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du li团的补给、还要补贴给北洋各部以及水师的弹药,更是扩建了旅顺、大沽、威海的船坞。更不用说这一年来为此战做的战争储备,材料等。但怎么算应该还多少剩点吧。想到这唐绍仪小心的问道:“大清银行里也调不出来吗?”
“唐大人,难道你忘了,咱们皇上还有一支舰队了。那才是真正的吞金兽呀。”林启兆指着帐目说:“这后勤帐目就交给唐大人了。我要去面见皇上,协议筹款事宜。德国那边就拜托你了。”
营口
从平壤被打晕带回来的左宝贵,正在这里整顿溃兵。不管这些溃兵原来是哪部的,全部重新整编归为暂编一师。左宝贵不明白这暂编一师是什么意思,但不影响他将这些溃兵重新组合在一起。有田庄台提供粮食,武器虽少,但用于训练倒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士气。
“大人,卑职失职,无力阻挡溃兵。他们强冲河桥,可守桥官兵却不敢开枪。更有会水的直接跳入河中游过河去。卑职无能,请大人责罚。”跪在左宝贵面前的是杨建胜,平壤之战时,左宝贵被打晕带走后,是他支持起了对ri作战,但大势已去的清军最终坚持了一个时辰后放弃了平壤。这时也是他收拢残兵,打了冲出城的ri军一个伏击,打的ri军不敢尾追。半个月前他带着残兵一路退到了牛庄,当他听说左宝贵在营口招集后,便带着残兵去了营口重新投入左宝贵麾下。因为他的残兵毕竟还没到士气全无,就被左宝贵安排在辽河边阻挡溃兵过河。但显然这也没起到做用。
左宝贵深深的叹了口气:“由他们去吧,把弟兄们都叫回来吧。”
话音才落,只听见辽河边上一片枪声,无数溃兵复又冲了回来。难不成ri本人已经打到辽河了,为何一点消息都没有?大惊之下的左宝贵抓住一个受伤的溃兵详问得知,皇上御驾亲征田庄台。溃兵冲击第二师阵地遭到枪击。
第一百一十二章 遗召()
光绪二十年八月初一(公元1**4年8月31ri)。大清皇帝光绪率大清皇家陆军第二师穿锦州而过,在沟帮子下火车后,抵达田庄台。到达田庄台当ri,光绪即下旨召集海城、营口等辽南退守各处的清军将领,务必于八月初五前赶赴田庄台,部署整个辽南防御。
此时的战局已经变的相当严峻。各路ri军一路杀来,见惯清军一触即退后,都加快了进攻步伐。
柚岩一线。征清第一军第三师团在攻占安东后长直指海城。清军各部节节败退。
凤凰城一线。由于此前遭到第一师的伏击,重创ri军大岛义昌混成旅团。ri军征清第一军第五师团被迫放慢了进攻的步伐。准备集结全部兵力先击破第一师,再直取大清龙兴之奉天。
在辽南。山地圆治的征清第二军第一师团前锋已接近盖平。盖平一旦失陷,海城、营口等处便都在征清第二军的攻击范围当中。
倘若海城和盖平被ri军攻陷。ri军征清第一军和第二军将会师辽河。田庄台一线便会同时承受两个方向ri军的攻击。整个战局随时都可能面对彻底崩溃的局面
而此刻的清军,情形却不乐观。连山关一线,聂士成及唐克依阿所部在连山关构筑防御阵地,这也是辽东各部中唯一两支还能成建制并保持一定做战能力的部队。第一师也就成了连山关一线的主力部队。
而无论柚岩还是辽南方向,北洋各部之溃败已是触目惊心。无论是从鸭绿江防线一路溃退下来的丰升阿、聂桂林各部,还是从全州、旅顺败退下来的不战而逃的龚照屿、赵怀业各部。此刻都已经是被ri军打的是已经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不仅士气全无,只要听说ri本人来了就立马而逃。溃兵已经到了漫山遍野的地步。
好一点的像宋庆、姜桂题、徐邦道所部,虽说是溃败,最起码还是成建制的溃败,多少还能够坚持一下。
现在有左宝贵在营口,宋庆在海城收拢残兵,重新整编。不然想要仅靠第二师8000人死守田庄台一线,不仅兵力太过悬殊,而且那么长的战线是根本守不住的。唯一的办法,就是集结朝廷在辽东、辽南的清军各部与ri军死战。而目前最大的问题或者说最大困难是激发各部效死的士气。
但面对着这样一群要么是兵痞老油条,要么是毫无作战经验的新兵。仅仅靠几句漂亮话,再喊几句为国奋战的口号,就想激发这些人的军心士气无疑痴人说梦。光绪心中很清楚,哪怕自己是当今天子大清皇帝。只要这仗打起来,但凡军心一乱,这些兵士就会只顾自己逃命。至于他这个皇帝,光绪敢肯定说,这些早已是惊弓之鸟的溃兵真的敢把自己这个皇上扔给ri本人。
想让这些人在与ri军的作战中做到死战不退,只有唯一的办法,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绝了这些人的退路。只有让所有的人都明白没有退路了,才可能反戈一击。
朝廷当中对于皇上亲征田庄台一事,忽然间变的出人意料的沉默了。
以翁同龢、志锐等帝党一系的清流们,虽然对皇上的安危仍然放心不下,可倘若皇上果真能依靠新军扭转战局呢。民心人望,天下归心,那帝党一系可就从此翻身了。兼管着户部的翁同龢更是使出了全力,每ri里坐镇军机处督促各省筹款筹粮。把户部压箱底的银子全倒挪出来,筹了三万两银子准备解送田庄台前线。
反倒是后党一系的世铎、孙毓汶、荣禄等人显的异常的平静。明面上慈禧在连着几ri召见孙毓汶等人后,便传出话来。皇上能为天下不计安危亲征田庄台,朝廷也必将竭尽全力支援田庄台一线军需供应。要拿出与ri军血战到底的样子给天下人看看。大清还没到被蕞尔倭寇打的一败涂的的份上。
而暗的里。从京城各大王府中也隐隐的传出一丝风声。像军机上的几个大臣无论世铎、奕劻、孙毓汶等文官还是荣禄等武官,都不看好田庄台一战有取胜的把握。所以军机上便接连下了几道旨意,征调临近省份近3万人的兵力囤积山海关。又让刘坤一以钦差大臣节制山海关内外各军的身份,筹措相关布防应敌事宜。而最让人回味的是载漪带着他的阿哥溥俊多次进宫里头请安。
而光绪的后宫中,皇后隆裕、瑾妃,就是软禁一年多的珍妃都从自己宫中拿出银子,凑了六万多两交给翁同龢,转送田庄台前线。
而在各地督抚的眼里,现在的大清真的算乱的可以了。皇上在田庄台设立前敌作战指挥部,在锦州有后勤部。这两处一文一武用的都是皇上自己的班底,一副小朝廷的架子就算是搭起来了。在京城里的朝廷那就是太后的一套班子组成的大朝廷。一时之间让天下人都有些眼花缭乱。尤其是各省督抚,这时候都是提着十二万分的小心,无比用心的去捉摸着该听哪个朝廷的意思。皇上下一道旨意,让各省将所筹粮款等物资解送至锦州。而此刻朝廷又下一道旨意让解送京师。该听谁的,这个分寸如何掌握当真是让人难过的很啊。
唯有杭州知府严复如同二楞子般,不顾张之洞的劝告,将所筹粮款指定交由顺风物流全数运至锦州。气的整个江南官场骂声一片。
田庄台皇帝行营
所谓的皇帝行营,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称呼。在光绪看来不就是个帐篷大点,士兵多点嘛。但这些个帐篷里却是参谋部的几乎全部班底。光绪在这里,指挥整个对ri作战。
想要能战胜ri本,光是靠新军两个师是不成的。那如何提高北洋各部士兵们的士气就成为重中之重。其实也很简单。溃退本意就是要找一条活路,只让断了这条路,那北洋各部就算是被逼到悬崖上,退已无活之可能,那只能向前冲了。所以光绪将第二师依辽河一字排开,未经许可冲击第二师阵地者一律就地处决。但这个命也就是皇帝下令才管用,换个人试试,这些溃兵绝对敢抄家伙跟你对打。
9月5ri,按光绪的旨意按时抵达达田庄台的,驻防海城、营口、盖平等处的各部统领,聚集在田庄台辽河岸边的空地上。时已入秋,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带来的阵阵寒风,吹在身上透着些许冰冷的凉意。正对着辽河的正前方,前几ri便已经搭建起的一个高台。此时,台上满当当的跪着100多号身着官服的官员。这些人当中,有拱手将平壤送给ri本人的叶志超、卫汝贵。有在全州、旅顺不战而逃的龚照屿、赵怀业。有弃守安平河口的倭恒额。有一路只知道逃跑的丰升阿、聂桂林。台下两侧,摆放的全是这些ri子,要冲过辽河的溃兵尸体。高台正下方,宋庆、左宝贵、刘盛休、马玉昆、徐邦道、姜桂题等人以及毅军、盛军、奉军、铭军等各个营头的人都有。大家面面相觑,望着从提督到营官、从满人到汉人,满当当的跪满了整个台上。大家心里都明白,皇上这是要杀人呀。
“皇上驾到——”紧跟前瞻便是几声嘹亮的军号声在四周响起。一阵闷雷般的脚步声响起,就连大地好像也在抖动一般,从远处滚滚而来。
三千名第二师第五团士兵,以连为单位,排着整齐的方阵,肩膀上抗着的步枪上的刺刀如一排排刺刀的丛林,伴着整齐的像一个人一般的整齐脚步声。向聚集在辽河河畔的清军各部走来年轻彪悍的军官们走在队列前面。手中握着指挥刀,经过高台的时候。手中的指挥刀猛的向上一举。便听到一阵震耳yu聋的喊声。“杀杀杀。”
猛然间听到这一片杀声。宋庆等人都不禁双腿一抖,更有不少各营的人就是立马吓的坐在了地上。直到第五团士兵分两部列于高台两侧之后,皇上才缓缓走上高台。
“朝廷每年花几千万两银子养着你们这些军队。为是就是在国家有难、外敌入侵的时候,你们能站出来打败入侵的敌人,保卫国家的安全。可你们都干了些什么?溃败,溃败,还是溃败。你们知道自己为什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