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月末,温度仍是不高,叶家村的渔船却陆陆续续开始出海。叶明泽自然也不例外,他现在急缺银子,正愁着呢。
四月初,田地开始化冻。叶明泽家后院的十二亩地,由下人花了几天工夫松了一遍土。叶明泽留出一大块地育苗。谁知过了好几天,都没有出苗的迹象。
询问父亲后,最后得出结论,可能是温度不够。叶明泽也没什么好的法子,只能在上面铺一层稻草意思意思。谁想没过几天还真就出苗了。不出苗的情况整个叶家村比比皆是,叶明泽也没让叶父瞒着。等村民知道后,都按此方法办,家家都顺利完成育苗。
苗是育出来了,可是土壤温度不够,还没法大范围移栽。每家的稻草秸秆不够铺满所有的田地,家家户户只能选择部分田地种上。其他的得等温度再高点,才能移苗。
温度这么低,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村里的老人看着只能唉声叹气。
到四月底时,有部分粮食再不种就得错过农时,叶家村人不得不开始尝试移栽,结果有不少都没能成活。育苗多的还好说,继续补上就是。那些育苗少的,可不得抓瞎?
缺口那么大,不补种不行,只得重新育苗。就算种晚了收获少点,那也比空着完全没有收益强吧!
叶明泽当初育苗的时候就考虑到有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每种都栽了不少,倒不用担心这些,没成活的都顺利补上了苗。
很快,叶明泽家的七间正房就起好了,一色的青砖瓦房,地面也铺上了青砖。乔迁宴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地搬进新房。
叶明泽外祖父母留下来住了几天,姥娘家人都由衷地为他们一家子高兴。建房子的时候,两个舅舅过来帮忙,被叶明泽劝了回去。他都是花钱请的工匠,自家人都没动手,怎好意思让舅舅上去干活。
“大丫头,还是你有福气啊!”姥娘想起自己的小女儿就头疼。那家子人那么待她,她还喜欢的跟个什么似的。没事就上娘家来哭诉,顺便搜刮点东西回婆家。这么些年下来,她都烦了,更何况家里其他人,“明泽是个好的,有他在,我是不用再为你操心了!”
“娘,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小妹,你就随她去吧。她那性子不改,到哪都过不如意。”叶母对这个小妹早已经死心,“别管小妹了,娘,你不正也享明泽的福吗?”
姥娘一听也笑开了眉。从去年秋天开始,大女儿家的各时节礼都很丰厚,海货更是不断顿的吃。她家离叶家村有六七里地,并不靠海,原先想要吃点海鱼,还得上镇子县城花钱买。现在光外孙子送的都吃不完,还能余出一些送人。
“娘,家里有再买粮食吗?”叶明泽姥娘家家境和原先的叶家差不多,粮食不缺,却也多不到哪去,银子倒是有一些。
“有呢,我有让你大弟买。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五六千斤。”姥娘家人口没有叶家多,家里只两个舅舅,全家人加一起也只十几口人。
“娘,你看今年景况,苗都长不起来,还不知道以后会怎样。有闲钱就买粮食吧。”
“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又涨了,现在买不划算啊。”
“娘,您看着办吧。指不定今年就丰收了。”叶母只说了自己的看法,便没有再劝。这种还没影的事,她也只是往最坏的方向想,谁知道以后会如何。
第20章 开垦荒地()
三月份开春后,每次出海所得,叶明泽没有按照原先那样分配。粮食继续买,只是减小了比例。买的都是粗粮,容易保存的玉米之类占了大多数。
到五月初,两个月来,出海捕鱼一共获利一百两。除去买五千斤粗粮花了十六两银子,还剩八十四两。加上原先起房子剩下的二十几两,刨除花销,叶明泽手头还有一百两银子。
他打算再去寻摸些哨兵向导。阳山县人市比上次来时还要热闹。一个冬天后,熬不下去的人家越发多了。人多了,价格自然有所下降。上回一个壮劳力要价六七两,这回只要四五两。年轻妇人只要三四两,小孩子更是便宜,多数都作为搭头出售。
这次叶明泽没有拜托中人帮忙找力气大的,在蒋敬之的精神力加持下,他凭借被放大的感官已经能辨别出同类。他从辨认出的人中挑出五个给他感觉比较强烈又负累最少的,蒋敬之也同样处理,选了七个精神力较强的向导。这批人单身的占了一半,其他的只有一家是三口人,另外的都是两个人。
这次一共十九人,哨兵五人,向导七人,共花了七十两银子。这么下来,叶明泽口袋里又只剩下三十两,银子真不经花。
这批人,叶明泽打算先让他们去开荒地。村北靠近后山那边还有不少荒地。荒地三年内不用交税,不过对于叶明泽来说这点有没有都一样。他开荒地的主要目的是省钱。开荒不需要钱,只需要在三年内上地契即可。他完全可以到第三年再办理契约。荒地费用是一两银子一亩,比良田便宜多了。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将这批人安置在蒋宅,宅子顿时人满为患。先这么凑合着,等过段时间,他再起一进院子来分流人群。
自从这天起,叶明泽强制要求叶家所有人都开始锻炼,包括父母弟妹和蒋敬之,一个都没有放过。那些哨兵向导则成为重点关注对象。
出海人员也做了变动。每次出海只带一个哨兵,并搭配一个向导。向导都归蒋敬之管,先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等他们适应后,开始实际运用,发现效果并没有叶明泽预期中的那么好。想想那些小说中最厉害的都是已结合的哨兵向导,他就明白了。他和蒋敬之算是已结合状态,因此达到了一加一远大于二的效果。不过效果虽没想象中那么好,也还是有效果的不是?
这些哨兵向导虽选的都是当时人市中能力最强的,但仍有强弱之分。叶明泽感觉自己和蒋敬之两人比这些人都强。这也算是幸事。经过仔细观察,自己家和大伯一家所有人身体都发生了变化。只是就他们夫妻和大堂兄能力最强,其他人变化程度参差不齐,但幅度都很小。神经大条点的完全感觉不出来。
叶明泽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叶家村人的身体情况,发现真的是所有人都有异变。力气之类明显变大的除了他们三个,还发现两个人,陆成和叶明轩。
剩下的十个哨兵和十个向导都一一搭配,被安排进行开荒。凡是哨兵向导组合,都是任由他们自己选择的,比起由叶明泽强制搭配,这样自由组合至少矛盾会小很多,自然效率就高。
这些哨兵感官和体质至少增强了一半,再加上向导的加持,能力再增幅一半之后,力量之类是常人的二倍还多,那开地的效率简直杠杠的。可惜向导精神力还不够强,每次加持持续时间都比较短,之后就要休息不少时间,才能进行下一次的加持。当然,向导是边干活边为哨兵增幅。
叶明泽做过试验,一个向导精神力覆盖一个哨兵还是十个哨兵,他消耗的精神力是相同的,增幅总量也一样,加持十个人,每个人能得到该向导的十分之一精神力增幅,体质提升幅度都是相同的。当然因每个哨兵体质不同,带来的提升量自然不同。
现在这些向导还做不到不均等加持。每次精神力发散出去,精神力辐射范围内的密度都是相同的。以后可以往这方面锻炼试试。
如此效率之下,十几天下来,一共开垦荒地一百多亩。五月份,多数人家已经忙完春播。叶家只有一头牛,还是四家人一起用。叶明泽果断租用村里其他人家的牛。每开垦出一亩荒地,就用牛深耕一次,其他普通仆役随后栽上种苗。
这些秧苗是之后又培育出来的。这批种子经过简单消毒处理,长虫子的几率应当能降低一些。荒地比较贫瘠,他家没有那么多肥料。叶明泽就派人进山拉腐殖土,每亩田铺上薄薄一层。想来产量不至于太低。
十对哨兵向导,一天能开垦荒地约莫十亩。工作六天,休息一天,一个月下来就能开出二百五十亩左右。按叶明泽想法中的一千人上限算,至少需要两千亩地才能养活。从村北到后山这片荒地正好差不多这个数。二十人不间断的开垦,差不多需要八个月才能完成。
六月中旬前一共开垦出来三百五十多亩荒地,都种的是粮食。五月中旬后种的都是土豆红薯花生之类果实长在地下的,以防成熟的晚,被霜压死。
六月中旬后开垦的田地,只能撒些萝卜白菜之类抗寒能力比较强的蔬菜种子。
今年阳山县没有出现旱情,雨水充足,只是气温较低。去年这个时候气温比往年要高好几度,今年则正好相反,导致粮食长势缓慢。
进入七月后,南方一州发生洪涝灾害,人死伤数量倒不大。只是金灿灿的粮食倒伏一地,被水浸泡几天后都开始发霉发芽。这一季粮食几乎绝收。亏得南方种个两季完全没问题,再暖和些的地方,甚至可以种三季作物。
灾区农户收拾起悲伤的心情,赶忙种上新一季的粮食。
紧接着又传来西北部闹旱灾,连人喝的水都紧张,庄稼自然更顾不上。逃难人群开始慢慢出现。
受灾当地官府正忙着赈灾,没想到帝都又遭遇地震。此次地震震源离帝都很近,震级有七八级。帝都灾情相当严重,不少民房倒塌,震死震伤无数。
帝都那是什么地方?里面随便一抓,就可能抓出一个贵人。这次地震,光皇室子弟都死了好几个,更不用说大臣。皇帝倒是侥幸没死,只是活着也没比死了好多少。皇室子弟需要安抚,死去的妃子需要发丧,受灾的臣民需要救治,忙得那是焦头烂额,恨不得也随了他们而去。
这代的皇上还算勤政有为,只是他比较倒霉,碰上这么个世道。在他和剩余还活着的大臣们通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