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仇恨就像种子,早就植在了心中,曾经以为已经淡了,暮了才发现它仍在悄悄成长,不经意间就会迸发出来。要说刘禹与大半年之前的自己有何不同,那就是经历了这么多,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去面对这世上的残酷,只有直面生死,才能藐视生死,尸山血海铸就的是一颗逐渐硬朗的心,没有这样的心志,如何去吊打位面之子,这世上最强大帝国的主人。

    现实不是演电影,许多时候都不会照着你的剧本走,此刻站在这座巨城之下,看着比当初更为拥挤的人流,刘禹的眼中已经没有了初见时的惊艳,尽管它仍是这世上最大的城市,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

    “侍制如此笃定,莫非此前来过?”过了一会儿,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不用回头,刘禹也知道他是谁。

    廉希贤知道他不待见自己,却因此更加好奇,这些宋人里面,有惊惶不安者,如礼部、鸿胪寺的几个郎官,有心怀戒备者,如杨磊所领的那群护卫,有欣喜若狂者,如某吕姓副使,有面沉如水者,如枢府的几个随员。唯独刘禹这个正使的表情让他捉摸不透,那是一种看透世俗的平淡,既不冰冷也非炽热,仿佛就像俯瞰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面却是空空如也。

    “自然”刘禹脱口答道,见廉希贤的面色突得一变,不由得心中暗笑。

    “汉家已失此地三百余年,有志者无不日思夜想,不过梦中所见,却不是这般。”刘禹指着前方的城池,好整以暇地说道。

    原来如此,以为他有多淡定呢,原来玩的还是“诗词强国、地图开疆”的那一套,怪不得大汗总说这些南蛮子百无一用,除了能做些文章点缀朝廷门面,什么也不会。廉希贤点点头,没有追问“不是这般那会是哪般?”,免得让对方又说出什么促狭的话语来。

    刘禹见他住了口倒还略微有些遗憾,这一路上差不多都是如此,每到一处廉希贤就会自认导游,拉着他各种介绍。过蔡州的时候说那是金人覆亡之地,到汴梁的时候说那里曾经如何繁华,可惜对刘禹来讲,不过就是后世的人去故宫浏览而已,百年沧桑对于跨越了上千年的他来说,已经激不起心中任何涟渏。

    这一路上都很赶,元人似乎比他还着急,一个半月的行程只用了大半个月就到了,换来的就是浑身的不舒服。为了不在手下和敌人面前丢脸,刘禹强撑着没有下马,其实他现在最想的就是找个地方洗个澡好好睡上一觉,最好一直到自然醒不用天不亮就起床赶路,而不是在这里装逼。

    好在廉希贤的意思同他差不多,离开了那么久,他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入宫去见大汗,汇报这一路上的所见所得,这要远远大过于他对刘禹的兴趣,反正人已经来了,一时半会也跑不了。因此,派了信使先行进城通禀之后,他便自作主张将宋使一行安置在了城中的驿馆内,身为礼部尚书,这本就是他职权范围内的事。

    对于这样的安排,刘禹无可无不可地接受了,没想到元人的驿馆在城内,一旦出了事想要逃脱会很麻烦,当然他指的不是自己,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慢慢再想法子吧。

    入城走的不是以前的顺承门,而是略为偏西一点的丽正门,这个城门正对南下的官道,看上去人流更为密集些,无数的大车从城中赶出去,至于他们会去往何处不问可知,这样的情形一路上到处都是,已经见怪不怪了。

    廉希贤为他们安排的驿馆离着皇宫不远,对面则是元人的官府所在,看上去这一带在城中应该属于富人区,街面上显得很干净,出入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倒不像海子市那样热闹。

    “廉某要进宫去见鄙上,诸位先行安置,有何需要都交与他们,晚些时候,再来与诸位接风。”将宋使带到预定的位置,廉希贤同当地的管事交待了几句,就告辞而去。

    这里的样式倒是同宋人的那边差不多,一座三进小院,最后面的主房是一幢两层的小楼,地方很大,安置他们这些人足够了。都有现成的规制,不必刘禹操心,手下就已经按照品级和职差进行了分配,正副使和几个品级较高的住了正房大间,其余的都在二进院子里,而最外边则护卫的禁军住所,五十多人分散在十多间厢房里,条件肯定要比军中大营里强。

    使团代表国家,虽然不像后世那样经纬分明,也自有一番气派,当然国旗是不让升的。二层楼顶插着刘禹的使节大耗,门口把守的换成了杨磊的手下,他自己则被刘禹叫了去,带着几个人在空无一人的房中翻翻拣拣,似乎在找什么东西。

    “中书,属下带人仔细查过了,没有发现有监听的迹象。”一番搜寻之后,杨磊再三确定了没有异常,这才返身向刘禹禀报。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杨磊还是认真地检查了一遍,刘禹只是希望没有什么东西来打扰自己,他当然知道这世上不会有窃听器的存在,要是有也是他自己装的。然而这并不表明本时空的人就不会监听,要知道这时空的建筑可没有多少隔音的效果,配合一些简单的工具同样可以达到目地,他就亲眼看到过那种精巧的设计,一种被称为“铜耳”的声音放大装置。

    刘禹点点头,他的这间房居于二楼,想要不动声色地监听,必须要有非常完备的设施,找起来并不麻烦。既然杨磊他们没有发现,那就应该不存在,这也是小心使然,不这么做上一遍,他是不会放心,毕竟这是在敌人的地盘里。

    “李十一吗,你等是否已经到了,现居何处,有多少人手可用,语毕。”等所有人都出去,刘禹吩咐他们不得打扰,这才关上门,拿出了藏于腰间的对讲机。

    “禀侍制,属下已到城内商栈总号,其余人手分散于各处,城里城外都有,目前加上带上来的,共有四百一十七人,有何差遣,请侍制吩咐,语毕。”

    李十一的声音很快传来,他比刘禹要早一天进城,为的就是召集人手和提前进行布置。刘禹在心里默算了一下,除了留给张青云和杨行潜的那一部分,还要除去留守在各地商栈中的人手,这已经是他能凑出的最大数量了,少是少了点,如果运用得当还是能起到作用的。

    “眼下有几件事要即刻去办,拿出所有的资金,不惜代价,交好把守城门的汉军,官职不必太大,一定要有实权,缓急之时或许用得上。再则,监视城内城外所有驻军,盯着皇城各路出口,务必要掌握他们的行动规律,语毕。”

    “属下记下了,不过侍制,你等住处附近,也须得安排人手,万一有什么动静,属下怕接应不及,语毕。”这些事情,李十一显然是全盘考虑过,对于他来说,刘禹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这个你自行决定吧,总之一切要小心,不要大意,元人一旦有了察觉,必会全城大索,到时候解家的招牌也是无用的,语毕。”

    刘禹知道元人没有多少防范意识,这个时空就是这样子,现代的谍报工作还要等到一战之时才会有。但这并不表明这样的工作就没有危险,刘禹特意嘱咐,就是为了提醒他们不要轻敌,更不要认为解家会是什么大树,否则付出的就是血的代价,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至于他自己,且不说有保命绝招,就目前看来,至少廉希贤没有杀他的意思,他的态度肯定会影响忽必烈的态度,那个人能被称为雄主,自然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在招揽的希望没有完全破灭之前,他应该没有多少生命危险,再说了这些人心里自己不过是个小角色,还远没有到影响大势的地步。

    得到李十一等人的消息,刘禹已经放下了大半的心,他做这些不光是为了给自己留条退路,还要考虑到使团中的其他人,自己一走了之是很简单,留下的那些就不一定了,元人的怒气只会发泄在他们身上,特别是那些普通的禁军军士。

    人一旦到了目的地神经就会不自觉地放松下来,旅途的劳累、身上的酸痛无时不在侵蚀着他的脑细胞,一种名叫“瞌睡虫”的生物悄悄爬了上来,刘禹只觉得眼皮下沉,人也渐渐地歪到了床上,此刻,天大的事都没有睡眠重要。

第五十六章 蛮子() 
“看看我的中都海牙都带回了些什么?”

    忽必烈一脸笑意看着这个年青的臣子,在其心目中已经当成了子侄辈,这句话既没有用蒙语,更不是汉话,而是廉希贤自己都很少用的突厥语。

    “尊贵的可汗,你最忠实的仆人回来了,很遗憾,他没有为你带上任何足以称道的礼物,除了一张纸和几个南蛮子。”廉希贤仆倒在地,匍匐着向前直到忽必烈的脚下,他的突厥语说得有几分生硬,甚至都不像是母语,忽必烈听完了呵呵一笑。

    “起来吧,达甫,说说你的那个和约。”

    拍了拍他的头,忽必烈换成了汉话,和约的条文其实早就通过快马送到了他的手中,他这么说只不过是想听一听和谈的细节。这个条文引起了诸人的不满,特别是最前线的阿里海牙等人,从效果上看,忽必烈也觉得过于宽纵了,同他印象中的宋人不太一样。

    “陛下,宋人之中不乏有识之士,我等的动作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其中一个就是与臣同来的那个南蛮子,他是宋人的和议副使,说了一些惊人的话,在说出他的名字之前,臣想问一句,西北是否出事了?”

    西北宗王反乱发生在廉希贤赴宋之后,而之前就已经有过先兆,只不过被他压了下去,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秘密,忽必烈也明白这一点,知道他所问的不光是结果,还有更详细一些的过程。

    “五部断事官刘好礼自谦州逃回,据他所报诸王反乱,拘押了那木罕、阔阔出和安童,事由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伯颜带着人过去了,目前与他们在阿力麻里一线对峙,叛军得到了海都的帮助,最新的消息是,他们已经联兵逼近了阴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