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我们来说无所谓,但是对作者来说,没有足够的订阅和点击,很难坚持的下去。传统频道的作品数量,只有流行频道的六成左右。”江志森说道。
他现在是编辑部新经理,陈仓被提拔为主编。
陈仓虽然年轻,却是编辑部里最了解网络文学的,他负责流行频道。江志森负责传统频道,他虽然是老一辈的文学工作者,也对妖仙鬼怪之类的文学很感兴趣。
“这是很正常的,传统频道对文笔要求高,这点就刷下一大批作者。网站刚上线不久,很多作者还不了解两个频道,估计有不少作者是怀揣着写出一部优秀作品,一头扎进了传统频道。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估计传统频道的热度还要下降不少。”杭雨分析道。
“愿意在网上连载作品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的文学水平能有多高。如果有一批成熟的文学创作者入驻传统频道,这个频道才能真正达成目标。”江志森作为传统频道的负责人,看到流行频道的战况火热,多少有些着急,毕竟陈仓是他的下属。
业绩不如下属,江志森这个经理脸上不好看。
“你有什么办法?”杭雨问道。
“我觉得要区分两个频道的基本规则,流行频道没什么好说的,学习起点就行了。传统频道这块,首先每天连载的方式就不适合,文笔再高的作者,如果每天要赶工,那作品出来都不会太好。我建议改成按字数更新,而不是时间更新。”江志森说道。
“按字数更新。”杭雨诧异道。
“对,比如存满十万字更新一次,至于作者多久能写到十万字,那就不关我们的事情了。这样一来,作者就有充分的时间去琢磨,修改,争取提高作品水准。传统频道订阅较低,想赚钱还得靠出版改编,所以更新间隔长点也没关系。”江志森说道。
杭雨陷入思索,他觉得这种方法不太好,哪里不好又说不上来。
他看到陈仓欲言又止,于是说道:“陈主管,你有什么看法,直言无妨。”
陈仓本不想说上级的错误,既然杭雨问了,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如果按江经理说的去做,我估计传统频道的书要完本就难了。”
“十万字要写多久?手残作者要写一个月左右,按照江经理这种写法,我估计会出现一大批几个月才更新一次的情况。而且不能得到读者的及时反馈,比如评价投票订阅情况,读者很难坚持下去。能耐下心来十年磨一剑的作者,数量太少,不足以撑起一个频道。”陈仓说道。
“是这个道理。”杭雨点头。
“那就五万字,或者三万字更新一次,总比每天更新来得好。”江志森说道。
“不妥。”陈仓说道。
“哪里不妥?”江志森看向他。
陈仓先看一眼杭雨,然后壮着胆子道:“其实只要编辑在文笔要求上严格把关,作者自然会精心去写,没必要搞这种硬性设置。要知道有的作者会存稿,然后每天发几章,难道人家有存稿,我们也不许每天更新,岂不是太僵硬了。”
杭雨点头:“有道理。”
江志森的脸色不太好看,他毕竟是一个传统文学编辑,对网络文学不够了解,还不清楚网络作者是怎么操作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误解。
“陈仓,就江经理说的问题,你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杭雨问道。
“江经理想吸纳文学水平高的作者入驻传统频道,我认为关键还是福利问题。要知道文学水平高,不代表他的作品一定能赚钱,除非我们提供稳定的福利保障,否则那些自命清高的作者是不会进军网络文学的。但是提供高福利保障,肯定很费钱。”陈仓说道。
听到自命清高四个字,江志森的眼角微微一抽。
第664章 挖人()
陈仓并没有针对江志森,只是实话实说,但是听在江志森耳朵里,便不是滋味了。但他不是那种有话说话的人,即便不舒服,江志森也不愿在老板面前吵架。
江志森是一个很讲礼仪,要脸面的人,信奉中庸之道。
进公司至今,江志森没有跟任何人产生过明面上的矛盾,哪怕他以前的上司是个年轻姑娘,江志森都没有说过什么,即便在背地里也是说好话。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陈仓怼他,他也不会翻脸。
“我认为,想提高传统频道的业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提高全勤奖。比如一个月三千全勤奖,我估计有一大波作者,即便没有订阅也会坚持下去。”陈仓说道。
“这个办法不行,能拿全勤奖的作者得写多快,还有什么质量。”江志森否决道。
“那就提高买断价格。”陈仓说道。
“也不行,人家奔着出版改编来的,直接买断了写什么劲。”江志森继续摇头。
两人争论了一阵,最后得出结论,传统频道不好做。
陈仓还提出降低全勤要求,想想也不靠谱,万一大量作者混全勤,钱都白烧了。编辑数量少,也不可能每一章都跟着,那样工作量太大。
“要不这样,传统频道不要全勤奖和买断机制,改成编辑评价机制。靠编辑的眼光来操作一部作品,只要签约,每个月就发基本奖,保证作者不会饿死。订阅,出版和改编等收益分成,这样一来作者不仅可以安心写作,利益也有保障。”最后,陈仓想了这样一个办法。
“要是亏了怎么办?”杭雨问道。
“亏了就扣编辑的薪水。”陈仓说道。
杭雨摇头一笑,编辑能有几个钱扣,多亏几本编辑就得喝西北风去。
这种完全考验编辑眼光的机制,怎么说呢,太冒险了一些。
“我倒是觉得这个方法比较好,我对自己的眼光有信心。”江志森说道。
“你有自信,你的属下也都是火眼金睛吗?”杭雨说道:“而且这样一来,签约要求必然提升很多,更不利于传统频道的发展。”
在杭雨看来,一个频道想要发展起来,主要还得靠中下层作者。
“不一样,首先传统频道本来就是以精品为主,一部经典作品就能延伸出无数产品,一年能出一部好作品,我估计就能赚回来。”陈仓说道。
“你确定?”杭雨说道。
“我们可以算算账,假如基本保障是一个人每年三万,我们怎么也能签一百部作品。好作品不说别的,光是拍影视剧,我估计就能把钱赚回来。”陈仓说道。
“没有足够的中基层作者,如何产生这一百个精英。”杭雨说道:“用你这种方法,不能签约的作者得不到任何收益,他们就很难完本。如果不能坚持完本几部作品,哪来的写作水平,意味着我们要完全靠野生作者,放弃了培养作者。”
“很简单,分两种签约模式,一种高福利签约,一种普通签约。”陈仓说道。
杭雨思索了一会,感觉这种模式还行,貌似挺适合传统频道的。
“传统文学”跟“流行文学”有一个很大的差异,就是流行文学可以通过不间歇的爽剧情来吸引读者追更,从而不停地产生数据,编辑可以根据数据来衡量一本书的好坏。
但“传统文学”不能,因为这类文学不适合追更,也不能用数据来衡量好坏。既然数据不能衡量,编辑的眼光便占据主动。
陈仓的做法,便是从编辑的眼光来入手,为传统频道制定独特模式。
“可以试试。”杭雨说道。
没有做过的东西,前世也没有接触过,杭雨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江志森也有点欣赏陈仓了,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传统频道,但陈仓敢于创新,见解独到,可比他的建议要周全要先进许多。
解决了江志森的麻烦,随后陈仓提出要尽快发展流行频道,去其他网站挖人。
值得一提,最近某点的大**跳槽到纵横网,在网上掀起一轮热潮。紧接着,某点蛤蟆狂刀金冠等知名作者纷纷跳槽,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按部就班的发展太慢了,我们需要更多推广,更多成熟的作者。纵横可以挖走那么多知名作者,我们也可以,还能顺便在网上炒作一波。”陈仓说道。
“挖人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我不建议挖知名作者。”杭雨说道:“一来知名作者太贵了,二来我们的网文规则和某点不一样。大神级作者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习惯,骄傲,他们来了肯定水土不服,搞不好神格降级,到时候就白花钱了。”
“有这个可能。”陈仓没有想到水土不服的问题。
“挖一个大神作者的钱,可以挖几十个小神了。这样,你就专门挖那些中端作者,越多越好。大部分中端作者都不在乎文风骄傲之类的,只要能赚钱,他们的适应力可比大神好多了。”杭雨说道。
“有道理。”陈仓眼睛一亮。
杭雨之所以能提出这番见解,是因为他知道纵横的下场。
没有独特的网站风格,没有足够的中基层作者,仅靠几个大神是成不了事的。底层作者不需要挖,只要福利好就有人来,主要是经验丰富,善于写套路文的中层作者。
网文高产,同样的,读者胃口也很大。
大神显然满足不了读者的胃口,而一大批中层作者,他们可以提供大量质量不错的套路文,让读者看的没完,看个过瘾。
“不仅是某点,还可以去其他网站挖中层作者,多多益善。”杭雨说道。
“我明白。”陈仓点头。
第665章 买断版权()
微博文学网加入了某点和纵横的争霸战,而且攻势猛烈,无论推广力度还是福利活动,都比其他文学网站要好很多,迅速跻身文学巨头之一,大有三国鼎立的趋势。
纵横挖大神的作法,固然引起了很大关注,吸引了相当多的流量。但是对起点本身的影响不大,以起点的能力,已经可以不断地造神。
而微博以高额买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