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在阴差阳错,廖远也去了外地,刘尚这下倒是不用再担心这个莽夫情急之下作出什么不理智的举动了。至少在他从广州回来之前,自己的处境应该是比较安全的。

    那人倒是不知道刘尚有这么多心思,还好奇问道:“最近好像没见先生在茶馆说书了,听说是另谋高就了?”

    刘尚一听,果然廖远嘴巴还是严实,连他自己的下属也没透风声,当下客气两句道:“说不上高就,就是另外找了一份差事做,暂时不用在茶馆抛头露面了。”

    刘尚被宣传部招募这事的详情,除了介绍人常德高、茶馆老板姜翰和他自己之外,也就只有廖远才知道了。常德高是官员,姜翰是常德高打过招呼的人,这两人肯定不会随便对外透露内情,只要廖远不说,旁人也难以知道刘尚目前所拥有的这层官方身份。

    果然那人不疑有他,又随口寒暄两句之后,便告辞回商栈了。刘尚心情也放松下来,就近找了个馆子,点了几道菜一壶酒,庆祝一下自己侥幸又逃过一劫。这些天他心中一直记挂此事,就如同背负了一个巨大的思想包袱,到现在才终于算是把这个包袱放下了。

    刘尚一边翘着二郎腿吃酒,一边在心中琢磨接下来的安排。这边巡视组的差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之后大概就会继续去完成先前还没有开课的宣传人员入职培训,然后进入宣传部当差。这次出去跟不少部门的官员都打过了交道,在他小心谨慎的经营之下,也算是初步建立起了一点官场人脉。如今虽然还派不上什么大用场,但如果今后长期在海汉为官,这些人脉关系迟早也会起到作用。

    刘尚自觉这次跟着巡视组出去的表现还算不错,于小宝也多次对他表示了赞赏和夸奖,想必回头与宣传部交接的时候,于小宝也少不了会帮自己说几句好话。以于小宝的身份地位,这种招呼打过之后,或许对自己今后的仕途也能起到一定的助力。唯一需要担心的,大概就是自己今后的工作岗位会不会被分配到外地,要是必须离开三亚,今后要收集一些重要情报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今后类似巡视组这样可以接触到政治、军事、经贸、社会人文等各方面情报的机会可能不多了,不过作为宣传部的人,倒是会有许多跟其他部门接触和合作的时候,刘尚认为这种工作机会如果利用得当,也还是可以搜集到一些保密程度不是那么高的情报。

    但现在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在于如何去搜集大明需要的情报,而是这些情报收集起来送回大明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改变两国相处状况的作用。这种问题本不该由刘尚来考量,那是朝堂上的大人物们该去操心的事,但他在海汉的所见所闻造成的心理冲击实在太大,让他无法对两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视而不见。

    海汉在社会各个领域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并不是传闻中的奇技淫巧或是妖术,这一点刘尚已经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确认了,海汉所拥有的坚船利炮,诸多精巧商品,那也全都是由技工们一点一点做出来的,而并非传说中海汉人登坛做法凭空变出来的妖物。就算刘尚不懂得这些技术的真正原理,但他也能看明白海汉所掌握的各种技术要比大明领先太多,有很多东西是明人闻所未闻,甚至连想象出来都很困难。

    而类似这样的情报其实在以前也陆陆续续有反馈回来,但没有人相信这些情报的真实性,就连刘尚也曾经对情报中所提及的“蒸汽机”、“火车”、“高速帆船”等东西的存在嗤之以鼻,直到他亲自来看过之后才知道世界上还真有这种难以想象的物事存在。他在海汉所搜集的这些情报消息送回大明之后,上面那些大人物又能对此相信几分呢?

    刘尚叹了口气,心知这种事自己也是瞎操心,大明的江山社稷,是自己这种无名之辈能够左右的吗?朝堂上那么多的聪明人,都想不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镇压南方的海汉人,自己在这里胡思乱想又能有什么收获可言。

    刘尚吃完饭付了账,又叫了人力车把自己送回胜利港这边,找了一处清静的旅店住下,洗澡更衣,好好睡了个踏实觉。第二天起来吃过早饭之后,再按照于小宝的吩咐不慌不忙地去往胜利堡。

    关于胜利堡这个地方,对于外界来说一直都保持着比较神秘的形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是海汉国的核心所在,是全海汉戒备最为森严的地方,海汉人为了拱卫这个城堡甚至专门挖掘出了一条护城河,而城堡内外所装备的重型火器更是数不清。据说海汉人当初在设计这座城堡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被万人规模敌军围攻的状况,因此其坚固程度可能远超普通人认知中的城堡。如果是三亚是南海第一海港城市,那么这胜利堡就可以称作南海第一堡了。

    大明以前派到岛上的情报人员之中,倒也有人曾成功进入到胜利堡内,只是传回来的消息似乎可信度很低,据说堡内并没有金碧辉煌的宫殿,全是毫无美感的灰色砖石小楼,海汉的各个中枢衙门便在这些小楼里处理各种公务,管理着这个国家的运转。

    (本章完)

第1314章 胜利堡内() 
如果仅以建筑的华丽程度来衡量,胜利堡里各个部门的办公小楼的确显得十分朴素,建筑规模甚至还比不上后期三亚港那边修建的港务中心,让外人很难将这里的景象与一个强大政权的中心联系到一起。就算是刘尚这种早有心理准备的人,在看到胜利堡内的真实状况之后,也不禁有些感叹海汉人居然如此耐得住寂寞,在成功建立起国家政权,成为南海一霸之后,还甘愿挤在这么有限的一块空间内办公,换作自己是肯定做不到的,这样的魄力实在令人钦佩。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只怕也不尽然,如果有得选,绝大多数穿越者应该还会选择修建新的办公区,不要再挤在这面积有限的胜利堡内工作了。只是当下还存在着一些客观问题,并不是在胜利堡外修建几栋新楼就能马上解决的。

    当初规划胜利堡的时候,执委会其实并没有料想到海汉在初期的发展是如此的顺利,所以胜利堡的设计思路偏向保守,当时执委会认为海汉极有可能需要龟缩在海南岛猥琐发育十年左右才能向外拓展势力范围,期间可能还要面临诸多外来武装攻打此地的危险状况,要让所有穿越者在危急时可以回到城堡内集中力量进行作战,因此一个小而坚固的城堡能够实现在较小的防御面部署最强大的火力,更符合海汉的实际防御需要。

    这样的设计思路直接导致了胜利堡的内部空间较为狭窄,而且初期在外围防御工事的工程营建上投入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至于内部的建筑就只能走简单使用的路线了。如果要将这些建筑全部拆掉重建,那可不仅仅是拆房盖房的问题,而且会涉及到工程量庞大的设备搬迁和布线工程。

    海汉最为宝贵的大数据库服务器组,其机房就设置在胜利堡内,而各个部门所使用的电脑设备也都需要通过内部网络与服务器连接起来。此外还有从田独河上游水电站一路连入到胜利堡的输电线,以及各部门有线电话的线路,这些线路在胜利堡内的铺设都是按照穿管埋地的标准操作来施工的,设计使用寿命至少都是二十年以上,谁也没想到形势发展如此顺利,仅仅几年之后,当初的设计就已经跟不上各部门的使用需求了。

    数据库机房因为性质特殊,原则上是不会迁出胜利堡的,而其他办公楼如果要拆迁重建,或是搬出胜利堡,那么涉及到的线路铺设就将是极大的工程,并且必定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部门的日常运转。这些建筑费用对海汉来说是小数目,但因此而耽搁了国家机关的运转却是海汉难以承受的后果,所以尽管近年来一些辅助机关已经搬迁到胜利堡之外修建办公楼,但整个国家的核心机关却依然保留了胜利堡内的办公场所,甚至有不少穿越者为了方便地随时使用网络和数据库,连建在胜利堡之外的福利房都一直空置着没去住过。

    所以这胜利堡内的办公小楼一直保持着几年前的外观,也没有进行过太多的翻修和改扩建,并不是因为海汉高层有多么质朴,不追求物资享受,实在是因为这胜利堡里的机关办公楼要进行大改就得伤筋动骨,说得严重点甚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正常运转。而海汉的官僚体系却是与国家的发展在同步增长,这里面早就已经容纳不下太多的部门了,于是一些二级部门机关也就只能搬出胜利堡,只留下各部门的核心机构在这里办公。

    虽然目前没有合适的时机对各部门的办公地点进行全面改造,但对这里的办公环境做一些改善,提高日常工作的舒适度,倒也不用进行大的折腾。虽然地方窄点,但见缝插针的绿化,随时都有人进行清扫的环境,以及便利的服务体系,也算是尽可能为官员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办公环境。

    刘尚不知这些内情,还以为海汉人是为了节俭费用考虑才保留了这些看似简陋的办公场地。当下由带他进来的士兵向门口的警卫通报了身份,在外面等了片刻之后,进去请示的警卫便出来带他进去。

    刘尚以前也去过三亚港的港务中心,在他印象中海汉衙门没有太森严的规矩,不过这胜利堡里倒是层层设卡,戒备森严,看样子这海汉衙门其实也是外松内紧,并不是自己认知中的那么容易渗透。

    这当然也是与胜利堡的特殊地位有关,在这里办公的官员几乎全是海汉国的核心人物,光是穿越者就有上百人之多,这些人的安全可以说是海汉国的根本所在,在安保方面的严密程度自然不是胜利堡外的职能部门办公场所可比。

    刘尚被带到其中一间办公室,在这里见到了正在伏案写作的于小宝。刘尚也是懂规矩的人,知道这种情况最好是不要出声催促,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