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防御的区域也更有限,后金骑兵稍稍一压迫就会使其阵形露出破绽。但海汉军的武器射程长杀伤力大,后金骑兵甚至还没进入到能够制造威胁的距离,阵中的军官就已经陆续被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子弹狙杀了。

    这样一来,后金军想要组织起像样的攻势,难度就很大了。要嘛直接发动冲锋,要嘛只能及早退守后方。

    海汉当年在福广沿海与海盗及西方国家作战,背靠的其实便是大明这个基地,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而海汉在其中只是充当尖兵,在战场上一锤定音的角色。但真要认真分析当时的战场态势,如果缺少了来自大明的后勤支持,海汉想要打败当时占据地利优势的对手也并非易事,而这也正是海汉军目前在辽东地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当初在大明沿海作战,地方官府愿意支持海汉,那是有比较明确的利益考量在里面的。特别是一直在十八芝武力威胁之下的许心素,当时已经处在不死不休的状态,他要想自保就只能跟着海汉干掉十八芝,自然会尽力替海汉张罗后勤事务。而之后打台湾岛上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福广商人事前便得到海汉诸多承诺,会在开发台湾岛期间给予他们诸多优惠作为回报,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后勤才会极好的效果。

    但北方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由于距离本土过于遥远,海汉在这边的经营基础远不如南方,想发动民间力量来作为战时的后勤供应担当,运力根本就达不到军方的要求。即便是在辽东打开一片天地之后,海汉也仍然需要依靠自身运力来承担绝大部分的人员和运输任务。而山东本地的海运业在登莱之乱以后恢复得十分缓慢,加之官府也或明或暗地表示过不希望海汉介入到山东海运业之中来,所以才会出现舍近求远,从南方招募承运商的这种措施。

    因此对于海汉在辽东招募投资商的举措,江浙商人其实没有福广商人看得明白,因为他们少了一段与海汉军并肩作战的经历,对这种殖民地招商的性质并未完全理解。海汉要的不仅仅是他们手头的流动资金和海上运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将这些资源投入辽东,以便更快地将这块海外飞地纳入到海汉的社会体系之中。安排他们到辽东这边参观考察,自然也是为了让他们得到更多的信心,而这部分内容对福广商人就没那么要紧了,他们对于海汉实力的认识要深得多,对海汉的信心也远胜江浙同行。

    后金骑兵的攻势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只是在多次吃亏之后谨慎了许多,没有再径直扑上来,而是选择以较为分散的阵形在外围来回游走,试图以此来调动海汉的防线出现漏洞,然后再尝试发动突击。这套战术以前用在明军身上还是挺管用的,毕竟明军武器的射程要近得多,能够防御的区域也更有限,后金骑兵稍稍一压迫就会使其阵形露出破绽。但海汉军的武器射程长杀伤力大,后金骑兵甚至还没进入到能够制造威胁的距离,阵中的军官就已经陆续被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子弹狙杀了。

    这样一来,后金军想要组织起像样的攻势,难度就很大了。要嘛直接发动冲锋,要嘛只能及早退守后方。

    海汉当年在福广沿海与海盗及西方国家作战,背靠的其实便是大明这个基地,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而海汉在其中只是充当尖兵,在战场上一锤定音的角色。但真要认真分析当时的战场态势,如果缺少了来自大明的后勤支持,海汉想要打败当时占据地利优势的对手也并非易事,而这也正是海汉军目前在辽东地区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当初在大明沿海作战,地方官府愿意支持海汉,那是有比较明确的利益考量在里面的。特别是一直在十八芝武力威胁之下的许心素,当时已经处在不死不休的状态,他要想自保就只能跟着海汉干掉十八芝,自然会尽力替海汉张罗后勤事务。而之后打台湾岛上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福广商人事前便得到海汉诸多承诺,会在开发台湾岛期间给予他们诸多优惠作为回报,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后勤才会极好的效果。

    但北方的情况就有些不同了,由于距离本土过于遥远,海汉在这边的经营基础远不如南方,想发动民间力量来作为战时的后勤供应担当,运力根本就达不到军方的要求。即便是在辽东打开一片天地之后,海汉也仍然需要依靠自身运力来承担绝大部分的人员和运输任务。而山东本地的海运业在登莱之乱以后恢复得十分缓慢,加之官府也或明或暗地表示过不希望海汉介入到山东海运业之中来,所以才会出现舍近求远,从南方招募承运商的这种措施。

    因此对于海汉在辽东招募投资商的举措,江浙商人其实没有福广商人看得明白,因为他们少了一段与海汉军并肩作战的经历,对这种殖民地招商的性质并未完全理解。海汉要的不仅仅是他们手头的流动资金和海上运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将这些资源投入辽东,以便更快地将这块海外飞地纳入到海汉的社会体系之中。安排他们到辽东这边参观考察,自然也是为了让他们得到更多的信心,而这部分内容对福广商人就没那么要紧了,他们对于海汉实力的认识要深得多,对海汉的信心也远胜江浙同行。

    后金骑兵的攻势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只是在多次吃亏之后谨慎了许多,没有再径直扑上来,而是选择以较为分散的阵形在外围来回游走,试图以此来调动海汉的防线出现漏洞,然后再尝试发动突击。这套战术以前用在明军身上还是挺管用的,毕竟明军武器的射程要近得多,能够防御的区域也更有限,后金骑兵稍稍一压迫就会使其阵形露出破绽。但海汉军的武器射程长杀伤力大,后金骑兵甚至还没进入到能够制造威胁的距离,阵中的军官就已经陆续被不知从何处飞来的子弹狙杀了。

    这样一来,后金军想要组织起像样的攻势,难度就很大了。要嘛直接发动冲锋,要嘛只能及早退守后方。

第1489章 汉军旗() 
    “你仔细看他们军中旌旗有什么变化。”钱天敦见李奈不得要领,便对他提示道。

    李奈再观察一阵,终于明白钱天敦所说是什么意思了。那后金军阵中居然有一面旌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耿”字,很显然这就是后金军中的汉军旗了。而汉军旗里的耿姓将领,也就只有大明叛将耿仲明了。

    耿仲明是辽东出身的汉人,但早年投了后金当兵,官至千总,后来又投奔皮岛在毛文龙手下当差,并深得其重用,在东江镇一直升到参将。崇祯二年毛文龙死于袁崇焕手下之后,耿仲明不服管辖,去山东登州投奔了孙元化,然后做了中军参将。而崇祯四年孔有德在吴桥发动兵变之后,耿仲明在登州作为孔有德的内应,里应外合拿下了登州城。

    崇祯六年登州叛军终于支持不住,孔有德、耿仲明弃城逃往海上,然后归降了后金。后金汗皇太极自出迎十里,授予耿仲明总兵官之职,并将他们从大明带出的叛军称为“天佑兵”。

    按照原本的历史,今年皇太极称帝之后,耿仲明就会被封为怀顺王,与恭顺王孔有德、智顺王尚可喜合称为“三顺王”,包括之后皇太极亲征朝鲜,耿仲明都是跟随在其身边的高级将领之一,在后金军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不过海汉的介入改变了原本的历史轨迹,后金军在金州连吃败仗,皇太极没了登基称帝的心情,耿精忠封王的事自然也是被无限延后了。

    阿济格在金州这边一直吃瘪打不开局面,连大将军扬古利都死在了这边的战场上,皇太极对于这样的战绩自然不可能感到满意。但满洲旗和蒙古旗的部队都是以骑兵为主要战斗力,派来增援金州也不过是给对手刷战绩的添油战术而已。皇太极考虑再三,决定将装备火枪火炮比例较高的汉军旗调来金州对付神秘而强大的海汉军。

    汉军旗在后金军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一方面汉人在辽东往往被充着奴隶,社会地位极低,另一方面这几名大明叛将带到辽东的部队又被皇太极所看重,还专门设立了汉军旗这么一个编制。满人将领对于这些降将其实是很看不起的,只是慑于皇太极的威严,才会给予其尊重。但作为军人,地位终归是要拿战绩来维持的,汉军旗到底有没有与地位相当的战斗力,这次被调来金州应对海汉人,其实就是一次考验了。

    耿仲明其实并不想领这趟差事,他当初还没逃来辽东降金的时候,便已听说过南方出了一群十分了得的武装海商,不但在琼州岛上划地建国,而且连号称南海一霸的十八芝也败在其手中。

    耿仲明在崇祯六年降金之后不久,便听说海汉军北上在杭州湾外打下了舟山岛,又过了一年海汉人的触角便伸到了山东登州。耿仲明本以为大明会对这种入侵有比较激烈的反应,但没想到海汉人竟然很快在登州站住了脚跟,并且开始把注意力投向了辽东。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你仔细看他们军中旌旗有什么变化。”钱天敦见李奈不得要领,便对他提示道。

    李奈再观察一阵,终于明白钱天敦所说是什么意思了。那后金军阵中居然有一面旌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耿”字,很显然这就是后金军中的汉军旗了。而汉军旗里的耿姓将领,也就只有大明叛将耿仲明了。

    耿仲明是辽东出身的汉人,但早年投了后金当兵,官至千总,后来又投奔皮岛在毛文龙手下当差,并深得其重用,在东江镇一直升到参将。崇祯二年毛文龙死于袁崇焕手下之后,耿仲明不服管辖,去山东登州投奔了孙元化,然后做了中军参将。而崇祯四年孔有德在吴桥发动兵变之后,耿仲明在登州作为孔有德的内应,里应外合拿下了登州城。

    崇祯六年登州叛军终于支持不住,孔有德、耿仲明弃城逃往海上,然后归降了后金。后金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