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627崛起南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奈这倒也不是在帮海汉吹牛皮,在三亚地区定居的民众绝大部分都是归化民,肥皂这种日用品早就跟公共澡堂一起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当地人洗澡的频率可要比大明治下地区的民众高多了。除了那些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员之外,走在三亚的街头人群中,所能闻到的往往都是各种肥皂所带的草木香气。

    说到这里,李奈又顺手指了指盥洗间角落的马桶道:“海汉人对洁净的要求极高,认为人之所以会患上各种疾病,其根源往往在于环境的清洁度。因此他们专门造了这种可自动冲水的马桶,为的便是要保持卧室之内的干净。”

    严明君开口问道:“这东西好虽好,但需要连接供水与下水的管道,造价只怕也不低,普通百姓怕是用不起吧?”

    李奈应道:“这玩意儿一套就得上百两银子,普通民众自然是用不起的。”

    李进本来看得挺有兴趣,还打算问下这玩意儿要怎么才能买到,一听李奈报出这价,立刻就把话咽回肚子里去了。东西虽好,但这么一套装置够买几百个老式马桶了,李进顿时觉得卧室里偶尔有些许污浊之气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明日一早,会有下人来唤两位起床用餐,稍后两位便早些洗漱休息吧。”李奈见下人已经送来了干净的洗脸巾和马毛牙刷、牙粉等洗漱用具,便主动开口告辞。

    李奈本来替他们分别安排了一间卧房,不过李进却是个闲不住的人,还继续待在严明君的这间屋里不走。严明君也不以为意,拿起刚送来的热茶倒了两杯出来,待李奈带着下人离开之后,严明君才道:“若是论这宅院的奢华程度,远胜我过去所去过的几位大人家中,即便是福建那边的富商,也少有李家这样的派头。”

    “那可不是!”李进也深以为然地赞同道:“别的不说,你看看这油灯,起码也得值个十来两银子吧?”

    李进所说的油灯,其实最主要的改动也就是在传统油灯的外面加了一个玻璃罩子。不过海汉这边有专门的工艺设计环节,将下面装油的部分也用玻璃材质做成,中间固定灯芯的部分还做了个小小的机关,扭动就能够方便地调解灯芯长度,以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这油灯自然是显得精巧无比了。

    “门窗油灯、文房四宝,海汉人能在这些小东西上花这么多的心思,也难怪他们产出的商品能畅销大明。”严明君叹道:“以他们赚钱的本事,当可与我大明开国时的巨富沈万三比一比了。”

    “沈万三只是个商人,这些海汉人可不仅仅只有商人这一层身份。”李进倒是没有失去理智,仍然还清楚地记得自己的身份:“他们自造武器,私设民团,编练军队,这些要细数下来,可都是能治罪的行为了!”

    “治不了了。”严明君摇摇头道:“从崖州到琼州府再到两广提督府,海汉人有各级衙门出具的公文,证明他们所组的民团是合理合法的,而且又没有跟官府做对的行为,你如何能治得了他们的罪?私造武器什么的就更不用说了,今日你在码头上也听到那姓马的海汉人说了,福建总兵都亲自跑过来拜会他们,目的就是为了从他们手中购买火铳大炮。连官军都向他们购买武器,谁还能去把他们给查封了不成?”

    李进苦笑道:“这海汉民团比地方驻军还厉害得多,谁能指挥得动他们?严老弟,你若是海汉人,手里有这样一支强军,你还会听地方官府的指派调遣吗?”

    “只怕早就不将官府放在了眼中了吧!”严明君苦笑着应道。

    事到如今,他也慢慢发现海汉人的真面目似乎跟他的预计有一些偏差,而琼州岛当地的境况,恐怕也不是像他所期望的那样,能够有一个大展拳脚的施政环境。单单是海汉这股势力,大概就不是他所能指使得了的。

    至于李进的前景,严明君更加不看好,听说儋州当地的驻军连编制都没有了,现在当地防务全部是由海汉民团在负责。海汉人当然不会那么好心把自己花钱组建的军队送给他指挥,李进去了就是个光杆将军,根本没兵可用。当然这个话,他并不会当着李进的面说出来,只是李进为得到这儋州参将的职位花了不少银子,在严明君看来其实是很不值的。到时候就算重组地方卫所军,海汉人势必也会顺势插上一脚,李进能有多少话语权还真不太好说。

    两人又交谈了一阵,感觉困意来袭,这才各自洗漱休息了。

    第二天天色大亮,两人在李家下人的敲门声中醒来,开门之后下人便送上了装在食盒里的精致早餐,有海鲜粥、烧卖、虾饺、叉烧包等等。

    两人用餐完毕之后,李奈便来了,身后还有人抱着一叠大大小小的木匣子。李奈解释道:“这大的木匣子是装了一套崇祯元年的海汉玻璃文具纪念套装,限量发售九十九套,在下当时购买了两套,这多出的一套便赠予严兄了!”

    “这如何使得!”严明君赶紧起身推辞了几句。

    李奈笑着说道:“严兄与我同年中举,本是难得的缘分,此次相见更觉相识恨晚,这些许小礼物,严兄就莫要推辞了。日后在下去到儋州,定要登门叨扰的!”

    严明君连忙应道:“李兄实在太客气了!”

    “这两个木匣子,严兄和李大人一人一份。些许心意,两位一定要收下。”李奈说罢又将两个稍小的木匣子交到他们手里:“到了儋州之后,若是手头有什么不便之处,可派人去当地的‘福瑞丰’找掌柜,我这边会提前打好招呼。”

    李奈虽然没有明说匣子里装的是什么,但严明君却已经猜到个大概了。这木匣外形跟昨天马力科在码头上送出的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拿在手里的感觉也是空荡荡的,可想而知里面装的东西份量极轻,多半也是银票这类的物事了。这一趟李家庄又吃又拿,倒是真让严明君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李奈似乎也看出了严明君的心思,笑着说道:“严兄莫觉得这有什么不妥,在下只是觉得与两位谈得来,想与两位结交朋友而已。”

    眼见严明君似乎还想推辞,李奈便板起脸道:“若是两位大人看不起在下一介平民,那就当是在下冒犯了!”

    “李兄这话从何说起!”严明君也并不想为此开罪了李奈,连忙表示愿意收下这份礼物。

555。第555章 更大一号() 
李奈还有事情要赶去广州处理,因此就没有再亲自送他们去码头登船,只叫了一名管事给他们带路,顺便也帮他们提着这几个装礼品的木匣子。

    昨晚他们抵达李家庄的时候天色已暗,今天一大早出门才算看清了这里的真实面貌。这李家庄内的干道就足有一丈四五宽,一东西一南北两条十字形的主干道都是用水泥铺就而成,显得十分平整。道路两旁种有间距一致的行道树,街边每隔十丈左右还有小小的花坛、石凳、石桌、凉亭等设施,环境绝非普通的农家庄园所能见到。

    严明君见了之后也忍不住称赞了几句,那管事骄傲地应道:“本庄的两条干道,这布置施工,全是照搬了三亚胜利港的景观大道而来,出动劳工数百,耗银两万余两,耗时近一年方才建成。”

    “原来海汉人居住之处便是如此风貌!”严明君恍然大悟地应道。

    那管事却摇头道:“海汉的老爷们手笔可大多了,本庄只是模仿,却没法复制三亚的原貌,两位大人日后若是去到三亚,自然便明白了。”

    当初李奈在胜利港看到海汉主持修建的景观大道之后,觉得非常何意,就找画师画了下来带回李家庄,在征得父亲李继峰的同意之后,便照着胜利港景观大道的样式改造了李家庄的庄内干道。当然了,这设计和组织施工的事情,也还是海汉建设部出了一部分力气。至于这里所用的水泥,全是“福瑞丰”自己调配船只,从胜利港运回来的,反正李家庄的防御工事也需要使用大量水泥,多运个十船八船的也不是太大的问题。

    换作别家要搞这么大的工程,两万多两银子是断然做不下来的。李奈也是凭借着跟海汉的关系,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直接从水泥窑拉货,又自行运回李家庄,所以才能将成本控制到这个程度。有来往此地的富商看了李家庄的改建成果之后,也动了同样的心思,李家庄的这个工程倒是大大地促进了海汉水泥产业的发展。当然这里要和三亚的景观大道和胜利堡比起来,那的确还是小巫见大巫,工程量就相差甚远,并不是李家庄所能负担得起的。

    李进突然发话道:“这路明明有一丈多宽,为何没人走中间,都是靠边走?”

    “李大人,这是为了留出足够空余,让需要快速行进的车马能从中间通行。此外两位大人可曾注意到,这路上来去行走,都是靠着行进方向的右边,这样也同样是为了保持交通的通畅,即便是每天清早出工的时候,这条路上也不会发生拥堵。”那管事很是热情地解释道。

    严明君道:“想必这也是从海汉学来的?”

    “的确如此。”这管事也曾多次跟随李奈前往三亚地区,早就跟他主子一样,成了海汉的拥趸,一有机会就不遗余力地向人宣传海汉的种种先进之处。 '小说'

    走出李家庄的村口城楼,严明君一眼就注意到了距离这里不过一里地的大片居住区。这片居住区全是整齐划一的木板房,一排一排地向西绵延开去,从李家庄这边还看不到尽头。

    严明君疑惑地发问道:“那地方是?”

    管事解释道:“那里便是李家庄移民营地了,所住的民众都是稍后会搭船前往琼州岛定居的百姓。这些百姓都是从广东各地而来,远的也有从湖广、江西、福建迁来的。凡是想求口饭吃糊口活命的,只要到这里报名就行。待他们去到琼州岛之后,海汉人就会给他们安排事做,有吃有住还有饷银拿,比在外面当流民可好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