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次出发,叶明泽都会派出一小队三级哨兵向导。这段时间,叶明泽将所有哨兵向导进行了分队。一小队由十对哨兵向导组成,一个中队下辖五个小队,五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叶家最先买了一百对三级哨兵向导,余下的近三百名仆役中,又觉醒了差不多一百五十个,再加上上一次从姥爷家逮回来的那近三十个,一共有哨兵向导近四百人,全凑在一起还组不成一个大队。
现在气温很高,当晚捕到的海鲜,量小还能拉到阳山县城去卖,量多了就卖不完。叶明泽不得不把可能卖不出去的,都预先制成各种海鲜干。等到大集时再销给外地鱼商,能销多少销多少。
现在鱼市都是十天一个大集,大集上外地商人比较多,大部分渔获都要在大集上出售。如今这世道,除了势力特别强的,一般的商人单打独斗风险太大。外地货商都自发组成商队,一两个月跑一趟。每一个商队到达,都能引起阳山县民户的围观。商队没个几十辆马车,几百个人,轻易都不敢上路。成本如此之大,货物拉回去后,价格自然疯涨。
你说都缺衣少食了,怎么还有人消费高价食材?只要人还能存活,总有部分人排在金字塔顶端,底层人士衣衫褴褛,他们照样能锦衣玉食。这个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当然这些商队买的多数都是一级以上的食材,零级食材采买的并不多。叶家贩卖的恰恰多数都是零级鱼类。他们带出来的少数一级以上的海鲜,都是用来换取相应等级肉类的。
出海捕鱼的危险性相比进山打猎要小许多。叶家村的渔民都是在海岸线附近捕鱼,即使碰到海上灾难性天气,只要不是当场卷进海里溺水而亡,他们随便搭块木板,都能熬很长时间,获救的机会很大。
进山就要看运气,运气不好,随便被有毒的东西一蛰,就可能当场丧命。没有一定的底气,大多数人家宁可就着咸菜窝头,也不愿进山碰运气。
后山附近,每隔几天就会被叶家和村民们扫荡一遍。打到的猎物一分摊,每家根据出力多少,能拿到的并不多。
叶明泽和叶家村其他村民达成了协议,他们每次进山或去镇县卖自家货物时,叶明泽可以雇佣给他们一小队三级哨兵向导,每次都要付一部分费用。因着都是一个村子里的人,他收取的费用并不高。
这么一来,有些人家自然有意见。当出发的队伍中不满意的人超过半数时,自然不会同意雇佣护卫。叶明泽才不会舔着脸派人保护他们,他主动提出雇佣护卫给他们,已经是看在同村人的面子上,不想他们遭劫。他们平安回来,那是他们运气好,囫囵着回来,也怪不到他身上。
现在银子的购买力在逐渐下降。买卖双方交易,以物易物的占了小半数。交易回归原始,各种主粮成了一般等价物。
每逢大集,叶明泽一般都会带着蒋敬之,亲自带队进城卖海货。外地货商采买的都是各种海鲜干货,当日捕捞的海鲜都是本地人消化。几个大集下来,叶家已有了几个固定的客户,他们能吃下约半数的货物。
第39章 海底世界()
大集上摆摊子的人还是不少的。叶明泽让人带了一部分海鱼干,看中什么,能用银子购买的就用银子交易,不成的话,看看卖方是否收鱼干;再不成;只能先放弃;等换到卖主需要的东西再过来跟他交易。
西市还是老样子,摆摊的多数都是赶集的农户。烤鱿鱼摊子早在去年就遍布整个阳山县城,真正成了糊口的小买卖。光这个生意,就养活了不少县城民户。
打眼望去;光西市就出现了好几个烤鱿鱼摊。他们还举一反三,不少小型鱼类、虾蟹海贝都上了烤架。叶明泽不觉莞而。
叶明泽换取的主要都是粮食;其次是布匹草药。至于武器之类,没有内部渠道;根本买不到。铁匠铺如今都依附在各个势力下;除了农具厨具之类还能买到;正规武器是不对外售卖的。
叶明泽通过叶则全的搭桥铺路;每个月能从他所在的势力买到一部分铁。数量不多,只能选择部分人优先装备。
西市上卖粮食的并不多。现在大家都缺粮,自家吃都嫌不够,哪敢往外卖?别看阳山县城一片繁荣的景象,它下辖的村子,没有积蓄的农户这两年早就被掏干了口袋,再遭遇今年的旱灾,多数人家都只能吃野菜窝头,还是野菜占大头,主粮放的很少。
现在正需要大量劳力挑水浇田,这些人家只能先紧着壮劳力吃饱,其他人则吃个半饥不饱,维持住生命迹象即可。
像叶家村这样的渔村,日子还好过一些,别的没有,海货不缺啊。以前渔民捕到鱼基本都是卖了换钱,自己吃的很少。现在,海货能换取一部分粮食,卖不掉的就自己吃,也不用担心没银子用。
这种天灾年间,人情往来基本都省了。除去被各种势力接管的村子,剩下的都不用交税。油盐酱醋也能用海货换到,不愿意收的,大不了多给一点海货。有便宜可占,总归有人愿意换的。
这趟出来,叶明泽带的海鲜干货有点多,到集市结束时,也没能把货物都卖出去。他也不着急,卖不出去,可以留着自家吃。
早上,叶明泽他们是踏着月色进的城。现在回家,就着下山的太阳余光,只见车道两边,靠近阳山县城,河流没断流的地方,遍地都是绿色。离阳山县城越远,绿色就越稀疏。偶尔几片稀疏之间,夹杂着一小片浓密的绿色,这肯定是周围有水源,劳力也不缺。只不过这样的毕竟是少数。
看着这些,叶明泽神情凝重。等到今年收获的粮食吃完后,阳山县范围内,将会出现不少饥民。能撑到现在,已经算是阳山县民户的运气好。大兴朝不少地方去年就乱了。
对比起他们,叶明泽觉得自己应该庆幸。他能在阳山县附近州县,买下一百对三级哨兵向导,真是侥天之幸。按三百比一的比例,要六万人才能出两百个。他去过的人市,加起来总人数是肯定没这么多的,但他还是找到了两百个,估计那段时间,他的幸运值肯定爆表。
当初买下这批哨兵向导时,几乎花光了叶明泽所有的银子,搞得他前期银子非常紧巴。好在中间一直没出岔子,到了现在再看,这批人买的真是物超所值。
正因为有了这二百个人,叶家才能如此安稳,五百多人几乎没怎么感受到天灾*的致命威胁。想想当时他要是没有逛着逛着,就逛进了人市,他估计也想不起来买人这茬子。到时叶家村就五个三级哨兵向导,稍微来个大点的势力,就能把他们全灭了。一想到这种情形,他就感觉到后怕。
叶家的盐都是叶明泽和蒋敬之两人偷偷晒的,每次大集他们亲自去阳山县城,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去买盐。当然这只是他们打的幌子,买盐时他们都不假人手,去铺子那晃荡一圈,回来后,私晒的盐就能光明正大地拿出来用。
晒盐的地方不在叶家村哨兵的最大五感范围内,暂时还是很安全隐蔽的。虽然如此,叶明泽和蒋敬之两人还是避人耳目,每次出发都撑起屏障,不给有心人留一点蛛丝马迹。
夏天,多数鱼类都要制成干货,其中不少都被晒成咸鱼干,用盐量自然不小。能放开了用盐的也就叶明泽家,叶家村其他人家都要算计着用,连懂地主家也只是主子能敞开了用,下人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天地没发生异变之前,董家的田地都是佃出去的。等到所有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之后,原先的佃户都去开荒地去了。懂家的田地没人种,家主不得不买了不少劳力来种田。
当初叶家村人没转过弯来,后来看到来投奔叶家村的民户,都分了荒地自己开垦。有那机灵的,想到自家也没几亩田,多数都是佃的董家的田地。看到外村人拥有的田地都比自家多,他不乐意了,发动自家人也参与到其中。反正现在大家力气都见涨,哨兵更是厉害,开荒的辛苦程度大大降低,垦荒比原先简单的多,佃田终归不如自己拥有。
有了带头的,其他田地少的甚或根本就没有的,也纷纷加入。这么一来,董家的田地自然再没人租种。
有了叶家村人的参与,靠近后山的荒地被瓜分了许多。再有人进叶家村,能不能分到后山附近的荒地,就要看他们的运气了。
由于早晚都要浇水,不少人白天又需要在屋里干活。叶家村人多数都养成了一天睡两觉的习惯,白天睡半天,晚上再补个“午觉”。
这天,叶明泽带着蒋敬之和叶明溪叶明江,选了个多数人都在田地忙碌的清晨,打算试着潜水。
蒋敬之在岸上给叶明泽撑起屏障并为他增幅能力,叶明溪叶明江则在边上护卫。
叶明泽并不知道以他的能力,在有了蒋敬之加持后能闭气多长时间。他索性把自己整个人泡进海里。被海水淹没的一瞬间,他真正感受了一把什么才叫真正的没顶之灾。以前他也下过海,但和这慢慢走近海里的感觉完全不同。
尝试之后,他发现闭气十几分钟没有问题。叶明泽出水休息片刻后,就毅然走进海里。他沿着海底一直往前走,就着清晨的光亮,海底缤纷的世界呈现在他的眼前。
叶明泽在电视中见过海底世界,也下过海,却没有亲自潜水体验过。亲眼见到的那种感觉和从电视看到的感觉完全不同。海底瑰丽的世界徐徐在他眼前展开,那是何等的震撼。很多他叫不上名字的海洋底栖生物从他身边划过,只给他留下惊鸿一瞥的身影。
因第一次潜水,为了保险起见,叶明泽只下到十几米深。这里离沙滩有段距离,海底扇贝很多。叶明泽一直站在虎鲸身上,并没有直接和海底接触。他居高临下的看着附近的海底,找寻着有价值的东西。
这附近的扇贝多是小型品种,其间点缀着一些大个的蚌壳,叶明泽也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