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主官没有答话,赵孟松也就歇了建议的心思,被人半胁持着来到这种地方,马上就要面临一场大战,他都不知道应不应该跑掉,自从到了邕州城下,对于他的看管已经几近于无了,可是现在他居然再也生不出逃跑的念头,且不说广西到京师有多远,哪怕就是人家派人送他上路,这么着跑下来,能不能活着回去都得再想想,与其如此还不如跟着军队在一块,就算将来败了,跑起来也有个伴不是。

    唯一让他有些奇怪的是,现在的大营里只剩了一帮子连衣甲武器都没有的新兵,那些时时在周围游荡的骑兵突然之间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他当然不敢去打听什么,只是心里的嘀咕却是免不了的。

    大营里热闹非凡,却不是集市里的那种热闹,两万多人分成许多块,开始了阵形的演练,这种练法有些像后世的踢正步,不过没那么严格,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令行禁止,要让一群左右都不分的民夫看懂信号,听懂口号,绝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没有什么捷径,姜才只能用土办法,用无休无止的重复去加强他们的记忆,直到这种记忆变成本能,再用严厉的军法去强化这种本能,当然杀人就用不着了,棍棒下的凄厉叫声,可能比一颗人头的作用差不了多少,用刘禹的话来说,他是同时间在赛跑。

    “夜里照旧加练,将营里所有的吃食都分发下去,让弟兄们练完之后吃顿饱的,明日,本官来想法子。”

    于是,到了夜间,从邕州城头看下去,琼海援军所在的大营竟然是一片灯火,哨子、口号声彻夜不停,一直到了四更末才渐渐消失,城里的百姓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以为是元人打过来了,好不容易睡着了,等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城外又响起了更大的声浪,烦恼归烦恼,又有谁敢去同军士们理论?

    姜才几乎也是一夜未曾合眼,不管怎么弄,法子都难以想到,看上去唯有进城一条路了,可是没等他下定决心,一个亲兵大呼小叫地冲了进来,弄得他一头雾水。

    “出了何事?”元人进犯了,不应该啊,施忠他们撒出去很远,有任何的消息都能及时回传。

    “粮食。。。。。。粮食到了。”姜才闻言一喜之下,一把将亲兵的胳膊抓住了。

    “何人送来的?”

    “是抚帅,抚帅亲自送来的,还有。。。。。。”亲兵喘着大气,眼睁睁地看着他绕过自己冲了出去,问题是,他还没说完呢。

第十八章 郊迎() 
如果不是看到烟尘来自钦州方向,只怕站在城楼上的马成旺已经下令闭门御敌了,饶是如此,大部分人都被眼前的所见惊得目瞪口呆,就连为首的仇子真也不例外,心摇神曳的他不由自主地双手攀住了垛碟,指尖深深陷进了墙缝里,借着脚力才能强抑着心中的激荡和不安。

    原因很简单,来得都是骑军!

    要说没见过马,这可太冤枉众人了,不说以他们的身份,坐骑是少不了的,就说脚下的邕州城,可不光是个边防要地,还是个互市之所。远的不说就说被元人围困的横山寨,便是大宋在西南边陲上唯一的马市,然而让马成旺心惊不已的在于,来骑非但训练有素,就连胯下的马儿也不同寻常,那绝不是他所熟悉的广马,而是正正经经的蒙古战马。

    偏偏马背上的骑士,红衣轻甲、黑沉沉的铁盔顶端,一丛缨簇艳绝如火,两骑并行的纵列渐渐从漫天尘雾中现出,踏着整齐的步子直冲城门而来,离着约摸百步的样子开始减速直至慢慢停住,几乎就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而知兵的马成旺却明白,这个距离恰好在神臂弓的边缘,射出去的弩箭只有撞大运才可能会命中,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计。

    这还没完,停在城下的纵列,分别朝着两边退去,然后拔马回转,形成两个马头相对着的单列,中间留出的正是那条道路的宽度,驻马而立的骑士们就像是甬道两旁竖起的石像,就在众人的猜测中,下面的情形又有了变化。

    第二队骑兵从纵列的尽头冲了出来,分别沿着两边向前进发,就像是算好了一样,依然停在了离城约为百多步的距离上,然后一齐拨转马头,立在了之前那两列骑兵的后排位置,紧接着是第三队、第四队。。。。。。源源不断地朝着城门的两侧延伸开去,城楼上的众人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慢慢成形,而后头的烟尘依然没有消散,仿佛无休无止!

    此刻,留在众人心里的字眼只余下了震撼而已,曾几何时,大宋在这种偏远之地,居然会出现一支如此严整的骑军?人数怕不有数千之多,很快他们就知道了答案,因为接下来,从尘雾中出现的是一对骑兵,所不一样的是他们没有再朝着侧面而去,而是并骑走在被两个相对而立的军阵隔出的那条道路上,他们手上拿着的既不是长长的骑枪,也不是刀剑弓弩,而是一块木头牌子,一块雕着字的木头牌子。

    为了看清上面的字体,仇子真几乎下意识地将上身伸出了城墙外,然而直到来骑到了城门下,才依稀辩论出上面写的是什么,靠左的牌子上是五个黑色的大字。。。。。。‘敷文阁直学士’,靠右的则要少一个,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兵部侍郎’,他只觉得头脑中一阵眩晕,差点从城头上栽下去,好在身后的马成旺知机,一把将他的胳膊抓住了。

    “快,开城门,路帅到了。”一脚站定,仇子真喘着大气摆摆手,众人一听都怔在了那里,一时间竟然没有人移动脚步,就连马成旺父子都是一样,他们还没有从方才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根本没有理解这句话有何深意。

    “赶紧走。”仇子真一见不得法,嘴上嚷了一句,一把推开众人,就朝着城楼下奔去,见他如此激动,众人才一一回过味来,哪里还敢多说什么,纷纷挤在了后面,狭窄的梯子上一下子人满为患,你争我夺地都不肯相让,差点就要闹出人命来。

    好在城门离得不算远,下了梯子,在守军的帮助下,包铁的大门被缓缓打开,高高拉起的吊桥被慢慢放下,横跨在宽达三十步的护城河上,就在桥头刚刚搭上对岸的一刻,从城门里涌出的人群已经踏上了桥板,踩得整个桥身‘吱吱’作响,可是他们哪里还顾得上这些。

    宋时不同于稍后一些的明清等朝,严格来说并没有类似于后世的督抚制度,路臣还远远达不到让人出城三十里跪迎的那种威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轻慢!要知道一位从三品的紫服高官,在这种鸟不拉屎的边陲之地,在这种连文人都不愿意赴任的流刑之所,那已经是无法企及的存在了。

    走过护城河,当先的仇子真才看清了整个阵形的用意所在,直通城门的道路两旁,是两个近乎等长的骑兵方阵,纵深约五十步,每步一骑,而他们的身后,整齐地排出了二十排,两个不过千人的军阵给人的感觉如此震撼,仅仅因为他们是骑兵,手执长枪、人马肃立的大宋骑军。

    此时,从当中的道路穿过的两列骑士已经排到了吊桥的口子上,一左一右分别竖着‘敷文阁直学士’、‘兵部侍郎’、‘诸路招讨’、‘荆湖策应使’、‘管内营田大使’、‘知静江府’、‘马步军都总管’等等的名号,里头唯独缺了一块最主要的,这会是疏忽么?仇子真等人不敢想,一直到发现被军阵隔出的空路上再无动静,他们当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马成旺刻意保持着同仇子真的距离,只落后他半个身位,这样才不会显得过于突出,同时也不至于消失在人群中。带着众人踏上那条显得狭长的空路,除了风声,耳旁只有战马偶尔发出的低低喘息,如林的长枪遮蔽了上空,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在这样的钢铁丛林中行走,这种压抑的气氛直让人喘不过气,谁都不敢抬头看上一眼,不过一百五十步的距离,竟然感觉走了很久,怎么也走不完一般,让他们陡然之间停下来的是一个粗豪的声音。

    “来者止步,报上名号。”仇子真听到这种近乎无礼的叱责,竟然舒了一口气,借着行礼,他朝着上方一拱手,视线里出现的是一个裹在朱紫色光环里的年青面容,让他诧异的是高琚马上的年青帅臣眼光根本就不在他们这些人的身上,而是望向了远处。

    执手还未行下礼去的他,再一次被眼前所见惊到了,原以为两侧的军阵已经是极限了,没曾想,就在当前被一群将校簇拥着的帅臣背后,肃杀的骑兵军列一眼望不到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闪着精光的枪林,而飘扬在头顶的巨大节旗补上了之前缺少的最后一块告牌,‘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刘。

    一个年青得有些过份的三品路帅,带着一支让人生畏的生力之军,亲临前线,直面鞑子的大军,这样的情势是好是坏?其实很难说,若是对方知兵还好,一旦是个纸上谈兵的绣花枕头,又年青气盛不肯听人言,对于集结在邕州城下的这只宋军来说,不吝于一场灾难,朝廷作何考虑他不得而知,但是如果照日程来算,这位新路帅出京的时候,元人根本还不曾入寇,那么他会有这个心理准备吗?还是只为了耍耍威风,仇子真在一眨眼的功夫就转了七八个脑筋,而每一个都让他头痛不已。

    “下官知庆远府仇子真。。。。。。参见抚帅。”

    只犹豫了片刻,他就决定选择相信这一切,哪怕跳过了验印这一环节,先把之前的失礼补上,至于这会不会是个骗局?相信所有的人都没有起过这样的心思。别的不说,这样的骑军,如果不是来自京师御营,那就只有凭空变出来了,这种人通常被世人称作‘神仙’,那么请问,神仙能得罪吗?

    “属下邕州招抚使马成旺参见抚帅。”

    “末将邕州都统马应麟参见抚帅。”

    “末将雷州都统张应科参见抚帅。”

    “小的高州兵马钤辖。。。。。。”

    。。。。。。

    一声声自发的唱名此起彼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