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苍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军营有议论纷纷之时,还有很多军官来到北京顺风物流,将自己的奖金寄给家人。就连刘盛休都来寄送物品。只是他的物品里面多了一样——报纸,那是在阅兵式后第二天发行的务时报,其中就登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刘盛休赫然在列。

    清国发行量最大、发行范围最广的务时报上详细刊登了清明节阅兵的细节,并着重提到所有将士所获得的荣誉。新编十个师的计划一经在报纸上刊登,在国内引起了参军的热潮。

    而在国外,在纽约时报上。记者怀特发表了一篇报道帝国的期待。

    当日本这个新兴的国家对这个古老国度发进挑战的时候,这个在慈禧太后带领下的古老帝国节节败退。不仅丢掉了属国朝鲜。还让这个国家统治者曾经的发源地受到了日本人的威胁。就在这即将崩溃的时候,这个国家的皇帝带着由他亲手建立的军队来到了激战的前线,皇帝本人也拿起步枪厮杀。岌岌可危的战局被扳了过来,一路高歌挺进的日军一战就全面溃败。在海上,清国皇帝紧急购买的舰队更是一战全歼日本海军。从此,这个一直没实权的皇帝在打赢着这场战争的同时。也打通了走向了权利的大门。

    然而大清这个古老的帝国依然老而落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它的思想观念在延续了几千年后依然没有改变。但相对于保守的太后而言,现在的皇帝却是开明的而且锐意进取。

    三年前,他创办第一个皇家实业公司——大生制衣厂的时候。就开办了附属的纺织学校。随后的顺风物流、亚洲矿业等,每一个皇家实业公司的建成就意味着一家学校的成立。而每所学校都对公共开放,并且完全是免费的。而且清国最高等的国家学府京师大学堂也是在他的努力下建成的。不仅如此,他在与其它国家签定的建设合作协议里面,就明确的指出必须建立配套的学校。他费用心思网罗教育人员,把他们充实在每一所学校当中。他用自己的方式开始缓缓改变这个国家的思想。

    就在刚刚打赢辽河之战时,他的目光就已经看向了未来。他向美国请教经济,希望能用金本位来改革国家经融;他借着交流电研制成功的时机,他向美英法德等国采购大量机械设备,来建设国家工业体系。

    同时,他们向各国派出大量留学生向各国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他还借着向各国采购军舰军火的机会派出大量学员去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

    对于这个开明皇帝来掌权这个古老的帝国,西方各国都是欢迎的。以往要在这个国家增加通商口岸,几乎都要通过战争来获得。但是开明的皇帝在战胜日本后深深感到国家的虚弱,主动提出增加或者是扩大通商口岸。

    这个古老的帝国,正在他们国家皇帝的带领下开始追赶世界的脚步。

    然而可笑的是,庞大的清国国土和落后的交通通讯方式,使这个国家的北方正于日本经历生死之战的同时,这个国家的南方还有很多人甚至跟本不知道,就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北方正在经历着一场战争。这些人依然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当你跟他们讲起北方的战争时,他们却露出“这和我有什么关系”的奇怪的表情。

    借着战争的胜利,在这样的一个时期选择进行一场声式浩大的阅兵仪式,无疑是对于已经麻木的清国人的当头棒喝。清国的皇帝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激活国民的热血。然而美国公使田贝先生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不过是清国皇帝表现自己权利的举动。

    对于他的想法我不敢苟同。我更愿意相信清国的皇帝正在努力改变自己的国家。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在清国皇帝最新的人事任命中,新进入政治核心的大多是新生派的官员,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对自己国家的现状不满,并在皇帝的带领下努力的做出改变。即使是原来老一派的官员中,进入核心的依然是李鸿章、张之洞之类热忠于进行现代化工业化建设的官员。

    而就在这个阅兵式上。清国皇帝以授旗的方式,突然宣布要编练十个师的规划。而据我所知,这十个师就要在今年年内完成整编。而且,在十个陆军师的整编计划外还将再整编二个海军陆战师。虽然要真正形成战斗力还要一段时间,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清国皇帝绝不会仅仅停留在整编12个师的新式军队上。不仅如此,他宣布向英国定购二艘最新式的威严级战列舰改进型,德国也定购一艘战列舰和一艘新式巡洋舰,美国二艘新式巡洋舰的海军扩编计划。同时,还向德法两国大量采购造船设备。并派出大量的技术工人前往各国学习。

    我不竟要问,那位皇帝扩充军队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仅仅是想依靠一支强大的军队就能引领他的国家走向强大,这无疑是可笑的。那么,如果这位皇帝这样做的真实目的就显得相当可怕了。以我个人的猜测,除了针对日本以外。我实在看不出他还有什么别的目的。中日之间刚刚才签订合约,他就已经开始整军备战。对于这样一个结论。我自己也感到无比的震惊。可是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或许就是即将到来的事实,尽管没有多少人会相信我这样一个结论。

    在一次对清国皇帝的专访中,我深深的感觉到了清国皇帝对于国家现状的不满和期于改变的决心。在他的言语中毫不掩饰对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的向往。当我问道在清国当前几乎没有科技基础的时刻,是如何发明了有可能改变世界的交流电的时候。清国皇帝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说中国古代有很多人做着一些当时人们看起来像是在发疯的事情。但是经过很多年以后,事实却证了他们所做的事对后世却起着重要的改变。比如在现在称之为四大发明的火药、造纸、司南和活字印刷术。其实交流电并不是清国发明的,而是美国人称之为科学疯子的尼古拉?特斯拉先生早就已经有想法的东西,只是在清国加以完善而已。正是因为清国没有科技基础。很多在西方国家看起来很正常的发明其实在清国也是骇人听闻的。朕在想,既然老祖宗的发明都是疯子发明的,那外国的疯子也不是也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明呢?既然反正都是骇人听闻,那疯于不疯就没什么差别了。很高兴的是,朕这次没有选错。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看似玩笑的话中,我听出了清国皇帝的决心。我相信,如果你有不同于常人的想法并且能说服清国皇帝,就能得到他的支持。如同尼古拉?特斯拉先生一样。

    同样我也相信,只要清国光绪皇帝能继续掌握国家最高权利,那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一天就不会停止。

    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度曾经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现在这个国度正期待着能回到世界中去。我也将留在这个国度,亲眼去见证这个国度的未来。

    记者怀特的帝国的期待一文经过纽约时报的发表后,立刻引来了世界各国的转载。而一时间各国都将眼光对准清国。

    而最让人关注的军事也有了重大变化。刘盛休的第七师整编后开赴朝鲜汉江一线,接替聂士成的第六师。聂士成第六师则反回平壤整编,任命以聂士成为主刘盛休为副总领朝鲜战事,同时从军校中派出一支50人的队伍,收编朝鲜游击队进行统一正规化训练。依克唐阿第五师调至吉林驻守,寿山的第四师、独立炮兵师调至奉天,孟恩远第三师调至锦州,左宝贵第八师调至凤凰城,任命宋庆总领辽东军务,以宋庆本部为基础在奉天建立大本营。段祺瑞的第一师依然驻守丰台大营,而冯国璋的第二师驻守位置就有些奇怪——xxxx。梁华殿更是任命为江宁将军,其所率独立师进驻江宁。

    在世界各国的注视下,一批批新任命的军官开始走入军校,学习现代化战争。一个个合同协议与各国各商家签定,一座座厂房开始建立,一群群老百姓走向工厂工地。

    大清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正式出台。(。。)

第一百六十五章 工业浪潮() 
“恭喜恭喜呀。”秦淮河畔的江宁四海酒店内,江宁周边的富商大户、地方巡府们齐聚一堂,为刚刚上任不久的严复严中堂接风洗尘。

    “江宁自古便是文人墨客流连之地。严中堂本为国学大家,如今还能任职于江宁,实为江宁文人之福呀。”

    “自然自然。严中堂之才学岂能是我等一身铜臭之人所能比之。严中堂不仅才华了得,这办实业更是功绩卓著。”

    “惭愧呀。本官为官不过三载,实谈上什么功绩卓著。其实一切皆是吾皇圣明,本官不过受皇命而为。一切皆有赖各地父老鼎力相助呀。”严复着实谦虚了几句:“另外,本官还拜托各位切没以中堂相称。本官实为江苏巡府,两江不过是暂代而已呀。”

    严复,本名不见经传。自容闳请他到京师大学堂任教之后便开始风声水起。短短三年内便由一平头百姓一跃成为封疆大吏。皇上恩宠自然是原因之一,更因为他在杭州任上的二年内将工业园建设的是有声有借着皇上备战ri本的机会,大量基础工业材料如钢铁水泥等工厂纷纷成立,杭州工业园更是三次扩建,占地已达到二千多亩。也因为在地方上推动实业工厂的大力发展,如今更是一鸣惊人。

    “中堂大人客气了,大人此刻虽为暂代。但凭着中堂大人之功绩和皇上之恩宠,相信这暂代二字很快会拿走的。”一位当地的富商的话引得众人同声应道。

    “各位父老客气了。本官之所以能调任暂代两江实为杭州任上这实业办的甚合皇上之意,若真想除去这暂代二字,这江宁的实业”严复突然呵呵笑了几声,眼睛一眯,然后缓缓的说道:“本官是否真能实领两江之地,那就有赖各位乡亲父老的大力协助了。”

    严复的话中毫不掩饰对实领两江的yu望,同时也表明一个态度:我严复来此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