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性的学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移动,当然这一距离并不足以使阴茎与阴蒂产生直接接触。当阴茎干在抽动过程中向外抽拉时,对阴蒂包皮的牵拉作用稍微缓解,阴蒂头和阴蒂体恢复到正常的阴部悬垂位置。阴蒂体的节律性运动与积极的阴茎抽动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显著的间接或继发性的阴蒂刺激。应该强调,只要阴茎能充分勃起并插入阴道之内,这种相同类型的对阴蒂的继发性刺激将在不同性交体位中发生。除非产后造成阴道口的过分扩张,以至抽动时阴茎无法有力地牵扯小阴唇及阴蒂包皮,这时阴蒂就无法受到间接刺激。 遇此情况,只有在女上位和侧位性交时才能够使阴蒂得到手的直接刺激,而这时通过小阴唇和包皮牵拉提供的间接刺激依然存在,直接刺激和间接刺激的影响基本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女上位性交时,阴蒂反应的建立要比女性在其他体位中更容易达到,而且更常见也更强烈。在膝胸卧位性交时,阴蒂不容易受到手法的直接刺激,但阴蒂头的肿胀和阴蒂主体的退缩反应仍可存在,只是其生理反应的强度较弱,甚至不如男上位时的反应。如果女方在性活动中具有积极的态度,她们的躯体反应便会更强烈。当然,个人心理因素在性反应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大,尚有待更深入的更高级的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来证实。 总之,在积极性交中建立的阴茎牵拉对阴蒂的间接刺激作用与女性的性交体位、阴蒂的解剖变异、或阴蒂脚在耻骨支上的附着位置等因素无关。
  

  女性前列腺——G点

  有关女性在高潮时射液现象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性学界人士的关注,对于女性前列腺(即G点)与女性高潮射液之间的功能联系也已作了一些探讨,但更明确的结论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关于女性前列腺的提法最早见于1672年(德?格拉夫)。19世纪,著名病理学家魏尔萧再次肯定了女性前列腺的存在并研究了它的病理改变。德国妇科医生格拉夫伯格于1944年首先明显描述了阴道前壁中点是一个性敏感区,1950年他再次强调他的发现,认为那里似乎存在一个类似阴茎海绵体的勃起组织,当受到刺激时可以充分肿胀,在达到性高潮时它可以明显向阴道外膨出。1981年,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分别发表了有关女性前列腺这一玲珑而神秘的器官的形态学和功能参数的研究结果。 女性前列腺与男性前列腺的结构是一致的,包括腺体、导管和平滑肌。只是女性前列腺的腺体少而导管多,体积也明显比男性前列腺小。所谓女性前列腺,就是指阴道内的性敏感点,它位于阴道前壁中点,沿尿道方向走行,邻近膀胱颈部。当它受到刺激时会肿胀,但未受到刺激时则不容易定位。佩里和惠普尔公布了(1982)对400名女性的检验结果,她们证实这些女性无一例外地存在G点和与G点相应的反应。G点可能包括复杂的血管网、尿道旁腺和导管、神经末梢及围绕膀胱颈的其他一些组织成分。胡克(1981)发现以右手手指轻轻刺激阴道前壁,同时用左手在女性下腹部对应地施加压力,这样更能激发性唤起的感觉,相反,若刺激阴道壁其他部位则没有这种感觉。伯雷兹(1984)称围绕尿道的黏膜结缔组织层就是所谓的G点,它可能由高度发达的静脉丛系统组成,因此有些像男性的尿道海绵体,很可能是其胚胎发育的同源物。黏膜和它的血管由一层厚的平滑肌块所包绕,分布有肌层内侧为纵向的、外层为环向的肌纤维。 在各种调查中,至少有2/3的妇女可以知觉到阴道内的性敏感点,而且基本上分布在12点位置,少数在11点或1点位置上。惠普尔(1985,1988)发现刺激G点可以显著提高痛觉阈值,而刺激后壁则无此作用。 综上所述,争论的问题不是该敏感点是否存在的事实,而是如何给予一个合适的术语来限定它的问题。捷克性学家扎维西(1984)通过广泛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在男子前列腺和女性尿道旁腺之间存在交叉抗原性,二者的酶反应也是一致的,所以称其为女性前列腺更合适。泰珀等(1984)也证实尿道旁腺、其生长物、女性尿道上皮的一部分对男性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特异的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具有阳性反应。此外,广泛用于诊断男性前列腺癌和它的转移生长物的前列腺标记物已在女性前列腺中发现。关于女性前列腺是一个功能器官并非残存物的概念得到女性前列腺酶学研究结果的支持,其组织酶学研究结果也与男性前列腺相同。 育龄女性和绝缘期女性前列腺酶学研究参数的差别提示该腺体具有激素依赖性。使用组织化学研究方法可证实不仅在女性前列腺导管而且在腺体内存在大量封闭型和开放型的嗜银细胞,这一事实表明在女性神经内分泌系统中存在着内分泌和旁内分泌功能。当然也有人认为虽然女性前列腺与男性前列腺在胚胎学上是同源组织,但是很大比例的女性都存在充分发育的和具有功能的女性前列腺是不可能的,因为前列腺组织的正常发育毕竟是依赖雄激素的。 还有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女性前列腺或G点部位究竟是否存在类似于男性尿道海绵体样的勃起组织呢?G点除了前列腺组织之外还有哪些重要成分呢?深入开展不同年龄组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是揭开这一奥秘的重要举措。由于功能与发育状况的区别,女性前列腺的疾病显然不如男性常见,通常也不会威胁到女性的生命。当然,女性前列腺也会产生疾病,由于女性前列腺病理学改变,可以导致不同的女性前列腺病具有多种临床表现。有关报告始见于20世纪中叶,如1943年有人报告了女性前列腺肥大病,1987年和1992年分别有人报告了女性前列腺和尿道旁腺导管的癌变。虽然对于女性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尚不清楚,但推测它将显著低于男性。例如,88岁以上男子中具有前列腺腺肌瘤增生的可达80%,但女性前列腺却往往只出现程度很轻的病理改变。对于女性前列腺疾病认识不是与人们习惯上把它看作是一个痕迹结构也有关,因此女性前列腺病在医学文献中有鲜见记载。
  

  处女膜与贞洁观

  古代玉女阴形帽饰处女膜在初次性交时的破裂至今仍赢得很多人乃至部落、国家的推崇。在一些国家或土著族的风俗中,处女膜如果事先已经遭到破坏那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新娘将因此受到虐待、遗弃甚至杀害。然而医学界早否定这种迂腐的风俗。专家认为,有些女性出生时就没有处女膜,有些女性则在爬竿、骑车、骑马、外伤等情况下使处女膜破裂。现代医学目前仍无法证实处女膜是否完整,也无法判断处女膜的破裂是否因为性交而引起。据统计,大约有23%的处女在初次性交时并无出血。甚至还出现过“处女怀孕”的咄咄怪事,这是因为男女在爱抚过程中,虽然阴茎未插入阴道,但精液射在女性外阴,精子经筛状处女膜孔而进入阴道并导致妊娠。女性在刚出生时,处女膜仅有很窄的一点点;构不成一圈;到8岁时尚薄而窄,处女膜孔很大,到青春期后它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增厚、变宽,处女膜孔将显著缩小并对阴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新生儿阴道上皮受母体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很大,故较厚、层次多,出生后则逐渐变薄、层次减少,到青春期才再次增生坚韧。如果处女膜没有因为外伤等原因破裂的话,第一次性交时会使处女膜破裂或扩展开。这一过程往往伴有新娘的轻度疼痛或流出少许鲜血,对身体健康并没有任何不良影响。有些妇女非常担忧这一时刻的到来,一则害怕疼痛,二则害怕过去的磕碰会使处女膜破裂以致无法拿出那作为贞节证据的血染的白绸。这反映出残存的封建意识和对“贞节”的传统认识。“处女”,意指从未与男性发生性关系的未婚女性,象征着幼稚、纯洁和贞节。一旦结婚,女性便从“姑娘”变成“少妇”或从“小姐”变成“太太”了,虽然未结婚但已与男子发生性关系的未婚女青年也将不再是“处女”。很多女性都满怀信心期待初次性交时能骄傲地向男方证实自己的贞节,这种观念即是一种处女膜情结。然而当实践经验和无知的期待产生冲突时,这种处女膜情结很容易使女性产生焦虑及罪恶感。良好的性关系须处于安宁的感情状态后的纵情于性爱的体验中。有些女青年在恋爱期间就轻易地以身相许,结果不久遭男方抛弃或两人分道扬镳,于是她们总想搞清楚自己在那仅有的一两次性活动中,是否已丧失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然而造成处女膜破裂的原因很多,医生很难讲明其破裂是性交所致还是非性交原因所致。一般来说,性交造成的处女膜破裂多发生于处女膜的后半部3…6…9时),是自游离缘向基底部的完全性破裂。新鲜破裂的处女膜红肿、触痛,创缘呈撕裂不平,可有出血或血痂附着,有时有少量炎性分泌物。一般经3~5天修复,炎症渐消退,一周后痊愈。痊愈后的处女膜裂缘向两侧收缩,裂隙变大,裂口边缘变钝圆,基底部钝厚,此时与陈旧处女膜痕无法明确区别。对于自愿接受性行为而造成的处女膜破裂型的女性来说,她们不应再从形式上去验证处女膜的完整与否,因为事件本身是自愿发生的。而且时隔多日,医生从医学上也很难明确判断。她们所要做的是接受教训,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不要让情感突破理智的界限,杜绝婚前性行为,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身心健康。至于已发生的事,就让它过去算了。女性是否贞节不在于那薄薄的处女膜,而在于她在婚后是否忠诚、自重。至于有些男性过分看重这一点,好像女性在婚姻市场上的价值仅仅在处女膜上,其实这只是源于他强烈的男权欲,是占有欲的一种反映,归根结底是一种自私心理。国外早有不少医生专门修复处女膜,国内也有人开展这类手术,如果仅以处女膜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