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开楚州的时候,他还玩了一个小小的花样,并没有拆除大营里的帐篷,从远处看得话,大营应该一切如常,当然人影是没有的,不过宋人一般不会靠得很近,他有信心,这样会让敌军的反应更加迟钝。

    近五万大军在雪地里艰难地跋涉着,他们可不像前军一样轻装而行,几乎带上了所有能带上的东西,除了粮食以外,不过这是因为军中已经没有余粮了,喻口镇就是他最后的希望,如果事情不顺利,退回淮水北岸,将成为唯一的选择。

    这场大雪的到来,将会使淮水进入封冻期,只要保持下去,用不了一两天,淮水将不再是阻碍,到时候,他不再需要浮桥来维持补给线,这也算是个好消息吧。

    唆都的心里七上八下,从来没有这么乱过,这种感觉一直维持到前面的军士带了一个人过来,让他的脑子一下子就像凝固了一般,全都冻成了一团。

    三万多步卒,加上数千骑兵,居然没有拿下那个不大的镇子,甚至连人家的边儿都不曾挨上,原因是什么,一道临时堆砌的矮墙?还是又宽又深的濠沟?在他看来,这不过都是些借口,在征服天下的过程中,元人所碰到的困难不计其数,但每一个都比他们所描述的要大。

    “叫他们原地待命,等本帅到了,再看看是何等的事物,吓得他们不敢寸进。”

    唆都的口中冒着白气,说出来的话更是冷得像冰,让那个前来报信的军士头都不敢抬,应了一声便转身而去。

    :

第一百九十六章 风雪(七)() 
唆都的视线在自己儿子的身上停留了一会儿,便移开了,十几个跪在他面前的不论是万户还是千户,不论是蒙古人还是汉人,无不是衣甲褴褛,有的身上还带着伤,人人表情惶恐不安,不知道是害怕军法,还是嘴里所说的宋人那些怪事物。

    事情的经过已然知晓,他知道,纵然是汉人有可能骗他,自己的亲子也断断不会,唆都面无表情地下了马,越过这些匍匐在雪地里的将校们,走向了前方,百家奴等人互相看了一眼,没有人敢站起身,反而将头伏得更低了一些。

    大雪遮蔽了视线,根本看不清五步以外的东西,也就更无从知晓,宋人的那些事物究竟在哪里,长得什么样。唆都心里的怒气并不是他们让自己损失了万把人,而是失去了勇气,一个蒙古人失去了勇气,还配得上“雄鹰”的称号么。

    “百家奴。”父亲的声音让他心里一颤,如果是吼叫,反而不怕,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平淡如常。

    “末将在。”

    “宋人大军就在身后,或许下一刻就会冲过来,你觉得我们径直退回淮北去,告诉大汗你被宋人吓得破了胆,札剌儿氏从此沦为笑柄,草原上再也没有这个部族的容身之地,好不好?”

    唆都的话毫无气势,没有任何一点咄咄逼人的意思,就像在征询今天的晚饭吃什么,可是在百家奴听来,这比拿把刀割他的肉还要让人难受,一股热血猛地涌上头顶,就连手脚都跟着颤抖起来。

    “水军没有了,咱们用了两个多月,连一个楚州城都没有拿下,退回去,求大汗开恩,靠祖上的余荫还能混个子孙不愁吃食,从此再也不要去骑马射箭,不要称自己是什么勇士,因为。”说到这里,他陡然一下子放大了声量,甚至盖过了呼啸的风雪。

    “你不配”

    突如其来的怒斥让地下所有的将校都惊呆了,印象中大帅还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更不曾对自己的亲子说过这么狠绝的话,杀人不过头点地,这是要将人往死里逼的节奏啊。

    “大帅”

    百家奴大喝一声,一下子跳了起来,伸手拔出了腰上的弯刀,刀光匹练一般闪在众人的眼中,吓得几个亲兵赶紧围住了他,杨庭壁瞧见不好,同跪在一排的移刺答打了一个眼色,打算趁其不备冲上去,以免酿成什么血案,那可就真成笑话了。

    “放开,让他动手。”唆都嘴角扯出一个笑意,语带讥讽地说了一句,脚下没有丝毫动作。

    亲兵们闻言后退两步,依然不敢怠慢,百家奴毫不在意他们的眼光,将头上的铁盔一把抓下来,扔在地上,然后伸出手,用弯刀在手背上割开一道口子,鲜血一下子溢出来,他抬起手臂,用手背在露出的额头和脸上分别抹上了几道血印子,配合披散下来的发辫,整个人立刻变成了一只噬人的野兽。

    “百家奴求大帅,让我带人再冲一回,若是不成功,就战死在这里,决不会辱没札剌儿氏先祖之名。”

    唆都依然面无表情,看了一眼他的脸,又转到了地下的那些人身上,杨庭壁等人哪里还不知道,此时自己这些人应该怎么做。

    “末将等亦求大帅,再给一次机会吧。”他们原地转了一个向,也不敢起身就这么一头磕在了雪地里。

    唆都静静地看了他们一会儿,背着手转过身去,过了良久,才突然冒出了一句话,只有短短的四个字:“一个时辰。”

    离着元人大军不过一里远的喻口镇,此刻显得静悄悄的,那道冻成冰的矮墙上,除了寥寥无几的几根旗杆之处,空无一人。

    镇子中央那栋小楼的楼顶上,刘禹同几个亲兵站在上头,他的手里拿着那个圆筒子,这东西是红外成像的,在黑夜里的效果比较好,大雪天就没有太大用处了,不过如果只看到几十米的距离,至少比人眼要好使一点,勉强能够到那道冰墙。

    而宋军步卒,就在他的脚下,依着横贯整个镇子的那条街道,排成了一个典型防御阵型,刀牌、长枪、弓弩,在离他们十多步远的地方,竖起了一道铁丝,十几道铁丝缠绕在木头桩子上,深深地钉入了地里头,看上去十分单薄,一推就会倒下。

    气温降得很快,室外几乎达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人的呼吸变成一道道的白气,雪花落在面颊上,很快就会被体温融化,不知道是汗水还是雪水,顺着脸庞落下来,然后滚落到雪地里。

    而此刻,郑同却没有去拂上一把的心思,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打开的那个传音筒上头,在可视距离如此之短的条件下,以往的指挥经验,不管是旗帜也好,吼叫也好通通失去了作用,如果不是有这个事物的存在,最后肯定会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敌人只要突破一点,就可能造成全军的崩溃,他的紧张可想而知。

    外头有多少敌人?不需要探子回报,他也很清楚,这是一次孤注一掷的行动,无论是对元人,还是宋人来说,都是。李相公的大军隔得有多远,会不会及时赶到,此时已经无暇顾及了,一旦镇子被突破,这里的所有人,包括后面的水军伤兵,通通会成为敌人的战果,他不自觉得抬起头,看了一眼高处那个模糊的身影,似乎只有这样子,才能让他的信心充满整个身心。

    “各军注意,敌人来了”

    那个小小话筒里传出来的声音,依然清晰得就像在耳边,郑同的精神一振,将所有的杂念头排出脑海之外,他的身前是排列整齐的步卒弟兄们,身后是着他名号的硕大将旗,每一个或年长或年青的脸庞上都闪着光,那不是畏惧,而是兴奋。

    “预备”郑同一把拔出长刀,举向了半空,另一只手里的大喇叭,将他的指令传送到每一个步卒的耳中,刀牌及地、长枪斜指、弓弩上弦,动作整齐划一,静静地等待着敌人出现的那一刻。

    :

第一百九十七章 风雪(八)() 
“噗”地一声闷响,百家奴感觉脚下踢到了什么东西,硬梆梆地,他没有迟疑,抬起腿一脚踩了上去,上好的熟牛皮制成的高筒马靴,将厚厚的积雪踩出了一个大坑,几乎淹没了小半个脚踝,这一下脚底的触感真实地传来,很明显那是一具尸体,而且是自己人的尸体。

    此刻,他依然象出发之前一样,没有戴上铁盔,披散的发辫下,是一张满是血印子的脸,黝黑的眼珠子发射着野兽般的精光,让人不敢对视,左手绑着一根布条,上面隐隐渗着红色,手上抓着一个铁盾,不过半个胸膛大小,右手则是那把雪亮的弯刀。

    在他的身前身后,全都是手执刀枪的步卒,不过数百步的距离,如果是寻常天气,就是走过去也要不了多久的功夫,可现在是下雪,很难快得起来,百家奴并没有催促,一个时辰的期限,并不短,而要完成攻击,可能连一半都用不上,但是要攻击成功,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他并没有打算就这么冲上去送死。

    同他的想法一样,这些步卒都经历过之前的攻击和夜袭,知道宋人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手段,越是往前,他们的脚步就越发稳健,手里的盾牌也举到了胸前,等到了还有不到十步远,那道难以逾越的矮墙出现一个影子里,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用盾牌挡住了脸,只露出了一双眼睛,脚步慢了下来,然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冲过去”百家奴用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高呼,不管别处如何,至少他周围的步卒们都听到了,在这些人的带动下,步卒们加快了脚步,顶着盾牌挨到墙体下,每个人都感觉到脚下一沉,身体慢慢地在往下陷,但却没有直接落下去,等到落势渐缓,他们的双手刚好还能搭上墙头。

    一个百户大着胆子放下刀,手刚刚挨上墙头就感到了一阵冰冷,并不是气温过低产生的那种凉意,而是摸到了冰块,滑不溜手的那种冰块,根本就没有着力之处。他凑近了这么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好家伙,整片的矮墙全都被包裹在冰块之中,里面能清楚地看到砖块和瓦砾,宋人根本就是用垃圾临时堆起来的一道障碍,却足足挡了他们两天之久。

    怎么办,现在这种情形,显然没法子直接推倒了,就是想攀过去,都异常地困难,况且,宋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埋伏着,如果勉强爬过去,没有准备之下,只能成为敌人的箭靶子,他转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