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将在星岛上度过,是时候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开展工作了。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安不纳岛是这支南下船队航程中的最后一个休整地点,离开这里之后,船队将会兵分三路,向东、向南及西南方向各自前行。向东的一路船队是以海洋航路考察为主,将沿婆罗洲岛海岸线完成一次环岛航行,途中也会经过巴拉望岛、苏拉威西岛、巽他群岛及爪哇岛等南海主要大岛,考察当地风土人情,顺便寻找适合殖民开发的沿海港湾,最后回到起点安不纳岛,然后再向北折返。

    往南走的船队是前往苏门答腊岛与婆罗洲岛之间的邦加…勿里洞岛,海汉在这两个岛上已经建起了两处锡矿和冶炼作坊,并且驻有少量军队。不过为了避免三百多海里之外巴达维亚城里的荷兰人误会,海汉目前在当地还没有真正开始大兴土木,就连引入移民,兴建定居点的工作,也都是在不声不响地慢慢推进。

    往西南方向前进的船队则是前往马六甲海峡东端的星岛地区,1633年年底海汉海军抵达这里之后,便留下了人手在当地驻防,并将星岛划为了海汉的势力范围。之后又数次增兵,在当地建起军事据点和军用码头,以稳固海汉在当地的威慑力。

    谭举任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星岛,他所率领的八百移民,也全部都是被分配到该地区定居。作为海汉占领该地区之后首批由海南岛派往该地区的移民,他们将担负起在当地建立定居点,开垦农田并实现自给自足的任务。而在这批人成功落脚之后,海汉还将会陆续往该地区投放第二批、第三批移民,目标是在三年内将当地的常驻人口发展到万人规模。

    星岛当地在此之前都是由军方代管,谭举任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首任行政长官,他在出发之前多次参加了执委会专门为此召开的特别准备会,对于星岛这个地方在海汉发展战略中的特殊意义也已经很了解了。

    星岛是目前海汉控制区中最靠西的一块海外飞地,海汉在这里设立据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控制马六甲海峡航道。从印度洋进入太平洋南海海域的主要航道就只有两个,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后者目前是由占据地利的荷兰人控制,而马六甲海峡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既有当地的数个土著小国,也有葡萄牙、荷兰这种西方海上强国的介入。不过海汉可不会忽视这处战略要地的存在,崛起之后便将此处列为了必须掌控的目标之一。

    在现有的交通条件和科技水平下,疆域的扩张也是有限度的,这里基本上就将是海汉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西大门了。再往西去,以海汉现有的人口和运输保障能力,就很难确保更远的新殖民地的人种构成,到时候就未必能在当地维持稳固的汉人政权了。而类似这种会影响统治稳定的风险,海汉执委会目前并不想承担。与其继续向人种、文化差异都十分明显的西方扩张,那当然还是远东地区的大明、安南、朝鲜、东瀛等国更值得下力气去深耕细作,毕竟这些国家与海汉文化相通,无论是要从其国内获取移民人口,还是要在当地开辟贸易市场,显然都要比往西去容易得多。

    “星岛就是我们海汉国的西南边陲重镇!”

    谭举任依然很清楚地记得,在临出发之前的践行会上,陶东来是如此斩钉截铁地向他表明过星岛的战略意义。而星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就意味着他谭举任所得到的任命也是同等重要,陶东来的弦外之意,他自然也听得明白。

    该表的决心,在三亚出发前就已经表完了,接下来就是将这些表态付诸实施的阶段了。从安不纳港到星岛的三百多海里航程,也是这段南下之旅的最后一段海上航程了。谭举任已经将一路游山玩水的心思慢慢收回来,接下来的一段时期,他都将在星岛上度过,是时候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开展工作了。

    安不纳岛是这支南下船队航程中的最后一个休整地点,离开这里之后,船队将会兵分三路,向东、向南及西南方向各自前行。向东的一路船队是以海洋航路考察为主,将沿婆罗洲岛海岸线完成一次环岛航行,途中也会经过巴拉望岛、苏拉威西岛、巽他群岛及爪哇岛等南海主要大岛,考察当地风土人情,顺便寻找适合殖民开发的沿海港湾,最后回到起点安不纳岛,然后再向北折返。

    往南走的船队是前往苏门答腊岛与婆罗洲岛之间的邦加…勿里洞岛,海汉在这两个岛上已经建起了两处锡矿和冶炼作坊,并且驻有少量军队。不过为了避免三百多海里之外巴达维亚城里的荷兰人误会,海汉目前在当地还没有真正开始大兴土木,就连引入移民,兴建定居点的工作,也都是在不声不响地慢慢推进。

    往西南方向前进的船队则是前往马六甲海峡东端的星岛地区,1633年年底海汉海军抵达这里之后,便留下了人手在当地驻防,并将星岛划为了海汉的势力范围。之后又数次增兵,在当地建起军事据点和军用码头,以稳固海汉在当地的威慑力。

    谭举任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星岛,他所率领的八百移民,也全部都是被分配到该地区定居。作为海汉占领该地区之后首批由海南岛派往该地区的移民,他们将担负起在当地建立定居点,开垦农田并实现自给自足的任务。而在这批人成功落脚之后,海汉还将会陆续往该地区投放第二批、第三批移民,目标是在三年内将当地的常驻人口发展到万人规模。

    星岛当地在此之前都是由军方代管,谭举任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首任行政长官,他在出发之前多次参加了执委会专门为此召开的特别准备会,对于星岛这个地方在海汉发展战略中的特殊意义也已经很了解了。

    星岛是目前海汉控制区中最靠西的一块海外飞地,海汉在这里设立据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控制马六甲海峡航道。从印度洋进入太平洋南海海域的主要航道就只有两个,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后者目前是由占据地利的荷兰人控制,而马六甲海峡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既有当地的数个土著小国,也有葡萄牙、荷兰这种西方海上强国的介入。不过海汉可不会忽视这处战略要地的存在,崛起之后便将此处列为了必须掌控的目标之一。

    在现有的交通条件和科技水平下,疆域的扩张也是有限度的,这里基本上就将是海汉国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西大门了。再往西去,以海汉现有的人口和运输保障能力,就很难确保更远的新殖民地的人种构成,到时候就未必能在当地维持稳固的汉人政权了。而类似这种会影响统治稳定的风险,海汉执委会目前并不想承担。与其继续向人种、文化差异都十分明显的西方扩张,那当然还是远东地区的大明、安南、朝鲜、东瀛等国更值得下力气去深耕细作,毕竟这些国家与海汉文化相通,无论是要从其国内获取移民人口,还是要在当地开辟贸易市场,显然都要比往西去容易得多。

    “星岛就是我们海汉国的西南边陲重镇!”

    谭举任依然很清楚地记得,在临出发之前的践行会上,陶东来是如此斩钉截铁地向他表明过星岛的战略意义。而星岛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就意味着他谭举任所得到的任命也是同等重要,陶东来的弦外之意,他自然也听得明白。

    该表的决心,在三亚出发前就已经表完了,接下来就是将这些表态付诸实施的阶段了。从安不纳港到星岛的三百多海里航程,也是这段南下之旅的最后一段海上航程了。谭举任已经将一路游山玩水的心思慢慢收回来,接下来的一段时期,他都将在星岛上度过,是时候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开展工作了。

第1222章 实际困难() 
谭举任要负责的可不仅仅是外交和引入移民的工作,事实上就连这港口的开发和基建工作,今后也是他职责的一部分,担子着实不轻。而目前的港口建设水平,比起路上经过的几站尚有明显差距,没能充分利用这地方天然深水良港的优势。当然了,谭举任知道这也并非罗杰的过错,实在是本地的客观条件就只有这样,不管是劳动力还是有指挥大型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都严重不足,有再好的规划也难以实施到位。

    星岛与海汉其他殖民地有所不同的是,这里已经远离汉人聚居区,而周围的国家与汉人政权也没有太多的往来,民族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想要像其他海外殖民地一样大量从周边地区吸纳移民,在这里却要面对更大的困难。何况周边国家已经意识到海汉进入这一区域所带来的威胁,绝对不会像安南、大明一样对海汉近乎“吸血”一样的移民手段视而不见,罗杰说过这些国家对海汉的移民需求采取了明显的抵制态度,这无疑是一个相当令人头疼的问题。

    在罗杰的任期内,这个问题还并未见到解决的希望,而且从目前所知的国际形势来看,谭举任觉得这种状况只怕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海汉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武力手段来改变现状,仅仅依靠贸易和外交方面的努力来打通关节,那大概仍是需要经年累月的运作之后才会见到成效。

    罗杰现在拿出来的态度当然可以理解为工作交接,不过谭举任总觉得他的话有点如释重负的味道,与其说是工作交接,倒更像是甩锅成功的感觉。但谭举任也不能说对方不厚道,毕竟这些事本来就不该由军方来负责,自己南下赴任的职责之一就是来接手这些麻烦,设法克服当下的困难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我们军方的目标,就是让这里的军用码头能够容纳一支满编舰队常驻,当然了,港口配套设施和维护战舰所需的船厂,也是必须要有的。”谭举任脑子稍稍走神的时候,罗杰仍在滔滔不绝地展望着未来:“等有了足够强大的海军舰队入驻这里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掌控住马六甲海峡的通航权,让周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