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少年医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子凌瞄了眼翻开的书面,发现是《唐纪十??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章节,马上再问:“太姥爷也喜欢唐朝历史?”

    “我知道,你和你爷爷都很喜欢历史!”凌锦华没有回答罗子凌的问题,而是继续眯着眼睛看着他,“想必你早已经熟读了《资治通鉴》了吧?”

    “我也喜欢唐朝历史,《资治通鉴》唐纪大部分章节都看过。”罗子凌拿起了打开的《资治通鉴》,看了一下上面的内容后,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问道:“太姥爷,你怎么看魏征和马周这两个人?”

    《唐纪十》前面的内容讲的是时任监察御史的马周向李世民提议,帮太上皇李渊修建一座宫殿,及魏征反对李世民厚嫁长乐公主的事。

    马周提议李世民替李渊修建避暑宫殿的事,是大明宫得以开建的重要原因。

    李世民对长乐公主非常疼爱,在她出嫁的时候,给她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超过规矩了,结果魏征看了不满意了,直接进谏,当殿说李世民的不是。

    魏征的直谏惹恼了李世民,在结束了朝会,回到寝宫的时候,大骂魏征是“田舍翁”,还要杀了他。长孙皇后问李世民何故,李世民愤愤地说,魏征侮辱了他。长孙皇后听了,马上换了朝服,下跪在李世民面前,向李世民道贺:“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

    这个典故,历史教科书上都有。

    马周和魏征都是贞观时候的名臣,两人都曾位至宰相。

    这两个人性子都是出了名的直,甚至被后人称之为“谏臣”。

    看到凌锦华在看《唐纪十》,罗子凌灵机一动,想和凌锦华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借着讨论历史,他可以把一些很现实的问题直接说出来,向凌锦华讨要个说法。

    罗子凌问他怎么评价这两个人,凌锦华眼中冒出了精光,他猜到了罗子凌的用意。

    。。妙书屋。

第2747章 借史明志() 
凌锦华呵呵笑了笑,没拒绝回答罗子凌的问题:“马周出身贫寒,帮中郎将常何上了道疏后,得了李世民的重用,最终官至中书令,唐朝的宰相虽然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也是人臣的极致。马周无论是品性还是政治才能都非常不错,是个出身贫寒的治世名臣。生于盛世名君之治下,有才能的人,很少被埋没。李世不是曾说过,天下有才之人,全被他重用了吗?”

    “魏征么,是太宗皇帝树立的一个榜样,他耿直敢言,虽然政治才能不怎么出色,但留在历史上的名声却是很不错,同样是一个为人臣的典范。他和马周,房、杜等唐初名臣一道,努力辅佐李世民,为贞观盛世的出现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如果没有这些名臣,贞观之治不一定会出现。”

    “太姥爷这评价很中规中矩哪!”罗子凌笑了笑,再问凌锦华:“太姥爷更喜欢马周,还是魏征?”

    “马周!”凌锦华不假思索地说出了答案,并说了自己的理由:“马周能力不错,几乎没什么污点,他又出身贫寒,是很多人的榜样。而魏征除了耿直敢言,其他方面确实不怎么样。”

    “我觉得,能做到耿直敢言的人真的值得敬佩。千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罗子凌很认真地说道:“我认为,贞观盛世的出现,很重要的原因是李世民身边有那么多耿直能言的大臣,不只魏征,还有萧瑀、温彦博、岑文本、戴胄,这些人敢怒敢言,朝会时候都敢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责皇帝李世民的过失。这种情况,除了李世民时候经常出现外,其他朝代,很少出现。”

    “唐朝之所以在立国十几年后就出现了盛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这么多耿直敢言的大臣,有一个虚怀若谷的皇帝。放眼历史上,社会风气开放,老百姓可以随便评价朝政得失的时代,都是盛世。贞观时候,魏征、温彦博、萧瑀敢把李世民骂的掩面逃走,甚至追到后宫中继续骂他,白居易敢把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写成《长恨歌》,呵呵,其实,我们不如古人。”

    罗子凌最后这句“呵呵”以后的感慨,让凌锦华变了脸色。

    “你的意思是什么?”他面无表情地问罗子凌。

    他发现自己理解错了罗子凌的意思。

    罗子凌收住了笑容,很认真地说道:“唐诗是华夏文化发殿的一个巅峰,后世难以超越。唐朝时候自上而下的大气包容,也是后世难以企及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太姥爷你觉得,你们这辈子人努力了一辈子,达到了盛唐时候的高度了吗?”

    “怎么会没有?”凌锦华的脸色有点难看了,“唐朝时候的生活,能和现在比吗?”

    “我指的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没意思。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无论哪方面肯定越来越好。”罗子凌摇头,“我觉得,大唐被后人称道的那些优点,我们这个时代并不具备。太姥爷,你退休前,有什么人敢和当年的魏征、萧瑀、温彦博一样指着你的鼻子指正你的错误,当着其他人的面骂你?”

    “我不是李世民!”凌锦华硬梆梆地回了一句。

    “你们那个整体就是李世民,但你们中的无论哪个人,都做不到李世民那样的大度包容,我们的整个社会,也没有大唐时候的包容和大气,更没有自上而下的虚怀若谷。大家都喜欢听好话,接受不了别人提意见,也没有人敢向你们提意见,所到之处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说到这里,罗子凌顿了顿,再把自己的最终观点说了出来:“我觉得,如果听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下去的话,我们想赶超老美,只能是天方夜谭。现在的老美,和当年的盛世大唐差不多,能包容天下的。。。。。。。”

    “你觉得,你说这种话合适吗?”凌锦华打断了罗子凌的话。

    “是啊,不合适,因为现在不是贞观大唐,需要的只是听话的人,而不是不同的意见。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古训,早被大家忘记了。”罗子凌说着,指了指凌若楠,“其实我觉得我妈比大部分人都出色的一点就是,她敢讲真话。因为这一点,我很希望她能更进一步,能到那个可以影响整个华夏的地步。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一定督促我妈,把‘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当成施政的最高准则。我也觉得,如果有一天我最终踏入了官场,我要做的,也是希望整个社会的风气变成这样。”

    凌若楠想不到罗子凌刚到凌锦华这里,就胡扯了这样一通,还把她也扯了进去,不禁有点哭笑不得。但在看了看凌锦华和罗子凌的表情后,并没有出言阻止,而是任罗子凌继续在那里胡说八道。

    凌锦华并没生气,只不过有点激动,事情并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且,她也认可罗子凌所说。

    她的性子比较耿直,虽然耿直的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地位的提高有所“收敛”,但骨子里依然喜欢那些敢说真话的人。她希望手下的人忠诚,但又讨厌曲意逢迎的人,她觉得,从来不会向你提意见的人,并不是真的忠诚。真正忠诚的人是敢指出你做的不对,并提自己建议的人。

    罗子凌的性子,她也很清楚。

    自己这个儿子,虽然做事情有点圆滑,但骨子里同样是个非常耿直的人。

    如果不是这样性子的人,也不会在凌锦华的九十大寿寿宴上,和其他凌家子弟翻脸。

    更不可能和凌锦华、凌明瑞说那些直白的话。

    她也想看看,罗子凌很直接说出这些事情后,凌锦华又是什么样的反应。

    “你太理想化了。”凌锦华并没生气,他看了罗子凌两眼后,又看了看凌若楠,再笑了笑,“楠楠,你儿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如果不改这种性子,以后肯定会吃亏。”

    “太姥爷,”罗子凌抢在凌若楠之前回话:“我不会改的,我觉得,我这并不是理想主义,也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既然你在读历史,而且是唐初这段历史,那你就能看到,那时候朝堂上的风气是什么样的。只要上位者以身作则,不是形式主义,那自上而下的影响还是很厉害的。我觉得,你能容忍我在你面前胡言乱语,那我肯定会和你说更多自己的建议,会和你说很多真话;反之,你就听不到真话了。我觉得,大部分人都喜欢和别人说真话,讨厌与别人相处时候要虚情假意,虚与委蛇,对吧?既然每个人都这样,那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虚伪呢?”

    “你想以这样的方式获取我对你妈更多的支持?”问这话的时候,凌锦华眼睛里闪现精光。

第2748章 凌锦华的变化() 
“那不是!”罗子凌赶紧摇头,“我只是觉得,我妈性格很不错,一点不‘虚’。而且她的能力也很不错,与同级别及比她高级别的官员相比,无论哪方面都更出色。如果她有朝一日上位,而且还能继续保持自己的本性,那将是国之大幸。”

    不待凌锦华回答,罗子凌马上又道:“抛开个人恩怨,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我也觉得我妈上位的话,能给整个国家带去福祉。无论在能力和品性上,我妈都比她的哥哥要强,也比同辈人同龄人要强很多。在这些方面,我爸也远不如她。她可以影响一个时代,甚至影响整个华夏。”

    “你觉得,像我这样的人,做一件事情下一个决心,要多哪些方面考虑呢?”凌锦华再次眯起了眼睛,很有耐心地看着罗子凌,“你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下我刚才问你的这个问题。”

    “狭隘一点去想,你在下决定的时候,肯定是为自己的家族,为整个凌家的利益做考虑。因此,在过去这段时间,你下的那些决定,你的做法,我完全能理解并接受。但我觉得,到了你这个年龄,眼光应该看的更长远一点。”

    罗子凌一点不避让地看着凌锦华,“将一些东西交能心胸狭窄能力平庸的人手里,对所有人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