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蚌壳只有一个蚌肉是二级的,其他多数都是零级一级,三级的一个也没有。其他扇贝个头小,数量没有一千,也有几百。自然什么样等级的都能找到。三级的只有那么几个,还不够塞一个人的牙缝,干脆晒成干放起来。
这次没有带海水回来,海贝在淡水中活不了太久。
叶明泽:“海贝不多,趁着新鲜,赶紧吃了,省的这么点子东西,还要费心晒制。”
“成了,你们忙去吧,我让厨娘处理就是。”江氏从珍珠带给她的惊喜中回过神来,随即打发走几个儿子,剩下的事有她们娘仨负责就行。
叶家村一直没人潜海,也就没人发掘海底这一宝库。其他好些渔村早就有人察觉,先行者算是赚了一笔。等发现的人多了,珍珠这类海洋产品打了不少折扣。再加上现在世道不好,金银古董之类贬值厉害,珍珠也一样受到了冲击。这么一来,珍珠的价格又降了一截。不过再怎么低,总归也比一般东西要贵。
此后,叶明泽让人做了几件安全衣,都是三级兽皮制成,很牢固。潜海人员下海时,衣服后背绑着绳索。若发生什么意外,船上的人可以拽着绳子主动拉他们上来。这也算是一道保险吧,聊胜于无。
现在都是晚上出海捕鱼,清晨就返回。对捕鱼队来说基本不会有机会潜水,算是有备无患。
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倒是那些轮休的人,他们可以在沙滩附近潜海。叶明泽知道了,叶家村自然也会获知。这几天,海滩附近很是热闹。
有能力下海的村民们提前浇好水,趁天光微亮时纷纷下潜。各种以前很难获得的海产品都陆续上了饭桌。
有了额外的收获,叶家村人都喜笑颜开,平日劳作也更加干劲十足。
这日晚上,叶明泽收到叶则全托自家人捎给他的一封信。信件内容很简单,大致说了已确定朝廷没有余力再管其他地方,现在各个州县都是各自为政。阳山县没有外来势力,还算安生。最不得意的是那些附近驻扎着军队的地方官员。他们所辖的州县都已被守军接管,手中权利所剩无几。
阳山县城的势力只能顾及周边地区,像叶家村这样偏远的地方是管不到,也不会管的。至此,叶家村算是真正独立,再不用交税,不用被征徭役和征兵。同样,没了这些负累,自然受灾了没人会为他们赈灾,出事了也没人会管他们。从此,好坏自负。
叶明泽把信递给蒋敬之,示意他看看。他岳家所在地是有守军的,只要边境城池不被他国攻破,他们在边军的所辖范围内,遇险的几率不大,只是日子会更加艰难。
蒋敬之看后着实放心不少。冬歇后各地都乱的很,随后又赶上叶家村大搞建设,紧接着就是春播。本以为农忙后能闲下来,想着是不是能把他爹娘接来。谁知,想法刚成型,又遇到干旱和晒人的阳光,叶家再分不出大量人手。他也就死了心,把到口的打算给咽了回去。如今得了这个消息,暂时安下了悬着的心。
看完手中的信,蒋敬之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暖意。叶明泽虽没谈起过这档子事,但他用行动向蒋敬之表明,他有把岳家的事搁在心上。正因为心里有他,叶明泽才会把岳家的事当一回事,不是吗?
叶明泽轻拍蒋敬之的手背,一切尽在不言中。
叶家村是个渔村,村里小半哨兵向导的精神体都是各种海洋生物。这些精神体对于出海帮助很大,但在地面上就有点逊色。兽类善于在山林平地间迅速行走,鸟类则在空气中的视野更大。三种类型精神体都各有各的长处。
总的来说,人类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地面上,另两种会更占优势。叶明泽已经从虎鲸身上获得了足够的好处,对于它这么点小小的瑕疵,压根没放在心上。
哨兵向导的精神体多数都是兽类,鸟类和鱼类占的比例不高。只有靠海和高山地区这两种精神体出现的比例才会大幅度增加。
蒋敬之是帝都人,照理他的精神体是海兽的可能性并不大,可事实却是如此。也不知道他和叶明泽是否真有缘分,才会千里迢迢赶过来相聚在一起。
就着傍晚的余光,望着田地里一片绿色,叶明泽不得不庆幸,植物比人类顽强的多。人类不能暴露在烈日下,植物除了缺水打蔫,竟然没有被晒伤的迹象。是现在的阳光辐射还不够厉害,还是它们能完全免疫?真希望是后者。
一想到这种可能,叶明泽再也坐不住。山林里扎根不深的茅草之类,小半已经枯萎死亡,树木由于扎根很深,很少有因缺水枯死的。如果植物不能完全免疫阳光的辐射,要是阳光再厉害点,超过了植物的承受范围,那么植物大面积被晒伤晒死将指日可待。以后大家也就不用再忙活浇水的事情。
山林草木大量死亡,紧接着就轮到草食兽类,再然后是肉食野兽。食肉动物找不到食物,冲出山林是早晚的事,那对人类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想想这种可能,叶明泽就不寒而栗。一定得预防这种情况发生。
植物被晒伤,他不知道要怎么救,一旦如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大面积死亡。叶明泽唯一能做的就是预先提防,提前应对。
叶明泽照例把想法告诉亲朋好友。这种没影的事,多数人都不信。叶明泽没管他们,自行准备各种材料。此后,草苫、油布、毛毡大量出现在叶家。
自此,叶家人更忙了,除了忙活除草浇水之外,他们又多一项工作,那就是每隔几米在田地里打细木桩,桩子差不多两米二十高,离细木桩顶部十几公分处,再用一样粗细的细木棍将它们两两相连。顶部则是每隔几十公分就架一根细木条。他们一边搭框架,一边做草苫。近两千亩全部都要这么做,真是个浩大的工程。
别的人家叶明泽可以不管,他大伯和姥爷两家,他是强制性要求他们也这么做,大不了费点力做无用功而已。油布和毛毡都是要花钱买的,两家人舍不得,都采用不花钱的稻草秸秆做草苫,不够数的就上山打茅草。
叶家村还是老样子,跟着做的人家不少,只是都跟他大伯和姥爷两家不花一文钱的做法一样。那些没有跟着叶家一起补苗的,这次多数也没搭理他。这些人家看着忙碌的叶家村人,就像是在看一出精彩的大戏,每天空闲时就拿这事当个笑话讲。
最好没像叶明泽想的那样,否则,有他们哭的时候。
叶明泽大姑家处理起来有点麻烦,单他们一家这么做不止没好处,反而还会祸害他们。叶明泽给他大姑想了个方法,尽量说服其他人家跟着一起干,不花钱,也就下点劳力。如果愿意一起这么干的人家多,那就这么做,反之,干脆就放着不管。只有一家子好过,还不如大家都不好过,这样日子还安生一点。人心难测,最怕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曹知县收到叶则全的消息后,眉头紧皱,整张脸都绷着,好半响,才拿定主意。曹知县老家不在这里,乱起之后,仅靠他一家人和他的一些心腹,就掌握了阳山县城最大的势力,能耐不可谓不大。他是个明白人,这种事只能防患于未然,等它发生时再挽救就来不及了。
可惜阳山县城离最近的山都有好几里,弄木料有些麻烦。只能多派些人去砍,能搭多少是多少。
曹知县清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便把消息提供给阳山县周边势力。不少势力都开始搭起遮阳棚,覆盖面积有大有小,端看他们相信的程度。
叶明泽也不确定当他猜测对时,这个遮阳棚是不是有用。不要挡住了能晒伤植物的阳光,又把庄稼给捂死了。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叶明泽对此毫无办法,先这么准备着,到时候再说。
不管怎样,日子还得照常过。接下来的日子,叶明泽每天派人全副武装地去田地边查看,一旦发现有庄稼死亡,就仔细辨别。缺水而死和被阳光晒伤而亡,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
其实以现在干旱的程度,这些一级以上的庄稼枯死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旦有植株出现异常,很大可能是被晒伤。
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叶明泽能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只能看老天爷给不给脸。
老天爷果然没打算给脸,七月下旬,阳山县温度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三十七度。温度高就算了,这点温度南方的夏天并不少见,晒到人身上只是容易令人出汗中暑,并没有其他问题。
今年的阳光真是邪门,伴随着高温的是随之附带的辐射。这跟核辐射之类不同,并不会有辐射污染。它没有其他作用,就是能晒伤表皮。前段时间是晒伤人类和动物的皮肤,现在终于轮到植物了。
当庄稼出现被晒伤的苗头时,有所准备的人家都开始搭遮阳棚顶。没有准备的现在只能干瞪眼。有那不死心的匆忙开搭,指着能多少留点庄稼。
第一次搭遮阳棚顶时比较费时费力,以后就不用每次都全部揭顶。透气透光时轮流揭开棚顶就是。
庄稼光照不够也是长不好的,叶家村人只好在阳光不会晒伤作物的时候揭开棚顶,早晨傍晚让它们见两次光,也算是尽一尽心。
叶明泽看这样不是办法,劳动强度太大。他观察了下,最终决定每隔一段距离清出一小片地方,上面的作物就移栽到其他地方,挤一挤还是能解决这些多出来的庄稼。这些地方上空就不盖棚顶,阳光直射进来。附近的作物能稍微照射一些阳光,既方便人白天干活,又省下不少劳力。人是会累的,一天两天这么干没问题,时间长了,疲劳会积累,对身体没有好处。
第40章 秋收减产()
人是根本;即使是下仆;也不能使命压榨。只有真心对真心,利益团体才更牢固。现在这个世道;像上一世那样自扫门前雪基本很难存活;村子已经算是最小的行动单位。真正说起来,村子终归太小,以后被吞并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