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位,本官的要求是三个月之内灭其主力,六个月以内解决全国,把这个名字从地图上给本官抹掉。”

    接下来他的话,吃惊的就不仅仅是陈允平了,就连身经百战的姜才都目瞪口呆,要知道,光是一个苏门答腊岛,照后世的计量法,就有43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岛,直观一点,和琼州做一个对比,它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连前者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更不用说,三佛齐还统治着狭长的马来半岛大部分领土,哪怕将琼州的军力都算上,也不过十来万人,这么大的面积,与怀水车薪没什么区别。

    “若是战事在六月之内结束,供应方面不会有太大压力。”

    胡幼黄没有太多的吃惊,他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大军一出发,后勤的担子就会压到他身上,当然希望战事持续得越短越好。

    “机宜司会招募熟悉海路,特别是到过那里的人氏,为大军可靠的消息。”李十一从来就不会怀疑东家的决定。

    “还不够,这样一个国家,决不可能是铁板一块,从内部撬动,比战场上决胜更为有用。”

    刘禹显然不会仅仅满足于此,如果只是刺探军情,军中的探子比他们还要在行。

    “就算铁板一块,属下也会将它抠出几个洞来。”李十一欣然领命,这种事他自是驾轻就熟,一听之下颇有些蠢蠢欲动的意思。

    或许是被他的话所感染,就连一言不发,面色严峻的金明都微微一笑,这样说,哪里还不明白刘禹的用意,军事上只需要取得几次大的胜利,余下的事情用政治的方法来解决,才有可能半年之内,灭掉这个看起来颇为强盛的大国。

    “既是决战,便要找到他们的主力,你让杨行潜驻于凌牙门,大张旗鼓却又毫无所动,是吸引其国来攻?”金明一开口,就直接冲着解决方案而去,如同一个公司的董事会,决定了某个目标,其余的干部只能去想办法完成,而不是提出质疑,而他的态度,正是刘禹所需要的。

    “只是其一,其二,杨参谋以抚司钧令遍行诸国,据来使称,已有蒲甘、真腊、阇婆、勃泥等数国响应,凌牙门就是联军驻地,这场战事,非大宋一国之事,而是诸国齐心惩一无义之邦,大义在手,区区一三佛齐,一败于细兰,二败于爪哇的庸碌之辈,不过徒有虚表而已。”

    战争其实就是利益的再分配,三佛齐靠着垄断马六甲海峡,收取通行、商税等来源,成为地区一霸,近三百年以来,被他讨平的国家不计其数,怎么可能不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这一次,他居然得罪了一直恭顺的大宋,这些国家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放过分一杯羹的机会。

    当然,人家出兵,不可能最后什么也得不到,刘禹的要求其实很简单,马来半岛的那一部分,他并没有太大兴趣,而苏门答腊这个世界第六大岛,是一定要吞下的,有了这个岛在手,海峡的通行权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你的意思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陈允平看着那张硕大无比的地图,疑惑地问道。

    “目前还不好说,凌牙门是一个诱饵,其国反应如何,还要看后续情报,本官估计,他们的集结会放在其都城,也就是这个大岛上的占卑。”

    刘禹用教鞭点了一下地图,指示出古三佛齐占卑这个新都城的位置,它大致在苏门答腊岛的东边沿海,看上去离着凌牙门这个离岛,只不过短短的一截海路。

    可是后世的印尼,称‘万岛之国’,组成其国土的大小岛屿,将近两万个,在那条不长的海路上,就密布着许多海礁,要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航道,除非能找到熟悉当地水路的人,刘禹将教鞭稍稍下移,指着另一处海边城市说道。

    “这里被叫做‘巨港’,从前唐伊使,就有许多中原之人飘洋过海,在此定居,或许在那里,我们能找到合适的领路人。”

    对于在场的众人来说,三佛齐不过是《诸蕃志》上一个很普通的朝贡国家,与大宋的关系甚至称得上亲密,可是如今就连大宋自己都处于风雨飘摇中,谁还会去管这种蕃夷的死活,一块足有琼州十余倍大小的领地,上面的出产估且不论,光是呃两洋通商之咽喉,就足以令人有着攫取的理由了。

    “既是如此,这个巨港,或许比凌牙门还要有用些。”

    金明看着两者相距不算多远的位置,露出思索的表情,刘禹等人听到他的话,不约而同地看过去,不由得暗暗心惊。

    这位节帅的胃口之大,胆子之大,比起某人来也不遑多让。

    最快更新无错访问om请访问:。

第一百二十三章 志愿() 
抚司决意出兵海外的消息,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给原本就群情汹涌的舆情又浇上了一道油,说实话,如果是渡海去对付元人,大伙多半还要惦量一二,毕竟待遇再好,也得有命来享受不是,可一个听都没听过的海外小国,哪会放在他们的眼中。

    第三日,就连檄文都贴在了各个居民区的宣示栏里,而当天的识字课,也变成了对于某个海外小国的声讨,这篇去掉了修饰语句,读来朗朗上口的文章,随着那些老卒的口,传到了每一个百姓的耳中。

    “我朝之于其国,一向优恤有加,推及赏恩,无不厚赐,可一撮尔小邦,不思恩抚,趁我危难之时,悍然占我国土,驱我守臣,其情闻于旧属,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进言,皆愿附骥尾后,一惩凶徒,凡七国者,皆已出兵,属国如此,我大宋煌煌之朝,岂能坐视?故抚臣刘禹,奉诏有司,即选良将,优择劲卒,非为杀戮,实出无奈,望诸军谨行,著恩义于四海,扬国威于异邦,不复为天下之望矣,此令。”

    随着檄文发布的,还有《远征军组成办法细则》,在这个仅有数十项的条文里,明确阐述了此次远征,组成的军士将由军中各部自愿报名,而且要求还不低,除了各项武技之外,会游泳、熟悉热带从林等等都会有优先录取权,这样的做法,顿时在琼州大营引起了轰动。

    当兵吃粮,自古而然,有宋一朝,在摁下手印,脸上刺过一笔后,这条命其实就算是卖给官家了,养兵就是打仗,几曾听说过,去哪里不去哪里,可以自行挑拣的?还附上了诸多要求,万一要是无人肯应,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这样的担心,在军营中颇有市场,就连金明的左右,那些负责登记造册的书记,都面露怀疑之色,只是当这种怀疑传到他的耳中时,本人似乎毫意地看着远处那片依山而建、占地颇大的建筑群,像是自言自语般地说了一句。

    “这英烈祠,是那般好进的么?”

    他是否说了这话已不可考,不过传出去的当天,立于大校场的那些登记点,一下子就被蜂拥而来的军士挤满了,这其中有许多都是皮肤黝黑、不算高大的夷人和峒人,对于他们来说,在热带丛林中行走,和自己的家没什么区别,可那个烈属的待遇,着实令人眼红,有什么比死后将名字刻在那面墙上更来得有意义呢?

    可名额却是有限的,第一批出发的人数,定一个厢,招满即止,无论之前所属为何,都将会重新编排,若是军官的位置不够,还会择优提拔,这不就等于平白升了一级么,要知道这一万五千人的名额,竞争者可达十余万,哪还不赶紧着去?

    云帆就排在一支长长的队伍中,他在投军伊使,便将自己的名字给改了,在为家族报仇之前,他既不愿自己顶着那个姓,更不愿让人叫出那个姓,凭着过人的毅力和刻苦地训练,在一众新军当中脱颖而出,被直接任命队正,可他并不满意,因为仇人太过强大了,这点力量根本不够。

    别人报名也许是一份优厚的待遇,他全家莅难,军属烈属什么的毫无意义,立功、升职、掌握更大的力量才是他站在这里的原因,而当那位书记听到他的报名时,却好像有些不太相信,抬头看了一眼,才慢吞吞地在册子上写下名字他心里就莫名地觉得有些不安。

    果然,第二天的告示栏里,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看着同队弟兄雀跃的身姿,他紧握双拳,径直找到了自己的上官,一个都头哪能了解内幕,带着这种疑问又接连去求见了指挥使、军都、厢都,最后才被告知,事情是由节帅亲自定下来的。

    “让他进来。”

    听到亲兵的禀报,金明从那幅地图上抬起头,他已经研究了一天一夜,也是该换换脑子了。

    “小的前厢第三军第一指挥第五都第一队队正云帆见过节帅。”

    看着抱拳抵头立于帐前的男子,金明的脸上挂满了寒霜,说出来的话更是冷得直刺人心:“军中规矩,如何决定,自有道理,若是每个不如意的,都像你这般来本帅这里要个说法,何不去学堂做个夫子,去同那些孩童掰扯?”

    “小的知错。”云帆头也不抬地回道:“小的不是质疑节帅的决定,而是另有下情禀报。”

    “喔?”

    “三佛齐,间于眞腊、阇婆之间,管州十有五。在泉之正南,冬月顺风月余方至凌牙门。经商三分之一始入其国。国人多姓蒲。累甓为城,周数十里。国王出入以乘船,身缠缦布,葢以绢伞,卫以金镖。其人民散居城外,或作牌水居,铺板覆茅。不输租赋。习水陆战,有所征伐,随时调发,立酋长率领,皆自备兵器糗粮,临敌敢死,伯于诸国。。。。。。”

    “诸蕃志,本帅这里就有一本,你能背出,也算得有心了,可是这并不足以成为用你的理由,除非曾经亲至,本帅方能加以考虑。”

    云帆摇摇头:“小的是荆湖人,哪曾去过那么远。”

    “那就回营去吧,留下来,并不是说就会轻松多少,咱们的目标,岂是一个小小的海外之邦?”金明顿了顿:“营中休沐时,不妨走出去看看,不要一味地缩在这里苦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