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棚为何要搭建在水田中央?农夫要歇息的时候岂不是十分不便?”

    高欢笑道:“那可不是让农夫歇凉的地方,那是用来给鱼遮荫的。”

    “这稻田里还养了鱼?”李奈俯身一看,果然有不少半尺来长的鱼在田间的水沟中窜来窜去,好不热闹。

    “稻田养鱼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另外鱼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高欢指着水里的鱼解说道:“三个多月前我们在田里放养了鱼苗,等到明年‘春’种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了,一亩地至少能有六七十斤鱼,这两百亩水田应该能收获一万斤左右。”

    李奈若有所思道:“这便是种田的科学之一了!”

    陶东来笑着应道:“正是如此。”

    接下来高欢又带着他们参观了附近的油棕、甘蔗、香料等种植区,并一一加以解说。其中李奈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香料种植区,这里有些香料是他在自家贩卖的货物中见过的,有些却连听都没听说过。但让李奈有些遗憾的是,这些香料的植株多是幼苗,要等到出产的时候起码还得一两年时间。

    不过高欢宣布的另一个信息很快又让他的情绪恢复过来目前执委会已经在内陆的黎峒苗寨地区发动山民,开垦了两千多亩土地种植各种香料,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扩大当中。等这些香料成熟之后,执委会将统一进行收购,然后发卖到其他地方。

    毫无疑问,海汉人的香料会比那些西洋人漂洋过海运来的香料要便宜得多,李奈立刻便想展开独家代理权的谈判。但这次陶东来却微笑着拒绝了他,只说这些香料的成熟期尚需时日,订货也不用急于一时。

    执委会并没打算把香料这个生钱利器简单处理掉,商务部可是早就提了计划,今后要在远东地区搞一个规模颇大的香料联盟,以海汉人控制下的香料产量来影响亚欧两大洲的香料价格。这个盘口实在太大,即便像“福瑞丰”这种规模的商行填进去也不够看的,陶东来并不想这么早就给“福瑞丰”一些关于香料‘交’易的承诺届时有大量香料在手,还怕没有客商来胜利港挤破头?

    除了那整齐划一的农田和茁壮的各种农作物之外,农场公社的设置也引起了访客极大的兴趣。李奈还从未见过或是听说有哪个地方的农村是采用了海汉人这样的方式来组织生产,一队队的农民集合起来分赴各处农田劳作,那场景让李奈不由得想起了刚刚参观过的民团。

    “高先生,这些农夫为何如此听从你们的安排?难道他们劳作之时不会一直记挂着自家的农田?”李奈先前还以为肤‘色’黝黑的高欢是个农夫,但经过这一路的解说之后,现在早已经收起了轻视,恭恭敬敬地向他请教。

    “你可以把他们理解成佃农,他们为执委会种地,用劳动换取他们在这里的衣食住行等权利。我们不会强迫他们进行劳动,但如果不服从我们的安排,那就必须离开这个地方另谋出路。”高欢向他解释道:“这些人来到这里的时候除了身上的衣物,几乎什么都没有,如果离开这里,那么他们立刻就会回到一无所有的状态。”

    “原来如此。”李奈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么他们可有机会在这里置地购产?”

    “恐怕很难。”陶东来结过了话头道:“在我们执委会的治下,没有人有权力买卖土地,所有的地都是公产。这些农夫在累积了一定的劳工等级之后可以长期租种土地,但不会拥有土地的归属权。这里只有佃农,不会有地主。”

    “可这里的土地是属我大明所有,贵方如此安排,岂不是‘乱’了法纪?”李奈不解地问道。

    “是大明所有没错,我们手上也有大明崖州知州大人亲自签发的地契,写明了这些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是归我们海汉人所有。”陶东来嘴角‘露’出笑意道:“我要纠正刚才的话,这里不是没有地主,而是只有一个地主,那就是海汉执委会。”

第165章 隔空算计() 
自从穿越集团在胜利港落脚以来,崖州方面已经通过不同渠道传过几次话,希望能把这边的土地纳入到官府治下。 而达成这种统治的标志,崖州方面认为应该是巡检司的入驻和田契地契的建档。

    地契这玩意儿,在执委会看来其实可有可无,穿越集团占下的土地不是凭着一张纸就能夺走的。不过执委会考虑到目前跟崖州官方的相处还算比较融洽,在人口和原材料的引进方面还有许多要借重崖州的地方,也没有必要因为这种小事情撕破了脸面。上次跟着巡检司一起来的人当中有清查登记田亩的小吏,执委会便顺手把田契地契一股脑都办好了。

    当然了,在官府登记的田契地契文书上所写明的面积,比这里的实际开发情况少了十倍不止,田契上还特别注明了海汉人所开垦的二百一十二亩田地全部为“下田”,于是需要缴纳给官府的粮赋又直接砍去了一半。

    不过就算这砍了又砍的粮赋,执委会也并没有打算要上缴给崖州官府reads;。反正现在征赋管税的小吏就在手上捏着,到时候叫他随便编个什么理由‘混’过去就是了。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有人出来挑刺,执委会倒不是很担心。何夕在崖州的工作做得十分扎实,每家庙里都是按时烧香,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的消息甚至可能比锦衣卫和东厂番子更快更准确毕竟那两家特务机构可没执委会这么财大气粗的后盾,一方是用牢狱之灾让人避之不及,另一方则是采取了利益捆绑的方式‘诱’人合作,孰高孰低一望可知。而用金钱开路的措施显然收效相当不错,比如胜利港这边的各种地产文书送回崖州之后,甚至连知州老爷的书案都没上,就已经盖完章批复下来了。

    执委会已经给驻崖办发了指示,如果现阶段还有人想要挑事的,尽管送来胜利港,反正已经接了一帮巡检司的人,就不会介意再多接一些人了。

    至于像李奈这样的外来客,陶东来倒是不怕在他面前多暴‘露’一点实力,毕竟双方的合作现在正逐渐加深,要想稳固住这种合作关系,就必须建立在对彼此实力信任的基础之上。执委会很清楚像“福瑞丰”这样可以跨数省开连锁商行的客商必定实力不凡,但“福瑞丰”之前却未必能意识到“海汉执委会”这个机构在地方上的控制力。

    果然李奈听完陶东来的话之后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李奈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他在江浙一带‘交’往的士绅朋友,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大地主,家中有数千乃至上万亩土地的也大有人在,但他从未有过有人像陶东来说得这样理直气壮,毫无顾忌。最重要的是,陶东来说的地主并不是他自己,而是“海汉执委会”这个机构,联系到陶东来先前说过“这里没有地主”,李奈似乎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

    在大明的社会中,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亲贵戚,无不以土地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李奈虽然不明白这些海汉人为何要将土地这种宝贵资产公有化,但显然这种做法与大明的制度是格格不入的。没有地主,就没有士绅阶层,没有了士绅阶层,就没人来统领基层的百姓,那这个社会岂不是就‘乱’了套?

    但偏偏海汉人经营地盘上秩序极好,可以说比李奈去过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好,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按照海汉人指定的规矩在‘精’确而刻板地运行着,甚至连行人走在路上应该靠左还是靠右这种细节都有专‘门’的规定。大明士绅的作用,仿佛就是被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各种规矩给代替了。' 超多好看小说'

    至于海汉人,李奈并不认为他们是士绅,真要做个类比的话,他们更像是这里的官府修建码头村寨、运输移民迁入,组织开荒种地,自行造枪铸炮组建民团,这些事情可不正是官府应该去做的吗?

    当然,李奈丝毫不会认为海汉人有聚众作‘乱’甚至造反的打算有这种想法的人怎么可能把自己造的快枪利炮卖给对头家的商人?这就像朝廷不会把生铁和粮食出售给北边的鞑子一个道理。

    对于海汉人处理本地事务的一些做法,李奈不敢苟同,不过他也承认海汉人的确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这些人不但有强大的武装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很讲究规矩,这种固执的偏好甚至已经渗透到了本地的方方面面。而一个讲究规矩的合作伙伴,甚至比每次‘交’易所能带来的高额收益更为重要。

    眼看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陶东来一行人便草草结束了对农场公社的巡视参观,回到了一号基地。事实上他们所看的地方也仅仅只是农业部一期开发的成果,而后续在田独河上游沿岸又开垦出了千亩土地,除了种植水稻和经济作物之外,甚至还搞了一个小型牧场,开展多种家禽家畜养殖。

    李奈一行人可以说是胜利港开埠以来,访客中身份最重要的人了,因此他们所接受的晚宴款待也最为隆重。除了陶东来和施耐德之外,颜楚杰、宁崎也列席陪同,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当然了,这也与第一天的贸易洽谈就达成了一万多两白银的贸易订单有很大的关系,像“福瑞丰”这样的大土豪,其经济实力和销售网络都是现在穿越集团所必须倚重的对象。

    这几个嘴炮大神聚到了一起,肯定是要想方设法从李奈口中多掏些情报出来,为此陶东来还动用了‘私’人储备,拿了两瓶五粮液出来。贺强本来还想帮着自己少东家抵挡一下,但几个家伙颇有默契,三下五除二就先灌翻了碍事的贺强,然后慢慢开始跟李奈套话。

    李奈虽然也是在社会上走南闯北过的人物,但相比于后世复杂环境中锻炼出来的这些家伙,他还是显得嫩了一些,几杯酒下肚之后,该说不该说的话慢慢都被他们套了出来。等到第二瓶酒见底的时候,李奈已经开始语无伦次了,陶东来这才让人送他们去准备好的营房中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