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海汉为这些国家和地方势力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即便自己造不出性能优异的战船,不会组建海上作战部队,那都没有关系,只要肯掏钱,海汉甚至可以提供从订制战船到人员训练的全套服务。而这条路上走在最前面的安南国和福建明军,的确已经开始有了成型的海军编制。

    当然了,为了打造属于自己国家的海军部队,期间付出了多少钱财,以及外交条件上的妥协,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成批买下海汉造的战船并不是意味着就此拥有了一支强大海军,恰恰相反,这才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比如去年斥巨资买下了一批海汉战船的东印度公司,这个时候便开始为今后如何利用这批战船形成战斗力而头疼。海汉为他们提供的只有基本的船员驾驶培训,而相应的战术体系却不包含在买船的这笔钱里边哪怕荷兰人愿意额外再出钱购买,海汉也不打算向他们传授探索级战船的相关战术。

    所以荷兰人买到的这批船不但得自己想办法配备舰炮等武器装备,还得自行摸索战术战法,才能让好不容易买到手的这批战船转化成战斗力。这相比安南这类买家所能享受到的全套服务,效率自然就要低得多了。

    总之要想快速形成战斗力,那就得拿出能让海汉满意的条件,而荷兰被海汉视作了今后若干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便是荷兰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了。即便是愿意出钱,也很难在海汉这里得到某些重要的技能。所以苏克易自知在这个环节没什么搞头,才会怒气冲冲地先行离开。要是海汉人肯对荷兰放宽条件,那多半是赶都赶不走了。

    海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海汉已经用自己的发迹史为远东各国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由籍籍无名到一方豪强,海汉的每一次对外扩张,几乎都少不了海军的参与,而如今治下北至黄海,南到马六甲的诸多海外殖民地,便是海军作用的最好体现了。

    而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南海诸国,自然都是有心效仿这种被证明极为高效的发展道路。但这条路也并不是那么好走的,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得先成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这就足以让很多相对比较弱小的国家望而却步了。

    不过海汉为这些国家和地方势力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便捷的解决方案,即便自己造不出性能优异的战船,不会组建海上作战部队,那都没有关系,只要肯掏钱,海汉甚至可以提供从订制战船到人员训练的全套服务。而这条路上走在最前面的安南国和福建明军,的确已经开始有了成型的海军编制。

    当然了,为了打造属于自己国家的海军部队,期间付出了多少钱财,以及外交条件上的妥协,也只有当事人自己才清楚。成批买下海汉造的战船并不是意味着就此拥有了一支强大海军,恰恰相反,这才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比如去年斥巨资买下了一批海汉战船的东印度公司,这个时候便开始为今后如何利用这批战船形成战斗力而头疼。海汉为他们提供的只有基本的船员驾驶培训,而相应的战术体系却不包含在买船的这笔钱里边哪怕荷兰人愿意额外再出钱购买,海汉也不打算向他们传授探索级战船的相关战术。

    所以荷兰人买到的这批船不但得自己想办法配备舰炮等武器装备,还得自行摸索战术战法,才能让好不容易买到手的这批战船转化成战斗力。这相比安南这类买家所能享受到的全套服务,效率自然就要低得多了。

    总之要想快速形成战斗力,那就得拿出能让海汉满意的条件,而荷兰被海汉视作了今后若干年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竞争对手,这便是荷兰无法弥补的先天缺陷了。即便是愿意出钱,也很难在海汉这里得到某些重要的技能。所以苏克易自知在这个环节没什么搞头,才会怒气冲冲地先行离开。要是海汉人肯对荷兰放宽条件,那多半是赶都赶不走了。

    

第1748章 就算看破也无奈() 
以地方官府的眼光和所能接触到的资讯,很难从更高的视角去对海汉的一些行动作出判断和解读,往往会在接触中因为自身的视野有限而被海汉牵着鼻子走,如浙江、山东等地都是如此。这些地方的官府或为息事宁人,或是以权谋利,大多对海汉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是暗中合作以维持表面上的和平相处。

    大明朝廷所能接收到的情报当然更为全面,但其中还是不免会有很多地方官府欺上瞒下之后的错报漏报,依然难以准确地评估海汉采取某些措施的真实目的。而且大明目前的处境艰难,威胁到统治阶级的乱子不少,海汉的问题倒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程度,甚至近两年多少还能替大明分担一点压力。所以尽管朝廷对海汉有诸多不满,但还是容忍了这个强邻的逾矩行为。

    费策贤本来也认为海汉对大明的所作所为只是以求财为目的,至少在局部地区占据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大举入侵大明,似乎证明了海汉人声称对大明没有恶意的表态。但真正来到海汉国首都三亚,在这里接触到更为全面的信息之后,他才逐渐意识到海汉的意图颇为险恶,之所以不对大明动手,或许只是利益使然、时机未到,而并非海汉对大明怀有多少善意。

    为什么这些先进的战船可以卖给安南、占城、福建,甚至是高鼻深目的荷兰人,却不肯出售给近在咫尺且被海汉高官称之为“友好邻邦”的大明,费策贤不再相信那些虚伪的说辞,他认为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海汉人不想让大明拥有强大的海上武装,以免威胁到他们在大明近海几乎压倒性的统治地位。

    而海汉在国际军火贸易中的这种策略并不是独立的,如果将其与海汉历年来的扩张轨迹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海汉对大明海岸线由南至北的控制过程贯穿了其发家史。海汉海军的强大几乎是与大明沿海水师的衰落同步进行,这或许是巧合,但费策贤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海汉有意制造出了这样的形势。

    纵观大明沿海各地水师,原本北方第一的山东水师已经在早年的登莱之乱中分崩离析,大部分都被孔有德叛军裹挟去了辽东投敌,后来又纷纷折戟沉沙于海汉海军的历次跨海打击。江苏沿海本无良港,水师一向不是标配。浙江水师在海汉军占领石浦港、攻打舟山群岛,以及之后封锁杭州湾的历次行动中消耗殆尽,剩下为数不多的水师部队也缩回了钱塘江和长江里,不再出海自找没趣。

    剩下更南方的福广两地,福建水师一向跟海汉一个鼻孔出气,如今已经公然不听从朝廷的调遣安排,自然不能再对其寄予任何希望。而两广地区的水师在早年间就被海汉以各种手段清理得七七八八了,如今顶着水师名头在珠江里活动的都未必是大明的人了。

    本书首发创世中文网,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以地方官府的眼光和所能接触到的资讯,很难从更高的视角去对海汉的一些行动作出判断和解读,往往会在接触中因为自身的视野有限而被海汉牵着鼻子走,如浙江、山东等地都是如此。这些地方的官府或为息事宁人,或是以权谋利,大多对海汉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甚至是暗中合作以维持表面上的和平相处。

    大明朝廷所能接收到的情报当然更为全面,但其中还是不免会有很多地方官府欺上瞒下之后的错报漏报,依然难以准确地评估海汉采取某些措施的真实目的。而且大明目前的处境艰难,威胁到统治阶级的乱子不少,海汉的问题倒还没有到火烧眉毛的程度,甚至近两年多少还能替大明分担一点压力。所以尽管朝廷对海汉有诸多不满,但还是容忍了这个强邻的逾矩行为。

    费策贤本来也认为海汉对大明的所作所为只是以求财为目的,至少在局部地区占据军事优势的情况下没有大举入侵大明,似乎证明了海汉人声称对大明没有恶意的表态。但真正来到海汉国首都三亚,在这里接触到更为全面的信息之后,他才逐渐意识到海汉的意图颇为险恶,之所以不对大明动手,或许只是利益使然、时机未到,而并非海汉对大明怀有多少善意。

    为什么这些先进的战船可以卖给安南、占城、福建,甚至是高鼻深目的荷兰人,却不肯出售给近在咫尺且被海汉高官称之为“友好邻邦”的大明,费策贤不再相信那些虚伪的说辞,他认为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海汉人不想让大明拥有强大的海上武装,以免威胁到他们在大明近海几乎压倒性的统治地位。

    而海汉在国际军火贸易中的这种策略并不是独立的,如果将其与海汉历年来的扩张轨迹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海汉对大明海岸线由南至北的控制过程贯穿了其发家史。海汉海军的强大几乎是与大明沿海水师的衰落同步进行,这或许是巧合,但费策贤更愿意将其理解为海汉有意制造出了这样的形势。

    纵观大明沿海各地水师,原本北方第一的山东水师已经在早年的登莱之乱中分崩离析,大部分都被孔有德叛军裹挟去了辽东投敌,后来又纷纷折戟沉沙于海汉海军的历次跨海打击。江苏沿海本无良港,水师一向不是标配。浙江水师在海汉军占领石浦港、攻打舟山群岛,以及之后封锁杭州湾的历次行动中消耗殆尽,剩下为数不多的水师部队也缩回了钱塘江和长江里,不再出海自找没趣。

    剩下更南方的福广两地,福建水师一向跟海汉一个鼻孔出气,如今已经公然不听从朝廷的调遣安排,自然不能再对其寄予任何希望。而两广地区的水师在早年间就被海汉以各种手段清理得七七八八了,如今顶着水师名头在珠江里活动的都未必是大明的人了。

    以地方官府的眼光和所能接触到的资讯,很难从更高的视角去对海汉的一些行动作出判断和解读,往往会在接触中因为自身的视野有限而被海汉牵着鼻子走,如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