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程自是不必多说,巡视组众人算是又完成了一桩任务,心情都比较轻松愉快,只有刘尚一直在暗自琢磨那台没能到近距离观察的蒸汽挖掘机。他虽然隔得很远,但看了这么久的热闹,也大致看明白了其运作的过程,只是还缺乏细节方面的观察。

    这种挖掘机如果真被海汉广为采用,那开采矿藏的速度必然会在如今的基础上突飞猛进,随之而来的大概就是海汉的钢铁产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更多的钢铁资源意味着什么?那就意味着海汉能造出更多的蒸汽机,武装更多的部队,甚至是建造出传说中的铁甲巨舰。这对与海汉毗邻,有着复杂利益关系的大明来说,可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刘尚在海汉待了一个多月,又接触了这么多对外界来说算是机密的信息,眼光自然也比来海汉之前高了许多,他已经意识到这玩意儿的影响力可并不只会局限于这里的矿场,如果任其发展,那么或许不久的将来,昌化的钢铁冶炼规模还将继续增大,而海汉与大明的实力对比也会继续朝着对大明不利的方向变化。

    最理想的解决办法,大概是就设法破坏这世上仅此一台的蒸汽挖掘机,以延缓海汉在采矿领域的发展速度。但海汉这矿场地处内陆山区,又有军警重重护卫,想靠个人武力闯入此地将其破坏无疑是痴人说梦。除非是有办法能拉一支武装部队攻打这里,但那样做无异于跟海汉正式开战了,那可就不是刘尚隐姓埋名潜入海汉的初衷了。

    刘尚越想越觉得这个隐患影响深远,也没什么心情和旁边的人闲聊了,只是一直眼望窗外,装作看风景来掩饰自己的沉思状态。不过众人走走停停折腾了一天,也都有些乏了,倒也没有人注意到他这状态有什么异常,他旁边一位负责在巡视组中当文书的老秀才,甚至已经索性趴在座位中间的小桌上昏睡过去了。

    一路无话,众人乘车顺顺利利地回到了昌化县城,已经是到了晚饭时分。乔志亚自然要一尽地主之谊,又设下了几桌宴席款待众人。刘尚也懒得再为无力改变的事情多费脑筋,索性放下包袱与众人一起大吃大喝。

    按照日程安排,巡视组第二天的工作安排就是参观本地冶炼工业了。先前乔志亚虽然说过昌化本地没什么可看的客气话,不过这昌化本是海汉的工业重镇,哪有跳过这里的道理。于小宝等人非但要了解本地的生产状况,而且还得按照计划,在昌化召集本地的基层官员进行宣讲活动。不过刘尚负责的宣讲内容是商贸方面,在昌化这地方并没有受众,所以在这一站已经没有他的宣讲任务,倒是可以放心休息了。

    翌日,众人也早早便在招待所里集合。刘尚虽然没有任务,不过他可绝对不会错过这个一窥海汉工业实力的机会。尽管他并不清楚工业的概念究竟是什么,但这些天总听于小宝等人把这个词挂在嘴边,而乔志亚也将本地称之为“昌化工业区”,他自然也想更全面地了解什么才是海汉人口中心心念念的“工业”。

    (本章完)

第1287章 工业社会的门槛() 
刘尚一心想要在这里一窥海汉军工的奥秘,但殊不知此处只是原材料的产地而已。海汉真正的军工制造单位全部都集中在三亚田独工业区,这一方面是为了技术保密和生产流程安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则是为了巩固海汉统治的安全需求。

    海汉执委会很清楚自身控制的疆土跨度极大,而且不少地方都是在海外数千里,仅仅只是依靠政治上的维系并不能确保实现长期安定的统治,军事方面的压制也要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驻军常年在外不受管束,也指不定时间一长,就会有统兵大将生出别的心思来,到时候说不定就会有人胆大妄为发动叛乱。

    为了杜绝这种状况,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在武器装备的供应上进行限制。这种限制并不是指简单控制武器弹药供应的数量,而是在武器制造技术和设备方面进行全面控制,不让除三亚之外的其他地方具备制造军队列装中的枪炮、战舰等高级武器的能力。只要海外殖民地无法自行制造高级武器装备,那么就算有人要在地方上造反也难成大事。

    因此在昌化工业区虽然也有许多跟军工相关的加工作坊,但几乎都是被安排用来生产原材料和毛坯料,并没有加工关键零件和装配武器的车间存在。所有在这里制作加工的原料和部件,都是用船运回三亚去进行加工装配。虽然这样的安排会额外增加不少费用和时间,但对维持稳固统治这个目的而言,这样的付出当然是绝对值得的。

    不过对于刘尚这种别有心思的特殊人物来说,这一趟的收获就极为有限了,冶炼钢铁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他来此之前只单纯以为昌化经营冶炼业的规模比较大,但参观过后才明白这一行里有太多自己根本不明白的专业知识。想弄明白海汉的冶炼技术,光靠这么走马观花的看看肯定是不可能了。

    闻所未闻的蒸汽加工设备虽然看了不少,但所见这些还都只是用于金属材料的粗加工而已,根本就还没涉及到真正的武器制造装配关键环节,想从这里探访到海汉武器制造工艺的目的基本上算是完全落空了。

    当然了,能得以在这里见识到海汉冶炼钢铁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规模,这对于刘尚所在的阵营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情报。虽说掌握的信息还比较零碎而片面,但至少可以推断出海汉在冶炼方面的造诣也如同他们在别的领域一样优秀,而且所能制造出来的金属制品,也绝不只是他之前所想象的武器与生活用具,那些用来加工金属的大型设备,也都是用金属制成,而海汉对这些加工手段和设备的看重程度,似乎还胜过冶炼钢铁。

    这难道就是海汉人时时处处挂在嘴边的工业了?刘尚心中并不确定,但也不敢拿这个问题去请教于小宝等人,他在这支巡视组中承担的任务与工业并无太大关系,冒然提出这种问题难免又会有引来张千智关注的风险。

    不过之后的宣讲活动中,于小宝的讲话却终于是让刘尚知道了海汉对于工业的大致定义。按照海汉的说法,采集原料将其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都可称之为工业。刘尚觉得这样说起来,那大明其实也是有工业了,只是可能没海汉这么发达而已。

    不过于小宝接下来的讲话中,便将大明当下所拥有的工业定义为手工业,即基本都是依靠手工劳动进行生产的活动。而海汉现在所要走的路,便是让国内的一部分产业脱离生产效率低下的手工业阶段,升级到更先进的机器工业阶段。即以机器替代人力,以机械化劳动替代手工劳动的新型业态。这种机器工业不但是大明没有,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同样尚未出现类似的形态,只有海汉国独步天下,率先进入到机器工业时代。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刘尚一心想要在这里一窥海汉军工的奥秘,但殊不知此处只是原材料的产地而已。海汉真正的军工制造单位全部都集中在三亚田独工业区,这一方面是为了技术保密和生产流程安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则是为了巩固海汉统治的安全需求。

    海汉执委会很清楚自身控制的疆土跨度极大,而且不少地方都是在海外数千里,仅仅只是依靠政治上的维系并不能确保实现长期安定的统治,军事方面的压制也要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过驻军常年在外不受管束,也指不定时间一长,就会有统兵大将生出别的心思来,到时候说不定就会有人胆大妄为发动叛乱。

    为了杜绝这种状况,最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在武器装备的供应上进行限制。这种限制并不是指简单控制武器弹药供应的数量,而是在武器制造技术和设备方面进行全面控制,不让除三亚之外的其他地方具备制造军队列装中的枪炮、战舰等高级武器的能力。只要海外殖民地无法自行制造高级武器装备,那么就算有人要在地方上造反也难成大事。

    因此在昌化工业区虽然也有许多跟军工相关的加工作坊,但几乎都是被安排用来生产原材料和毛坯料,并没有加工关键零件和装配武器的车间存在。所有在这里制作加工的原料和部件,都是用船运回三亚去进行加工装配。虽然这样的安排会额外增加不少费用和时间,但对维持稳固统治这个目的而言,这样的付出当然是绝对值得的。

    不过对于刘尚这种别有心思的特殊人物来说,这一趟的收获就极为有限了,冶炼钢铁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他来此之前只单纯以为昌化经营冶炼业的规模比较大,但参观过后才明白这一行里有太多自己根本不明白的专业知识。想弄明白海汉的冶炼技术,光靠这么走马观花的看看肯定是不可能了。

    闻所未闻的蒸汽加工设备虽然看了不少,但所见这些还都只是用于金属材料的粗加工而已,根本就还没涉及到真正的武器制造装配关键环节,想从这里探访到海汉武器制造工艺的目的基本上算是完全落空了。

    当然了,能得以在这里见识到海汉冶炼钢铁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规模,这对于刘尚所在的阵营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情报。虽说掌握的信息还比较零碎而片面,但至少可以推断出海汉在冶炼方面的造诣也如同他们在别的领域一样优秀,而且所能制造出来的金属制品,也绝不只是他之前所想象的武器与生活用具,那些用来加工金属的大型设备,也都是用金属制成,而海汉对这些加工手段和设备的看重程度,似乎还胜过冶炼钢铁。

    这难道就是海汉人时时处处挂在嘴边的工业了?刘尚心中并不确定,但也不敢拿这个问题去请教于小宝等人,他在这支巡视组中承担的任务与工业并无太大关系,冒然提出这种问题难免又会有引来张千智关注的风险。

    不过之后的宣讲活动中,于小宝的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