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期内我们的炮兵和火炮都会非常有限,现在讨论编制问题是不是有点过早了?”管人力的宁崎对军警部有任何大量占用人口的借口都非常敏感,立刻就提出了质疑。要成立炮兵部队,那就必须要让一批人脱产进行火炮训练,而这些人很可能就会逐渐蜕变为职业军人。以目前穿越众仅仅不到五百人的数量,宁崎很怀疑这点人口基数能够养得起多少军队。

    “瑞典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编组团一级炮兵了,而法国人在17世纪70年代就成立了专职炮兵团,作为时代的引领者,我们必须得走在时代的前面!”颜楚杰不失时机地替陶东来补充旁证。

    “如果我们现在能拥有跟瑞典和法国一样的人口,我不介意军警部组建炮兵团,你要组炮兵师都行。可问题是现在我们连上山砍树的人都还不够!”宁崎也毫不迟疑地立刻反驳了颜楚杰的所谓论据。

    颜楚杰立刻变得像泄气的皮球一样,他的确无法反驳宁崎的说法,人口现在就是制约穿越众发展的最大瓶颈,不管是组织生产还是筹备职业军队,都不得不受到人口紧缺的掣肘。

    “我们还是来谈谈战术吧。”看到此路不通,陶东来也不得不先绕过这个大坑,转而将话题引向更专业的部分。果然谈到炮兵战术,包括宁崎在内的一大帮文职官僚就基本插不上话了,参加讨论的几乎都是军警部的人,偶尔会有几个其他部门的军迷发表一下看法。

    关于早期炮兵的战术,不管是城池攻防战还是野战,是进攻战还是防守战,后世早就根据无数的实战战例总结出了大量的标准化战术,而军警部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照搬其中一部分实施就行了。军警部甚至准备好了一大叠阵地布置示意图,挂到了白板上进行讲解。军宅们自然都是兴趣盎然,参与度极高,而对军事没兴趣的人则是看得直打瞌睡。

    会议一直持续到半夜一点多,直到冶金部拿出了初步的工艺流程之后,陶东来才宣布散会。事情当然不是说完就算完,明天一早,有关部门人员还得到冶金车间集合,共同参与火炮的实际研发制造工作。众人打着哈欠陆续散去的时候,陶东来出声招呼道:“老颜、宁崎,你们俩先留一下,我有话说。”

    两人对望一眼,又重新坐回到位子上。

    “炮兵编制的事,我刚才又想了一下,宁崎说得对,我们的确是有点操之过急了。”陶东来一上来先向宁崎服了软。

    宁崎点点头道:“老陶你能想通就好,这不是我有意要卡你们军警部,而是现在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你军警部调十个人去当炮兵,我这边就少十个劳动力。十个劳动力能干嘛?十个劳动力一天至少可以砍五十棵大树,可以开采四五吨矿石,可以搭建一间还算牢靠的船型屋,可以开荒二十亩……老陶,现在我们的人口太少,还养不起太多的兵啊!”

    “我承认,你说的这些都对,但是……”陶东来话锋一转道:“现在既然开始考虑要装备火炮了,那招收土著部队的计划就必须要开始实施了。”

    “你这是绕一圈又绕回刚才的话题了?”宁崎闻言不禁愕然道。

    “我来解释吧。”颜楚杰显然为先前的辩论中输了一阵还有些不服,当下抢过了话头道:“你先回答我一个问题,目前我们控制地盘上的外来打工者大概有多少了?”

    宁崎略微思忖了一下答道:“如果算上两个新成立的公社和劳改营在内,长期在我们工地上打工的人应该超过七百了,另外至少还有一到两百的零散人员以一两天的短工为主。”

    “你算过打工者数量的增长速度吗?”颜楚杰继续发问道。

    宁崎点头道:“现在每天新来的至少也有二三十号人,多的时候一天会有五六十人。”

    “也就是说,我们治下的外来人员很快就要破千了。”颜楚杰叹口气道:“我想你也应该很清楚我们军警部现在有多少人可用——军警部编制共八十三人,其中超过一半的人都跟老陶一样身兼数职,平时都在其他部门工作。再扣除每天常驻盐场、榆林哨所、劳改营和每天出海巡逻的队伍,你觉得我们还能剩下多少人能用来保证两个基地的警戒守备,维持施工工地和民工驻地的治安?”

    “这个嘛……”宁崎这下还真是被颜楚杰问住了。

    作为人力资源主管,宁崎也很清楚军警部的人员配置,的确是如颜楚杰所说的那样,大部分有一技之长的转业军人都被塞进了能够发挥他们专长的部门兼职,真正留在军警部作为常备军警力量的人其实并不多,就连在前期作为军备主力的北美帮,最近也开始有了因为成员们工作分配问题而不得不解散的兆头出现,那样一来,军警部甚至连海上的常备巡航力量都无法得到保证,更别说维持日常治安。

    “我想你也知道,最近民工驻地内已经发生了好几起纠纷,有两次如果不是我们军警部得到消息及时出动,很可能就会直接演变为大规模械斗了。真要弄出了什么血案,这种后果我想大家都是不愿意看到的。”颜楚杰用十分诚恳地语气说道:“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军警部现在需要扩充力量。”

    “现在劳改营有一百多号苦役,而我们的看守力量非常有限,只能每天安排四个人,一旦出现问题,四个人四把枪未必能镇得住场面。”陶东来也一起帮腔:“你要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可远远没有后世那么安稳,几个片警就可以管上万人。我们来这里一个月,就爆发了两次战斗,这可不是大家能坐下来平心静气玩谈判技巧的时代,说开打就开打,总不能每次都事到临头才紧急组织防卫力量。”

    宁崎无奈地摇摇头道:“那你们打算怎么办?有计划吗?”

    颜楚杰一听他松了口,立刻连连点头道:“有有有,当然有!老陶,方案不是在你手里吗?赶紧给宁崎说说。”

    军警部的扩招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从目前穿越众控制地盘上的土著居民中招收一批身体健康、老实听话、家庭背景干净的青年,作为未来归化民部队的雏形进行训练。编制上可暂时按照军警一体,平时作为治安维持力量,战时作为协从部队上阵。而目前已经加入两个公社的社员因为都经过了身份登记,相对比较可靠,肯定将是招募的重点对象。

    “那你们准备招收多少人?”宁崎心知这件事上的确也没道理阻止军警部,索性就敞开了问个明白。

    “按后世的军队编制,先来一个连的编制,这不过分吧?”陶东来试探着问道。

    宁崎心中一算,一个班十个人,一个排三个班,一个连三个排,再加上连部指挥、炊事班、通信兵等等,这一个连足足就有一百多号人了,当下摇头道:“两个公社加起来才不到三百号人,你这一口气就要招一百多,是不打算给公社留劳动力了?”

    “招兵政策上我们可以再稍微改动一下,公社招一部分,再面向社会招一部分嘛!”陶东来倒是极为灵活,见宁崎的口气并不是很坚定,当下也主动作出了小小的让步。

第64章 火炮(四)() 
“有太平日子可过,未必有那么多人会选择当兵吃粮,如今这个时代当兵可不算什么好出路。”宁崎对于军警部的计划并不是那么放心:“你们别搞得兵没招齐,最后变成抓壮丁了。”

    “这个你大可放心。”陶东来信心满满地说道:“没好出路,那是明王朝的军队,你要知道,我们能给士兵的可不仅仅是微薄的军饷和一天两顿稀粥。”

    在军警部的规划当中,未来的归化民士兵将拥有特殊的社会地位,而这种社会地位的获得不仅仅只是因为他们身在军队这个暴力机关,有关部门要通过长时间的宣传和理念灌输,在主流社会文化中树立起军人的高大上正面形象。只要选择加入归化民军队服役,那么士兵未来的军饷、医疗、教育,退役后的就业、成家、子女入学、伤残士兵养老、战死士兵抚恤等等,全部都将得到执委会的特别保障。

    当然,就算军警部能按计划如期完成土著士兵招收,这些新兵也并不是马上就可以投入使用,至少也得有一个月左右的训练期,让这些人明白什么是军令,什么叫军人。军警部着急上火赶着要扩编,这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至于真正的战术训练,军警部这些人都很明白,那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急是急不来的。

    “最近不是很多人嚷着要进公社吗?等我们收了这批兵源,你再从现在的打工者里招一批人进公社就是了。”陶东来见宁崎脸色不是很好看,赶紧替他出了个主意。

    “行了,你们也不用劝了,大局为重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过几天不是要派人去崖州城那边设点吗?让他们把罗升东那小子盯紧点,赶快从崖州拉人过来。”宁崎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这不是部门之间的意气之争,孰轻孰重,宁崎还是分得清的。

    第二天一早,一帮红着眼睛的大老爷们陆陆续续聚集到了冶金车间,准备参与第一门火炮的试制工作。说是车间,其实也就是个加固版的茅草棚,只是为了防火,特地把顶棚升高了不少。但就算这样,还是让来此参观的穿越众都不时地盯着头上,唯恐一点半点火星飘上去引燃了房顶。

    17世纪初的中国铸炮工艺还非常原始,主要是采用泥模铸炮法。这种铸炮法非常麻烦,用水和泥制成的模具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烘干。而且一具泥模只能铸造一尊火炮,不能重复使用,且废品率极高,铸出能用的炮不过十之二三,所以铸炮的效率相当地下。而诸如在泥模上增加加强筋,焙烧泥模,镗光炮膛等方法,现在这个时代的中国铸炮匠人是完全不知道的。

    这种泥模铸炮法还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制造尺寸无法真正做到统一,这样的非标准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