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工子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只需要看热闹就是了。

    至于名声?

    有些时候,名声没有那么重要,偷偷地发财就好了。

    经过404的人员修改后的c…801反舰飞弹,卖出去了不少,客户,是肯定不会少的。

    连续两天,中方人员都没有理会他们。

    而美国对伊拉克的轰炸,依然在持续。

    甚至,美国国内派出了大量的军用运输机在向着伊拉克运输武器弹药。

    美国的军火商们,现在是乐得不行。

    消耗越大,他们赚的也就越多。

    总统不错,下届还应该选他。

    只要这位总统在,战争就会更多,军火商才能得到更大的利益。

    本来伊拉克战事跟苏联没有关係。

    可苏联在这事情上不着急都不行。

    美国犀利的进攻,跟苏联国内困顿不堪的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必须搞定中国人,告诉全世界,武器是苏联卖的,苏联武器干翻了美国航母舰队……

    而且,美国到现在都封锁着他们航母舰队被摧毁的消息。

    苏联怎么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全世界民众具有知情权的。

    “难道真的给他们?”奥列格·巴克拉诺夫有些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谢凯抓住了他们的软肋,根本不做任何让步。

    中国能拖,苏联拖不起。

    不签订协议,搞到技术,他们说话没底气,万一谢凯这混蛋再跳出来,那就是赤果果的打脸了。

    “不,这个绝对不能给,我们可以把第一代的p…5给他们……”

    “开玩笑呢?我们提供的是最先进的反舰飞弹,速度快,精度高,扛干扰能力强……”

    谢凯一脸鄙视地看着苏联人。

    居然想要50年代那种落后的反舰飞弹来糊弄人?

    苏联人自己都不用这东西了。

    “至少p…500,玄武岩,否则没得谈。不要告诉我,你们要用其他的反舰飞弹来讨价还价,明确告诉你们,轻型反舰飞弹,不需要!就得重型的。”谢凯做出了让步。

    其实他一开始就知道从苏联人手中弄到花岗岩反舰飞弹没有多大的可能。

    那东西苏联人看得太紧了。

    十几枚飞弹就有可能干掉一艘美国航母呢。

    战斗部750公斤,而且还特别设计了破甲的部分……

    退而求其次,p…500玄武岩也不错了,苏联人最后把这东西改进,成了比p…700技术更好的p…1000。

    p…500玄武岩重型反舰飞弹,弹长11。7米,重4。8吨,弹径880毫米、翼展2。6米,飞行速度2。5马赫,最大射程550公里,战斗部重达1吨……

    最重要的,这玩意儿採用冲压发动机。

    苏联人肯定不会给技术。

    不给技术,没事儿,拆开研究,然后在苏联人的基础上,直接开发性能更好的冲压发动机。

    不是谢凯不想要别的反舰飞弹技术。

    在90年代,国内的反舰飞弹有着很大的发展,鹰击家族的性能发展到最后,甚至让美国航母都担心。

    唯独一个问题鹰击家族最战斗部最大的鹰击…62,战斗部也只有300公斤,巡航速度还慢得要命。

    其他的鹰击型号,那都是靠速度来杀伤战舰。

    最快的鹰击…12,末端突防速度甚至能达到4。0马赫……

    所以,只要加上一款重型反舰飞弹,就齐活了。

    “p…500?”奥列格依然不想给。

    这东西还是足够先进的。

    “主席,这样的对我们双方都比较能接受,中国人对技术,一直都是非常贪婪的,他们并没有重型反舰飞弹的研究技术,即使给他们,不提供发动机等的技术资料,他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仿製成功,何况他们军费少,装备不了几枚……”

    叶夫根尼不希望继续拖下去。

    再等,美国人就把伊拉克炸投降了。

    美国人处处给苏联找麻烦,背后捅刀子,苏联必须帮美国把消息公布出去,航母舰队被灭,至少几千人的伤亡。

    到时候,美国国内的反战游行就有热闹看了。

    “其他的技术呢?”

    “给他们!他们没有任何基础,即使给了他们电磁研究技术,中国人除了被消耗更多科研经费,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叶夫根尼咬牙说到。

    “既然他们如此贪婪,就让他们被这些先进的技术撑死!”

1544 404挖人的锄头终于挥向了莫斯科() 
“同意了?那就签合同,交换技术呗,咱们资料準备好了……”

    谢凯对于苏联人的让步,一点都不意外。

    早晚都会同意。

    他提的要求,并不是特别过分。

    如果要苏联人的白杨…md飞弹,那没有可能;要苏联的重型火箭发动机技术,也没有可能;甚至al…31涡轮风扇发动机,同样没有可能……

    p…500玄武岩重型反舰飞弹,终究还是落后了。

    苏联有更好的p…700花岗岩重型反舰飞弹。

    至于电磁技术跟光学玻璃製造技术,前者苏联自己都没有成熟的技术,距离实用还早,要不然,苏联就把这东西搬到他们空间站了。

    光学玻璃?

    那不是有技术就可以搞定的。

    给!

    “对了,诸位,为了我们双方都更快掌握这些技术,我建议,苏联派出一批核心骨干技术人员到中国进行技术指导;当然,我们也会选派一批代表到贵国相互探讨,如何?”

    在最后即将签订合同的时候,谢凯问苏联人。

    郑宇成等人顿时就双眼放光。

    他们一直都在找机会跟苏联境内的科研单位接触,一直都没有机会。

    只能往乌克兰的相关科研单位以及军工厂派遣技术人员。

    设计重型反舰飞弹的特种机械设计局、苏联最老牌水面舰艇设计单位涅佐设计局、90%光学器件都是军用,苏联卫星、侦察机观测设备等最顶级的设计生产单位列宁格勒光学机械学会……

    这几家单位的技术人员,都是之前接触不到的。

    现在机遇到来,谢凯逮着了这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

    从一开始要求苏联给技术,谢凯就在密谋呢。

    汪贵林与郑宇成都知道计划,这也是404这几年最大的谋划。

    乌克兰那边已经启动了方案,双方互拍了不少技术人员。

    为了这庞大的计划,国内跟乌克兰相关单位签订了上百亿美元的技术合同。

    404甚至修了数十栋的大楼跟一连片别墅!

    见谢凯开口,郑宇成立即补充:“谢凯同志说得没错!达瓦里氏们,要想快速掌握技术,互相派出技术专家共同探讨,相互学习,才能让合作双方更快掌握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的技术……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龙耀华等人不知道郑宇成跟谢凯打什么主意。

    有技术员相互支援,不仅仅能加快消化速度,可以从苏联技术员学到丰富的经验。

    当即就表示支援。

    奥列格·巴格拉诺夫疑惑地看着中国人,这方案,听起来感觉不错。

    苏联也需要快速消化这些技术。

    叶夫根尼却不断给他使眼色,偷偷地摇头,表示不同意这方案。

    “诸位,我们双方都有相关技术,本来消化比较容易。没必要派出技术人员浪费资金……”

    苏联技术泄密的事情到现在都没有调查清楚,这些中国人显然是想从苏联技术人员口中套取更多。

    哪怕保密工作做得好,可在中国白酒之前,苏联技术人员一旦喝醉……

    想窃取苏联最机密技术,做他的春秋大梦。

    叶夫根尼还想着在技术中设置陷阱,让中国人在研发时,步入歧途,浪费更多资源及经费呢。

    怎么能同意派出技术人员?

    中国想以这么简单几项技术换取苏联花费几十年研究出来的心血成果,太不耿直。

    “达瓦里氏,如果没有苏联技术人员指导,那么,合作很难达成,我们希望更快有成果……”

    谢凯顿时开始威胁苏联人。

    汪贵林也一脸笑意,“达瓦里氏,如果不能更快地消化技术,以此为基础,结合两国技术优势,开发更先进的产品,我们很难向上级交代不是?合作,应该双赢,更快出成果……大家都应该拿出诚意来……”

    龙耀华看着这帮子人,李明山偷偷地向他递去询问的眼神。

    他也只能摇头表示自己不知情。

    无利不起早的404人这么上心,能没目的?

    既然不知道,只有下来再问。

    龙耀华觉得应该帮们说话:“诸位,没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即使苏联在研发经验上更丰富,技术更先进,也不是短时间能完成消化的……苏联如果对外公布伊拉克击沉美国航母的武器装备由苏联提供,如果有了订单,什么时候能交付?那样不是让人更怀疑?”

    龙耀华一语中的。

    直接击中苏联人的软肋。

    苏联人即使拿到技术,短时间也无法完成消化。

    何况,苏联还要製造或调整生产线生产反舰飞弹、电磁炸弹什么的。

    到时候,一旦出现订单,苏联无法交付,那不就泄露了?

    何况苏联迫切地需要武器出口带来的大量外汇。

    奥列格·巴格拉诺夫没理会叶夫根尼的反对,向中方人员表示,“连技术资料都交换了,相互提供技术人员,更快掌握技术,也是好事。我同意你们提的这三家单位各自接收你们20名技术人员,每个单位也会选派20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为你们提供技术指导……”

    “他们想窃取苏联更多技术机密!”

    叶夫根尼大急。

    却被其他苏联人鄙视。

    作为领导,居然一点都不相信苏联技术专家们的觉悟。

    谢凯顿时大喜。

    “主席先生,非常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援。这才是双赢的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