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白马井到儋州城有将近二十里的路途,考虑到节省攻城部队的体力,相关部门除了将人员用船运往儋州湾之外,还同时运去了大量的马车。然而这几十辆马车所能承载的人员也就几百人而已,不过是此次行动动用的总兵力十分之一左右,除了少数精锐人员乘坐马车赶往儋州城,大部分作战人员还是得徒步赶往作战地点。

    先期抵达的儋州城柔远门的数百名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夺下了城门控制权,并且利用乘坐的马车,迅速在城门内架设了一片街垒,还架设了四门便携式三磅陆军炮,炮口便对准了城中直通北部城区的大道。

    不得不说儋州的守军虽然战斗力很渣,但反应速度仍然是很快的,在柔远门出事仅仅十几分钟之后,便有一支大约两百人左右的队伍急急忙忙地从大道上赶过来增援。然而这支准备不足的援兵在距离攻方设置的街垒还有大约五十米左右,就被密集的子弹给打得当场溃散了。

    当指挥这支部队的军官试图重新组织一波攻势的时候,四门小炮在街中间的炮位上鸣响。在这种距离上炮手甚至都不用特别去瞄准,每一发炮弹都在对面的明军队伍中撕出了一道长长的血槽。在抛下了大约四十具尸体之后,这一波匆忙赶来救援的明军又以同样的速度逃离了战场。

    几乎是在炮声响起的同时,城内的居民都立刻关门闭户,唯恐战事波及自身。而城内的守军则是惶然不知该如何应对是好,因为本城的千户大人已经在刚才的第一波交战中就不幸当场阵亡了。有人认为应该趁着海盗立足未稳,立刻组织反击,夺回城门,才能有固守下去的希望。而有人认为海盗炮火凶猛,根本不可抵挡,当务之急是要派出使者,赶紧向附近州县和府城求援才对。

    夺下城门的这支部队并没有急于扩大控制范围,也没有追击逃散的明军,他们的任务就是先控制住城门,直到大部队入城,才会有其他部队与他们交接这里的防务。

    这种战术安排在军方高层看来自然是不算完美,放在另一个时空中完全可以说是贻误战机。但放在儋州城夺取战来看,安排这样的战术也是属于无奈之举。

    为了尽可能地减小夺城战过程中的损失和消耗,军方安排的是出其不意的偷袭战,然而由于大部队登陆地点距离儋州城太远,而军方也缺乏足够的机动运输工具,因此大部队只能从海边徒步赶往儋州城,这个时间差是再好的作战计划也难以弥补的缺陷。

    不过武装越野这个项目,安南民团军练得也不少,所以对他们来说,这10公里越野并不算特别困难的事情,何况为了减轻负担,他们的行装都被减少到了维持基本战斗力的水平,远远比平时训练时的负重要小得多。

    由钱天敦亲自率领的安南民团军特别勤务连,仅用时70分钟,便从登陆地点赶到了儋州柔远门,并且编制内的200余人没有发生掉队脱离的状况。这个特勤连可算是精锐中的精锐了,每一个人都是钱天敦亲自挑选并训练,用他的话来说,能够进入这个连队的人,至少要学到自己身上六七成的本事,那才能算是合格。他们赶到的时候,距离先头部队打退明军的第一波反扑不过十来分钟而已。

    第二波赶到儋州城的便是民团的其他部队了,这支足足三个营规模的部队,阵势就大得多了,入城之后立刻有部队接管了城门的防御,有部队开始沿着城墙清理仍在参与城防的明军,还有两个连的部队直接绕城而过继续前进,他们的目的地是儋州以西的几处交通要道,在那里配合前期已经潜伏到位的先头部队设立防线,封锁儋州溃兵逃往府城的路线。

    而借来的三千安南兵,素质就远远不及钱天敦手下的这些人了。在行军了七八里之后,安南军的队伍就开始逐步脱节了,一部分人因为体力不支而不得不中途停下来休息,这样一来,整支队伍很快就变得七零八落。

    负责指挥这支部队的安南军官是由钱天敦直接指名的郑廷,当他看到民团军绝尘而去,而自家的部队行军却如此迟缓的时候,心中也是升起了浓浓的无力感。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南国内对己方军队与海汉民团军之间的战斗力差距,普遍都是认为主要原因是武器的威力,很多安南军官认为只要能够使用海汉民团的武器,那么双方的战斗力就可以迅速拉近,甚至不分高下。这也是安南近年来一直不惜血本,大量购买海汉制式武器的原因之一。

    但像郑廷这样接受过海汉正规军事培训,并且有过几次协同作战经验的新一代军官却很清楚,两者之间的差距远远不止武器装备这一个方面,在战略战术、机动能力、后勤补给,乃至最根本的军队思想建设方面,双方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且海汉的很多做法,并不是可以简单模仿或照搬的。

    例如海汉今年新近在民团军中设立了青年团这个新的组织,所有的连级以上作战单位都必须配备一名具备青年团资格的军官作为指挥官的副手,专门负责士兵和基层军官的思想工作。这个配置让很多人都看不懂其作用何在,然而郑廷却很快意识到了他的作用远不止看上去那么简单。

    安南护****的士兵,平时虽然也会进行忠君爱国的思想灌输,但真打起仗来,多数还是靠着一股血气。而人家海汉民团的兵,那真是为了执委会能够豁出命去,这种洗脑的本事一向是郑廷所羡慕的,而现在海汉人似乎还嫌程度不够,特地又专门设立了一个军官职位来做这件事,可想而知海汉高层对军队思想的重视程度。

    武装越野这种训练,安南军队也同样有安排,然而训练效果却差出人家一大截,到战场上一比拼,高下立现。差距究竟在哪里?郑廷只能将这理解为双方士兵的思想水平完全不是同一个等级,他甚至在想,这次回去之后是不是应该向兵部上书,将海汉的这套操作方法学过来。

515。第515章 占领儋州() 
郑廷的看法自然还是比较片面的,事实上除了思想建设之外,海汉民团的后勤和物资供应也是保证其战斗力的必要条件,而这些似乎不太起眼的方面,正是安南军队所无法做到的。 ( 广告)

    例如海汉民团的装备中,正规士兵配发的是布鞋,排级以上军官全部是皮鞋,而安南军中却要连级以上军官才有布鞋穿,至于皮鞋就只有郑廷这种高级军官才能享有,普通士兵则只能穿草鞋——要穿着草鞋强行军,那对脚的伤害是相当明显的,几里路跑下来就算鞋还没散掉,磨破脚皮也是常态,这部队的行进速度减缓,其实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原因。

    至于说海汉民团配备的其他各种制式单兵装备,如皮制武装带、战术背包、绑腿等等,在安南军中也只有极少数高级军官的亲兵才能够配齐一套。而不具备这些条件的安南兵在连续急行军几里地之后,身上的各种东西就不可避免地开始到处散落了。

    另外海汉这边还准备了专门的辎重和后勤人员,负责运输弹药和补给,而安南军抽调的几乎都是作战部队,并没有相应的职能分配,大部分的作战物资只能自行负责运输——由于畜力全被用在了先头部队的投送上,这些东西基本上就只能靠安南士兵们人力背负,手提肩扛了。

    至于士兵的伙食方面,虽说这次安南参战部队全部与海汉民团同吃同住,享受同等待遇,但他们之前可远没有民团军吃得好,身体素质自然也就有一定的差距。而这种长距离的快速武装行军,对于身体的要求极高,普通人就算能强行撑着完成这个行军,体力也会大为透支,根本无法立刻执行后续的作战任务。

    钱天敦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很快郑廷就接到了传来的命令,让他率领的安南军适当减缓行军速度。而郑廷接到这个命令却有些羞愧,因为他认为这大概是海汉人对安南军的一种“特殊照顾”,如果不是安南军实力太弱,对方根本就无需下达这样的一条命令。

    钱天敦此时却无暇去顾及安南军将领的感受,在海汉民团军陆续赶到儋州城之后,钱天敦指挥部队立刻开始清剿位于城北的守城驻军和各处官府衙门,以及夺取其他几处城门的控制权reads;。同时安排陆续到达的后续部队开始在城中设立街垒路障,按城区划分各连队防区,以维持城内的治安。

    接下来的战斗强度只能用乏善可陈来形容,守城的卫所军往往只进行一下象征性的抵抗,便视受到攻击的强度选择溃逃或投降。专门占用了两辆马车,从码头拉过来的几门小口径火炮也只在最初的交战中发挥了一下作用,而后就只能在柔远门内的街垒工事上当摆设了。

    “报告首长,德化门、镇海门控制权已经拿下,一营二营目前正从东西两侧夹攻北边的武定门。'想看的书几乎都有啊,比一般的站要稳定很多更新还快,全文字的没有广告。'三营二连从城外也已包抄到位,从外面堵住了北门。”钱天敦刚到城北,便有一线的归化民军官过来向他报告战况。

    钱天敦抬手回了个军礼问道:“高桥南带的特勤连现在在哪个位置?”

    “高桥少尉目前正率部攻打州衙。”那名军官指向北面,从烟尘中隐隐可以听到火枪的轰鸣声:“大概就在前方两百米。”

    “走,看看去!”钱天敦心知这一城的价值,有相当一部分就在这州衙里了,他作为前线总指挥,必须得亲自去督阵一下才是。不过虽说对手实力较弱,钱天敦也没有大意,接过了亲兵递过来的钢盔戴到了头上。

    与大部分城池一样,儋州城的官府机构也主要集中在城北区域,而州衙作为本地的最高权力机构,就位于城北大道的东侧,距离城门的武定门也非常近。

    战事刚起的时候,儋州知州、同知等官员其实并没有太害怕,毕竟儋州遭遇海盗也并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