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1275-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人能做到。

    照片本身就已经超出了他的想像,这只是第一张,随着他那只颤抖的手,十几张神态各异的照片被一一在大案上摆开,记录了唆都从被绑到囚车的全部过程,当然还不只他一个人,大军中几乎的万户级将领全在其中,蒙古人包括移刺答为首的千户也都一个不少,然而这还不是全部。

    最后的几张照片,出现不是活人,而是两个人的首级,一个是上万户杨庭壁,一个面目焦黑,但勉强还能认得出的是,正是唆都的亲子,百家奴,仿佛印证他的判断,压在照片最底下的,是一枚虎纹银符,张懋表情呆滞地拿起来,虎符的背面用汉蒙两种文字刻着绶予者的姓名,就是那个已经变成了焦炭的蒙古勇士。

    不用对方开口再说什么,事情也已经昭然若揭了,唆都大军全军覆没,连一军统帅都沦阶下囚,这个结果,比当初伯颜在建康城下的失败来得还要彻底,对方想要做什么,还用得着说吗?

    张懋颓然地坐到了靠椅上,他实在是无法相信这样的结果,要知道,唆都的麾下足有八万大军,计划中是准备一直打穿整个淮东,与主力会师于建康城下的,可是就连一个小小的楚州城都没能越过他如何接受得了?

    更要紧要的是,唆都所部的覆没,将意味着整个河南行省无兵可守,眼下最大的一支就在这个徐州城中,一共才只有六千,万一李庭芝渡过淮水,他拿什么来挡住这支胜利之师?

    “说吧,什么条件,你们才肯放回唆都丞相,本官职权不重,无法应承的,只能上报都城,如果你愿意等,就在此地安歇,有了结果定会。。。。。。”即便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不信宋人会越过淮水,只当对方是来提什么交换条件的,可是话还没说完,就被人给打断了。

    “将军到此时还执迷不悟么?”男子无语地摆摆手:“想必你以为,贵军纵然败了,我军也伤亡不小,无法再行追击是么?”

    “你错了,淮水一战,光是解甲归降的汉军就超过了五万之多,此刻,李相所领江淮之兵逾二十万众,已经席卷江北,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降,某到此,是不想将军与这城中的五千守军,做玉石之焚。”

    “什么!”张懋再一次站起来,双手按在大案上,支撑着自己摇摇欲坠的身体。

    男子捋起袖子,看了看手腕上一个发亮的事物,满意地点点头:“实话同你说吧,李相大军已经越过了邳州,前锋直抵吕梁镇,骑军更是于一个时辰之前就拿下了留城镇。”

    张懋满脸的惊诧,吕梁镇就在徐州城的正面,而留城镇则是通往中书省山东辖境的要处,这两处一失,徐州就剩下了一个出路,循汴水而上,可达归德府的府治睢阳,不过对方接下来的话,立刻让他的眼前一黑。

    “此不过是其一,另一部张帅所领淮西之众十万余,自宿州间道而行,一举而破萧县县城,你的徐州城,已是吾等囊中之物矣。”

    “这不可能!”

    张懋不由得失声惊呼,如果萧县失守,的确就像对方所说的,他已经无路可逃了,可问题是这么大的动静,为什么自己连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男子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着他,就在张懋打算要派人去一探究竟时,一个军士跌跌撞撞地跑进了大堂,连礼都没有行,就这么站着向他回报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

    “千户,不好了,县城正面出现大股宋军,正源源不断地开过来。”

    “这等军情,为何不及时上报?”张懋的怒火正无处发泄,前来报信的军士便不幸成那个倒霉鬼。

    “蒙古骑军在两个时辰前就出了城,他们也不说去做什么,小的们如何敢问?”

    张懋的眼前一黑,事情很明显,这支蒙古骑军就是他的哨探,他们得到了消息,却不来知会一声,而是直接跑了,为什么,因为敌军势大,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

    “张将军,你还有最后的机会,是与城偕亡还是百尺杆头更进一步,阖城百姓、五千部属,全在将军一念之间。”

    直到这时,男子才拱拱手,说出了进城的真正目地。

    徐州城下,潮水般涌来的宋军大队已经将城池团团围住,当稍后一些赶到的李庭芝到来城下时,前来迎接他的,不光是自己麾下的那些将校,还有一个高大、精神抖擞的男子。

    “张督府,一路辛苦了。”虽然品级不如自己,不过对于他,李庭芝并没有摆什么执政相公的架子,远远地就下了马,两人隔着十多步远,都是相视而笑。

    张世杰的身上满是灰尘,从路程来算,他走得比李部要多出三分之一,可是几乎用了一样的时间,完美地完成了战前的布署,这声辛苦的确当得起。

    “紧赶慢赶,还是相公快人一步,世杰何敢言苦。”张世杰并不琚傲,做为武将,能让他心服的文臣不算多,眼前的这位就算得上一个,身居高位,身体力行,他心里只有佩服的。

    李庭芝明白,他是在说传音筒里的那个约定,不过很明显,对方是经历了战斗的,哪怕只是一个县城,而自己才是一路通畅,两者这么一对比,谁快谁慢就不言而喻了。

    计划出奇得顺利两人的心情都非常之好,徐州城是战是降,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了,双方加起来超过了十五万,摆在城下就是密密麻麻的一片红色,如此的军势,相信眼前的城池,决计撑不过一轮。

    因此李庭芝没打算同他讨论什么攻城事宜,而是说起了别的事:“适才探子传来消息,安东军、东西海州俱已送来降书,此城一下,张帅不知有何打算?”

    “张某但凭相公吩咐。”三地都是新近落入敌手的,里面的主官都不曾换过,他们能倒过去,自然也会叛回来,大势所趋,传檄而定都是应有之义,而李庭芝的话,却让他想得更深一层,之前的计划是三个月内拿下徐州,可是这才过了不到一个月就达成了,有一种顺利得让人不知所措的感觉。

    “元人的归德府,我等已经拿下了大部,只剩了一个睢阳,想必难逃雷霆之击,舍此之外,京师就在你我眼前,不知张帅可有意否?”

    张世杰被他的话惊得一愣,出兵之前还小心翼翼一付不情不愿模样的李相公,现在居然已经把眼光放到了元人所设河南行中书省的心脏地带。。。。。。汴梁,一时间都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李庭芝也不催促,视线在不远处的徐州城上停留了良久,直到大军中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张世杰反应过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城池的大门已经悄然打开。

    敌军降了。请:

第三章 星火() 
实际上,刘禹之所以将目标定在徐州,不光因为这里是唆都所的物资转运枢钮,最的是这里离着京东不过一步之遥,在大宋原本的区划中,徐州本就在京东西路的辖下,自留城镇沿南清河北上,便是元人所设的济宁府,可以说中书省的大门,已经敞开了。

    当然,对于李庭芝和张世杰而言,进军山东直捣大都,依然是无法想像的事,能够拿下汴梁恢复中原故地,已经是最大的极限了,原因很简单,后勤是主要的因素,其次就是人心,这一路进军虽然非常顺利,但那是由于河南本就空虚无比,要说百姓特别是乡绅们会心向大宋?只怕连他们自己都不会信。

    远的不说,端平元年的那次行动,宋人甚至收复了包括汴梁在内的三京,可最终的结果不仅没有守住一寸土地,反而将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近十万精锐,尽数丧失在了早已荒芜的中原大地上,如果不是当时还有孟珙余阶这样的宿将,四十年前大宋可能就已经不存在了。

    可那里毕竟是国都,在经过了四十多年的休养生息之后,河南再度成为元人最为的粮食产区,否则根本就支撑不起如此大的一场战事,之后应该怎么做,刘禹不是神仙,哪里能料到那么远,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帮助李张二人巩固徐州一线,那就是在京东掀起一场风暴。

    他相信,京东,这片比邻元人统治核心的广大地区,有如一只庞大巨兽的柔软腹部,无论是何种程度的打击,都将让它痛入骨髓。

    在中统年间的李璮之乱发生后,进一步加强对于这块变乱反复之地的统治,除了将原山东各路进一步细分之外,元人还在其之上专设了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经过十余年的高压统治,至少从表面上,抑制住了辖境内盗匪丛生的混乱局面,饶是如此,由于这里有着诸多的变乱因子,即使是举倾国之兵南下,元人也不敢丝毫放松对于这里的警惕,无论是益都济南都有着为数不少于万人的驻军,而且全都不是本地人。

    八百里沂蒙山,差不多就是中书省和河南省的分界线,这里山高林密,在后世是有名的革命老区,素有三十六峰七十二崮之称,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的覆灭之地孟良崮。

    七百多年前,这里同样是绿林好汉的聚集地,各路响马盗匪山贼数不胜数,无论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从宋变成金再到元,都拿他们没有多少办法,而到了乱世,就更是如此了。

    抱犊崮位于蒙山深处,如果没有熟识的山里人引路,想要找到都十分不容易,可是在德祐二年正月的某一天,原本寂静的山林突然间热闹了起来,一波又一波的人流不断地从山外被接进来,挤满了山腰间一个不大的寨子。

    寨门口,几个搭着布袄,身披夹衣,头上裹着包布的汉子,沿着弯弯曲曲的石阶小路,转了几圈之后,前面豁然开朗,一道严密无比的寨门突现眼前,此时寨门大开,门口站着几个人,为首的看上去颇有年纪,不过身子骨依然硬朗,寒冷时分,居然只穿了件单衣。

    “郑老爷子,怎得你老在此亲迎,某等哪里当得起。”几个汉子赶紧快步上前,争相同他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