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苍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磋商两日依然没有结论,于是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决定将这个艰难的问题交给驻华公使欧格讷,必竟欧格讷与清国皇帝和清国外交大臣有着不错的私交。但电报还没发出,欧格讷的电报到了。

    “清国同意开放广州湾军港,同意意、德、法、美等**舰在广州湾军港进行补给、维护以及保养;清国原则上同意将厦门或连云港租借给意大利或美国;清国原则上同意在大清港口对以上四**舰提供包括弹药在内的一切必需补给品以上四国正在与清国外交部门进行磋商。”

    “哦――见鬼!清国人想要干什么?”索尔兹伯里还没有从巨大的震惊中反应过,就又收到报告。意大利政府知会英国政府,意大利一艘新式巡洋舰将前往远东进行访问。随后又有消息传来,一艘荷兰从法国定购的新式驱逐舰也需要从苏伊士运河通过前往远东。遥远的南美国家智利需要前来远东观摩世界上最大铁甲舰的决战,阿根廷同样认为他们也需要学习先进的海战知识,而且他们都接到了清国的邀请。原本有着矛盾的两国速度最快的巡洋舰正开足马力结伴向远东冲刺。

    这时英国远东舰队发来电报,鉴于远东局势日趋复杂,需要进一步增加远东舰队实力来保护英国的领导地位,建议立刻增派一艘君权级战列舰和至少一艘新式巡洋舰,建议将印度舰队移驻新加坡以防突发事件。

    索尔兹伯里被一连串的事件惊呆了,美、德、法、西、荷、俄、夏威夷、智利、阿根廷,包括最强大的英国远东舰队和远东本土的清国舰队与日本舰队,当今世界上十二个海军国家将全部在小小的远东海域集合。远东将集中世界上全部最先进的军舰,远东将爆发世界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战,远东

    索尔兹伯里喃喃自语的说道:“远东,太拥挤了。”(。。)

第三百章零三章 国朝大事() 
远东,这片在欧洲人眼里还是落后与荒蛮的地方,却因为成了十二个海军国家舰队集合地而吸引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目光。中日两国除外,远东除了英、法、西等国在远东早驻有海军外,其它各个国家的军舰都还在路上。面对即将到来的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钢铁对决,所有国家都很隐晦的通过驻华公使向清政府表态,希望清国不要在眼下与日本开战。

    虽然英国是这个时期各国的造船业的领导者,但各国对军舰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都有着各自的建造标准和需求。谁对谁错,这对于军舰来说无疑战争是最好的检验方式。中国、日本,这两个拥有世界上最选进战舰的国家间的战争,成了检验当前军舰设计和使用的最佳方法。于是,各国造船厂原本密集的铆钉声顿时全倍停了下来,他们需要从这次对决中找出更先进的海战技巧和军舰结构。

    为了能从中日海战中学习更选进的海战经验,各国向远东飞奔的军舰上都装载着各国的海军观察员。

    海军主帅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亲自带队坐着德国的巡洋舰向远东赶来,他的观察团里还有未来的德国公海舰队指挥官莱茵哈特?舍尔和未来的德国海军上将弗兰茨?希佩尔。

    英国认为他们的远东舰队司令是斐利曼特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海军将领,因此不再另派其它军官。但英国仍然派出一艘快速轻巡洋舰,因为大英帝国最优秀的军舰设计师威廉?怀特爵士需要亲自前往远东观战。他认为这场大战将带给他设计灵感,这将对英国未来的军舰寻找最好的设计方案。

    于是清国内部就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压力。这让整个日本内阁异常幸喜,这个结果是包括停留在新加坡的山本权兵卫司令官都没有想到的。英国方面也很庆幸。这样就不需要亲自出面。可清国方面没有任何表示,唯有清国海军总司令吴德仁如同二楞子般,不管不顾的在各种公开、非公开的场合表达他的抱怨:日本舰队还在等什么,他的舰队已经等不及了。

    虽然世界各国都明白,趁日本舰队还未集中时进行各个击破是最优先的选择。所以他们不希望开战却没有强制要求清国这样做,必竟如果是他们遇到这种事也会选择各个击破的战术。所以,他们更多的只是在表达遗憾。于是,各国把希望都转而寄托到英国人身上,必竟英国人和日本是盟友关系。这个忙要是不帮,以后谁还信你。于是,刚刚才舒一口气的英国又开始纠结了。

    包括英国人在内都相信,只要他们说一句话就可以让清国偃旗息鼓。可英国人在不出让既得利益的前提下无论怎么说都改变不了面要清国退让的结果,这样英国商人在清国的日子就会更难过。原本在清国顺风顺水的英国商人是从什么时候变得如履薄冰的?仔细想想好像就是从英国将清国定购的敷岛、初濑二舰转售日本开始。

    在此之前,清国开放铁路修筑权、开放矿产林业资源、开放通商口岸、减少行政审批手续、裁撤苛捐杂税等等,清国主动而高效的开放手段同样换来了大英帝国对他的支持,建造军舰、培训各行各业的工人、训练海军将士、出售并帮其组建造船厂等等。英国只说了一句:英国不希望清国将厦门租借给德国,清国就抛弃了德国高昂的租借费。英中两国在那个时期如同蜜月一般。

    清日战争的结果是日本战败了。获得天价战争赔偿的清国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大英帝国。各种合作、各项商谈进行的无比愉快,可当英国将清国订购的两艘战列舰转售日本之后一切都变了。清国不顾英国反对将大鹏湾租借给德国,清国不顾已经呈上就差签字的全同将沪湘铁路交给德国人建设。如果还单单是清国政府方面的原因还好办,必竟大英帝国也不是好惹的。而清国政府真不听英国警告也就做了这两件事而已。可也就从那一天起。有着良好声誉的汇丰银行被大量提现,中国的工人开始拒绝进入英国人的工厂工作,中国丝商宁可将生丝烂在仓库里也不卖给英国商人。甚至因为中国人不愿意与英国人做生意而使英国远东舰队的补给一度陷入紧张。这种民间自发的排英行为才是让整个英国担心,一但这次英国再公开支持日本。那远东舰队在香港怕是买不到一颗粮食。

    办法不是没有,可清国提出购买40l/305毫米舰炮制造技术或者购买威严号战列舰。按清国人的说法那叫:大清国不差钱。见鬼,这些都是大英帝国最核心的军事机密,也是压制全球其它国家海军的底气,这些是不可能出售的。英国人明白,清国这是刁难,因为清国已经做好开战的准备了。于是英国人转头对日本发火,有着如此强大的舰队竟然还需要麻烦英国政府,因为按照大英帝国海军上将的话来说,如果这支舰队交给英国人,他可以打回日本。可事实上舰队上全是训练不足的日本人。

    真的不能怪英国,因为全力支持清国这不符合英国的大陆平衡政策,也叫光辉孤立。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在和平时期为维持欧洲大国之间的均势;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保持行动的自由。必竟此时的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拥有一支足以称霸海洋的强大海军。处于岛国地理位置,领先的军事科学水平以及当时欧洲国际形势下,足以可以独立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这样的前提下,推行均势政策以维持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平衡,充分利用列强间的矛盾以扮演调停者的角色,以最有利于的方式捍卫英国利益。这样英国就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成为改变天平倾斜的那一根稻草。四两拨千斤,被英国人玩到了极致。

    随着英国脚步的扩张。光辉孤立政策也开始迈向全球。于是在东亚,英国为限制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唯一两个有实力的国家就成了英国在远东实施光辉孤立的目标(最后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是暹罗,因为成为英法有远东的缓冲区,没有发展的空间)。于是日本战败后,光辉孤立政策只能选择支持日本,不然清国一家独大是不符合英国政策的。但是却也因为光辉孤立政策选择支持日本,所以英国在华商人变的无比艰难。曾经有信心将中国江南变成大英帝国王冠上第二颗明珠的欧格讷,现在已经死了这条心了。

    其实欧格讷也很恼火,清国有四万万人口的市场是无比庞大的,日本才多少人?为了一千万人口的市场丢掉四亿人口的市场这简直是不可理喻的行为。日本将未来十年的税收做为抵押用来造舰。顶着来自议会的指责以借款形式交付两艘原本是清国已经付款的两艘战列舰,纯粹费力不讨好。

    “唐大人,虽然我个人选择支持清国,但我必竟还是政府雇员,需要坚定的执行政府的命令。我希望能得到贵国政府的谅解。”面对来访清国外交部长,欧格讷深表遗憾。

    “我国政府出于对英国的尊重,可以接受贵国的调解,但必需在一个月后执行。同时,日本舰队通过我国海域时需要在我国舰队的监督下在指定航线行驶。这点没有商量的可能。如果在一个月内日本舰队敢进入我国曾母暗沙以北的南中国海域,或不按中国政府指定航线行驶,我国将视日本的这种行为是对中国宣战。”唐绍仪第一次面对英国公使公然的说不,内心自豪感无比强烈。同时递上大清国指定航线图。

    图上标着日本舰队从南沙群岛到东沙群岛。经台湾海峡走黄海最后经大隅诸岛之间返回日本。欧格讷放下航线图后说道:“我会立刻转告日本。”

    欧格讷说完请唐绍仪坐下,正事谈完了就谈点私事:“不知贵国为何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是要等葫芦岛上的军舰造完吗?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疑问,唐大人如果不方便可以不说。”

    唐绍仪笑了笑:“明人不说暗话。葫芦岛的军舰确实需要不少于一个月才能完。但做为第一海军强国的公使先生应该明白,军舰造完后还需要经过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