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苍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这里大部分都是各地请办工业厂矿的折子。各地督抚巡抚均无这方面的经验,只能上折请示。而这又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布局。只能请皇上圣裁。”李鸿章是实话。就如同李鸿章所说的那样,中国现在的大部分地方跟本没有几个懂工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还停留在制器之器的阶段。的确,这里面来自与两江的折子最少。严复经过几年摸索后。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发展思路。至于李鸿章欲将严复调至朝廷这提议还是被光绪给压下了。

    严复现在的任务已经从治理两江为朝廷提供税赋为主,演变成了通过学习实践为朝廷培养可用的官员上来。直隶、东北现在很多的地方官员或专业人才都是从两江出来的。他们在大学堂内短暂的学习后经过两江的实践,如今任职地方到也干的有模有样。调严复进京就算了,让他进京奏对还有必要的。

    “皇上,朝廷如今万事繁杂,均需皇上圣裁。还请皇上保重龙体。皇上您看是不是抽个时间见见安南、暹罗和缅甸的使臣?”

    对喔,前面光想着对付慈禧,现在又沉浸在朝政里。到是把这些人给忘了:“也好,朕也换换脑子。马上安排时间。不必宣扬。莫让英法等国知道。”

    第二天,安南、暹罗和缅甸的使臣被秘密接进瀛台,紫光阁内光绪以上国皇帝之尊,在总理李鸿章和外交部长唐绍仪的陪同下接见了三国使臣,三跪九叩的朝觐大礼被执行的一丝不苟,贡品自然是不能少,就算只是一块普通的玉石,但这也是藩属国朝贡的礼节之一。

    大清与三国达成了什么协议没人知道,甚至三国使臣离开北京都没惊动洋人。因为就在接见三国使臣的那天,大清颁布了一条新的法令――大清货币发行章程。

    货币是什么?能和银子一样吗?老百姓不懂这些,但时务报上很通俗的解释让大家都明白了,其实就是朝廷发行的新式银票。朝廷不许再用银子那是因为会被洋鬼子占便宜,所以要改就金子。但金子交易不便,所以朝廷就用这新式银票代替。大家要赶紧去银行换新式银票,因为一年半以后朝廷就不再收受银子和其它洋人的银元、银票什么的了。老百姓是朴实的,一听用银子会被洋鬼子占便宜那还了得。大清第一次发行国家货币竟然出其的顺利,直让朝廷侧目。“孙大人乃大功于社稷。”李鸿章如是说。

    洋人们高兴了,等待已久的清国金本位政策开始了!这里面包含了多少利益可供挖掘呀,各国驻华公使开始频繁出入大清各大衙门,总理李鸿章、外交部长唐绍仪、大清新任财政部长户部侍郎林启兆、新任大清银行行长席立功收礼都已经收到手软。

    望着大臣们送来他们收到的礼物,光绪眼都红了:“三尺高的红珊瑚树呀,这美国人还真下血本。为什么他们不给朕送点?”不收受贿赂,这是光绪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也要求自己原本为数不多的臣子做到,凡是收到了礼品必需上交,再恩出于上由光绪找借口因功赏赐下去。而大臣们也明白,收到的东西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手上,只是要在皇上那里寄存一段时间,所以该收的礼还是要收的。这也是很好的激励机制。

    “还不是俄国把美国人在东北的产业搞砸了,想从大清这边找点赔偿。皇上,科学院地质分院已经在东北勘探出丰富的资源,这不能落到外人手中。以微臣来看,不如找机会把美国人放到江南,让他们和英国佬掐架去。”林启兆很满意的摸着送给他的红珊瑚树。

    “以微臣之见最好是台湾。朝廷现在没有财力顾及台湾,再说台湾的位置比较好呀。”才到京城的严复笑的很贼:“再找个机会把德国人拉进来的话”

    “怎么,英国佬还是想要支持日本吗?”光绪听懂了他们话的意思冷冷一笑:“朝鲜的事让朝鲜人去办,战事结束之后大清再以宗主国身份出面。总之,要让世界上所有人都认为,大清现在要在国内搞建设大跃进,没时间理会其它事。”(。。)

第二百三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支持日本!看着从国内发来的电报,欧格纳气的直想把电报摔在索尔兹伯里的脸上。日本才多大,而清国又有多大那些该死的贵族还搞不清楚吗?这时他浑然忘记了自己也是贵族中的一员。

    清国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接连发布了十数份关于开放商业,加速商品流通的法案。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清国的商务部已经主动与各国驻华公使开始协商关于海关关税和交易税的问题,清国已经很明确的表示,一但协议达成,清国朝廷将立刻取消厘金。不仅如此,清国已经下令取销全部的路捐卡费。除了做为交通要道的路卡还将保留,对往来货物进行必要的检查以外,清国正在逐步裁撤不必要的路卡。

    清国开始正式发行纸币,清国的货币正从银铜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虽然说还需要一年半的过渡期,但也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一年半呀,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有多少利润可供挖掘。

    与此同时,清国的钱路要延长、公路要扩大,就算是基础工业设施上所用的水泥钢材也需要大量进口,如此庞大的商业发展规划所需要的资金还不是清国这个贫穷的国家所能拿的出来的。因此,清国财政部及大清银行正在与英美德等国商议贷款事宜。为此,清国拿出大量新勘探出来的资源用于交换贷款。煤矿、铁矿、林业等等都摆在了桌面上,用于讨价还价。

    这都是利润呀。当年帝国用舰炮打开清国的国门。迫使清国开放市场的目的不正是这些吗?为什么到了今天,当清国主动开放市场的时候,帝国却为了一个连粮食都需要进口的还欠了美国十年债务的小国家。去得罪清国而失去如此庞大的市场。难道仅仅是因为清国能拿出来交换贷款的产业,主要都集中在长江流域的原因吗?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的话,欧格纳相信不是。因为欧格纳是理智的,他也相信国内的议员也是理智的。否则他会冲回国去把那些愚蠢的家伙给暴揍一顿。但他想不出来,为什么国会还会做出如此近乎于愚蠢的决定。

    必竟清国已经表现出对大英帝国足够的尊重,欧格纳是所有驻华公使唯一永远随时进入清国皇宫面见清国皇帝的权利,仅此一项。他就已经是驻华公使中的第一人。英国方面才刚刚提出希望京广铁路能在今年年底全线贯通,清国就已经开始从各地抽调人手加快京广钱路的修建。为此整个清国停下了连通黑龙江与西安的铁路修建,如今整个大清还在开工的铁路除京广线外。就是京沪线。

    为了能从帝国手里再争取到更多的贷款,虽然协议因为投入与占股的问题还未签订,但清国已经与帝国协商湘沪铁路修建的具体方案了。

    你们以为清国不知道日本人在伦敦做的事吗?清国做了这些多,不就是为了能争取到帝国的支持。你们竟然还要选择支持日本。什么叫中国人侵略成性。秦时蒙恬大破匈奴、汉时霍去病血洗草原、更有唐明时期对草原惨无人道的杀戮,这就成了中国人侵略成性的证据?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在英国国会上莫明其妙的演讲还竟然获得了大部分议员的同情和认可。那跟本不是侵略而是反击,你们为什么没有看到在中国人反击前,北方草原民族对汉人的杀戮。欧格纳可是看过中国历史的,就连大英帝国都有决斗一说,凭什么中国人虚弱的时候可以被人欺辱,还不许强大以后报个仇?国会的那些蠢货为什么没有看到中国人在反击消灭威胁之后就退回了中原?

    中国人讲究的是感恩待德,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帝国一但真的下定决心无条件支持日本的话。这必将引来清国的反感,这时的清国已经不是任外国人想开厂就开厂子的时候了。清国对外两场战争的胜利给了清国人太多的信心。曾经只要外国人开起了厂子后再去衙门里报告一声,衙门就会认。现在,你要是没有拿到清国地方政府的批文还这么干的话,说给你拆了就拆了,多费话几句直接抓到牢子里去。想在别国开展商业活动,如果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那将举步为艰。如果这时清国政府再刻意的宣传一番,即使你能拿到当地政府的批文,也可能面临招不到工人的窘境。

    大英帝国是日不落帝国,也正因为大所以才会力不从心。也因为这——大英帝国需要在当地扶持一个亲英的政府。同时扶持起一个对该政权有一定挑战力的政权,以平衡两边的势力,来达到继续统治或是维持在该地区的主导权。这个战略构想是没错,可远东的实际情况却不是他们想的那样。日本那弹丸之地拿什么来挑战开始崛起的庞大的中国,要知道中国的历史比世界上所有文明国家历史加起来还长。要想支持日本挑战清国,那只能是欧格纳被那唯一的可能吓了自己一跳。

    不能让大英帝国陷入到日本人的陷阱当中。欧格纳提笔开始给国内写信,他要设法劝说国会成员改变主意,转而支持清国。然后,他还要进皇宫面见光绪皇帝,向他解释国会上发生的一切只是少数人的意愿。他真切的希望,这一切不会影响清国对大英帝国的态度。

    美国人没有这种顾虑,借着甲午借款和为日本造军舰之机,用五千美元贷款彻底奠定了美国对日本的经济主导地位,财大气粗的美国在欧洲市场面被英国人打的节节败退,终于在亚洲找回了一点自信。日本是很穷,但一千万人口的市场总能消化掉很大一部分产能,这对产品已经堆满了仓库的美国而言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至于在清国的投资,美国人已经近乎于绝望了。美国人用无数的财力和技术在清国的东北堆集起的大量工业设施。却在突如其来的战火中被炸的一干二净。新兴的汽车工业、设备制造工业、矿产业等等等等都被俄国佬炸的干干净净。除了二条铁路外,基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