实的态度,懂得民间疾苦冷暖,一群书呆子去掌管一地的庶政,只怕大明都会被他们给带到沟里去!大明未来所有的官员都要经过严格的遴选,必须要有务实的精神与态度,不以学识定高低,乃是以人品与能力,学问高深,未必就能做的好官!孔孟、董仲舒之流也没有成为一国宰相,太白、杜甫甚至都没有做过像样的官,相反,房谋杜断等人又有哪一个是学问名世的?不是做官的材料,那就好好的做老师,做学问,朕不会埋没任何一个人才,即便是做老师,只要做的出色,朕依旧会让他标榜史册!”

    朱杰说的倒是容易,不过,想要改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那可是太难了,即便是两三百年后的中国,都难以从这个观念之中完全跳出来,君不见那个时候公务员考试,千军万马勇挤独木桥?

    朱杰接着说道:“兴办新学,未必非要由朝廷来出面,民间的富商与学者同样可以参与进来,民间如果要办学,朝廷可以奖励钱粮以资鼓励,当然还是以朝廷为主,方以智,未来五年之内,各省必须筹建一所以上的新学学院,南北直隶新学学院分别要在三到五所之间,五年之后,如果大明能够拥有近百所新学学院的话,那每年将会为大明提供超过数万人的人才,十年时间,就是数十万人,大明何事不可成?”

    李岩点点头,未来五年,现有的新学学院将会出现上万的毕业学生,这些学生之中有千人可以踏入仕途,其余的人完全可以支撑起近百所新学学院来。

    “当然,如果毕业的学生想要经商,朕也会鼓励,永兴银行可以出台措施,为这些人提供低息或者免息的借贷,扶持他们发展,朕要让世人明白,读书可远远不止当官一条出路,当官,那是读书人最没有出息的选择!”

    朱杰接着说道,这个还真的是朱杰的想法,国考之中,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削尖了脑袋壳往公务员的队伍里挤,为什么?一则当官掌握着权力,二则害怕社会之中的竞争罢了,连生活之中的竞争都不敢去面对,不是懦夫又是什么?

    茅元仪沉声道:“皇上,虽然筹办新学学院是件好事,然则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火啊,您赐给臣的这些图纸,想要真的大规模的生产的话,现在的工艺水平委实难以实现,至于您说的这数十万人的学生,要派上用场,只怕是要等到数年之后了……”

    朱杰无奈的揉揉太阳穴,答道:“茅公,您还真的想要将朕给榨干了?好吧,你先组建军工学院,招募学者与老师,准备招收学生,注意寻找炼钢跟制作火药的工程师,最好还有炼金师,朕会与他们沟通一下,虽然不能传授他们更新的炼制精钢与火药的工艺,但是只要他们按照朕的思路去琢磨,相比用不了太长的时间,就可以取得成功的……“

    “皇上,您连炼钢跟制作火药都精通?”

    徐一帆愕然问道。

    朱杰无奈道:“什么精通,只是稍稍知道一点皮毛而已,如果真的精通,朕就不用这些人了,自己直接上去干!”

    朱杰说的不错,他毕竟不是大百科全书,什么都懂,只不过这炼钢与火药的制作工艺,当年也多少了解过一些,转炉炼钢法跟一些先进的火药制作方法,虽然不能拿出来,但是其中的工作原理,多少还是懂得的,对于那些常年浸淫在钢铁与火药领域之中的匠人而言,这到没有太难了,只要给他们开了窍,他们自然就能够将工艺给开发出来。

    茅元仪笑道:“皇上,这还用找旁人?轮到炼钢跟火药,大明国内,能够超过宋长庚的凤毛麟角,您只需要将他老人家接入京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茅元仪说的不错,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这个年代,绝对代表了世界上诸多领域的顶尖水平,如果将他请了来,再加上朱杰的指点,说不定精钢工艺跟火药工艺,都可以解决了。

    朱杰点点头,答道:“茅公,你说的不错,这些领域,国内真的没有人能够凌驾于宋老之上了,老爷子年过七旬,精力有些不济,却是该让他入京安享晚年了,传旨,召宋应星入京候旨,另外,从江南给朕遴选一批精通炼钢、冶金与火药等工艺的匠人过来,朕要在一年之内,解决精钢的问题!”

    只要解决了精钢的工艺问题,有了硬质钢,就可以制作机床了,机床,那可是近代工业之母,任何机械工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机床的支撑!

    一次朝议,朱杰就给未来大明的发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本章完

第1379章 我要吃火锅!() 
接下来了两年时间,大明王朝完全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外面有东瀛的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进来,特别是黄金白银与木材,都是大明帝国最稀缺的,同时因为放开贸易,大明帝国与西洋各国的贸易更是蒸蒸日上,发展之迅速,令人瞠目。

    如今的炎黄公司可不仅仅是原来一年不过千万两的贸易额,仅仅三年时间,炎黄公司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都已经达到了三千万两,直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甚至有隐隐超越之势,每年给大明帝国上缴的税收就已经达到了三百万两,加上上缴朝廷的利润,高达五百万两白银,那几个参股的侯爷们,一个个更是赚的钵满盆满。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帝国迎来了一个特殊的人物史可法归来了!

    史可法奉旨出使西洋列国,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南洋,从南洋奔印度进入阿拉伯海,再从阿拉伯海南下,绕过好望角,经过了长途跋涉,抵达了西洋,在西洋受到了各国国王乃至于罗马教皇的接见。

    游览完毕了西洋列国,意犹未尽的史可法径直乘坐着封舟直奔美洲,一路从美洲绕过南美,进入了太平洋,继续向西行进,经过了三年多的旅程,终于返回了大明。

    史可法远在松江府的时候,朱杰就得到了从松江府传来的消息,朱杰兴奋的简直都要睡不着觉了,恨不得直接从京城杀到松江府去。

    现在,史可法终于回到了京城。

    朱杰率领着文武百官,直接应出了永定门。

    “臣史可法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史可法心情同样是激动无比,接近四年的时间,总算是返回大明故土了,总算是再度回到京城了,总算是再度见到皇上跟诸位同僚了!

    “哈哈,宪之,宪之,朕总算是把你给盼回来了,四年,四年时间啊,朕可是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啊……”

    朱杰大笑着将史可法搀扶了起来,别以为史可法环游世界是一个轻松的差使,一圈跑下来,行程超过十万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