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球博物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小清的回答中,也是简单的自我介绍,用词还是比较谨慎谦虚的,但有明显的背稿倾向。蔡云采访的经验丰富,对于被采访者到底是直接说心里话,还是背腹稿,自然是一眼便能看个清清楚楚。

    吴小清说自己剧本被拍成电影,仅仅是“侥幸”,但在谈到当前电影市场的时候,又显得信心十足——在他这个年纪,信心十足简直就有点不可一世的味道。

    吴小清在评价《拯救先祖》时说:“我个人还不认为这是一部能让我打满分的作品,但在目前这个档上,肯定是最高分。”

    蔡云轻轻的在这个问题上推了一把:“看来您对自己的作品相当的有自信。”

    吴小清的回答却让她有些惊讶,并没有把这个自吹自擂继续下去,而是换了一个角度:“从剧本交给剧组以后,这就不再是我的作品了,我做的不过是剧组的前期工作,更主要的工作,还是要由演员和导演来参与。与其说是自信,不如说,是在剧组的这段经历,让我对整个剧组产生了信心。”

    中规中矩的回答,蔡云基本可以肯定这是背稿。

    蔡云不动声色,决定就剧本这个问题悄悄打开突破口:“穿越题材在电影中并不少见,但穿越回去拯救祖先,的确是让人有些意外。创造出这样的故事,主要的来源是哪里?是你的生活?还是其他作品的影响。”

    吴小清稍微停顿了一下,因为搜救队给的答案有点长,他看了一下主要内容,酝酿了一下情绪:“主要还是我个人的经验。”

    “我之前住在大阳村,去年7月份的时候,我们村上收到了防汛通知,那时候我还在读书。回家的路上,看到河边上都被放了沙包。用沙包来抵抗洪水,这种镜头之前我只有在电视上才看到。”

    “那次大雨连下了三天,村里家家人都把粮食和电器搬上了楼,做好最坏的打算。水最后没过了河堤,虽然没有影响生活,但村上的人每次路过这堤坝的时候,看着远远超过地平线的河水,所有人眼里……”

    “你知道那种感觉,就是敬畏,对一种巨大力量的敬畏。”

    “我们生活在现代,有水泥浇筑的堤坝,有汽车运送物资,哪里有危险,可以立刻管住。但是对于古人呢……”

    “世界各个文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深刻记忆,我相信这种记忆不是没有根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对洪水的恐惧感已经刻进了我们的基因。当时我就在想,以洪水为主题,可以写一点什么……”

    “我最开始想写的是小说,可惜我的文字功底并不好,写出来的东西太过碎片化,当时又迷漫画,但画的又很糟糕,结果就成了四不像的一种东西。我不知道这种东西跟电影剧本的分镜头很类似,是一个朋友来找我看到的,然后就介绍了陈导过来……”

    “能拍成电影,我是真想不到。让我去拍电影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当时我都准备去南方打工了,钱都花的差不多了……”

    蔡云不得不承认,吴小清的这番话里,还是有相当多的,可以作为新闻的点的。嗯,还有吴小清的背稿水平……让她恍惚以为见到了同行的前辈。

    蔡云当然不相信这么离奇的情节是真实发生在吴小清身上的——就算是真的,一个乡下孩子也不可能就这么对着采访镜头侃侃而谈。唯一的解释就是,吴小清对于这一段已经排演过多次——不过这也相当不容易了,过多次数的排演会让被采访对象说话语调显得僵硬,缺乏感染力。

    但吴小清刚才的发挥,显然让坐在他面前的蔡云仿佛都感觉,这每一个字都发自吴小清的肺腑。

    接下来的几个问题是关于剧组的其他几个演员,还有导演。

    这些内容没有出乎蔡云的意料,都是官方套话。

    总之大家都是团结努力的,为了艺术效果大家不惜无数次ng……剧组的其他工作人员也非常敬业,还有现场的一些暖心小故事。

    当地的村民主动为剧组送饭菜——收费黑了一点,食品卫生略有瑕疵自然不会说,当地群众演员请剧组去他们家住宿——收住宿费的事当然没提。当然,还有最后吃散伙饭,全村的村民都过来了,都舍不得剧组离开——这显然是真话,摇钱树走了,自然很是不情愿。

    然后就是这次采访的另一个重点,吴小清的创业了。

    “青蓝咨询的公司氛围,是我见过最独特的。在等待的时候,我注意到所有员工都穿着西装,这在创业公司中很是少见。这种着装要求是出于什么考虑?”

    “让客户更信任我们吧,说实话,如果我是我们公司客户,来到青蓝咨询肯定是心里要打鼓的,”在这个话题上吴小清出乎蔡云的意料,似乎更放得开了,而不是噎着不谈,而且还拿自己打趣,“你想想,一个客户进我们公司,先看到对接的员工是硕士毕业,总监是本科毕业,见到老板是初中毕业……”

    “创业者是创业公司的核心,我的学历是个硬伤——这几乎等于承认我的能力也是硬伤。那自然需要更多说服客户的成本,这些衣服,其实就是我们这个公司的特殊成本,为了照顾我这个初中毕业生要支付的成本。”

    蔡云礼貌的一笑,然后在微笑中,抛出一个她觉得这时候不问,后面恐怕就没机会问的尖锐问题:“这不会让公司投资者对您产生……不好的想法吗?”

    吴小清点点头:“想法自然是有的,每次财务跟我说,公司账上没钱了的时候,我都会头疼……”

    “不仅我头疼,员工们也战战兢兢,我们颜总监两个月前还在网上投简历呢……”

    “其实开公司就跟写剧本一样,闹着玩。但说来也奇怪,也许我是我这人运气特别好吧,每次在我头疼的时候,总有客户主动找上门来,抛给我们一个大项目……就这样一来二去,公司竟然还活下来了,而且越活越大。”

222 知识的批发商() 
“那在你看来,你成功的最大要素,只是运气而已吗?个人的努力难道不重要吗?我听陈导说,你在剧组经常累得打瞌睡……”

    “那不叫努力,那叫心甘情愿,就好像我去网吧包夜,到后半夜的时候,也会累的犯困,但是边上的同伴叫你继续玩,你还是会起来,你会把那也叫做努力吗?”

    说道这儿:吴小清很有些感慨:“拍电影在我看来也是一样的。一味强调投入,是本末倒置……”

    “这个社会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一个去剧组打瞌睡的机会都求不到,所以我觉得自己能够走到今天,主要还是运气。”

    “现在的创业公司都在寻求商业模式的突破,在这方面,青蓝咨询有哪些自己的独特想法吗?”

    “没有,做咨询就是做服务,和编剧一样,这是一个需要想象力的行业。客户来我们公司,向我们提出问题,有时候像病人求教医生,因为他觉得身体不舒服;有时候像学生求教老师,因为他觉得自己有些知识不懂……”

    “我也不懂所谓的互联网模式,在我看来,做这个咨询公司,最好玩的地方就是能接触到形形*的人,接触到这个世界上形形*的问题。”

    “小时候我们都看过十万个为什么,咨询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专门回答十万个为什么的公司,只不过是有偿回答。如果一定要说商业模式,那我们公司就是十万个为什么这种模式,客户提出问题,我们找来我们认为最权威的人士来回答这些问题。”

    “我的学历很低,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强调,说这个世界上最值钱,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知识。我有了钱之后,就想,这个世界上什么公司是靠卖知识赚钱的……我百度了两个小时就找到答案了。”

    “当然,作为公司,我们并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批发商。”

    ……

    “小清,你这次要火了,”王有全来空间站,见到吴小清之后,第一时间给他带来了这个好消息,“出了名了!”

    说罢,王有全又拿出手机,里面都是他拍下来的一些视频和录像。

    视频是那个记者采访他的直播,传到网上去了。吴小清在视频里的模样看的有些……乡土味比较重,比他接受采访时以为的自己要难看。

    这不奇怪,初中学历,穿着西装,却又带着墨镜。吴小清的身材不算高大,这一身黑客帝国的装扮完全穿不出黑客帝国的霸气,只穿出了一个少年暴发户的得意。

    但如果仅仅如此的话,吴小清还不至于出名,这种风格的装扮,去快手抖音,随便一搜就能搜出一大堆来。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小小的热点。

    但从这视频上百万的点击量,和下面几万条的回复来看,他出名的最大原因,显然不是因为这次采访,和采访本身。

    “主要是电影火了,”沈长文难得来一趟空间站,也难得主动参与这种非任务话题,“陈明找到我了,想拍续集,还想让你接着写呢。”

    吴小清傻笑了几秒钟,激动了一下,不过很快又冷静了下来:“九大派又派人过来了……你们说这次能谈的成吗?”

    “条件呢?”沈长文摇摇头,“条件不变的话,派多少人也没用。”

    “他们肯交化虚石了……”吴小清的话让王有全激动起来,但下半句话又把他打回了原形,“但只肯交一个……”

    “这条件搜救队不会答应的。”

    任务进行到现在,几乎所有的细节都已经计算清楚了。

    沈长文这次回来,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也就是计算此次任务严格需要的电量——当然是以灵石和化虚石来计算。

    计算结果显示,要完成任务,他们至少需要3枚充满电的,完整的化虚石。而他们目前所拥有的,却只有言修手上的那半个——其实连半个也没有了。那枚化虚石的剩余电量只有三成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