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份死于非命,一边是已经有贵人在官场中替自己搭好了梯子,今后只要顺着梯子往上爬,混个太平官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

    放弃以前的身份,以现有的新身份存活,这才是最为理智的决定,刘尚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但这就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过去的一切,放弃自己身为大明臣民的身份,他心中始终还是有些难以割舍。说白了就是仍然心存侥幸,想着万一哪天在海汉待不下去了,恰好又有合适的机会从海汉脱身回到大明,那自己的秘密身份或许还能起到一点作用。

    当然了,这样的出路还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此期间不会被海汉安全部门揭穿身份。刘尚并不会因为自己成功潜伏了几个月就看低了海汉情报部门的能力,恰恰相反,这几个月里他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特别是在儋州亲眼目睹张千智将巡视组中的内鬼揪出来之后,他更是多加了一万个小心,唯恐自己有任何破绽被别人察觉。

    远离三亚,对刘尚来说其实也算是一种解脱,在此之前他也不用担心自己再受到严密的监视。虽然山东也有安全部的人马,而且据说还是由大人物坐镇指挥,但刘尚知道他们的工作重点不会是对内,而是针对大明。在这边工作和生活,他可以过得稍稍放松一些,不用再每天提心吊胆地担心自己身份暴露了。

    进入山东海域之后,这边的海船比南边的江苏、浙江明显减少了很多,船队沿着海岸线前行,半天下来都碰不到一两艘船。而即便偶有遇见,对方看到海汉船队的规模和高挂在桅杆顶端的双色旗之后,一般也会选择主动避开。

    海汉这支北上船队的构成其实已经不是从三亚出发时的阵容了,一部分船只在抵达珠江口、澎湖、舟山等地之后便已折返,而当地又有另一批船只加入进来。抵达山东海域的时候,船队中已经有大半船只是后来加入,只有运送北上干部的客船,几艘运送装备的货船,以及一路担任护航任务的两艘战船是一同从三亚出来。而这种由数十艘大型帆船所组成的船队,近年来在山东海域也极少出现,自然是让目击者避之不及。尽管刘尚目前已经是海汉青年团中的官员,但他考虑问题时还是会习惯性地站在大明的立场上,以一种敌对的眼光去审视海汉的种种政策。通过这几个月的观察,刘尚也不得不承认海汉在移民问题上的确有很多高明的手段,正是这些措施有效地帮助了海汉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壮大,成为大明外部一个极具威胁的新兴势力。

    如今海汉的触角已经越过山东半岛,伸到了更为遥远的辽东地区,刘尚除了叹服海汉的手笔之大,似乎也没什么别的办法来阻止海汉的行动。非但不能阻止,刘尚在这个过程中还得为海汉的扩张大业贡献出一份力量,对于他这个仍然保留着卧底身份的海汉官员来说,实在是一种莫名的讽刺。

    刘尚现在的身份可以说十分微妙,他是在大明公门中留有档案的高级情报人员,但廖远、秦安等人在海南岛死于海难之后,他已暂时与自己所属的情报部门失去了联系渠道,也无法向上面说明廖远等人的意外身亡与自己毫无干系。如今又被于小宝塞进了北上援建的干部团队里,这一趟出来没个一年半载肯定是回不了南方了,整个团队在这么长的时间中与上面完全失去联络,到时候自己在某本秘密花名册上的名字大概早就被划掉了。

    放下从前,改变效忠对象,今后好好当一名海汉官员,这样的念头在最近一段时期的每个晚上都会在刘尚的脑海中出现。他对大明的忠诚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一点一点地消磨掉,这一点他自己也很清楚,在哪边做官更有前途,这更是显而易见的事。一边是需要卖命换富贵,随时可能会暴露身份死于非命,一边是已经有贵人在官场中替自己搭好了梯子,今后只要顺着梯子往上爬,混个太平官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

    放弃以前的身份,以现有的新身份存活,这才是最为理智的决定,刘尚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但这就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过去的一切,放弃自己身为大明臣民的身份,他心中始终还是有些难以割舍。说白了就是仍然心存侥幸,想着万一哪天在海汉待不下去了,恰好又有合适的机会从海汉脱身回到大明,那自己的秘密身份或许还能起到一点作用。

    当然了,这样的出路还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此期间不会被海汉安全部门揭穿身份。刘尚并不会因为自己成功潜伏了几个月就看低了海汉情报部门的能力,恰恰相反,这几个月里他每一天都是如履薄冰,特别是在儋州亲眼目睹张千智将巡视组中的内鬼揪出来之后,他更是多加了一万个小心,唯恐自己有任何破绽被别人察觉。

    远离三亚,对刘尚来说其实也算是一种解脱,在此之前他也不用担心自己再受到严密的监视。虽然山东也有安全部的人马,而且据说还是由大人物坐镇指挥,但刘尚知道他们的工作重点不会是对内,而是针对大明。在这边工作和生活,他可以过得稍稍放松一些,不用再每天提心吊胆地担心自己身份暴露了。

    进入山东海域之后,这边的海船比南边的江苏、浙江明显减少了很多,船队沿着海岸线前行,半天下来都碰不到一两艘船。而即便偶有遇见,对方看到海汉船队的规模和高挂在桅杆顶端的双色旗之后,一般也会选择主动避开。

    海汉这支北上船队的构成其实已经不是从三亚出发时的阵容了,一部分船只在抵达珠江口、澎湖、舟山等地之后便已折返,而当地又有另一批船只加入进来。抵达山东海域的时候,船队中已经有大半船只是后来加入,只有运送北上干部的客船,几艘运送装备的货船,以及一路担任护航任务的两艘战船是一同从三亚出来。

    (本章完)

第1376章 工作交接() 
    相较于海汉本土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芝罘岛和福山县这边的建设水平还比较落后,只能算是百业待兴的的水准,很多职能都是由军方代管,要等这一批干部抵达山东之后才逐步开始交接工作。换句话说,本地的民政事务管理在目前仍处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况中,这批北上援建干部要从军方这边接手工作,所要处理的事务也十分繁杂,并不会是刘尚想象中的那般轻松。

    在进行了简短而热情的讲话之后,摩根便让手下安排干部们前往驻地安顿。他们的行李倒也不用自己动手,军方已经提前安排了几辆车来负责运送。

    尽管本地进行中的基建工程众多,劳动力捉襟见肘,但军方还是很贴心地提前在芝罘岛修建了专供这批干部居住的临时居所。这里的居住环境自然是比不了在海南岛的时候,就算是干部也只能住个很普通的瓦房而已,每两人一间,屋里的陈设也十分简单,桌椅床柜都是用本地砍伐的木材制作的原木家具。

    刘尚一路上与苏峮相谈甚欢,早就约好了到山东之后要一起住,于是两人便主动申请,将行李搬进了同一个房间里。这屋里明显要比外面暖和许多,刘尚查看一番之后,发现热源是来自其中一面墙壁,手摸上去并无凉意,反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想来是夹层中有加热的空气流动所致。来时便有人告诉他们,住处会有统一供暖设施,看来便是这夹壁墙了。

    刘尚虽然畏寒,但屋里的温度的确已经不算冷了,看样子在山东的生活至少不用挨饿受冻,这也让他的心情又平静了不少。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海汉人一向都讲究生活细节的享受,注重环境的舒适性,怎么可能会放着这种问题不解决。就算这里的生活环境还比较朴素,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肯定会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也算是海汉开发海外殖民地约定俗成的规矩之一了。

    在众人安顿完不久,便有军官来邀请他们前往岛上的多功能大厅赴宴,由摩根和刚从福山县回来的陈一鑫为众人接风洗尘。从舟山出来之后这几天,在船上吃到的伙食的确水平有限,刘尚肚子里的馋虫早就要爬出来了。他曾经跟随巡视组环绕海南岛考察,公务宴着实请吃了不少,也知道这类接风宴的标准一般都不会低,当即也不想继续收拾行李了,起身拖了苏峮便一同赴宴去了。

    岛上的多功能厅顾名思义,并不是专门用来开宴会的大厅,而且以山东基地的现状,也没有多少宴会要在这里举行。因此这个占地约两亩地的厅堂建筑在平时主要是作为驻军的食堂使用,可容纳至少两三百人同时在内用餐。召开大型作战会议的时候,这里也会被临时改为会场,可容下山东基地的陆海两军军官在这里挂出地图摆出沙盘,制定作战计划。

    至于举办大型宴会,这在本地也就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有这么一次两次。这次海南岛大本营组织的北上援建干部团队抵达山东,作为本地主人的军方自然是要办一场招待宴会才说得过去。

    刘尚所料不差,接风宴会的菜品还是相当丰盛,保持了海汉官方宴会的一贯水准。虽然这一路北上吃到的都是以海鲜为主要食材烹调出的菜肴,不过北方海域自有这一地区才有的特产,如渤海出产的海参、梭子蟹、对虾、小黄鱼、鲅鱼,黄海出产的鲽鱼、鳗鱼、面条鱼、竹荚鱼、牡蛎等等,这些都与东海和南海出产的海获有所差别。

    刘尚原本对于海鲜食材并无太深的研究,也是在之前的环岛巡视行程中,不断在各地官府举办的宴席上听大人物们交流美食见闻,才慢慢了解到各地海域出产的特色鱼虾蟹贝。也大概只有海汉这种专注于海上发展的国家,才会培养出大量精于此道的老饕了。

    本书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相较于海汉本土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芝罘岛和福山县这边的建设水平还比较落后,只能算是百业待兴的的水准,很多职能都是由军方代管,要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