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无冕之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次是收入分配机制要改革,打破过去大锅饭的收入分配模式,建立按劳分配按绩效分配的新机制。

    第三是市场化的广告运营模式要改革。从坐在家里等广告,变成出门拉广告。这几乎是本质的变化。

    第四是新闻稿件的质量要提升。新时代,纸媒存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说白了还是内容。没有内容,就吸引不来读者,没有读者订阅,报纸怎么生存?

    蒋琬笑了笑,望着赵国庆轻轻道:“赵社长,报社改革事关重大,是一个系统命题,我看是不是这样,光靠我们几个领导坐在会议室里拍脑袋是不成的,是不是把几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喊过来,听听他们的意见?”

    赵国庆点点头:“老田,你去通知采编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过来,还有人事部门和行政部门,列席本次的党委会。蒋总,我看我们这次的党委会干脆就开成党委扩大会吧,党办过后形成一个党委扩大会的会议纪要,先确定一下改革的思路,过后再拿一个具体的改革方案来上党委会讨论。讨论通过,我们再给市里上报。”

    编办主任田慧泽赶紧去通知。

    郭阳走进会议室,发现不少部门负责人都列席会议,也不吃惊。他心中有数,这次党委会必然是涉及报社体制改革的重大命题,开成党委扩大会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座的党委成员和部门负责人热切讨论起来,围绕着报社改革,郭阳一直保持着异样的沉默。在他看来,改革是必须的,但具体到怎么改革,其实还是顶层设计,让部门参与进来讨论,完全没有必要。

    另外,报社毕竟是一个特殊的体制单位,不是单纯的企业,一些所谓改革思路的落实至少在政策上体制上拥有很大的障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无法突破。

    所以,郭阳以为,所谓晨报现在要做的改革,无非就是创收和提高发行量。只要能创收,员工的收入就会提高,只要员工的工资奖金有保障,工作就会有积极性,人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而只要解决了人的问题,就基本上解决了效率低下和吃大锅饭的问题,报社也就随之而来产生了活力。

    至于不少人大胆建议,直接进行改制,改成像今日商报一样的企业体制进行运营,郭阳觉得完全是无稽之谈。北方晨报虽然不是市委机关报,但主管部门还是市委宣传部,实际上跟党报没有半点区别。

    当时的市委决策,从日报社分离了一部分资源和人员,与团市委主管的青年报一起联合创办了晨报。至今,晨报的体制与日报一般无二,都是在编的事业单位。

    当然,这种体制日后肯定还是会改变。但现在却不行。

    蒋琬目光投向沉默着的郭阳,突然摆摆手笑道:“小郭主任,你怎么不说话?今天党委会召集大家一起来参加,就是要听听你们的意见和建议,事关咱们报社改革,我们必须要群策群力哟!”

    赵国庆也在一旁笑了:“对,小郭,谈谈你的意见和建议,别光在当闷葫芦!”

    郭阳本来不想说话,但被点了将,又不能继续保持沉默了。他想了想,微微一笑道:“各位领导,个人认为,我们报社要增强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内容!是新兴的舆论载体!”

    “单纯靠体制改革提高发行量,暂时来说,不太现实。说实话,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随着今日商报的运营,随着几家省级媒体在本市的扩发市场,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我们今后的发行量必然是要下降的,读者还是那些人,但报纸多了,选择性强了,人家定了商报就不会定晨报,这是客观现实,谁也不能回避。”

    郭阳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

    尽管是实话,但听起来却让大家都有点不太舒服。

    孙亮皱眉道:“小郭,是让你提改革建议和意见,不是让你泼冷水!”

    蒋琬也柳眉一挑:“好了,小郭,你说点建设性的意见,至于对我们未来要面对的市场现实和严峻形势,领导们都有充分的认识和考虑!”

    郭阳心里暗暗冷笑,心道连这点现实你们都无法接受,不能彻底放低身段,还谈什么改革?这不是扯淡的嘛!

    赵国庆凝声道:“小郭,你继续谈,说实话,讲真话,党委领导就需要听到你这种来自基层的声音!”

    “各位领导,要让我提建议的话,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上多做做文章,随着以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各种信息平台会越来越多,面对这种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报社应该提前筹建电子报和手机报,我们的报纸出版发行同时上网,另外将电子报内容直接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实现移动阅读!”

    郭阳侃侃而谈。

    他谈的是未来几年后的发展趋势,但所谓电子报和手机报这些新鲜的概念对于现在的党委成员们来说,根本就难以理解。

    互联网有,但能上网的人很少。手机也不罕见,但能用得起手机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在这种情况下,弄什么电子报和手机报,不是乱弹琴吗?

第二百三十七章 改变别人的命运() 
郭阳的异想天开的建议引起了几乎所有党委成员的反对,新鲜是新鲜,超前是超前,但奈何他们理解和接受不了。

    倒是赵国庆面露沉吟之色,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郭阳的话给了他全新的启示。赵国庆觉得,即便现在做手机报和电子报的时机还不成熟,但肯定是一个大的发展方向。

    郭阳深邃的目光从几个党委成员的脸上掠过,心头暗暗叹息起来。他说的这些新载体,目前看起来的确不合现实,但信息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最多也就是两三年的时间,电子报和手机报就普及到了全国。

    到了那个时候,大家都有了,晨报再去跟风,其实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郭阳知道即便是支持自己的赵国庆,暂时估计也很难接受自己的提议。想到这里,他索性就闭口不言了,权当什么都没有说。

    会上又讨论了大半个小时,其实什么具体的改革思路也都没有确定下来,最后还是赵国庆乾纲独断,做出了组建一个采编小团队去南方省深市一家国内市场化改革最深入和最成功的都市报——南方晨报,挂职学习,为期半年。

    南方晨报的一个业务副总编,是赵国庆的大学同学。

    郭阳估摸着这是赵国庆早就酝酿已久的事情,只不过借着今天的会议提出来罢了。

    赵国庆提议让郭阳带队,蒋琬附和,其他党委成员也都没有反对。会上又提了四个人,除了郭阳之外,两名记者,两名编辑,一共五人。林美美也在其中。

    而且,党委会上也放出风来,说是去南方省参加挂职学习的人,返回报社后要得到重用。这是赵国庆和蒋琬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提到的,而且,党委会还安排蒋琬分别跟这几个人进行组织谈话。

    郭阳心知肚明,这大概是报社高层为了防范和应对今日商报挖人所出的某种对策。跟随他即将去深市参加挂职学习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接到了今日商报的高薪邀请。

    行程订的很急。竟然二天后就要启程。

    郭阳第二天上班的时候,编办主任田慧泽就将五个人飞往深市的机票订单交给了他。郭阳忍不住苦笑起来:“田主任,这是不是有点太急了,说走就走啊,也不给我们一点准备的时间!”

    田慧泽笑了:“小郭,这可是党委会的决定,你们马上准备一下,下午报社给你们五个人专门召开一个欢送大会,明天一早你们赶往机场,飞去深市!南方晨报那边,赵社长已经亲自出面联系好了,你们到了深市之后,自然会有那边的人接。”

    竟然要为此开一个欢送大会?!郭阳听了,忍不住有点啼笑皆非。这种面子上的形式和尊重,无非还是折射出报社高层对于最近今日商报挖人的某种不安焦虑心态。

    记者林美美。记者彭春。编辑黄萍。编辑欧洋。加上郭阳,五个人平均年龄不超过三十岁,算是北方晨报的年青一代的中坚业务骨干力量。

    看得出来,昨天总编蒋琬的组织谈话和思想工作很有效果,郭阳刚进办公室,就被林美美四个人包围住,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明天飞往深市的事情。

    只有林美美的神色还有点迟疑和举棋不定。

    尽管蒋琬代表报社党委向四个人许了不少诺,但林美美心里其实很明白,这不过都是空头支票,将来是不是兑现,那是将来的事情,可现在今日商报的高薪诱惑就摆在面前。

    只要她点头过去,一个部门副职的待遇,就唾手可得。

    但林美美眸光闪烁,神色复杂地望着郭阳,欲言又止。

    郭阳心里轻叹一声,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给林美美打打气,人生之路上走错一步就会步步错,他不忍心看着林美美跳进一个坑里。

    “林美美,我说实话,今日商报的待遇现在看来,的确是不错,但我觉得不适合你。”

    林美美压低声音道:“你怎么知道不适合我呢?你啥意思呢?”

    郭阳微微一笑:“不说别的,他们以后拉广告的任务肯定很重,你能保证能帮商报拉到广告?一年几十万的广告任务啊,你能成?如果完不成广告任务,就要从你的工资奖金里扣除,你确定能接受得了?”

    郭阳叹息一声,探手过去拍了拍林美美瘦削的肩膀:“你这次能进入我们五人的大名单,说明领导也注意到了你。我们去南方晨报学习锻炼回来,我个人以为,提拔到中层岗位上,应该问题不大,你相信我,林美美,从长远来看,留下比去商报更适合你啊!”

    郭阳本来不打算说这话,因为这是个人的选择,一旦林美美听信了他的话留下,将来混得不好,他还要落埋怨。

    但看林美美如此纠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