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崎道:“荷兰想在欧洲争取独立,就必须先赢得战争,不过这场战争短时间内还不会结束,正如我刚才所说,至少还得打上十多年。”

    “上帝!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早点结束这该死的战争?”范迪门虽然并不完全相信宁崎的话,但听到这样的判断终归是有点失望。当然他也知道新教国家对天主教国家的这场战争的确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仇恨和冲突爆发的根源是来自几百年积累的宗教和国际政治矛盾,短时期的局部停战有可能实现,但完全结束战事却是遥遥无期。

    “办法是有的……”宁崎只说了半句便戛然而止。

    范迪门等了半晌见他并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忍不住催促道:“阁下如果有派得上用场的办法,本人愿意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出一笔咨询费作为报酬。”

    宁崎摆摆手道:“你想多了,钱财对我个人来说没什么意义。我不说,是因为这事操办起来太困难,实现的可能性也不大。”

    宁崎越是卖关子,范迪门就越是着急,还待要继续追问下去的时候,马车却已经停了下来,外面的卫兵报告道:“首长,到地方了。”

    宁崎笑道:“关于这件事,我们回头再找机会谈,现在先参观下一家书院吧!”

    儋州作为海南岛上的文化教育中心,书院着实不少,如果要一家家地挨着参观一遍,那估计一周都未必看得完。宁崎的时间有限,所以张新也就只安排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间书院。眼下参观的这间书院名叫琼西书院,意即琼州之西。书院的山长和教师也是早早就守候在了大门外,恭敬地等待宁崎一行人的到来。范迪门本来还待跟宁崎探讨几句,但停车之后看到外面这景象,当下也只能叹口气把话先咽回肚子里了。

    相较于先前参观的白鹿书院,琼西书院所走的路子明显不同。如果说白鹿书院是比较传统的旧式书院,那么琼西书院可以说是新时代下按照新模式运作的新式书院。当然了,这座书院本身并不是新成立的,其历史也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的嘉靖年间。但其经营水平和规模远不及出了好几十名举人的的白鹿书院,过去在儋州也顶多只算是二流偏下三流偏上的水平,并没有什么名气可言,招生对象也主要以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为主。在过去的三次大明乡试会试当中,琼西书院连一名举子都没有出过,在科举成绩方面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张新为宁崎的考察日程安排了琼西书院这一站,却并不是搞错了对象,而是这间书院目前的经营状况的确有其独到的地方,可以作为教育部门的参考。

    琼西书院的山长名叫张金宝,听起来完全是个暴发户或者乡下财主的名字,人也是胖乎乎的更像是养尊处优的富绅,而不是管理一间书院的老学究。不过这张金宝在社交方面的能力显然是要强过了白鹿书院山长范长逸,在书院大门外打出了“欢迎三亚首长莅临指导工作”的红布横幅,而且还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将书院外面的一截道路也拾掇得非常干净。这张金宝也是个自来熟,见到宁崎等人下了车便主动上前热络地打了招呼,作了自我介绍之后,便邀请众人入院参观。

    “自打崇祯三年年底那会儿,民团军进了儋州打跑了海盗,在下便认准了这保境安民还是只有海汉靠得住,后来上头发文让书院改制,增加实用科目教学,在下便迅速着应当为海汉多培养些匠人才是,所以便停了原来的课,让书院转型教学生们实用技能。”张金宝一边前面带路一边介绍道:“如今书院有冶炼、航海、造船、医护、烹饪等十多个专业,学员三百多人,等开了年准备再招一批生,争取今年能把学员规模扩大至五百人。”

    琼西书院的特色之处,便在于这里是儋州第一家响应海汉号召,开班兴办职业培训教育的书院。从1631年开始,琼西书院就作为海汉在儋州地区的职业培训试点书院,引入一些海汉比较急缺用人的专业,为海汉定向培训技术人员。一开始仅仅只是培训一些水手船员,教会他们掌握海汉话的听说读写,同时传授一些简单的航海技能。

    因为书院的位置紧邻儋州湾,张金宝租了两艘旧船就把这个专业开办起来了。这个专业所面向的招生对象大部分都是附近渔民子弟,为了能让心存疑虑又不愿掏学费的家长们能把孩子送来就读,张金宝甚至是提供了免费入读,学员就业才结算学费的方式来吸引生源。结果首批学员二十五人,经过三个月的短训班课程之后就全部送入了海汉麾下的船行就业,每人每月工钱一两银,这报酬可比当渔民强多了,于是接下来第二期的招生便立刻爆满了。

    当然了,这种好事被别家书院看在眼中,迅速就模仿起来,分走了琼西书院不少生源。不过张金宝的确脑子好使,并没有把精力全放在这一个项目上,尝到甜头之后,没过多久便开了别的培训班。几年下来,陆陆续续也为海汉输送了千名上下的专业人员,而且在去年和前年都被儋州管委会评为“儋州先进书院”,可谓是名利双收。

    这种运作模式在这个时代的儋州自然是十分新鲜,不过在穿越者眼中,其实也就是职业培训学校而已,在穿越前那个时空见识过蓝翔新东方这样的大型技校,儋州这种书院式的经营规模只算得上是小打小闹而已。但利用民间师资力量为海汉定点定向培训专业人才,这个路子的确是为文教部门省下了大量的资源。

    这个时代的人虽然不懂什么叫做“社会化办学”,什么是“教育产业化”,但头脑正常的人都能很快意识到这种职业教育中所蕴含的利益和商机。能在完成学业后进入海汉属下机构工作,这样一个就业机会对于本地贫苦出身的学员们拥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而且这种职业培训的培训目标只是最基层的岗位,往往学习周期不长,不会像考科举那样经过数年寒窗苦读才能看到希望,较短的回报周期也是这种职业教育吸引学员的一个主要原因。

    书院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赚取了学费,而且也能借此与海汉相关部门建立起协作关系,在时机合适时谋求更大领域内的合作。类似琼西书院这样的机构,在获得海汉的认可之后,就可以得到官方的帮助和技术支持,比如将书院讲师派往三亚进修深造,学习更新的知识,甚至是从三亚的职业学院中请来客座教师作短期教学指导。此外开辟一些技术含量高,就业待遇好的专业课程,也需要得到海汉官方的认可,比如张金宝就打算让书院在今年新开设一个蒸汽机操作及维修养护的专业。

    尽管张金宝自己并不了解蒸汽机的原理,但在白马井码头见识过蒸汽机的工作效率之后,他便认准了这玩意儿的发展前景值得投资。但蒸汽机的制造和使用目前都是属于高度保密的阶段,并不是人人都能接触和学习其制造、使用、维护的技术,相关的技术工人也只能在三亚进行培训。想要在儋州开设这个专业的培训班,张金宝所要做的事情可不仅仅是开班招生那么简单,相关的教学资质许可,师资力量的来源,场地器材的要求,都得由海汉这边提供足够的支持才行。

    正好这时候宁崎来儋州视察,张金宝听到消息之后自然不肯放过这样一个可以当面公关的机会,在宁崎到来之前也是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力争要趁着这个时候把项目拿下来。

987。第987章 职业培训() 
琼西书院开设的职业培训课目中,与航海相关的专业因为开设时间早,积累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算得上是书院的优势项目。张金宝首先带领宁崎一行参观的便是造船专业,当然这里的师资力量相比三亚的胜利港造船厂只是入门水准,所谓的专业技能也主要就是木匠手艺和基本的船体构造知识。类似海汉自行建造的帆船,因为船体结构和建造方式上与传统的中式帆船存在一定差异,工匠也都是在进入海汉治下的造船厂之后,才能接触到这些有保密要求的先进技术,这些东西在培训船匠的书院里是肯定学不到的。

    不过因为琼西书院是最早跟海运部签署人才输送协议的教育机构之一,海运部对琼西书院还是有一定的扶持措施,比如每年都会派出专业工匠到这边来上指导课,让这些学员在培训阶段能为之后进入造船厂工作做好更为充分的准备。这在技术层面上也保证了琼西书院教出来的学员都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海汉造船厂的要求,从而让书院在招生时也得以具备了更大的优势。

    张新向宁崎介绍道:“琼西书院的教学成果不错,所以从去年开始,海运部已经把这里列为了航海专业教学示范点,毕业生不但分配到海南岛本地的船行和造船厂,还有一些也分派去了海外殖民点效力。”

    张金宝在旁边搭腔道:“本专业上一批毕业的学员,便有一半人被派去了安南金兰港。”

    宁崎当然也知道安南金兰港那边有一间已经投产的船厂,其职能主要是为今后驻扎在金兰港的南海舰队服务。据说海运部为其规划的造船能力是与三亚、高雄、舟山等几个地方的大造船厂齐平的,对于专业船匠的需求自然也为数不少。类似这种海外殖民地的船厂想要得到足够的专业人员,光靠海南岛上的造船厂来培训是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速度,像琼西书院这样的教育机构所开办的培训班,的确是为海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术人才培训规模不够的难题。

    不过宁崎对造船技术的了解只停留在理论上,实际操作水平连普通的木匠都比不了,所以对于师生们展示的木材加工教学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地看一看,顶多再说几句鼓励的话,倒没法像先前在白鹿书院那样有问有答了。当然了,张金宝也不会不识趣地拿这些匠人的手艺活去考校首长的水平,压根就没在参观过程中安排类似的交流环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