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椎哿跣僖膊灰涯嫱仔胍韬杭移旌攀章H诵模削M嗅咸鱼………休想!不过此事放在心间,要等收拾掉孙策再说。
丁一翘起大拇指夸奖献帝:“纯爷们!”“真汉子!”
丁一心里苦笑,本是去徐州支援一下,这下变成与孙策不死不休,事态一下严重了无数倍!原计划只带张辽一军,此时与荀彧商量,把候成、宋宪、魏续、岑宁四部也一起带上,这些家伙的军队经过补充,各领一营,这就是两万五千人马。京中八校重新组建,这个丁一就不管了,由荀彧等内阁自己设法,反正中原地带,人口是不缺的,提拨什么将领和调拨别处兵马充实许都,对丁一来说,没所谓,内阁诸人,都是文臣,没有野心,正适合当裱糊匠。
清早,丁一在城南校场斩张纮首级,悬于校场高高的旗杆之上,斩三牲誓师出征,鼓乐喧天中,天子亲自来勉励众军,表示众军建功,朝廷将不吝重赏。
南下两万五千余人马,从校场出来,特意往城内走了小半圈,又从南门绕了出去,人人顶盔带甲,威武不凡,朝廷武库之中的兵甲全都配给了丁一,整只军队显得威武雄壮。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军中许多人都是京城百姓家的儿郎,满城百姓都到城门附近相送,气氛热烈,如火享油!
献帝站于城楼之上,频频挥手致意,这是真正以献帝的旨意为准的部队出征,他盼着旗开得胜,斩尽妖邪叛逆!以前曹操和其它部队出征,献帝总是躲于深宫,没有出来一次,在他的心中,今天这支出行的军队才是大汉真正的子弟兵,是他的兵马!
第135章 军议 (035)()
大军出行,林林总总,很是麻烦,这是境内行军,全军走到那里,都可以随时征发民夫服役,让地方政府供应粮草,就算这样,依旧带了万余人的辅兵,出京后,全军精神振奋,速度很快,但一个上午,才走了不到五十里,而且越走速度越慢,士气明显低落。
春日,气候不错,正宜行军,可丁一心情却不大好,也没有心情欣赏一路的嫩绿春色。因为这样子显然不行,许都到广陵足有六百多公里,如果把地型的因素算上,有山有水,怎么也得按走九百公里来算,最坑的是,许都朝廷连年战乱,财务拮据,从没考虑过建立水军,根本没船,沿路最好走的水运用不上,丁一简单的心算了一下,这支部队最多一天也就能走五十公里,这是理想状态,六百多公里最少得走二十来天,稍不留神,三十天就过去了!
待中午全军休息开伙之时,丁一命亲兵传令给各部主官,于中军集合开会,讨论下步行止!
“全军有多少马匹,可不可以轻骑南下,少量人马先去支援广陵?”丁一有些着急,待众将汇合后,直接提出了要求。
“连驮马在内有万余马匹,轻骑行军,不一定有步兵快呀!”张辽最先回答,第一句话就表示反对,然后他仔细解释,丁一这才明白,战马娇嫩,用于短途冲锋,短时间的快速行进还可以,数百里的长途行军,速度还不如步兵呢,何况战马的草料等物地方官府不大可能全部能准备齐全,让轻骑先走,不是很现实。
丁一明白过来,刚才为何所有的骑兵都是牵马步行,原来要珍惜马力,这也是为什么游牧民族与大汉农耕文明的战斗有来有往的原因,如果游牧民族的行军速度能够象丁一想的那样快的话,农耕文明直接投降算了。后世的蒙元骑兵,那就是时代的bug,打遍欧亚无敌手,是有各种历史原因才爆发的,现在肯定做不到。
“把所有马匹集中到一起,一人三马呢?会不会好一些?”
“不如让部分精锐步兵轻装前进,不带粮食,沿路向地方郡县要粮,也许能快点!”几员老将听到丁一说一人三马,还是齐齐摇头,真要是努力跑,到是能快很多,就是到地方马匹也都废了,他们最后的建议是集中部分精锐步兵,可以十天赶到广陵。
时间不能耽误在路上,最终丁一决定,由自己带大队人马东行去徐州,张辽与宋宪精选五千步兵和一千余骑兵(一人备三马),不带辎重,全速南下广陵郡支援陈登,先期抵御孙策入侵。按张辽等人的估计,轻装不着甲,仅带兵器和两日口粮,沿途地方郡县及时配合的话,一天能行一百公里多,大约十天左右能赶到广陵。
当日下午停在原地,对人马进行调配,张辽、宋宪带领六千人马作为先锋,先行奔东南广陵方向行进,由张辽任主将,宋宪副之。
全军大队在丁一率领之下,以候成为前军,魏续为后队,岑宁为中军,直接往东边徐州方向前进,他要护送荀攸去夺取徐州的军政大权,这一州州牧朝廷之前没有任命,听闻刘备离开徐州之前,私相授受,把徐州托付给了亲信。
部队前行之时,提前被内阁派到徐州联络的内应朱淼寻到征南大军,向丁一汇报,徐州现在由别驾从事糜竺总领州中大小事务,另有糜芳任兵曹从事负责军事,还有孙乾任治中、简雍任主簿、王郎、陈矫、赵昱等人分任各职。
朱淼原是曹操手下密谍司人员,之前直接对郭嘉负责,密谍司是曹操手下探察全国各州大小诸候的专业机构,曹操、郭嘉突然死亡,荀彧对这个机构了解颇多,在一番商量沟通后,密谍司投靠朝廷,现在直属内阁,朱淼负责徐州大小事务,此次丁一出征,荀彧让朱淼直接与丁一沟通,向丁一负责。
丁一问到麋竺此人如何,朱淼评价颇高,说他雍容大方,敦厚文雅,是文武全才,擅骑射!麋家家教甚好,他家的男子大多在文武两方均有建树,麋竺的弟弟麋芳武艺了得,刘备特命此人总管徐州的军事。
麋竺世代经营垦殖,养有僮仆、食客近万人,资产上亿,当初刘备败于吕布和曹操之手,他先后数次送刘备人丁超过五千人从军,眼光准,手腕足,曹操曾经征辟此人为官,此人拒绝,只跟着刘备,忠贞不二!
在说到徐州是否铁板一块,有没有可趁之机时,朱淼笑了,他说麋家世代从商,社会地位不高,到了麋竺这代,麋竺虽然很会做人,得到两代州牧陶谦和刘备的信任,但徐州的大族如王家、陈家、曹家、赵家都看不起麋家,意见颇大,何况孙乾、简雍二人幸进,徐州各大族不服,所以只要荀攸到任,支持各大族,刘备的势力就应该立刻冰消雪散,最可虑者,不过是麋芳掌军权一事!
荀攸却面色愁苦,私下对丁一说道:“内阁屡次商议,要打击世家大族的势力,黄巾之乱,前鉴不远,世家大族只以一家之私,行兼并之事,实乃国之大害也!”
不过对丁一来说,刘备势力越容易解决越好,世家大族以后慢慢用政治手段搞,那不是一年两年的工夫,那时候他早都离开大汉了。
大队离开许都第五天,行到芒砀山附近,道路狭窄,队伍成四列纵队急急前行,此处在兵家来说,是谓绝地,很容易受到袭击,各处哨探都放得很远,以保证全军安全。
转过一处山凹,突然前军停止,整个部队都受到影响,停于山道之上,中军在丁一亲自下令之下,抢占附近高处,命亲卫四面侦察情况,有亲卫向前哨探之后跑了回来,禀报丁一道:“报大将军,前军围住了一位白袍小将,正起争执!”
荀攸笑对丁一道:“大将军,我第一次听说一个人能拦住一只部队的,这候成说是当年吕布手下八健将之一,怎么处置起军务还拖泥带水,名实不符呀!”他的意思,阻路之人再厉害,也敌不过千军万马,若是不服,千军万马踏行而过,怎么会有影响全军行动的事情发生。
见丁一向自己看来,哨探面色古怪,道:“候将军被人擒住以为人质,前军投鼠忌器,虽将那人围住,却不好动手!”
第136章 赵云 (036)()
候成副将秦琪不敢处理,僵持起来,丁一策马前行,越过停在路边的无数兵卒,亲自去处理此事。
芒砀山广大,许多个山峰形成山群,丁一着急赶路,大部队往徐州最直的就是这一条,并未绕行,山路险窄,越往前走,越感觉到了拥堵。
来到最前方,大路正中,一位身材高壮的男子银盔银甲,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右手长枪斜持身后,左手把候成按在马鞍之前。数千步卒在路上和路旁高地围聚,高地上的上千人或弓或弩,张弦瞄准,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千箭齐发,人群正中,则是十数层身着重甲的刀盾兵和枪兵,大盾在前,枪兵搁于刀盾兵的肩上或盾上,围得很紧。这些兵卒错错落落,噪杂不已,不住喝骂,山道不利骑战,千余骑兵退到远处,这些兵卒堵得严密,那人没有离开的机会。
见到丁一和荀攸来到,秦琪慌忙上来行礼,丁一并不急着上前,皱眉询问怎么回事。
秦琪为两位大人备细说明周详,之前斥候在山道碰到此人,因见此人一身甲胄,不似善类,喝令此人停步待查,都是武人,斥候赶路,脾性不好,主动寻事,几句话下来就起纠纷,十余个斥候尽被此人扫倒在地,那人虽然打倒斥候并未伤及性命,更加难得,要知道斥候都是军中精锐,武艺精熟,候成接获通报,急忙率了数百精骑,前往接应。
见到斥候之时,此人已经离开,候成翻山越岭到前路堵截,那人风尘扑扑,可能赶路太多,怜惜马力,并没有急速逃离,被候成堵个正着。
候成见那人马匹神俊,通体雪白,不见一根杂毛,长达一丈,高有八尺,酷似传说中的西域奇马………照夜玉狮子,候成多年统领骑卒,见到好马,当然不能放过,便要那人留下马匹赔礼!斥候被打倒反而是小事一桩。
那人冷笑,说是非英雄骑不得此马,候成与此人相约赌斗,岂料不到三合,便被此人走马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