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当然,既有协议在先,东江镇必会履行。”沈志祥非常笃定地应道。

    对于将岛上难民以移民的方式交给海汉迁出这件事,东江镇高层的意见非常一致,都认为这是可以实实在在帮助东江镇减负的一个措施。这些难民在岛上只能扮演累赘,加速岛上的物资消耗速度,但将其作为移民交给海汉人却可以为东江镇换来粮食和其他援助。以难民换援助,这种合作方式对东江镇只有好处,沈志祥也根本想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拒绝海汉人的善意。

    沈志祥已经想好回到皮岛之后,一定要劝说沈世魁加大与海汉的合作力度,毕竟这么有实力又肯主动出力帮忙的合作伙伴在当下可找不到第二家了。只要海汉人肯扶助东江镇,东山再起反攻辽东似乎也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

    至于山东这边的官府,沈志祥已经不对其抱有太大的期望,不在中间使绊子就已经是最理想的状况了。山东这边显然有些人是安了心要跟东江镇对着干,沈志祥心里也是憋着一股气,日后一定要用东江镇的重新崛起来打这些人的脸。

    又过了一日,派往登州城打探消息的一队人马终于平安归来,带队的龚十七回到岛上之后,立刻便向郝万清汇报了这一趟的收获。郝万清听了报告之后觉得有些消息必须让军方知晓,立刻又通知了钱天敦和王汤姆过来开碰头会。

    “事态可能比我们预计的要复杂,所以找你们过来合计一下。”郝万清简明扼要地直接进入正题:“龚十七,把你这次去登州打探到的情况再说一下。”

    龚十七此次去登州打探消息,一队五人是以游商小贩身份为掩护,在登州城内待了四天。虽然对登州城的状况并不熟悉,也没有可以加以利用的人脉关系,但期间利用各种手段,倒也打听到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指挥部最为关切的登州官府对海汉到来所持的态度,总算得到了一些具体消息。

第1129章 古现镇() 
福山县城西北方向二十多里外,有一处名叫古现镇的地方。小镇距离海岸线仅五六里地,镇北便有一条小河直通大海,不过这条小河宽不过二十多丈,水深和通航能力都比较有限,体积大的海船很少会直航到镇外,一般也只有一些海边的渔民会驾着自己的渔船来到上游,向镇上居民出售各种海获。

    古现镇在登莱之乱以前的常住人口已经有两三千人,算是福山县的人口聚集地之一,不过因为这里的位置更接近登州城,所以战乱对古现镇的影响也远远大过福山县城,很多民众都被迫在战乱期间逃离了家园,说是十室九空也不为过。直到战后镇上的人口才开始慢慢恢复,但由于种种原因,镇上的人口规模只维持在千人左右,一直未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了。

    登州下辖的文登县、荣成县、牟平县、福山县、成山卫、威海卫等地,这些地方与登州城之间的陆上通道,古现镇都是其必经之地,每年往来于此的流动人口着实不少,所以镇上居民的生计也是以餐馆旅店之类的服务业为主。据不完全统计,镇上光是客栈旅店就有十多家之多,以千人规模的小镇而论,这数目绝对算是相当惊人了。

    这天午后时分,镇上突然来了一支马队,约莫有三四十骑之多。说是马队倒也不是太准确,来人并非驮运货物的商队,倒更像是一支骑兵部队。为首的骑手鞍上插着一杆红蓝两色旗,所有人都是身着灰布短衫长裤,背着个长条背囊,鞍上还挂着马刀,马背上却没有多少随身的行李物品。

    一开始还没进到镇子的时候,有人以为这队人是途径此地的明军,但等到了近处一看这些人的装束打扮,跟明军有着显著的差别,而且这些人头发大多剪得很短,头上没有留发髻,很显然不是明人。有几家客栈的老板比较有见识,辨认出了这伙人的身份,立刻便吩咐手下关店歇业。

    前几天登州城才来了人在镇上贴了安民告示,说福山县芝罘岛附近来了一群自称海汉的武装海盗,要求民众尽可能不要与其接触,以免发生危险。而这伙人最显著的外形标志,就是红蓝双色旗和修剪得非常短的头发,当下来到镇上的这伙人显然完全符合告示上的描述。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对不速之客的到来感到紧张,早在登州的安民告示贴到古现镇之前数天,海汉在福山县的举动就陆陆续续地传到了这里,在部分民众看来,不管海汉人是不是海盗团伙,但他们在福山县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反倒是协助官府赶跑了万家军,还救助了不少当地民众,福山县城城门也张贴有县衙对海汉人的公开表彰。这些事迹是从福山县通过一些当事人流传出来,可信度极高,但登州发出的安民告示上却完全没有提及。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福山县城西北方向二十多里外,有一处名叫古现镇的地方。小镇距离海岸线仅五六里地,镇北便有一条小河直通大海,不过这条小河宽不过二十多丈,水深和通航能力都比较有限,体积大的海船很少会直航到镇外,一般也只有一些海边的渔民会驾着自己的渔船来到上游,向镇上居民出售各种海获。

    古现镇在登莱之乱以前的常住人口已经有两三千人,算是福山县的人口聚集地之一,不过因为这里的位置更接近登州城,所以战乱对古现镇的影响也远远大过福山县城,很多民众都被迫在战乱期间逃离了家园,说是十室九空也不为过。直到战后镇上的人口才开始慢慢恢复,但由于种种原因,镇上的人口规模只维持在千人左右,一直未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了。

    登州下辖的文登县、荣成县、牟平县、福山县、成山卫、威海卫等地,这些地方与登州城之间的陆上通道,古现镇都是其必经之地,每年往来于此的流动人口着实不少,所以镇上居民的生计也是以餐馆旅店之类的服务业为主。据不完全统计,镇上光是客栈旅店就有十多家之多,以千人规模的小镇而论,这数目绝对算是相当惊人了。

    这天午后时分,镇上突然来了一支马队,约莫有三四十骑之多。说是马队倒也不是太准确,来人并非驮运货物的商队,倒更像是一支骑兵部队。为首的骑手鞍上插着一杆红蓝两色旗,所有人都是身着灰布短衫长裤,背着个长条背囊,鞍上还挂着马刀,马背上却没有多少随身的行李物品。

    一开始还没进到镇子的时候,有人以为这队人是途径此地的明军,但等到了近处一看这些人的装束打扮,跟明军有着显著的差别,而且这些人头发大多剪得很短,头上没有留发髻,很显然不是明人。有几家客栈的老板比较有见识,辨认出了这伙人的身份,立刻便吩咐手下关店歇业。

    前几天登州城才来了人在镇上贴了安民告示,说福山县芝罘岛附近来了一群自称海汉的武装海盗,要求民众尽可能不要与其接触,以免发生危险。而这伙人最显著的外形标志,就是红蓝双色旗和修剪得非常短的头发,当下来到镇上的这伙人显然完全符合告示上的描述。

    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对不速之客的到来感到紧张,早在登州的安民告示贴到古现镇之前数天,海汉在福山县的举动就陆陆续续地传到了这里,在部分民众看来,不管海汉人是不是海盗团伙,但他们在福山县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反倒是协助官府赶跑了万家军,还救助了不少当地民众,福山县城城门也张贴有县衙对海汉人的公开表彰。这些事迹是从福山县通过一些当事人流传出来,可信度极高,但登州发出的安民告示上却完全没有提及。福山县城西北方向二十多里外,有一处名叫古现镇的地方。小镇距离海岸线仅五六里地,镇北便有一条小河直通大海,不过这条小河宽不过二十多丈,水深和通航能力都比较有限,体积大的海船很少会直航到镇外,一般也只有一些海边的渔民会驾着自己的渔船来到上游,向镇上居民出售各种海获。

    古现镇在登莱之乱以前的常住人口已经有两三千人,算是福山县的人口聚集地之一,不过因为这里的位置更接近登州城,所以战乱对古现镇的影响也远远大过福山县城,很多民众都被迫在战乱期间逃离了家园,说是十室九空也不为过。直到战后镇上的人口才开始慢慢恢复,但由于种种原因,镇上的人口规模只维持在千人左右,一直未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了。

    登州下辖的文登县、荣成县、牟平县、福山县、成山卫、威海卫等地,这些地方与登州城之间的陆上通道,古现镇都是其必经之地,每年往来于此的流动人口着实不少,所以镇上居民的生计也是以餐馆旅店之类的服务业为主。据不完全统计,镇上光是客栈旅店就有十多家之多,以千人规模的小镇而论,这数目绝对算是相当惊人了。

    这天午后时分,镇上突然来了一支马队,约莫有三四十骑之多。说是马队倒也不是太准确,来人并非驮运货物的商队,倒更像是一支骑兵部队。为首的骑手鞍上插着一杆红蓝两色旗,所有人都是身着灰布短衫长裤,背着个长条背囊,鞍上还挂着马刀,马背上却没有多少随身的行李物品。

    一开始还没进到镇子的时候,有人以为这队人是途径此地的明军,但等到了近处一看这些人的装束打扮,跟明军有着显著的差别,而且这些人头发大多剪得很短,头上没有留发髻,很显然不是明人。有几家客栈的老板比较有见识,辨认出了这伙人的身份,立刻便吩咐手下关店歇业。

    前几天登州城才来了人在镇上贴了安民告示,说福山县芝罘岛附近来了一群自称海汉的武装海盗,要求民众尽可能不要与其接触,以免发生危险。而这伙人最显著的外形标志,就是红蓝双色旗和修剪得非常短的头发,当下来到镇上的这伙人显然完全符合告示上的描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