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拜霍多尔科夫斯基所赐,他们又怎么可能不恨?
如果国际商业银行经营状况良好,维诺格拉多夫可能也会如其他人一样,对丘拜斯的宣读的决定举双手赞成,但现在,他还真没这个闲心。
“阿纳托利,先不提为什么我作为国际商业银行总裁事前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也不提财政部是否有权力主导私人银行的合并,我更想知道,你所说的合并具体方案是什么?”事已至此,维诺格拉多夫也不再虚意客套,合并对于现在的国际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不可接受的选择,但前提是要保证他的个人利益。
丘拜斯看了一眼维诺格拉多夫:“财政部的确没有权力主导私人银行的合并,这只是央行和财政部提出的建议。”
维诺格拉多夫摊了摊手,“好吧,建议,那么,到底是什么建议?”
丘拜斯面容冷峻:“鉴于目前的严峻局势以及国际商业银行的运营状况,财政部建议国际商业银行将全部业务转让给首都储蓄农业银行。”
维诺格拉多夫浑身一震,愤怒道:“你们想要拿走我的银行!?阿纳托利丘拜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要做什么,斯莫棱斯基到底给了你什么好处!?”
斯莫棱斯基咳嗽了一声,刚想说话,丘拜斯单手下压,示意他不要插嘴,冷冷的看了维诺格拉多夫一眼,从牙缝中轻蔑的吐出一个单词:“白痴。”
维诺格拉多夫勃然大怒,他确实很忌惮丘拜斯。但他毕竟是罗刹七大寡头之一,同时也是银行家协会副会长,自认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握有罗刹金融业半壁江山,就算耶里勤见了他,也会客客气气亲亲密密的叫他一声“vin”。
既然已经撕破了脸,他也不想再和丘拜斯虚与委蛇,刚想破口大骂,却看到丘拜斯给自己扔过来一个文件夹。
“国际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已无法支付23万储户的取款需求,由于国际商业银行的违约,连带其他银行也面临挤兑,根据央行评估,国际商业银行已经无法独立运营。因此,央行决定取消国际商业银行的银行牌照。国际商业银行当然可以拒绝合并,根据罗刹银行法规定,如国际商业银行破产,你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维克多维奇维诺格拉多夫,你自己想清楚后果。”
丘拜斯这段话说完,房间里的所有人都已经明白:维诺格拉多夫完蛋了。
银行业无疑是特许经营型的行业,必须拥有银行牌照才能开展业务。现在丘拜斯的态度很明确,如果维诺格拉多夫不把国际商业银行交给首都储蓄农业银行,在没有牌照的情况下,国际商业银行必破产无疑。而到时候,不止维诺格拉多夫一分钱都得不到,还会背上无休止的债务,那可真是死路一条。
罗刹所有私人银行的银行牌照都是央行颁发的,在一般情况下,央行当然不会冒着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收回任何私人银行的牌照。但现在罗刹局势危若累卵,国际商业银行的确是情况最危险的一家银行,罗刹央行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把国际商业银行的牌照收回。
斯莫棱斯基这个平时不显山露水的金融媒体寡头,才是大赢家。
维诺格拉多夫面若死灰,颤抖着翻开丘拜斯扔过来的文件夹,首页就是央行对于取消国际商业银行牌照的决定意见。
“不,不,尊敬的阿纳托利。”维诺格拉多夫哆嗦着嘴唇,“你不能这么做,三比一,不,四比一的换股比也是可以的,国际商业银行是个大银行,你们不能一分钱都不给我。我要见总统,对,我要见总统!鲍里斯,你帮帮我!”维诺格拉多夫哀求的望着别列佐夫斯基。
别列佐夫斯基咳嗽一声,装成没听见,危襟正坐。
维诺格拉多夫眼前一黑,瘫倒在地。
“把他抬走。”丘拜斯对身边的随从说了一句,几个彪形大汉抬着维诺格拉多夫走出会议室。
————————————————
“啊。。。”维诺格拉多夫一声长长的申银,睁开眼睛一看,自己已经身在私人医院中。
“总裁,你醒了?”维诺格拉多夫的司机把他从病床上扶起。维诺格拉多夫咬了咬牙,“什么时候了?”
司机看了看表:“晚上七点。”
维诺格拉多夫目光闪动:“他们的会议结束了?”
司机唯唯诺诺:“是的,新闻已经播了。。。”
维诺格拉多夫冷哼一声,沉默良久,目光中射出一道阴狠,“准备飞机,去布拉格。”
既然你不仁,我也不需要有义了。
“米哈伊尔,我同意你的条件,我今晚会到布拉格,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丘拜斯拉下马!”维诺格拉多夫拨通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卫星电话,面目狰狞。
第768章 我很怀念它(4000字二合一)()
京城,燕莎凯宾斯基酒店,地下放映厅。
“报告将军,德国地图实在找不着,你就拿南京地图凑和着吧!”
“梁子,既然张先生来了,就让咱家的骡子呀马啊那些个大牲口都歇了吧!回来,去,带张先生换身衣裳,这哪象干活的样儿啊!”
“诶呀,你们可来了。尤老板都快变成黄鼠狼来了。一到夜里,他两眼就发绿光。”
。。。。。。
“哈哈哈,太逗了。”汤淼淼抱着辛巴笑的前仰后合,波涛汹涌。
张晨的目光根本没在银幕上,盯着波涛心不在焉,“还行吧。”
在后世,这部电影电影频道放过很多遍,看到这么多熟悉的场景,张晨还是蛮有感触的。
也许是由于蝴蝶效应的原因,虽然大框架没什么变化,但其中部分场景和剧情还是和张晨记忆中的情节略有不同,这种似是而非的感觉更让张晨觉得有些恍惚。
究竟前生是一场梦,还是今生活在梦境中?
“诶?那是林小夏吧?”汤淼淼突然指着银幕惊讶道。
张晨看了看银幕,心虚的“唔”了一声。刚还在想电影的情节哪里和前世不一样,就出现了这么一处!
林小夏出现在电影的最后一个单元,原版中,杨立新的老婆得了肝癌,葛大爷和刘贝把刚刚装修好的婚房借给杨立新两口子住,圆这对夫妇一个新房梦。
而在今生,这段情节在大结构上没有变化,但给林小夏加了个客串的角色,饰演杨立新的女儿。
虽然只有寥寥几个镜头,但从镜头上看,给的都是大特写,把林小夏拍的不比现实中差。
现实中漂亮的人,上了大银幕,说不定就成了大妈,不是每个人的脸都适合大银幕。
就算再高级的脸,如果没有化妆师和摄影师的精心打磨和拍摄,拍出来也不会好看。
这也就是现在观众对影视行业不了解,要是在后世,早就在网上被扒皮这小姑娘到底什么背景、有没有潜规则了。
汤淼淼看到张晨心虚的样子,哼哼了两声,没说什么。
一旁的冯晓冈、张国利、吴英和路宏亮,则目不斜视,好像什么都没看见。
在芬兰过完圣诞节,张晨和娜塔莉回到旧金山后,又在美国处理了两天事情,就飞回国内。
这次回国,他把辛巴也带回国内,否则这么长时间光靠佣人照顾,也不是个事。也就是这个年代国内的检验检疫还没那么严格,否则还真不太好办。
随着国内网络设施的逐渐完善,互联网真正开始在国内普及,胡焕庸线以东几乎所有省会城市和直辖市都开通了上网服务,其中几个直辖市已经有了128k…256k的isdn或ddn专线,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异常迅猛。
华夏的上网计算机数,也正式突破了50万台,这里其实也有张晨一小部分功劳。
正是因为外星人廉价电脑的出现,拉低了电脑平均售价,加速了计算机的普及。历史上,现在的上网计算机台量约在40万台左右,而现在相比前世,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
网民人数,则达到了90万人,突破百万人指日可待。
有了足够的上网人数,各种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张晨拿到的最新数据中,cn域名网站已经8795个,比起半年前,增加了一倍还要多。
虽然这个数字相比美国仍旧不值一提,但已经比很多欧洲国家多了不少。华夏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更是一日千里,比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快!
后发优势、人口优势、动员能力的差别,让华夏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第一次没有被西方国家甩得太远。
华夏的工作内容,也在张晨的日程表中占据了更多的比例。
这一次回国,除了在年前搞定一部分华夏的创投项目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吴英、路宏亮、孙正义一起协商思达康在美国上市的具体方案。
吴英和路宏亮一天前从临安飞到京城,吴英本就是京城人,在京城有住所,算是回家,路宏亮也在天竺买了一套别墅做投资,正好过来看装修进度。
冯晓冈的《甲方乙方》一周前平安夜已经在国内上映,冯晓冈特意带了一份拷贝过来,张晨是这部电影的投资人,张国利的星火传媒是发行方,怎么也得给投资人一个交代不是。
电影已近尾声,银幕上的葛大爷、何兵、冯晓冈刘贝等人大年夜围坐在小桌前吃年夜饭,冯晓冈提出把公司变成一公益组织,每个人都献计献策,冯晓冈提出不要工资,葛大爷说管饭就行,何兵一拍桌子,跟旁边的刘贝说:“那咱俩出去拉赞助去,扎那帮搞房地产和风险投资的去。”
原作里可没有风险投资这几个字,看到这,众人哈哈大笑,张晨看了冯晓冈一眼,冯晓冈故作不知,捂着肚子:“我去趟卫生间啊。”尿遁而去。
张晨作为投资人,没给冯晓冈压力,因此冯晓冈也就没拍那个媚俗的结尾,镜头定格在漫天风雪中杨立新抬头仰望的愿景侧影。
近景是红灯笼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