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不放心,还私下里跟胡村里其他的村民那打听,大家都说胡氏十几年前确实去京城给人家做过乳娘”阿贵接着禀报着。
“我们俩明里暗里的留意那沧少爷,发现他一切饮食起居还有旁的,都远不如正常人般,应该是个货真价实的瞎子!”阿福想了想,又补充道:“他们跟胡氏一家辞别,明日要是日头出晴,就动身,胡氏还让她的两个儿子赶车去送一程!”
挥退了他们二人,锦曦往后靠着坐在那微微蹙眉,这么说来,沧云这趟来望海和长桥镇一带,果真是治病和探亲的?是自己多疑了吗?
当天夜里,便开始电闪雷鸣,大风卷着大雨,哗哗的下了一整夜。毕竟是瓦房,鱼势过猛屋里就开始漏雨,孙玉霞和锦曦找来几只盆,搁在床脚和衣裳柜子上,屋外稀里哗啦,屋内叮叮咚咚。
其他人的屋子也都好不到哪里去,用盆用桶,甚至连前面铺子里盛汤的敞口深瓦罐也给搬过来接漏了。
等到翌日天明,雨总算暂停了,县城大街小巷,那铺砌着石板的路面,被雨水冲刷的真是干净。可好多人家院子里的树,都给吹歪了。
孙大虎和阿贵几个,跟隔壁邻居那借来木梯子,爬上屋顶去,将崭新的毡毛垫在瓦片下面,然后将被风雨冲的挪了地儿的瓦片,一块块重新盖好。
这边才刚刚修整完屋顶,那边,天空又在开始堆黑云,风渐渐又起,一股新的暴风雨迫在眉睫。果然,吃晌午饭的时候,雨又开始哗啦啦的从天而泼了。
南方的梅雨季节,已经正式来临了,不出意外,将会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持续这样的天气。锦曦坐在半开的门后面,看着外面的雨幕沉思。
因为有孙玉霞的悉心照料,半个月后,锦曦不用扶着墙壁,都能下地走路了。虽然还是不能走的太快,但是,这个恢复的程度,已经让锦曦和孙玉霞他们很是满意了。
梁礼辉请来的那个老大夫过来给锦曦复诊,老大夫也说锦曦的骨头,已经算是恢复的相当的好了。他叮嘱锦曦百日内不要进行剧烈跑跳,并开了两副药再稳固一把。
这日夜里,铺子里打烊后,孙玉霞收拾完前面来到后院屋子里歇息。灯下,锦曦没有上床,正坐在床前的圆桌边,手里拿着一根毛笔,正在沙沙的写着什么。
一旁的桌上,摆着厚厚一摞账簿子,孙玉霞虽然不识字,但她认得那一摞账簿子,是锦曦从茗山阁带回来的。
而且,这半个多月里,锦曦每日养伤之余,少不得都会抽一两个时辰出来翻看那些账簿。
“曦儿,时候不早了,怎么还不上床歇着?写写画画的事情,留着白日里做,仔细伤了眼睛!”孙玉霞脱下鞋子,换了一双干净的,一边拍打着身上的灰尘,催锦曦道。
锦曦把最后一笔会计分录做好,并在相应的账目里,将那一笔记上,检查了一遍确定无误,这才合了账簿,起身朝着这边走来。
孙玉霞已经盘腿坐在了床中间,手里朝着一把大蒲扇正跟那驱赶帐子里的蚊子。锦曦在一侧的洗脸架上,用孙记带来的百合香胰子,细细的洗脸净手。拿起一旁的筷子高的小竹筒,从里面倒出一些液体在掌心,然后轻轻的,均匀的拍打在脸上,芦荟淡淡的清香顿时在小小的屋子里弥漫开来。
“唷,曦丫头,你每日早起晚睡的,洗脸抹手还真是一套套的。那芦荟水当真有效用么?闻着倒是怪香的。”孙玉霞一边驱赶蚊子一边打趣这边的锦曦。
第三百零八章 城隍庙后街事()
锦曦莞尔一笑,看着清水盆中自己白皙娇嫩的脸庞,道:“要是不能凑效,我把自个弄这么麻烦做什么?不过,这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儿,得慢慢来!”
“芦荟水是你前两月琢磨出来的吧?怎么不给推到孙记去卖钱呢?”孙玉霞问。
锦曦今年春天的时候,一有空闲就开始捣鼓这些水啊,香液什么的,都只留着自己试用,一直没有大规模的推到铺子里去售卖,跟往年捣鼓新货品就立马拿去卖钱的举动有些不一样!
锦曦神秘一笑,一边拍打着脸颊,帮助肌肤的吸收,边道:“我这趟在酝酿一个大计划,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到入秋以后,你就晓得我要做啥了。小姨,你就等着瞧好吧!”
“嗯,那我就睁大眼睛等着瞧你的好戏!诶,曦丫头,你爹娘那捎信来了,毛十八他们被逮住的事情,你爹娘他们在村子里也都听到了。你娘问你打算啥时候回去?”孙玉霞忽地想起这事,赶紧跟锦曦说了,省得回头睡一觉忙活起来,又给忘了。
毛十八等人落网,衙门口是要张贴告示的,长桥镇有人来县城看到了,肯定会回去说,一传十十传百,乡下百姓们就都晓得了。再者,梁礼辉那边铁定也会捎信回老梁家。
爹娘不管从哪一方面,都能听到毛十八落网的这个好消息。
“你爹娘是不晓得你扭伤脚的事儿,要不,早赶过来了!”孙玉霞道。
锦曦点头,这是一点不假。幸好那日梁礼辉和周氏过来探望,锦曦跟梁礼辉事先叮嘱了,千万别将她脚踝骨折的事情给爹娘那提。
“阿财的伤势恢复的差不多,我的脚也没有什么大碍了。坐马车回去也是成的。”锦曦思忖了下,道:“今日没有下雨,这样吧,我明日加把劲儿将那账簿的最后一点做完,后日去看望郭海的母亲,等大后日官道的路面被日头晒得稍微硬实些,不陷车轮子,就动身回去!”
三日后,天空一直放晴。锦曦起床后,梳洗的神清气爽。又吃了饱饱的早饭,然后在阿财阿旺他们的陪同下,跟孙玉宝一道坐上马车。去了郭海母子居住的地方。
望海县城布局,是以一条十字形的主街道的躯干,分东西南北四大片区。其中,在不同的片区中,又分布着其他的小格局的十字形街道。如人身上的奇经八脉,将偌大的望海县城连贯在一起,纵横交错。
南片区里面的一条小街道后面,有一条窄紧的长街,因为长街的尽头有一座城隍庙,所以这座街道又叫城隍庙街。
跟小北门这边的大型农贸集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城隍庙前面这一条长街两侧,遍布各种各样的小铺子。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耍的,以及一些古玩字画的仿制品,都汇聚在这条街。熙熙攘攘的长街上,还有些暗娼在这里拉客。
城隍庙门一侧有一个侧口,连接着里面延伸着的一条小胡同。胡同里面住着的。一半是县城土生土长,最底层最穷困潦倒的人。还有一半。是租给那些从下面来的做买卖的人,不管是何人,但凡将家安置在城隍庙后面的这条小巷子里,那都是到了走投无路,不想风餐露宿的穷人!
郭海母子,如今就居住在城隍庙后街。
据孙玉宝说,王老大夫家,已经于十日前跟郭海那结束了伴读的关系,原因是因为王家的小少爷觉着郭海是个羁绊,是个约束。
王老大夫无奈和惭愧之余,额外贴补了郭海一两银子。郭海母子七日前,刚刚辞掉了原先租住的,北面学堂附近的屋子,搬到了城隍庙后街。
锦曦坐在马车上,马车在行人如织的城隍庙街上缓缓行驶着,锦曦听到车窗两侧传进来的杂乱的声响,微微挑起帘子的一角朝外面的街道上瞟去。
世上熙熙为利来,人间攘攘因利往,区区一条城隍庙长街,却是一副真实人间百态的缩影。
“曦儿,就在这里下车吧,再往前面巷子实在窄紧,马车进不去!”孙玉宝的声音隔着车帘子传进来,马车也随即缓缓停靠下来。
锦曦在孙玉宝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四下扫过一眼,看见前面果真矗立着一座红瓦黄墙的庙宇,朱门上红漆早已剥落殆尽,两侧的石墩上,都被小摊贩给占住了。看见锦曦从马车上下来,那边一个卖猫狗兔子的小摊贩主开始朝这边卖力的吆喝。
锦曦收回目光,在孙玉宝的引领下进了后巷。七弯八拐了一番后,前面传来妇人骂街的声音。随即,前面巷子壁开着的两扇门口,一高一矮两个妇人正站在自家门口朝着对方叉腰对骂。
因为脚不能疾步,锦曦稍稍加速步伐从中间穿过,虽然不想听,但妇人们口中吐出的那些污言秽语还是免不了钻进耳中。虽然吵架的起因不明,但是两个妇人的彪悍泼辣程度,都是让人叹为观止。与其说是骂街,倒不如说是互相揭露对方夫妻生活的不和谐,以此来达到打击对手的目的。
孙玉宝的一张俊脸都红了,阿财他们几个年轻人,也都一个垂着头逃也似的穿过那一段。锦曦暗暗蹙眉,郭海指不定是走投无路了,不然一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怎么也不会搬到这样的地方,跟这样的一群妇人为邻的!
“曦儿,快到了!就在前面那一家,上回我来过一趟!”孙玉宝指着前面三丈远,一扇破旧木门对锦曦道。
锦曦点点头,朝身后的阿财看了眼,阿财的手里拎着一只包袱卷,还有一摞吃食。阿旺的肩上则扛着一袋子米,一袋子卖芯粉。
孙玉宝上前去准备拍门,门突然就从里面开了,一个嘴角长着一颗大肉瘤,涂脂抹粉,头戴大红的中老年妇人,从里面被推搡了出来,随即木门啪一声从里面摔上。
阿财扶住锦曦,将她往边上轻轻一带,那个做媒婆打扮的中老年妇人踉跄了两下,就被里面的人推搡的一屁股坐在地上。
“哼,牛气个啥?认得两个字会写封家信就翘尾巴了?还不是穷的揭不开锅,跟老娘这装清高,也不撒泡尿自个照照,我呸!”做媒婆打扮的人从地上爬起来,朝郭海家的木门上啐了一口,揉着簸箩大的屁股骂骂咧咧的走了。
锦曦眉眼皱的更深了几分,孙玉宝摇了摇头,上前去轻轻叩门,正准备自报家门,门口面传来郭大妈激愤且带着哭腔的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