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漏洞。他以为后金军会在尝试一两次吃瘪之后知难而退,或是干脆就一直在外围实施封锁,围而不攻,但没想到对方一旦下了决心要战就不再有任何顾忌,哪怕伤亡惨重也要强攻滩头阵地。

    而对此准备不够充分的陆战队的确是被打了个猝不及防,被突破位置的海汉炮兵在厮杀中直接失去了一个班的编制。如果不是王汤姆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顶住了那一波攻势,今天陆战队的伤亡可能就远不止眼前这点而已。

    现在回想起先前的战斗场景,王汤姆也还是有那么一点后怕。他这几年很少再亲临一线指挥作战,更别说亲自参加战斗了。虽然平时的射击训练让他的手艺还不至于太生疏,但如果先前真是运气不好,要害部位吃上一记流矢,说不定就挂在这离家几千里的荒野中了。

    早先钱天敦让他就留在旗舰上指挥登陆战,他还反驳说难得有这种以强打弱的作战机会,指挥官就应该到一线亮相,为自己的部队增加信心,反正后金军也没法攻破防御,安全方面应该无虞。但没想到这差点就一语成谶,如果事后让钱天敦等人知道,肯定是免不了要被嘲笑一番了。

    根据战后统计,海汉在这一战中有二十一人当场战死,另有伤者近百,其中还有十多人伤势较重,能不能撑过去还很难说。虽然这个战损比对手少了几十倍,而且最终也打退了后金的攻势,但王汤姆依然是觉得颜面无光。他在敌人后方的确起到了吸引火力的作用,但这场仗打得这么惨烈,却非当初制定作战计划时所愿,完全没有达到预计的水平。

    好在负责另一部分行动的骑兵营却行事异常顺利,一路向西对沿途的多个后金据点进行了闪电式攻击,最后还能全身而退,从渤海湾撤到了海上。相比之下,骑兵营的任务完成度显然就要比陆战队高出许多了。

第1444章 破局() 
    扬古利对于火药的认识更多是建立在火炮、火枪这些武器的基础之上,这还是前两年孔有德裹挟叛军跨海投靠后金时带去了大量军中工匠,才让后金开始有能力自行生产曾经让他们十分忌惮的那些武器。但对于爆破这种用途,扬古利确实没有相关的概念,这是因为后金的火药产能极为有限,供给军队尚且捉襟见肘,根本不能再用于研究大规模杀伤武器或是其他稀奇古怪的用途。

    至于海汉军中所使用的硝化甘油炸药、安全导火索、雷汞雷管等高级形态,别说扬古利,就算是给后金带去火药和制炮技术的工匠也根本没有相关的概念。对于爆破这种特殊的攻击手段,后金军闻所未闻,自然也不会将此种战术作为防范的对象。

    明代有历史史料记录的“爆破”事件,最著名的有两起。一是1626年的王恭厂大爆炸,但对于爆炸的真正原因却一直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令人确信的官方解释。穿越者们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正是这起大爆炸的次年,虽然也曾出于好奇心,想过一些办法打听那件事的内情,但并无什么实际的收获,只能猜测这起爆炸案或许与当时储存于王恭厂的大量火药有关。

    另一起事件此时还尚未发生,明末农民军将领张献忠在攻打重庆和成都两座城池的时候,都曾使用火药爆破城墙,并且效果显著。不过这是好几年之后才会发生的事,在这个有海汉介入的时空中会不会遵循原来的历史轨迹还很难说。

    而对于在遥远辽东的后金军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苦心经营的要塞防线其中一段竟然会突然凭空消失,海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突破了进来。

    扬古利只能凭自己的直觉猜测发出巨大声响的方向是出了事,但当下外面的海汉火炮还在零零散散地向纪家堡发动炮轰,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擅离,只能是派了得力手下,去那个方向查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状况。即便如此,他心中那种强烈的不安感却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变得越发浓重,甚至连后背都开始不自觉地冒出了冷汗。

    扬古利不知道这种警兆意味着什么,但他还是下意识地命部下给自己拿来甲胄,提前穿戴整齐,做好应战的准备。虽然纪家堡外的海汉军并未发动真正的攻势,但扬古利却隐隐有一种预感,两家的攻防态势在今天之内必然会见分晓。

    扬古利没有等待太久,噩耗便已传来,海汉军在距离纪家堡制造了一次爆炸,将防线城墙炸开了一处六七丈宽的大豁口,然后在守军赶到之前便已经突破了防线。目前己方伤亡状况不详,但那处爆炸地点方圆百丈之类大概是很难找到活口了。

    听完这个消息扬古利顿时觉得眼前一黑,身子竟然不听使唤地软了一下,如果不是旁边护卫扶了一把,差点直接栽倒在地。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扬古利对于火药的认识更多是建立在火炮、火枪这些武器的基础之上,这还是前两年孔有德裹挟叛军跨海投靠后金时带去了大量军中工匠,才让后金开始有能力自行生产曾经让他们十分忌惮的那些武器。但对于爆破这种用途,扬古利确实没有相关的概念,这是因为后金的火药产能极为有限,供给军队尚且捉襟见肘,根本不能再用于研究大规模杀伤武器或是其他稀奇古怪的用途。

    至于海汉军中所使用的硝化甘油炸药、安全导火索、雷汞雷管等高级形态,别说扬古利,就算是给后金带去火药和制炮技术的工匠也根本没有相关的概念。对于爆破这种特殊的攻击手段,后金军闻所未闻,自然也不会将此种战术作为防范的对象。

    明代有历史史料记录的“爆破”事件,最著名的有两起。一是1626年的王恭厂大爆炸,但对于爆炸的真正原因却一直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令人确信的官方解释。穿越者们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正是这起大爆炸的次年,虽然也曾出于好奇心,想过一些办法打听那件事的内情,但并无什么实际的收获,只能猜测这起爆炸案或许与当时储存于王恭厂的大量火药有关。

    另一起事件此时还尚未发生,明末农民军将领张献忠在攻打重庆和成都两座城池的时候,都曾使用火药爆破城墙,并且效果显著。不过这是好几年之后才会发生的事,在这个有海汉介入的时空中会不会遵循原来的历史轨迹还很难说。

    而对于在遥远辽东的后金军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苦心经营的要塞防线其中一段竟然会突然凭空消失,海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突破了进来。

    扬古利只能凭自己的直觉猜测发出巨大声响的方向是出了事,但当下外面的海汉火炮还在零零散散地向纪家堡发动炮轰,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擅离,只能是派了得力手下,去那个方向查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状况。即便如此,他心中那种强烈的不安感却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变得越发浓重,甚至连后背都开始不自觉地冒出了冷汗。

    扬古利不知道这种警兆意味着什么,但他还是下意识地命部下给自己拿来甲胄,提前穿戴整齐,做好应战的准备。虽然纪家堡外的海汉军并未发动真正的攻势,但扬古利却隐隐有一种预感,两家的攻防态势在今天之内必然会见分晓。

    扬古利没有等待太久,噩耗便已传来,海汉军在距离纪家堡制造了一次爆炸,将防线城墙炸开了一处六七丈宽的大豁口,然后在守军赶到之前便已经突破了防线。目前己方伤亡状况不详,但那处爆炸地点方圆百丈之类大概是很难找到活口了。

    听完这个消息扬古利顿时觉得眼前一黑,身子竟然不听使唤地软了一下,如果不是旁边护卫扶了一把,差点直接栽倒在地。扬古利对于火药的认识更多是建立在火炮、火枪这些武器的基础之上,这还是前两年孔有德裹挟叛军跨海投靠后金时带去了大量军中工匠,才让后金开始有能力自行生产曾经让他们十分忌惮的那些武器。但对于爆破这种用途,扬古利确实没有相关的概念,这是因为后金的火药产能极为有限,供给军队尚且捉襟见肘,根本不能再用于研究大规模杀伤武器或是其他稀奇古怪的用途。

    至于海汉军中所使用的硝化甘油炸药、安全导火索、雷汞雷管等高级形态,别说扬古利,就算是给后金带去火药和制炮技术的工匠也根本没有相关的概念。对于爆破这种特殊的攻击手段,后金军闻所未闻,自然也不会将此种战术作为防范的对象。

    明代有历史史料记录的“爆破”事件,最著名的有两起。一是1626年的王恭厂大爆炸,但对于爆炸的真正原因却一直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令人确信的官方解释。穿越者们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正是这起大爆炸的次年,虽然也曾出于好奇心,想过一些办法打听那件事的内情,但并无什么实际的收获,只能猜测这起爆炸案或许与当时储存于王恭厂的大量火药有关。

    另一起事件此时还尚未发生,明末农民军将领张献忠在攻打重庆和成都两座城池的时候,都曾使用火药爆破城墙,并且效果显著。不过这是好几年之后才会发生的事,在这个有海汉介入的时空中会不会遵循原来的历史轨迹还很难说。

    而对于在遥远辽东的后金军来说,他们根本就没想过自己苦心经营的要塞防线其中一段竟然会突然凭空消失,海汉军不费吹灰之力就突破了进来。

    扬古利只能凭自己的直觉猜测发出巨大声响的方向是出了事,但当下外面的海汉火炮还在零零散散地向纪家堡发动炮轰,他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擅离,只能是派了得力手下,去那个方向查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状况。即便如此,他心中那种强烈的不安感却丝毫没有消退的迹象,反而变得越发浓重,甚至连后背都开始不自觉地冒出了冷汗。

    扬古利不知道这种警兆意味着什么,但他还是下意识地命部下给自己拿来甲胄,提前穿戴整齐,做好应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