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无冕之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想而知,新闻部是一个报社的核心业务部门,既然报社管理体制赋予部门如此高的权力,这意味着安娜上升的空间很大,具体到实质性的权力来说,她在报社的地位远远比普通的副总编要高的。

    “张记者,你们把新闻的采写和编辑审核权力都放在记者和部门了,可万一新闻出现问题让部门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太合适吧?”

    “那也没有问题。我们报社还有一个新闻核实部门,对新闻部的工作进行全天候监督。记者采写的稿子传回报社,这个部门会立即启动核实机制,确认无误后才会转回新闻部来由部门走签发审核流程。”张洁笑着耸耸肩:“其实就是打几个电话核实一下新闻线索,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记者都会履行基本责任,对新闻线索进行甄别把关。要知道,一旦出现假新闻或者不实报道,涉及记者的惩罚很严重,没有人敢以身试法的。”

    郭阳哦了一声,心里深受启发。

    南方晨报的运行体制非常成熟和灵活,运转高效,难怪这家报社会在南方沿海一带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接下来他连问都不需要问了,南方晨报的记者收入跟稿件的质量肯定是挂钩联动的,而且不会一成不变,同时因为记者常年在外边跑,得到第一手的新闻线索,这样采写出来的稿子肯定很有时效性,也接地气。

    来自市民身边的鲜活新闻,读者自然就愿意看,市场占有率就高了。

    与南方晨报相比,北方晨报的体制就太落后了。

    审稿流程反锁冗长,效率极低,审稿不是一种责任,而异化成了某种领导的权力。

    新闻采写机制也值得诟病,记者不是坐在家里等待新闻上门,就是靠新闻热线的反馈,真正记者从市场上挖掘回来的新闻屈指可数。

    所以,报纸的内容就僵硬单一、可读性很低。

    张洁简单给郭阳介绍了一下南方晨报的情况,然后就准备出门找新闻。她背起自己的包来,看那包里沉甸甸的样子,应该是装着照相机。她扭头望着郭阳犹豫了一下:“郭主任,你是先留在报社熟悉一下情况,还是跟我出去跑呢?”

    郭阳笑了笑:“我跟张记者出去跑跑,也学习一下。”

    张洁哦了一声,“那我们走吧!”

    张洁带着郭阳在晨报大厦门口坐上了51路公交车,张洁是一个很健谈的人,这一会功夫,她已经跟郭阳混得极熟了。

第二百四十章 绿大米() 
张洁带着郭阳在一家超市门口的公交站下了车,临进超市之前,她顺手从超市门口的书报摊上买了一份南方晨报,翻到二版上指了指一篇稿子笑道:“郭主任,我今天还是要做绿大米的专题,你看看,这就是我昨天的稿子。【。m】”

    “纯天然绿大米畅销深城——”郭阳接过报纸去,扫了一眼稿子,“这种米从颗粒上与普通米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闻起来有一种粽子的香味。在高挂的招牌上我们看到了对这种米的介绍:竹香米是当今国际人工无法合成的独特产品,口感细腻,清香宜人;富含叶绿素、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硒、碘、钙等微量元素及21种氨基酸等多种成分;清火解毒、健胃消食、安神补脑、抗高血压关节炎;食用方法为无需淘洗(以免失去营养成分),与普通大米煮法相同……”

    郭阳暗暗皱了皱眉,心道你这哪里是新闻稿,分明就是商家的软广告嘛。

    而更重要的是,作为重生者,郭阳其实知道这种所谓绿大米就是商家骗人的噱头,一段时间内市场上流行的绿颜色“竹香米”均是人工染制而成,对人体有害。

    似乎是看到了郭阳的疑惑,张洁笑了笑道:“这实际上是我们安主任给报社拉来的广告客户,我们以软新闻的形式给商家做做广告……”

    就是张洁不说,郭阳也明白这中间的弯弯绕。不要说商家会给报社广告费用,就是采写新闻的记者张洁、包括安娜在内,都会有相应的“好处费”。

    郭阳皱了皱眉道:“张记者,这种绿大米是真是假啊?我怎么感觉不太靠谱啊,大米变成绿色,是不是染色的呀?”

    郭阳其实就是试探一下。

    张洁笑:“怎么可能呢?郭主任,这可是纯天然,采用国际上一流的新技术种植出来的绿色大米,营养价值极高,已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审批呢!”

    郭阳深吸了一口气,心道真是睁着眼说瞎话……估计这番话,张洁自己都不会信。

    但郭阳深知,自己等人第一天来南方晨报,如果初来乍到就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估计会得罪一批人,日后在这家报社是呆不下去了。

    所以郭阳压下了所有的质疑,默默地跟随张洁进了这家大型超市,直奔绿大米的专柜。

    商家的代表早就知道张洁会来,立即带着几个工作人员迎了上去,又是一番热情地介绍,并任由张洁拍照。

    郭阳在一旁扫了一眼,见这种蛊惑人心的化工原料染出来的绿大米售价竟然高达11块五每公斤,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郭阳不知道这种骗人的危害公共食品安全的绿大米是如何在深城畅销起来的,但想来与媒体的宣传报道推波助澜有关。

    郭阳张了好几次嘴,都又把脱口而出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他就算是不计后果捅破这层窗户纸,也挡不住南方晨报对此的宣传,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便南方晨报不宣传,也会有其他的媒体介入进来。这显然已经形成了一条利益链,他一个从北方来的记者的声音,想要跟这种利益集团抗衡,死都会不知道怎么死的。

    商家的代表围着张洁好半天,郭阳眼角的余光发现其往张洁的包里塞了一些东西。郭阳站在一边暗暗叹息一声,看起来,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是完全市场化的媒体,受到利益的诱惑和资本的渗透就越深。

    张洁欢天喜地的走过来,她没有察觉出郭阳的异样来,径自给郭阳继续介绍南方晨报的情况,从她的口中,郭阳知道安娜的老公盛涛,是南方晨报的广告部副主任,难怪安娜会安排张洁来采写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广告软文。

    郭阳心里很清楚,张洁未必就是利欲熏心,为了一点利益不顾新闻良知。首先是张洁本人都不一定清楚绿大米的危害性,也受了商家的蛊惑了。

    再说这种绿大米在深城市面上如此畅销,大家都在竞相购买,也不止南方晨报,这家经营绿大米的商贸公司在其他几家报纸也投放了相当大的广告费用。

    张洁笑了笑:“郭主任,那边有间咖啡屋,我们去喝点东西,我顺便把稿子写出来。”

    郭阳哦了一声,也没说什么,径自跟在张洁身后走去。

    张洁坐在咖啡屋里,在自己的采访本上埋首疾书,不多时就把一篇五百字的新闻软文炮制出来。张洁看着自己的稿子,似乎非常满意,就笑着推给郭阳:“郭主任,帮我看看有没有毛病?”

    郭阳苦笑着接过来匆匆扫了几眼,这种软文能有什么看头,无非是对绿大米的功效进行不负责任的吹捧。

    郭阳勉强一笑道:“挺好的,张记者,没什么问题——不过呢,张记者,我个人觉得,报社给他们做广告是没有问题的,用新闻的形式做广告,是不是有点那个啥了……”

    郭阳还是忍不住试探。

    如果是普通的商业广告,他根本懒得管,因为与他无关。但事关老百姓的餐桌安全,他明知道这种绿大米有害,还要眼睁睁地看着南方晨报给其做宣传,心里头过不去自己的良心这一关。

    张洁不以为意地笑了:“郭主任,你们来学习我们报社的市场化改革,这观念可是要改一改啊。媒体市场化,怎么市场化?可不仅仅是体制的市场化,而是要面向市场抢占市场,自负盈亏,创造经济效益。如果我们不创造效益,我们报社一千多名员工,吃什么呢?靠什么发工资奖金?”

    “在深城这种大都市,说实话,光靠工资是没法生活的。郭主任,我知道你们北方的媒体把这种叫做软文,但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接地气的新闻——你看看人家的销量多么火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经过市场检验的东西是最靠谱的,我的稿子也没有夸大,不过是实事求是地描述事实,绿大米在深城畅销,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引领着健康的饮食习惯……”

    张洁一连串的话,辩驳得郭阳掩口无言。

    他知道自己如果再说下去,估计不仅要引起张洁的反感,就算是安娜那边,也会有反弹。

    他们刚来南方晨报,不知道这事水深水浅,不能因为冲动就轻易开口树敌。

    郭阳暗暗咬了咬牙,定了定神,笑道:“看来是我的观念太落后,跟不上大都市的节奏啊!”

    张洁也笑了:“时间长了,郭主任就会转变观念了,说实话,深城跟你们北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你看看这座城市,日新月异,在这座城市中捞金发财的人遍地都是,我也是三年前从内地来到深城打拼的,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其实也不容易呢。”

    张洁比郭阳大不了几岁。大学毕业后来深城工作,早就适应了深城的生活节奏。

    张洁扫了郭阳一眼:“我今天的工作结束了,时间还早,要不然,我带郭主任到处转转?”

    张洁对郭阳的印象其实还是蛮不错的。二十多岁的年纪,身材高大,面容儒雅,这个年纪就混到了一家报社中层的位置,显然说明他本身的优秀之处。

    郭阳笑了笑:“也好,那就多谢张记者了。”

    “你也别这么客气,我看我们年纪差不多,我也不喊你职务,你就叫我名字算了,反正我们还要相处半年呢,搞得这么客气干嘛。”张洁背起自己的包:“走,我带你去深城的博物馆参观一下。”

    张洁去结账,郭阳抢先一步掏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